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到融化的「高溫周」:由暖性高壓脊與副高共同「導演」

2021-01-08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自7月23日進入大暑節氣後,我國大部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事實上,自7月下旬以來,我國南北方同時出現高溫天氣過程,中央氣象臺持續發布高溫預警。這段時間的高溫天氣有何特點,高溫成因是什麼?華北等地目前出現的降水天氣能否逼退高溫?針對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20地最高氣溫達到或突破7月歷史極值

從7月21日開始,全國「蒸煮」模式開啟,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出現今年以來最大範圍持續性高溫天氣,有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其中,7月25日至28日是高溫影響範圍最廣、強度最強的一個時段。南方更是進入讓人熱到融化的「高溫周」。

據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介紹,總體來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高溫日數普遍有3到6天,部分地區高溫日數有7到9天。自7月29日起,受強降雨影響,華北地區高溫得到緩解,高溫範圍有所減小。

在本輪高溫天氣過程中,北京、河北、四川、重慶、山東、遼寧等地的20個縣(市、區)最高氣溫達到或突破7月歷史記錄極值。其中,過程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28日。山西新絳(42.7℃)和古縣(40.8℃)、河北灤平(38.7℃)突破當地最高氣溫歷史記錄極值。

「與往年相比,這一輪高溫天氣具有影響範圍大、極端性不突出、持續時間長、體感溫度高等特點。」何立富說。

具體來講,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現高溫天氣,影響範圍非常大,基本上涵蓋了中東部大部分地區。而且,我國南北方同時出現大範圍高溫的情況也比較罕見。

和歷史同期相比,在本輪高溫過程中,南方地區的高溫極端性不突出,高溫的強度並不是特別強,最高氣溫很少突破40℃。而往年這個時期,江南、江漢一帶經常有突破40℃以上的高溫天氣。突破歷史極值地區也相對較少,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山西、山東、四川盆地東部、重慶、湖北西北部等地。

截至7月30日,高溫天氣已持續10天。其中,黃淮以南地區的高溫過程預計在8月2日結束。

受副高(副熱帶高壓的簡稱)控制下的海洋暖溼氣團影響,本輪高溫過程中的溼度較大。儘管黃淮以南大部地區的高溫極端性不強,突破40℃的地區很少,但由於溼度大,夜間降溫不明顯,最低氣溫比較高,人們的體感溫度往往比實際溫度要高,整體感受依然是酷暑難耐。

緣於暖性高壓脊疊加副高的共同影響

談及此輪高溫天氣的成因,何立富介紹,7月下旬,副高出現明顯北跳、西伸加強的趨勢。副高西伸到四川盆地東部,控制了我國黃淮以南大部分地區。同時,華北地區上空有暖性高壓脊存在。在暖性高壓脊的控制下,主要是下沉氣流,太陽輻射強,溫度上升幅度大。

「可以說,是暖性高壓脊疊加副高的共同影響,導致了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範圍持續性高溫天氣過程。」何立富告訴記者。

7月29日至30日,四川盆地、華北、東北地區出現強降雨過程。降雨能否逼退高溫,降雨過後,高溫是否捲土重來?對此,何立富介紹,強降雨過後,伴隨北方冷空氣的緩慢南下,長時間控制我國東部地區的副高會逐漸向海上東退減弱。高溫天氣會先從華北地區得到緩解,同時,黃淮以南地區的高溫強度也會逐漸減弱。

「預計8月2日,我國多地高溫天氣將得到階段性緩解。後期,高溫天氣還會出現,因為8月正值伏天,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區還會出現高溫天氣過程,但出現大範圍持續性高溫天氣的可能性比較小。」何立富說。

(原題為《熱到融化的「高溫周」 由暖性高壓脊與副高共同「導演」》)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專家:強降雨後大範圍高溫捲土重來可能性小
    其中,7月25日到28日是高溫影響範圍最廣、強度最強的一個時段。「總體來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高溫日數普遍有3天到6天,其中,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東西部、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南部、浙江、湖南北部等地高溫日數有7天到9天。」何立富說,「自7月29日起,受強降雨影響,華北地區高溫得到緩解,高溫範圍有所減小。」
  • 高溫使者:副熱帶高壓
    它的位置以環流的流向可以影響到熱帶氣旋的生成和走向。副熱帶高壓所控制的地區往往會有乾燥、少雨的炎熱天氣,是各地夏季高溫熱浪的其中一個主要導因。副熱帶高壓影響下的氣候一般是高溫,且層結穩定,對流很不旺盛,所以降水較少。副熱帶高壓的西部層結比較不穩定,東部相對穩定。所以副熱帶高壓西部降水稍多,東部降水就比較少。
  • 玩轉地理 | 冷也會產生低壓,熱也可能產生高壓
    冷高壓與熱低壓、冷低壓與熱高壓低溫不一定產生高壓,高溫不一定產生低壓。大陸暖高壓與副高大陸暖高壓和副高的成因不同,前者是熱力系統,主要位於中高層,後者是動力系統,明顯的中低層系統。大陸高壓是夏季熱力場發展到一定程度,由熱空氣抬升而成(特別是歐亞大陸強烈的大陸性,長時間被加熱的陸地溫度很高),形成必須要有強力的熱源,大陸暖高壓為一明顯的
  • 新疆高溫天罪魁禍首是伊朗副熱帶高壓
    原標題:新疆高溫天罪魁禍首是伊朗副熱帶高壓   新疆高溫天罪魁禍首到底是誰   它叫伊朗副熱帶高壓 帶來乾熱暖空氣使地面溫度上升   一場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的高溫天氣在新疆拉開序幕,南北疆的氣溫普遍升至35℃乃至37℃以上。
  • 熱到破紀錄!肇慶高溫天氣已超長待機!颱風也有消息了……
    熱到破紀錄!肇慶高溫天氣已超長待機!▽▽「@肇慶天氣:目前,霸氣側漏的副高還是牢牢控制住整個大廣東,可謂要多熱有多熱,而且這位霸總氣場過於強大,後期副高繼續維持,高溫炎熱的天氣仍將持續。
  • 氣象科普:傳說中的「副高」到底是啥?
    氣象科普傳說中的「副高」到底是啥?「副高」是「副熱帶高壓」的簡稱,一般是指對中國影響較大的位於北半球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副高常年存在,是一個穩定而少動的暖性深厚系統。在夏季,副高的範圍幾乎可佔整個北半球面積的1/5到1/4,因為強度大,所以名頭十分響亮。不過在冬季,強度和範圍都會變小。副高內部盛行下沉氣流,空氣增溫強烈;但是,由於氣壓梯度小,風力很小。在這種狀態下,太陽輻射可以更多地到達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氣獲得更多的熱量,大氣溫度明顯攀升。
  • 「副高」,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
    我們熟知的副熱帶高壓,是指位於西北太平洋上的高壓單體,它常年存在,是一個穩定而少動暖性深厚天氣系統。就像喜歡冬眠的動物那樣,冬天,副高蜷縮成一團,強度和範圍都會減小。隨著氣溫慢慢升高,副高逐漸擴大地盤,位置不斷向北移動,尤其到夏天來臨的時候,它會變得更加雄壯有力,「圈地」範圍甚至可以佔整個北半球面積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 受暖性高壓脊控制 氣象專家解釋黑龍江暖冬現象
    高煜中解釋說,入冬之初,東北地區多數情況下受暖性高壓脊控制,南下冷氣流多從我國中西部邊緣一帶經過,其對東北地區影響不大,所以氣溫持續偏高,且降雪偏少。  他說,進入2002年以後,雖然這種情況有所改觀,但由於控制東北地區的大陸高層暖溼空氣勢力非常強大,冷空氣勢力相對較弱,從而又使氣溫偏高現象更加明顯。
  • 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和強度會影響到天氣情況
    (大致位於南、北緯20~40度),那裡常年為一條高壓帶,稱為副熱帶高壓帶,這些高壓常年存在,是一個深厚的暖性天氣系統,但強度和位置隨季節而變,在夏季特別強盛、龐大。副熱帶高壓的脊線常稱為副高脊線。影響我國的太平洋副高脊線一般呈東西走向;夏半年,它在我國境內有季節性的北跳和南退。副高的總體影響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是夏季影響中國最大的天氣系統。
  • 專家指出大陸暖高壓異常造成我國北方高溫
    新華網北京6月23日電(記者戰豔)入夏以來,華北南部、黃淮等地出現持續高溫天氣。中國氣象局專家指出,大陸暖高壓異常發展並持續,造成了中國北方部分地區的高溫和乾旱。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董文杰說,近期,華北和西北東部地區處在高壓脊的控制下,上述地區大陸暖高壓異常發展並維持,使得該區域出現高溫少雨、乾旱的異常氣候特徵。
  • 副熱帶高壓與我國天氣氣候特徵
    副熱帶高壓是指位於副熱帶地區的暖性高壓系統,它對中、高緯度地區和低緯度地區之間的水汽、熱量、能量的輸送和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大氣環流的一個重要系統。從出生地來看,副熱帶高壓的老家在南北半球的副熱帶地區,受海陸影響,它的身體常斷裂成若干個高壓單體,形成沿緯圈分布不均的高壓帶。
  • 多地出現今年首個高溫日 副熱帶高壓偏西偏北偏強是主因
    中國氣象報記者 黃彬5月15日,我國南方多地出現高溫天氣,江蘇省蘇州市最高氣溫達到36.7 ℃,不僅創下了今年以來的氣溫新高,還打破了該市5月份36.5℃的最高氣溫記錄……據中央氣象臺預報,受副熱帶高壓影響,5月16日至18日,江漢、江南中東部及華南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
  • 預報術語的自白——副高 - 安徽首頁 -中國天氣網
    新聞回放:8月16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在「副高」的控制之下,南方出現了較大範圍的高溫天氣,多地發布高溫預警。16日15時,重慶開縣的溫度更是達到了41.3℃。在今年7月份,影響長江中下遊持續性強降雨的也是「副高」。公眾會有疑問,何為副高?副高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
  • 濟南本周持續高溫 大陸暖高壓是「罪魁」
    濟南本周持續高溫 大陸暖高壓是「罪魁」 2012-06-19 17:20:00     作者: 張帆    來源: 大眾網
  • 那些年他們常提起的「副熱帶高壓」
    「隨著副高的加強,我國江南、華南等地將迎來一輪高溫天氣」、「副高外圍所攜帶的西南暖溼氣流在長江中下遊一帶維持,上述地區將出現強降雨過程」……在天氣播報員的口中,副高無疑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之一。  尤其是夏天一到,副高的名頭更是響亮,酷暑的持續、雨帶的變化、颱風的走向,似乎大多數的天氣變化都與其形影不離。什麼是副高?
  • 最高42.9℃,北京連迎「燒烤模式」,首席氣象預報員:暖性高壓盤踞...
    這樣的罕見高溫可不是出現在重慶、南京等著名的南方「火爐」城市,而是7月4日北京回龍觀所測得的最高氣溫。「這幾天的北京,只要不在空調房間裡,就是一身汗。」對於從小在北京長大的80後小周來說,這麼悶熱的天氣在過去並不多見。
  • 熱島效應加劇高溫熱浪
    研究團隊選取的這次高溫熱浪過程連續5日的日最高氣溫均超過35℃,為北京站1951年以來連續5日平均最高氣溫的最高值。當時,大陸暖高壓控制我國大部分地區,北京處於高壓脊前,受上空西北氣流下沉增溫和近地面空氣靜穩作用影響,加之低層氣流越過西北山地引起的焚風效應,導致出現高溫熱浪天氣。研究發現,受城市熱島效應影響,一天不同時刻地面氣溫從城區到郊區有明顯的降低趨勢。
  • 專家稱都是副高異常惹的禍
    副高是一個穩定而少動且暖性深厚的行星尺度系統,其位置和強度隨著季節發生變化,其脊線4月位於北緯18度左右的南海—西北太平洋一帶,到6月北跳越過北緯20度,並於7月底—8月,北上至北緯30度以北。副高的位置和南北移動是影響我國天氣的關鍵,包括華南汛期、江淮梅雨等,副高都是一個主要的影響系統,比如今年7月中旬的長江暴雨也是副高異常導致。
  • 專家稱都是副高異常惹的禍
    副高是一個穩定而少動且暖性深厚的行星尺度系統,其位置和強度隨著季節發生變化,其脊線4月位於北緯18度左右的南海—西北太平洋一帶,到6月北跳越過北緯20度,並於7月底—8月,北上至北緯30度以北。副高的位置和南北移動是影響我國天氣的關鍵,包括華南汛期、江淮梅雨等,副高都是一個主要的影響系統,比如今年7月中旬的長江暴雨也是副高異常導致。
  • 山東今高溫中的幸運:超級計算機,還好它沒來!5日局部有雷雨
    其中,特別明顯的是,3~5日魯西北的西部、魯中和魯南地區的日最高氣溫可達35℃以上,更為熱的是,菏澤、濟寧、棗莊、聊城、濟南、淄博和濰坊7市的部分地區可達37℃以上。具體的預報,官方結論,今天白天到夜間,全省天氣晴間多雲。魯西北的東部、魯中的北部和半島地區南風轉北風4~5級陣風6級,其他地區南風3~4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