晚上好,歡迎回到百度百科
2020年11月20日,
「科普中國·數說科學」將走進山西大學
以「36°C青年論壇 科技·現代·未來」
為活動主題
開設線下展覽
結合多媒體和高科技的創新互動形式
面向高校學生提供定製化的科普新範式
多方位實踐科普的全新思路
此次活動將會進行同步線上直播
直播觀看通道
掃碼觀看直播
01
科技普及的重要性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回望過往幾個世紀,科學技術的非凡發展令人嘆為觀止。
從機械化、工業化到電子化、信息化,頻繁的技術革新不斷帶來顛覆性的影響,讓人們始終能夠不斷走向更理想的世界。
如今,得益於大眾基礎教育的普及和豐富信息的可實時傳遞,科普質量已有顯著提高。
科學世界觀已經深入現代人的物質與精神生活,讓人們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大千世界,更加準確地感知宇宙蒼生。
但科普真的做到了完全普及嗎?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仍然能夠在現實中看到不少令人擔憂的情況,即使是在發達國家。
比如:公元前6世紀到4世紀,古希臘已有數學家畢達哥拉斯、著名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先後從科學理論角度提出了「大地是球體」,即「地圓說」這一概念。地理大發現時期,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球航行,更是讓地圓說的直接有力證據呈現於距今整整500年前。但即使這樣,在今天的發達國家仍有數以百萬計民眾相信地球是平的,甚至有調查顯示美國千禧一代中有至少1/3表示自己無法確定地球究竟是不是球體。
又比如:通過佩戴口罩來提高對於空氣傳播型傳染病的預防機率,本應是一項十分普通的簡單醫學常識。但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的初期,不少發達國家對於「是否應該戴口罩」這樣的基本議題爭論長達幾個月,以至於揮霍了抗疫部署的黃金時期,導致後續疫情的嚴重性持續走高。
由此,可見大眾科學普及的道路仍然是漫長的,其意義廣泛而深遠。
02
「科普中國,數說科學」
為全面推進大眾科普,科普中國與百度百科設立「科普中國·數說科學」項目,基於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對全網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分析網民網際網路行為,智能識別網民關心的熱點科學問題和科學熱詞,並使用直播、視頻、圖文、AR等多元化的信息技術手段,持續產出權威、客觀的精品內容。
2020年11月20日
「科普中國·數說科學」將走進山西大學
「36°C青年論壇 科技·現代·未來」為活動主題
掃碼預約直播
本次課程開設線下展覽,結合多媒體和高科技的創新互動形式,面向高校學生提供定製化的科普新範式,多方位實踐科普的全新思路。
展覽將設置多個區域,分別以百科熱詞結合多媒體多點互動、音視頻呈現科普主體演講、圖文牆和AR榜單等豐富展出形式,為參與者提供數據權威、簡單易懂、形式新穎、互動多樣的參觀及學習體驗,深入淺出地傳遞當下百度百科平臺熱門科普熱詞的有關知識,如量子與人工智慧、航空航天與天文、類腦計算機、工業網際網路、中等質量黑洞等。
超強嘉賓陣容
# 01
#於乃功
北京工業大學信息學部智慧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
# 02
#段潤堯
百度研究院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雪梨科技大學量子軟體和信息中心創辦主任
# 03
#鮑泓
中國產業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
此外,北京工業大學信息學部智慧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於乃功和百度研究院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雪梨科技大學量子軟體和信息中心創辦主任段潤堯將出席活動,進行人工智慧技術和量子技術的主題演講。
同時,中國產業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鮑泓,將發表關於無人駕駛關鍵技術及應用的主題演講,為參觀者帶來科技最前沿的知識盛筵。
此次活動還會同步線上直播
直播觀看方式
方式一:
可通過百度APP搜索「數說科學」,
進入小程序觀看
方式二:
最前沿的科技知識盛宴,等你來看
文章來源:中國網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