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北方地區的「渭河平原」,屬於什麼地質構造?

2021-02-13 地理沙龍

平原地形是地球陸地表面的五種基本地形之一,通常是指海拔在200米以下,地表相對平坦的廣闊地區,世界上著名的平原包括亞馬孫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東歐平原、北美中央大平原、恆河平原、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等。平原可以分為獨立型平原和從屬型平原,以上這些平原都屬於獨立型平原。


渭河平原位置圖

此外,還有一些平原從屬於一些相對更大的地形單元,從而被稱為從屬型平原,比如成都平原、寧夏平原、河套平原和渭河平原都屬於從屬型平原。渭河平原位於我國的北方地區,平原北部連著我國的黃土高原,平原南部分布著東西走向的秦嶺,整個渭河平原的走向也呈東西走向,東西延伸約300餘千米,總面積達3.6萬平方千米,是我國第四大平原。


渭河平原(關中平原)

渭河平原北西南三面地勢較高,東部地勢相對較低,東部出函谷關(後來稱潼關)後與我國的華北平原相連,渭河平原位於函谷關以西,所以又稱為「關中平原」,在地形上這一地區又十分符合盆地的特徵,所以又可稱為「關中盆地」。渭河平原的形成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內力作用的角度來說,這一地區存在著東西走向的汾渭斷裂帶,巖層沿著斷裂帶運動,斷裂帶以南部分巖層相對上升,形成了地壘,也就是斷塊山秦嶺;斷裂帶以北部分巖層相對下降,形成了地塹,也就是渭河平原。


汾渭斷裂帶位置圖

所以,從地質構造來看渭河平原屬於「地塹式構造平原」,由於地塹內地勢較低,地表水向內匯聚,從而形成了自西向東流動的渭河,渭河水系攜帶的泥沙在地塹內不斷的沉積,最終形成了如今我們看到的衝積平原「渭河平原」。從古至今,渭河平原地區都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區,這裡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水源充足,被稱為「金城千裡,天府之國」。渭河平原地區歷史悠久,是我國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陝西省的省會城市西安就位於渭河平原中。


渭河平原周邊關隘分布圖

喜歡就點右下方「在看」贊一下吧,並歡迎轉發分享!

推薦:

上文:

瀏覽所有推文也是對我們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我國除三大平原外,還有哪些著名小平原?成都平原算一個
    我國地域遼闊地形複雜,但是我們國家的平原面積相對於我們的國土的面積來說,比例是較低的,一般情況下說到我國的平原,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哪一個呢?相信大家一定最先想到三大平原,因為三大平原在書本中涉及是很多的,大家應該也是比較了解的。但是大家知道除了這三大平原外,還有哪些著名的小平原嗎?
  • 常見地質構造,巖層彎曲形成的「褶皺」和巖層斷裂形成的「斷層」
    我們看到的各種地表形態,如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和高原等,都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褶皺和斷層地質構造地質構造是指由於地殼運動而留下的「痕跡」,具體表現為巖層的傾斜、彎曲和斷裂等情形,地質構造對於地表地形的形成和發育具有極大影響
  • 湖北省的地質構造是怎樣的?
    湖北省的地質構造是怎樣的?湖北省在地質構造上位於秦嶺褶皺系與揚子準地臺的接觸地帶上。大洪山、荊山以北主要屬於秦嶺褶皺的武當一淮陽隆起帶,是省境北部武當山、桐柏山、大洪山和大別山形成的地質基礎;其西北部與川陝二省交界處主要屬大巴山褶皺帶,構成了鄂西北的大巴山和荊山,這兩個構造單元都屬於古生代構造帶。
  • 世界上面積前三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
    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其中平原地形是指海拔200米以下,海拔一般在0到50米,平坦開闊的區域,一般分布在河流沿岸和瀕臨海洋地區。當然,也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平原地形,比如我國的成都平原、渭河平原、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等,海拔都在200米以上。
  • 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平原地形區」?分別分布在我國的什麼地方?
    平原地形是指海拔在200米以下,大多數海拔都在50米以下的平坦開闊地區,大多數平原都分布在河流中下遊地區和沿海地區,在世界地形類型中平原所佔的面積並不大,大約佔7.3%,但是世界上的大多數平原地形分布區都是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地區,也是工農業生產集中的區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位於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 中國四大平原:人口最多的是華北平原,你在哪個平原?
    長江中下遊平原位於揚子準地臺褶皺斷拗帶內,燕 山運動產生一系列斷陷盆地,後經長江切通、貫連和衝積後,而形成。受新構造運動影響,平原邊緣白堊系―第三系紅層和第四紀紅土層微微掀升,經流水衝切,成為相對高度20~30米的紅土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區則繼續下降形成泛濫平原和濱海平原。
  • 亞洲十大平原都在哪?第一是東北平原7倍多,中國4大平原上榜
    三:恆河平原恆河平原面積約51.6萬平方公裡,屬於印度大平原的分支,位於喜馬拉雅山和德幹高原之間,主要包括孟加拉國和印度北部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這裡土地肥沃,人口眾多,盛產水稻、玉米等,工農業發達。
  • 我國有四個地區,其中的北方地區黑土地沃野千裡,黃土地溝壑縱橫
    在我國,一提到北方地區,人們習慣上認為是我國山海關以北的地區,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在地理學上,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把我國分成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的北方地區是指大興安嶺和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
  • 中國最「無奈」省份:南方人眼裡屬於北方,而北方人覺得屬於南方
    導語:中國最「尷尬」的省份,南方人眼裡屬於北方,而北方人覺得屬於南方!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各個地區的文化以及風俗都是不盡相同的。譬如中國的南方和北方也是存在著極大的差異的。南方人委婉,喜歡精打細算。而北方人卻比較豪爽,不會有太多的小心思。再者,在飲食方面,兩個地區的差別也是非常大的。南方人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是吃米飯的,而北方人最喜歡吃麵條。除了衣食住行,南方和北方有著不同之外,兩個地方的風景也是十分迥異的。就拿園林來說,南方園林大多小巧精緻,而北方園林卻大氣磅礴,頗有帝王之氣。雖然南北方都屬於中國,但是兩個地域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 高二地理教案:《北方地區》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二地理教案:北方地區  學習目標  1.了解北方地區的地理位置和範圍。  2.讀北方地區圖所示,完成下列要求:  (1)在北方圖(一)上填註:  北方地區地形骨架: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秦嶺;  五大地形區代號:A東北平原、B華北平原、C黃土高原、D遼東半島、E山東半島丘陵;  河流代號:a黃河、b渭河、C汾河、d淮河、e大運河、f灤河、9遼河、h黑龍江、i烏蘇里江、j松花江
  • 位於我國北方地區的「山東省」,有哪些較為獨特的地形特徵?
    山東省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個沿海省份,北東南三面與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蘇接壤,山東擁有我國最大的半島山東半島,山東半島總面積約為7.3萬平方千米,由西往東深入海洋,山東半島北臨渤海,南臨黃海。山東省的海岸線十分漫長曲折,大陸海岸線總長度超過3000千米,約佔我國大陸海岸線總長度的六分之一。
  • 為什麼世界上有些「平原」的海拔,比一些「高原」的海拔還要高?
    比如以我國為例,我國主要的平原有三大平原,分別是總面積約為35萬平方千米的東北平原,平均海拔在200米以下;總面積約為30萬平方千米的華北平原,平均海拔約不足50米;總面積約為20萬平方千米的長江中下遊平原,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我國的三大平原都十分符合地表平坦開闊,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基本要求,但是,你知道嗎?世界上還有一些「平原」的海拔比一些「高原」的海拔還要高?
  • 我國雲貴高原是地質災害最為多發地區,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並存
    雲貴高原地質災害自然災害通常具有複雜性、周期性、潛在性、突發性、群發性和多因性的特徵。根據自然災害的成因和發生過程我們可以將自然災害劃分成四大類。第一類是氣象災害,包括颱風、洪澇、乾旱、低溫凍害、冰雹等災害;第二類是地質(地貌)災害,包括火山噴發、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第三類是生物災害,包括鼠災、蟲災等災害;第四類是海洋災害,包括海嘯、海冰、災害性海浪、風暴潮等災害。
  • 動圖演示地貌及地質構造(冰川地貌、海洋地質、斷層……)
    1.地質構造及相關 石鐘乳形成示意火山構造地球內部構造河流搬運方式示意圖層流與紊流瀑布向源侵蝕作用大洋洋流和現代磷酸鹽沉積物的分布圖3、海洋地質>13、聖芭芭拉海峽擠壓縮短過程中, 油氣向上運移 和在背斜轉折端富集的過程14、聖芭芭拉海峽南北 向褶皺和斷裂的形成過程15、加利福尼亞更新世橫斷山脈的 擠壓縮短過程16、加利福尼亞河流衝積平原的形成過程
  • 【地理圖庫】渭河平原(地塹構造)
    大家都在關注:(超連結,點擊直接進入)---早期圖片搜索【地理圖庫】地圖全集搜尋引擎【地理圖庫】一個周期內的月相變化原理示意圖【地理圖庫】世界地質公園有什麼學習感想、經驗心得想分享?你想從本平臺中獲得什麼具體內容呢?期待看見你的留言~歡迎大家轉載到自己的朋友圈!大家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掃一掃上面二維碼或添加公眾號關注。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與山東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 雲南地區地質構造運動強烈是造成地震多發的最基本原因
    雲南地區地質構造運動強烈是造成地震多發的最基本原因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06 14:27 來源: 中國政府網地震是否與當地複雜的地質情況有關?我國目前地震預警技術如何?預警的科學性有多大?請關注地震專家問您深度解析!2014年8月6日14時,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潘懷文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對地震相關問題進行解答,並與網友在線交流。   [主持人]能不能解釋一下為什麼在雲南,尤其是在中國西南地區是地震的高發區域?
  • 四川地震局專家:地質構造縱橫交錯是餘震頻發主因
    省地震局專家:地質構造縱橫交錯是餘震頻發主要原因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鍾振宇)長寧6.0級地震發生後,社會各界對災區群眾的安危非常關心,同時對餘震頻發、地震預警等方面也非常關切。6月18日,記者帶著公眾的關心關切,採訪了四川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主任杜方研究員和省地震局監測預報處處長杜斌。
  • 美國地質勘探局稱:不斷演化的構造活動引發了黃石火山噴發
    黃石火山的強烈構造活動導致了遠古時代歷史性的噴發和火山爆發,但這對黃石火山未來的噴發意味著什麼呢?黃石火山:強大的構造運動造就了黃石公園的景觀。黃石火山地質學家可以將過去1700萬年的所有活動追溯到一個被稱為蛇河平原的巨大地理特徵。斯內克河平原橫跨愛達荷州南部大部分地區,當北美板塊經過地殼炙熱的巖漿柱時,這片平原猛烈地形成了。
  • 這裡是我國乃至全世界地裂縫災害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但高鐵、地鐵在此暢通無阻
    汾渭地區地處黃河流域的中遊,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自古便是人口密集、農業發達、交通便利之地區,現今仍是我國的經濟核心區之一、人口稠密區和重大工程重點建設區之一。其中,汾渭盆地內部的關中地區(渭河盆地)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的關天經濟區內,是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