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旭
42.9℃!
這樣的罕見高溫可不是出現在重慶、南京等著名的南方「火爐」城市,而是7月4日北京回龍觀所測得的最高氣溫。
「這幾天的北京,只要不在空調房間裡,就是一身汗。」對於從小在北京長大的80後小周來說,這麼悶熱的天氣在過去並不多見。
7月4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預計7月4日白天,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和東部、遼寧西南部等地最高氣溫達35~37℃,其中,遼寧西南部、北京中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8~40℃,局地可達40℃以上。
與此同時,北京高溫黃色預警繼續生效,河北甚至發布了今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信號。據北京市氣象局消息,北京7月4日氣溫也創下年內新高。
近一段時期以來,法國氣溫破歷史極值、德國破70年來高溫紀錄、印度城市氣溫升破50℃……一連串的消息都不禁讓人將其與全球變暖的話題聯繫起來,有專家甚至發出令人振聾發聵的聲音:如果全球繼續以目前的速度產生溫室氣體,南亞這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將無法避免致命熱浪的高風險,並因面臨人類耐熱能力上限而變成難以生存的國度。
那麼此輪北方高溫是否也緣於全球氣候變化作祟呢?國家氣象中心首席預報員何立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華北多地出現高溫天氣,主要是因為當前受暖性高壓控制,總的高溫日數並未明顯增加,但出現得更加集中。
圖片來源:新華社
南方「水深」伴隨北方「火熱」
根據中國氣象局發布的消息,預計7月4日至5日,廣西西部、雲南南部和西北部、浙江中南部、福建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
與南方部分地區的「水深」相比,北方大部正進入火熱的「燒烤模式」。
目前,遼寧西南部、北京中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東西北部、山西中南部、陝西東部、內蒙古西部、甘肅西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8~40℃。
到7月4日,北京市的高溫黃色預警已連發4天。此前一天,全市有362個監測站最高氣溫在36℃以上(約佔總站數76%),其中多個站點達到40℃以上。在氣溫持續攀升之下,今天的高溫預計將達到本次高溫天氣過程的峰值。
7月3日, 河北省氣象臺發布了今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信號,預計4日白天保定南部、石家莊、衡水、滄州西部、邢臺、邯鄲西部局地可達40℃。到4日,易縣、蠡縣、安新、海興、南皮等多地也發布高溫紅色預警。
實際上,不僅僅是我國北方地區,今年進入6月份後,全球已有多地出現罕見的極端高溫。
比如6月28日,法國南部的加拉爾格勒蒙蒂厄測得攝氏45.9攝氏度高溫,打破2003年的44.1度全法最高溫紀錄;6月26日,德國布蘭登堡當天氣溫38.6攝氏度,刷新70年前創造的6月最高溫紀錄。
此外,據英國廣播公司消息稱,印度西部拉賈斯坦邦丘魯市6月2日氣溫飆升至50.8攝氏度,成為當天印度最熱的地方。另有多地氣溫逼近50攝氏度。
暖性高壓致高溫天氣集中爆發
「今天國家氣象站的數據,看到最高的一個是房山,一個是懷柔,有兩個站達到了39度以上。」何立富說,北京6月到7月出高溫也比較多見,只是這次出現高溫的持續時間明顯偏長。
此次華北地區的高溫天氣之所以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除了最高溫度節節攀升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正是由於持續的時間長。
何立富介紹,這段時間的高溫天氣,特別是在華北南部和黃淮這一帶,大部分地區已經有3~6天3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其中,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的一些地方高溫日數已經達到6天左右,有的甚至更長。
對於造成華北地區長時間出現高溫天氣的原因,何立富介紹,主要是受暖性高壓控制,氣流主要以下沉為主,天氣大部分是晴天少雲,太陽輻射比較強,另外溼度也比較小,特別有利於午後氣溫的快速回升。
何立富說:「根據我們的預測,明天高溫的範圍有所減少,高溫區域會往南壓,到了明天下午以後,可能北京、天津、河北北部等很多地方要出現降雨。到後天整個華北、黃淮、河南、山東這一帶,這一輪的高溫天氣就結束了。」
實際上此次華北地區持續出現高溫天氣是否存在反常,也一直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
何立富認為,現在還沒有發現高溫天氣特別異常,截至今年7月上旬,華北地區的高溫日數沒有太明顯增多,只是更加集中,今年5月份出現高溫天氣比較少,6月份有一次,這一次持續的時間比較長。
對此,氣象專家張明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並不是最近幾年華北等地區才頻繁出現高溫天氣,通常每年6月、7月北京都會出現一段高溫天氣,不過從平均值來看,高溫天氣期間的溫度整體是在升高的。
張明英認為,極端高溫天氣都是一些偶然因素湊在一起造成的,不同的高溫天氣影響因素會有不同。從全球來看,如果極端高溫天氣出現得多了,出現次數超過歷史值,這就和全球氣候變暖有關係了。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