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將至,
天氣漸漸熱了起來,
很多人會吃根冰棍解解暑。
然而最近卻出現了這麼一件事
江蘇淮安的楊女士在一支冰棍中吃出了老鼠尾巴
事件原尾
4 月24 日下午,淮安市民楊女士在居住地附近的一家超市購買了一根赤豆冰棍,沒吃幾口,就感覺到冰棍裡有毛茸茸的奇怪東西。
楊女士定睛一瞧,忍不住一陣嘔吐,那毛茸茸的東西竟然是一個老鼠尾巴,尾巴露出了一截,剩下的部分還在冰棍裡,不知道是完整的死老鼠,還是部分殘骸。
(圖片來源:現代快報)
楊女士強忍不適,回到超市找老闆討說法。超市老闆在看完冰棍後,表示願意對楊女士進行800 元的賠償,並將這個金額逐漸增加至2000 元。而楊女士認為超市老闆在溝通過程中態度惡劣,拒絕接受超市方提出的賠償方案。
楊女士表示不接受,「一兩千能解決事情的話,誰能解決誰把它吃掉」。
次日,楊女士就投訴了此事,市場監督局工作人員稱:「按照食品安全法規定,這種情況一般賠償100到1000塊」。
此款冰棍外包裝顯示生產廠家為福康食品。
最新動態
4月28日上午,針對網上出現的「冰棍吃出老鼠尾巴」一事,滕州市食品藥品監督局對外公布情況說明:
4月28日上午,有媒體記者了解到,事發後,福康食品負責人和相關技術人員已奔赴淮安市核實情況,配合調查。
福康食品負責人劉蒼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4月24日,他接到淮安地區陌生電話,對方聲稱在冰棍產品中吃出老鼠尾巴並索要賠償。由於事件重大,劉蒼宇立即帶領相關技術人員趕赴事發地區進行調查核實。同時,福康食品開展自查並積極配合食藥監部門調查。
對於「吃出老鼠尾巴的冰棍」,劉蒼宇堅稱「非我廠產品」。劉蒼宇詳細介紹了「大赤豆」冰棍的生產過程:產品是由紅豆經過淘洗機5次水洗篩選後入煮料缸,高溫煮製待紅豆徹底煮熟後,再加入輔料攪拌保溫殺菌,經冷水循環降溫後,進入密閉管道灌模凍結成型後包裝入冷庫,整個生產流程都有嚴密監測程序,符合食品安全生產要求。
同時,劉蒼宇通過微信向記者出示了一份《關於「冰棍鼠尾」事件的聲明》。聲明稱,本著對食品安全和消費者負責的態度,福康食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調查。經辨別,涉事冰棍「非我廠產品」。目前,已由淮安市清江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封存,同時已向公安部門報警。
據了解,2011年福康食品開發出「大赤豆」冰棍產品至今已有7年生產歷史。2014年,該產品申請並獲得外觀設計專利證書,在淮安地區取得了較好的市場份額和不錯的品牌影響力,2017年在當地市場發現假冒產品,福康食品協助當地有關部門進行了相關產品打假行動。
綜合:大河網、現代快報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智慧郟縣!有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