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魚丸首選白鰱,因為色白肉嫩,做出的魚丸品相好,口感滑。
但是白鰱魚並不受待見,共同的感覺是肉糟,煮熟了豆腐渣一樣,口感很不好。可也正是這個特點,適合做魚丸,「糟」的缺點成了「嫩」的優點。如果魚丸也要吃出來石斑的韌勁,恐怕倒問過來,石斑魚就成了做魚丸最差的魚。
白鰱魚的肉質真的不錯。很多人認為這個魚肉糟,腥味大,不好吃,在魚裡價格很低,吃的人還是不多,可見實在不喜歡它。其實白鰱是好魚,魚肉適合做魚丸,也適合做蒸魚塊,還適合做臘魚,更適合做紅燒。只是做法和其他的品種有點不同。
當然白鰱的腥味比較大,還是那種賤賤的腥,不是鱖魚那種帶著甜味的腥。之所以比較腥,主要是在三個地方,處理好了就會香裡帶甜,一點不亞於其他好品種的魚。一是魚頭要劈開煎透;二是腹腔內黑膜要去乾淨,三是魚皮一定刮洗乾淨,魚鰭剁掉。
做魚丸就簡單了:先把兩面的肉沿著脊骨片掉,在片去肋骨,去魚皮。然後刀背剁肉,隨時拈去肉刺。待到完全沒刺就剁好了,然後抽打上勁,逐個擠挖成丸放入開水鍋,漂上來就好了。這樣的魚丸,就是上等食材,可做很多的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