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地球進入「暖時代」?

2020-12-04 半月談網

沒有最熱,只有更熱!

日前,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公告稱,2016年已成為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年份,刷新了2015年創下的最熱紀錄,而2015年本身就打破了2014年的紀錄,全球氣候持續變暖的長期趨勢不容忽視。

冷暖交替,本是地球常態。但是全球氣溫「三連冠」,無疑引起了人們的極大好奇。過去的一年到底有多熱?全球變暖到底是怎麼回事?2017年會否成為又一個「史上最熱年」?

近日,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省內有關專家。

有多熱?2016年全球平均氣溫14.84℃創紀錄

2016年到底有多熱?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平均氣溫為14.84℃,比20世紀平均水平高出0.94℃。這是自1880年有氣溫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比上一個最熱年份2015年高出0.04℃。

這一結果並不令人意外。數據顯示,2016年前8個月全球氣溫分別都打破了同期單月最高氣溫紀錄,後4個月也都進入史上同期單月氣溫前五之列。

美國航天局、世界氣象組織、英國氣象局等機構也相繼發布了類似報告,儘管由於採取的分析方法不同,這些機構得出的數據不太一致,但都得出了2016年是史上最熱年的結論。全球很多地區的數據也佐證了這一結論:我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81℃,為歷史第三高;俄羅斯北極部分地區溫度高於長期平均值6℃至7℃;北極地區正以全球平均值兩倍的速度變暖。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史上最熱的年份都發生在過去35年間,其中史上最熱的17個年份有16個出現在21世紀。21世紀以來,全球年度氣溫紀錄已被打破5次,分別是2005年、2010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

2014年至2016年連續3年刷新全球平均氣溫紀錄,全球氣溫升高的腳步似乎停不下來。實際上,1939年至1941年也曾出現這樣一個「三連冠」,不過那三年沒有一年能進入史上最熱年份前30名之列。

那麼,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河北省氣候變化如何?

省氣象臺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河北省平均氣溫為12.6℃,比常年偏高0.8℃。「2014年、2015年、2016年河北省的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其中2014年為196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河北省氣溫最高的年份。」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安月改告訴記者,「河北省氣候變化與全球變暖的大趨勢高度一致,50多年來,河北省平均氣溫升高了1.4℃,全省最熱的16個年份有11個出現在21世紀。」

可不要小看這升高的1℃,全球氣溫上升的「一小步」,卻是人類氣候變化的「一大步」。「當全球升溫1℃至2℃時,發生極端高溫的概率就可能增加10倍或更高,也可能使得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專家表示,全球升溫會引起海水膨脹、海洋變暖,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從而威脅到上海、香港等人口稠密的海岸地區。永久凍土在消融過程中還會釋放甲烷,隨著全球氣溫上升極端暴風雨發生頻率也會增加。

實際上,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就在身邊。去年冬天,我國京津冀地區遭遇的大範圍重度霧霾的背後就有著氣溫上升的原因。有專家認為,由於氣溫持續攀升,我國京津冀地區的平均風速和最大風速都有減小趨勢,發生靜穩天氣的概率增高,不利於汙染物擴散。

不僅如此,受氣候變暖因素的影響,一方面,河北省的降水顯著減少,50多年來河北省降水量平均減少了120毫米,相當於225億立方米的降水資源(約等於19個黃壁莊水庫的蓄水量);另一方面,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氣象災害頻繁發生,特別是高溫、乾旱、霧霾、雷電、局地暴雨和城市積澇等氣象災害發生更加頻繁,程度有所加重。

為何熱? 人類活動是主因,厄爾尼諾「添柴加火」

這些年全球氣溫為何持續攀升?

安月改表示,目前全球氣候變暖是受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共同影響所致。「2015年至2016年的超強厄爾尼諾現象使得熱帶中東太平洋上空溫度偏高。」安月改說,這些熱量通過能量擴散的方式影響其他區域氣候,相當於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又加了一把火。

厄爾尼諾是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它的形成原因與太平洋表面的風向和水流方向密切相關。

「厄爾尼諾現象的明顯標誌是使東部赤道太平洋的海洋表面溫度升高。當海洋溫度較高且太平洋信風較弱,進而能夠使水中的熱量進入大氣層中時,便會發生這種氣候現象。」安月改介紹說,厄爾尼諾現象會引發全球氣候的異常,比如說,厄爾尼諾事件發生當年,我國北方地區就容易出現暖冬。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本次厄爾尼諾事件自2014年9月開始發展,截至2016年2月持續了18個月,每個月海溫比常年同期平均值偏高的累計值(即累計強度)為26.9℃,且海溫已連續7個月(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比常年平均值偏高超過2℃,在2015年11月達到峰值,海溫偏高達2.9℃。

印度半島的嚴重洪澇災害、澳大利亞夏季遭受的高溫熱浪、巴西等地出現的持續性乾旱等極端氣候事件的背後就有厄爾尼諾興風作浪的身影。

「除了厄爾尼諾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人類活動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越來越大。」安月改認為,厄爾尼諾現象在2015、2016年氣溫破紀錄上產生了一定影響,但造成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性最大的仍是溫室氣體的不斷積累。

世界氣象組織也表示,「儘管厄爾尼諾現象產生影響,影響全球溫度的最大因素仍是二氧化碳排放。」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第五次評估報告證實了以上觀點。

報告顯示,自工業化以來,人為溫室氣體排放上升,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濃度達到了過去80萬年以來的最高水平。1750至2011年間,人為累計二氧化碳排放達到了20400億噸,其中近一半為近40年所排放。報告認為,人類活動主要通過溫室氣體影響氣候。20世紀以來全球變暖至少有一半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而且,即使今天立即停止排放二氧化碳,它們對氣候和環境的影響也將持續數個世紀。

「適當的溫室效應保證了地球維持適宜人類生存的溫度。」專家表示,但若是溫室效應不斷加劇,全球溫度必將逐年持續升高,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全球大環境的變暖趨勢也在影響河北省的「小環境」。數據顯示,河北省氣溫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上升尤為明顯,自1986年12月以來(至2013年-2014年)的28個冬季中,就有21個暖冬,而暖冬正是溫室效應加劇造成氣候變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

繼續熱? 最熱年紀錄還會被打破,該給地球降溫了

2016年成為又一個「史上最熱年」已經成為事實,那麼,2017年呢?

「氣候變化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影響因子未來的變化以及當前預測技術的局限性使得氣候預測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目前尚不能預測出今年全球氣溫精確值。」安月改表示,由於2015年至2016年出現的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已經離去,並且年初出現了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但「非常溫和」的拉尼娜現象,今年的氣溫可能會有所下降。

世界氣象組織總幹事米歇爾·雅羅表示,由於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持續增加,海洋中的熱含量也在增加,這都會使未來的溫度更高。這意味著,從長遠來看,預計全球變暖的趨勢將繼續。

那麼,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

在2016年G20峰會上,中國給世界開出了一劑「藥方」——創新增長方式。有專家表示,傳統的粗放經濟增長方式是導致氣候變化的根本原因。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改變發展路徑,從過去大量依靠能源、要素投入支撐GDP的增長方式,轉變為依靠提高要素效率的方式,政策、制度、技術等方面都得變革,走出一條環保新路子。

「公眾也可以從自身做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減緩全球變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安月改說,比如多乘公共運輸工具、少開車、隨手關燈、節約用水等等。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早在1992年,第一個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就誕生了,1995年開始,聯合國氣候大會每年都要召開一次。

經過長達20多年的馬拉松式國際談判,2015年聯合國氣候大會上,170多個國家籤署氣候變化問題《巴黎協定》。2016年11月4日,該協定正式生效,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向前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然而,僅靠《巴黎協定》並不足以解決氣候問題。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報告指出,即便《巴黎協定》充分落實,全球在21世紀末仍可能升溫2.9℃至3.4℃。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人類依然任重道遠。(記者 陳誠)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新地質時代來臨!地球進入「人類世」
    科學家近日投票決定,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並指出20世紀中葉是「人類世」的起點。人類活動已經對地球造成了重大影響,甚至可能改變地球的演化發向。
  • 《自然》:地球進入緊急狀態,再不遏阻暖化,人類文明恐將難存續
    ,代表我們已經進入「行星緊急狀態」,如果氣候危機繼續發展,那麼「全球臨界點」就會更快到來。 「臨界點」(tipping point)是指,地球環境系統的變化一旦達到這個門檻,就會進入持續發生巨變、不可逆轉的狀態,例如亞馬遜雨林的急遽消失數萬平方公裡,兩極最古老、最厚實的冰層已經消融90%。而「全球臨界點」(global tipping point)則是指,全球各地的氣候變遷都達到不可逆轉的狀態。
  • 俄科學家質疑暖全球化論 預言地球將進入寒冷期
    俄科學家質疑暖全球化論 預言地球將進入寒冷期   俄羅斯科學家指出
  •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返回地球,人類航天進入新時代
    8 月 3 日早間消息,周日下午,SpaceX 成功將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太空人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安全送回地球,並在在佛羅裡達州彭薩科拉附近的墨西哥降落。人類航天進入了新的時代,NASA 將成為其客戶。」在穿越地球大氣層的過程中,飛行器承受住了高達 3500 華氏度(大約1926攝氏度)的高溫。但是由於飛船使用了密集的隔熱屏蔽,因此龍飛船內部的溫度在 85 華氏度(大約29攝氏度)以下。在太空衣方面,此次載人「龍飛船」的太空衣重18斤左右,比普通太空衣減負1/3。
  • 地球暖化
    【地球暖化】人類是最大的受害人,因為...人類也是最大的破壞者,這不就是因果循環嗎?但是卻有個最可憐的受害者,就是【眾生】...除了人類以外...牛羊豬肉、雞鴨鵝肉、魚蝦海鮮、還有飛禽走獸...牠們很無辜,牠們因為人類的慾望、好吃、嚐鮮、好奇...所以他們成為受害者。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最大的【汙染】是牠們。
  • 巴西氣候觀察組織:烤肉是地球暖化殺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餘鵬飛】據臺灣「中時電子報」網站11月4日報導,巴西氣候觀察組織今天在裡約熱內盧發表「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預估系統」數據指出,巴西民眾酷愛的烤肉,正成為氣候暖化的殺手。數據顯示,從飼養牲畜到成為餐桌上的美食佳餚,「肉類」製成過程排放大量造成地球暖化的氣體,所以氣候觀察組織建議減少牛肉的消費量和提高生產效率。巴西環保署氣候農牧部門督導皮亞託指出,農牧業造成的衝擊佔巴西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的69%,包括牲口消化、施肥、運輸和伐林等程序產生的汙染物質;巴西牲口數目約達2億,數量在全球數一數二,幾乎和巴西人口相當,致使問題惡化。
  • 科技日報:中國全面進入創新時代
    原標題:中國全面進入創新時代   今天的中國,創新適得其時、適得其勢。   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系統闡述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科技創新的戰略思想,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
  • 熱到融化的「高溫周」:由暖性高壓脊與副高共同「導演」
    自7月23日進入大暑節氣後,我國大部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事實上,自7月下旬以來,我國南北方同時出現高溫天氣過程,中央氣象臺持續發布高溫預警。這段時間的高溫天氣有何特點,高溫成因是什麼?華北等地目前出現的降水天氣能否逼退高溫?針對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開創淨暖時代 遠紅外線生活中的新理念
    從全球大氣環境的變暖、到空氣品質的嚴重惡化,到室內裝修的二次汙染等等,人類似乎已經在地球無「立足之地」,地球正在變成人類生活的「地獄」。人類需要充滿純淨空氣的地球,需要充滿陽光的生活!  隨著人類對環保認識,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保護地球環境的隊伍中。全球各類的公益環保組織紛紛成立,同時各類的環保公益活動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
  • 河北聯通副總經理胡樂信表示5G新時代將具備四大特徵
    此次大會河北聯通與合夥夥伴聚焦5G時代新業務、新場景及新的合作模式等諸多話題,吸引了逾3000名行業人士共話5G創新機遇,受到行業內外廣泛關注。 在大會上,河北聯通副總經理胡樂信表示,5G新時代具備四大特徵,分別是進入網絡新時代、進入萬物網際網路新時代、進入權益新時代、進入存量新時代。 他指出,新時代的第一個特徵是網絡進入新時代,包括5G千兆和家庭寬帶千兆在內的雙千兆網絡將滿足客戶需求。
  • 科學家預測:地球或將進入冰河時代!難道又不變暖了?
    聽到這個消息,很多小夥伴一定又不淡定了,不是說地球面臨著溫室效應全球變暖的危機嗎?現在科學家又來預測地球溫度驟降會進入冰河時代,我們到底該相信哪種說法?地球上曾經經歷過多次冰河時代,最近的一次是「第四紀大冰期」,發生在距今200-300萬年前,結束於1—2萬年前。冰河時代地球溫度會顯著的降低,對於生物的生存有著顯著影響,例如上一次冰河時代長毛象劍齒虎等等都已經滅絕。
  • 科學家預測:地球或將進入冰河時代!難道又不變暖了?
    聽到這個消息,很多小夥伴一定又不淡定了,不是說地球面臨著溫室效應全球變暖的危機嗎?現在科學家又來預測地球溫度驟降會進入冰河時代,我們到底該相信哪種說法?目前來看,地球上正在經歷著溫室效應的影響,這是不爭的事實。
  • 巴西專家稱烤肉是地球暖化殺手 建議減少消費
    參考消息網11月4日報導 臺媒稱,巴西氣候觀察組織3日在裡約熱內盧發表「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預估系統」數據指出,巴西民眾酷愛的烤肉,正成為氣候暖化的殺手。據臺灣「中央社」11月3日報導,數據顯示,從飼養牲畜到成為餐桌上的美食佳餚,「肉類」製成過程排放大量造成地球暖化的氣體,所以氣候觀察組織建議減少牛肉的消費量和提高生產效率。
  • 2020年:全球暖化原因錯綜複雜,科學家預測冰河時代即將來臨
    進入現代文明以來,由於人類的科技的進步和無休止的開發,全球氣溫正在急劇暖化,但為什麼這裡說反倒冰河時代即將來臨?是的,你沒看錯!是因為太陽! 冰河時代,又稱冰川時期,在地球上出現過數次冰河時代,大冰河時代最少跨度數百萬年,導致地球上大量動植物的滅絕
  • 天氣變化這麼大,地球在慢慢進入冰河時代嗎?
    那麼問題來了,如此下去地球會進入冰河時代嗎?什麼是冰河時代呢?是指地球在某些年代裡陸地和海洋都被冰層覆蓋,可以說冰層覆蓋了世界上大片土地,這些地區的氣候非常非常冷。海洋裡也會有很多很多冰塊......。地球上曾經有過幾次的冰河時代,也就是說地球的氣候曾經轉變過多次,由冷變熱,由熱變冷......。接下來地球會不會又一次進入冰河時代?
  • 地球為何會進入冰河時代,地球自身發生了什麼不同尋常的變化?
    最新的研究卻發現了這其中的奧秘,不過科學家所公布的這個原因卻讓很多人感覺不可思議,因為科學家認為地球之所以在不同的時期進入冰河時代,可能是跟熱帶的山脈形成有關,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個影響過程其實是比較簡單的,當然也正是由於這個過程被發現,所以揭開了為什麼地球會在不同的時期進入冰川時期。當熱帶低地區地球的板塊活動出現長長的山脈,從而導致了二氧化碳被大量吸收的情況,這樣就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當然整個地球的溫度就會逐步的降低,地球就會進入到這樣的冰川時代。
  • - 河北日報-11版:深讀周刊·新知-2020年12月...
    □河北日報記者 王璐丹 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中寫道,「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裡點明了一個科學小常識——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我們生活中也確實有這樣的體會,例如很多高山的頂端被終年不化的積雪覆蓋。
  • ——河北日報記者零距離探訪邢臺...
    河北三力健康醫學檢驗實驗室。河北日報記者邢雲攝「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衝鋒在前,與病毒賽跑!」河北三力健康醫學檢驗實驗室主任關葉紅,連日來一直和同事置於病毒暴露危險的最前沿,「4人一組,三班倒,晝夜不停。」
  • 研究:六氟化硫系地球暖化元兇之一 在大氣停留上千年
    中新網9月16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南美亞馬孫和印度尼西亞雨林大火持續延燒,遏阻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增加的努力面臨考驗。但除了二氧化碳,還有另一個破壞力更強的溫室氣體「六氟化硫」(SF6),被廣泛用於電力設備。
  • 地球進入「人類世」,但這並不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時代
    該小組由34名科學家組成,投票定義了一個新的地質時代——人類世,以標記人類對地球的深刻改變。由34名成員組成的人類世工作組作出的這一決定,標誌著新地質時代邁出了重要一步。據悉,該小組計劃在2021年之前向國際地層學委員會提交一份關於新紀元的正式提案。人類世是什麼?什麼時候進入人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