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大陸暖高壓異常造成我國北方高溫

2021-01-08 搜狐網

  新華網北京6月23日電(記者戰豔)入夏以來,華北南部、黃淮等地出現持續高溫天氣。中國氣象局專家指出,大陸暖高壓異常發展並持續,造成了中國北方部分地區的高溫和乾旱。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董文杰說,近期,華北和西北東部地區處在高壓脊的控制下,上述地區大陸暖高壓異常發展並維持,使得該區域出現高溫少雨、乾旱的異常氣候特徵。國家氣象中心主任矯梅燕說,北方大部分地區長時間處於高空高壓脊控制之下,且基本沒有降水過程及明顯冷空氣活動,天空狀況多為晴到少雲,因此出現大範圍高溫天氣。

  入夏以來,華北大部、黃淮、長江中下遊、西北大部及黑龍江大部、雲南大部、四川南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攝氏度以上,其中華北西部、黃淮南部、江淮大部、西北大部及黑龍江東北部等地偏高2至4攝氏度;其它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

  6月1日至22日,華北、黃淮、江淮和西北等地的部分地區出現了日最高氣溫超過35攝氏度的高溫天氣,河北中部和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內蒙古西部、新疆東部等地出現大範圍超過38攝氏度的高溫天氣。其中,新疆吐魯番最高,達45.4攝氏度,山西稷山達42.3攝氏度。

  與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大部地區高溫日數一般偏多3至5天,山西、河北、河南、山東局部地區偏多6至7天。氣象專家預計,25日開始,持續高溫少雨的華北、黃淮、江淮等地將有一次較明顯降雨、降溫天氣過程,乾旱和高溫將得到緩解。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高溫」,共找到3,481,682個相關網頁.

相關焦點

  • 濟南本周持續高溫 大陸暖高壓是「罪魁」
    濟南本周持續高溫 大陸暖高壓是「罪魁」 2012-06-19 17:20:00     作者: 張帆    來源: 大眾網
  • 全球遭遇極寒天氣 有專家指出小冰河期來臨說
    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氣象專家。     許多專家把歐洲嚴寒天氣歸咎於北半球大氣環流異常。但誰都不否認,它們與全球性氣候異常有關。事實上,全球變暖的趨勢並未發生改變,就在歐亞多國遭遇嚴寒的同時,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部分櫻花因天氣異常暖和而提早盛開。在世界其他一些地區,降水減少、高溫乾旱加重等現象仍在發生。
  • 全球變暖大氣環流異常 今夏為何出現罕見高溫
    如位於塔裡木盆地東部的羅布泊是中國和亞洲大陸的乾旱中心。長期持續的高溫增加了地表水分的蒸發,是造成乾旱的重要原因。羅布泊原來是面積很大的內陸海,由於氣候變暖和乾燥,使羅布泊漸漸縮小。世界上許多旱區的氣候特點都是乾熱多風,年平均降水量很少。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主任董文杰介紹說,今年歐洲、拉丁美洲、非洲等地乾旱都非常嚴重,我國四川、重慶這次遭遇的嚴重乾旱,只不過是全球熱浪的一部分。
  • 熱到融化的「高溫周」:由暖性高壓脊與副高共同「導演」
    自7月23日進入大暑節氣後,我國大部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事實上,自7月下旬以來,我國南北方同時出現高溫天氣過程,中央氣象臺持續發布高溫預警。這段時間的高溫天氣有何特點,高溫成因是什麼?華北等地目前出現的降水天氣能否逼退高溫?針對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北方地區高溫天氣持續上演 專家稱副熱帶高壓「惹的禍」
    中央氣象臺預計,5日之後,北方地區高溫天氣才會結束。持續高溫到底是什麼「惹的禍」?  這幾天,「熱」成了全國多地的關鍵字。傳統「火爐」江浙滬前幾天進入一年中最難熬的高溫天氣。  上海市民:自己走在地上如同走在烤爐上,然後自己變成一堆肉排,會走的肉排,真的只差一撮孜然粉。
  • 近50年我國大部呈增溫趨勢北方最明顯 專家解讀趨勢
    我國北方增溫在過去50年更為明顯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近百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0.74℃,最近50年的升溫速率幾乎是過去100年的兩倍。20世紀後半葉可能是過去1300年中最暖的50年。  「近百年我國年平均氣溫升高了1.1℃,比全球平均升溫要高。」
  • 最高42.9℃,北京連迎「燒烤模式」,首席氣象預報員:暖性高壓盤踞...
    國家氣象中心首席預報員何立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華北多地出現高溫天氣,主要是因為當前受暖性高壓控制,總的高溫日數並未明顯增加,但出現得更加集中。圖片來源:新華社南方「水深」伴隨北方「火熱」根據中國氣象局發布的消息,預計7月4日至5日,廣西西部、雲南南部和西北部、浙江中南部、福建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
  • 三因素疊加導致今夏持續高溫 北方夏季極端降水值得警惕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的丁一匯研究員,詳解為何今年夏天我國氣候會如此異常。  極端高溫來勢洶洶令人措手不及  今年7月1日以來,我國南方多地出現了突破歷史極值的極端高溫熱浪天氣。
  • 冷空氣和暖高壓的拉鋸戰
    受西風帶暖高壓脊控制,2月22日至23日濟南市以西南風為主,天氣晴朗,氣溫迅速回升,23日最高氣溫高達17.5℃。23日夜間至24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濟南市轉東北風,最大風力達到5至6級,同時出現0.2毫米降雪。由於冷空氣開始影響的時間是後半夜,冷空氣造成的降溫與夜間輻射降溫疊加,導致24日早晨最低氣溫跌至-0.9℃(23日早晨最低氣溫跌至6.1℃)。
  • 北方「報復性高溫」即將開火,超級計算機:華北局地或40度
    之所以說它是「報復性升溫」,是因為前一股冷空氣帶來的降雨天氣和降溫使得北京的氣溫短暫的回到了春天,但隨著冷空氣遠走,大陸高壓東移,華北平原不僅天氣晴朗,而且西部內陸的乾熱氣團也開始隨著大陸高壓向東輸送,受到冷空氣打壓的氣溫一下子就開始反彈,升溫顯著,由於天氣形勢平穩,接下來幾天華北平原恐怕是要迎來「報復性高溫」!
  • 未來10天都是高溫!來看中央氣象臺專家的解析和防暑指南
    這次高溫有多強?有啥特點?周三就要入伏了,該怎麼防暑降溫?藍藍天工作室採訪了中央氣象臺專家,為您答疑解惑。(本輪高溫天氣將持續十天)「今年以來範圍最大的高溫」到底有多強?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表示,此次高溫天氣是今年以來範圍最大的高溫。過去3天,我國華北中南部、內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區東部以及江南東部,都出現了35℃以上的高溫天氣。
  • 四大洲同現極端高溫天氣 中國連續22天發高溫預警
    研究顯示,氣溫上升速率呈不對稱性,北方升溫速率高於南方,今年夏天北方高溫的極端性明顯高於南方。同時,最低溫度的上升速率高於最高溫度的上升速率,夜間溫度不返涼,加重了炎熱程度。艾婉秀說,入夏以來,北極地區氣溫異常偏高,冷空氣「龜縮」,向南擴散的活動明顯偏弱。
  • 專家:拉尼娜現象與大氣環流異常導致北方乾旱
    新華網北京2月6日電(記者於文靜)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主任張培群6日表示,近四個月來我國北方地區遭遇嚴重乾旱的根本原因是拉尼娜現象和全球大氣環流異常的共同作用。張培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造成今冬以來我國北方大部降水少的原因是影響我國的暖溼空氣少,這是由於來自東南方向的西北太平洋暖溼氣流和西南方向的印度洋、孟加拉灣暖溼空氣都偏少,其根本原因與拉尼娜現象有關。 「拉尼娜現象導致今冬副熱帶高壓偏弱,太平洋西側水汽輸送較弱,同時,全球大氣環流異常造成青藏高原空氣偏暖,南支槽不活躍。」
  • 海洋局專家:太平洋海溫異常 氣候進「極端」期
    本報記者在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獲悉,去年我國極端氣候災害的發生與太平洋海溫異常息息相關。專家指出,這種極端氣候並非不可預測,但是真正要防止極端氣候頻頻為難人類,人類必須開始反思自身,善待地球。策劃:趙 潔撰文:劉 幸攝影:倪黎祥現狀:極端氣候帶來慘重損失什麼是極端氣候災害?
  • 七月暴雨高溫天氣與颱風沒來有關?專家解讀「空臺」原因
    今年7月以來,強降雨導致我國南方多地出現內澇、山洪;7月24日之後,江南、華南及新疆等地持續炎熱,北京、天津也加入高溫行列,最高氣溫超35℃;更異常的是,以往7月經常登陸我國的颱風,今年罕見缺席。這兩者有何關聯?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的相關專家。
  • 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 厄爾尼諾即將襲來?
    厄爾尼諾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現象,持續的西風把溫暖海水從西太平洋帶到東太平洋,形成厄爾尼諾。   受今年2月以來太平洋赤道海域西風強勢、東風減弱的影響,5月份,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海溫異常增暖的厄爾尼諾狀態。預計到7月底,有超過70%的可能性會發生中等強度或者以上的厄爾尼諾事件。
  • 7月暴雨高溫天氣跟今年沒來颱風有關嗎?專家來解答
    ,北京、天津也加入高溫行列,最高氣溫超35℃;更異常的是,以往7月經常登陸我國的颱風,今年罕見缺席。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的相關專家。   7月暴雨暫時趨於結束,江南華南多地將迎來40℃的高溫天氣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介紹,隨著副熱帶高壓的北抬,自7月29日起,長江中下遊降水趨於結束,盤踞在長江流域多日的雨帶開始向北移動。
  • 北極圈現罕見高溫,北緯70度氣溫高達30度!北極熊活得下去嗎?
    這兩天,北半球多個地區都很熱,比如英國正在經歷罕見的盛夏熱浪,在26日英國部分地區的戶外氣溫升高到36度,對於習慣了海洋性氣候溼潤涼爽的英國人來說,熱浪的到來是罕見的並且造成了一系列麻煩,不少人因為高溫送醫——作為一個與我國漠河同緯度的群島國家來說,這裡的建築設計基本都不考慮散熱,
  • 我國多地高溫破極值 熱浪席捲北半球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 題:我國多地高溫破極值 熱浪席捲北半球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7月10日以來,高溫天氣一直盤踞我國中東部地區,多地高溫天氣突破極值。與此同時,北半球三大洲高溫事件頻發。今年夏天高溫為何如此之強?熱浪為何席捲北半球?
  • 極端高溫天氣「烤」驗四大洲 北極圈一些地區超30℃
    讓林德斯特倫感到可怕的極端高溫天氣,這個夏天不止出現在瑞典,也出現在同屬北歐國家的挪威、丹麥、芬蘭,更出現在亞洲、北美洲、北部非洲等廣袤的大陸。從東京到雅典、從北美到北非,熱浪席捲北半球。  氣候變暖是根源  「此次極端高溫天氣延續,偶然中的必然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必然之中的偶然,則要歸結於今年極地環流和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艾婉秀說。  研究顯示,氣溫上升速率呈不對稱性,北方升溫速率高於南方,今年夏天北方高溫的極端性明顯高於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