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愈來愈長,夜晚愈來愈短,夏至也就愈來愈近了。從立夏到小滿,到芒種,再到夏至,夏季已整整走過了一個半月,把「夏至」解釋為「夏天到了」,顯然是不恰當的。這個時節,南方天氣像蒸籠一樣,悶熱悶熱的,天天都在洗桑拿;北方的太陽像火一樣,幾乎把地面都烤紅了,一不小心鞋底就開了膠。從氣溫來看,夏至,應該是指盛夏到來了。
有關夏至的詮釋,可追溯到《左傳.魯僖公五年》:「凡分、
至、啟、閉,必書雲物,為備故也。」意思是,每到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史官都要記載雲氣雲色等方面的天候變化,佔卜一下有什麼災難,並且對此做一些必要的準備。人類在大自然的面前是非常渺小的,如果能捕捉到自然災害的徵兆,並加以防控,是非同尋常的事。如果防控不了,那就只好全族群一起遷徙跑路了。
古人沒有什麼精密的儀器,就是豎一根木棒,通過日影,來看太陽是怎麼圍著地球轉的。積年累月,反覆觀察,測量,記錄,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發現在這一天,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它的白晝最長夜晚最短,太有紀念意義了,就把它記錄下來,起個名字叫「夏至」。從夏至開始,一步一步地走向小暑大暑,走向最炎熱的三伏天氣。正因為夏至以後的一個多月的持續高溫,草木才欣欣向榮,瓜果才甘甜馨香,莊稼才茁壯成長。
也是這個原因,夏至便成了古代一個很重要的節日。清代以前,全國是要放一至三天假的。「冬至餃子夏至面」,吃麵食,實際上是為了「嘗新」。芒種前後一直忙著搶收搶種,好不容易有這麼一個節日,休整一下,用新收的麥麵,做一頓美食,嘗嘗新,是很自然的。嘗新怎能忘了祖宗呢?於是,就端上麵食,鄭重祭祀,把豐收的喜悅拿來和先人分享,希望能得到祖先的保佑,年年大豐收,歲歲有飯吃。後來因為夏至和端午節相距很近,有許多古老的習俗被端午節取代了,如同寒食節被清明節取代了一樣。漸漸的,夏至只是一個節氣,不再是節日了。
天文學家稱,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這就是人們說的「吃過夏至面,一日短一線」。唐代詩人韋應物也說「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夏至過後,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也會逐日降低。夏至也就代表著炎熱將至,伴隨著暴雨高溫桑拿天氣的頻頻光顧,梅雨季節也即將到來。
盛夏到了,天熱了,許多人選擇宅在有空調的家裡,不願出門了。然而,這時的景色十分的美麗。一望無垠的田野裡,剛插上不久的秧苗,像初生的嬰兒,一天一個樣。密密匝匝的,由嫩綠變為深綠。田間潺潺的流水,正蕩漾著稻穀飄香的夢。園子裡碧綠的葉子下面,結滿了黃色的香瓜,迷彩的西瓜,網格的哈密瓜,形狀多樣,顏色各異,散發著醉人的香氣。葡萄架上也掛滿了果,一粒粒,一串串,似珍珠,如瑪瑙。紅的,綠的,紫的,招來了多情的蜜蜂,振動著翼翅,哼著小曲兒,繞來繞去。
池塘裡,荷花已綻放了清麗的笑靨,荷葉已鋪滿了水面。輕風拂過,疊翠的裙裾舞動了,嫩白的花朵,如同亭亭玉立的妙齡少女,向你展示著嫵媚的風姿和絕佳的神韻。此時,陶醉其中的,除了嬉戲於荷葉下邊的時聚時散的錦鯉,還有蛙和蜻蜓。蛙的本事大著呢,從這片荷葉跳到那片荷葉,累了,就在那綠色的葉片上打個盹,隨著水波一漾一漾的,像搖籃一樣,別說有多愜意了!蜻蜓,展開輕盈的翅膀,在荷塘上飛來飛去,尋尋覓覓,幹什麼呢?不知道。偶爾落在荷蕾上小憩,把尾巴向上翹著。這時,若是被攝影家、畫家或詩人看了去,不知又會用這可人的畫面,去撩撥多少愛美的心靈!
這個時候最有趣的,要數午後村邊的樹蔭下,那些乘涼的人們。他們一邊吃著西瓜或是甜瓜,聊著南天北地,古今中外。如同繅繭抽絲一樣,一個接著一個話題的聊,有從廣播裡聽來的,有從小報上看來的,更多是道聽途說的。什麼某國總統又瞎說了啥呀,什麼某個賊娃子無意中偷出了一串串貪官呀,什麼哪個明星又傍上了某個官員呀,都說得活靈活現的,就像是他們親眼所見一樣,每個細節都了如指掌。聊天的人是不固定的,有的在地裡忙完了才來坐一會兒,有的話沒說完突然想到什麼活兒,拍拍屁股上的土就離開了。就這樣走馬燈似的,不停的更換,一直換到鳥鵲回巢,牧羊歸圈,才在各自的老婆孩子催促下,意猶未盡地散了。
這個時候最忙的,就是樹上的蟬。它們高一聲低一聲的鳴叫著,吱吱吱吱的,似乎要把陽光炙烤的夏日拉得更長。它們從一棵樹叫到另一棵樹上,那聲音穿過重重樹葉,延著樹枝竄出來,時緊時松,時快時慢,絲毫不知疲倦和煩惱。「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整個夏天,不管你走到哪裡,也不管是什麼時間,蟬聲是一直陪伴著你的。不佩服是不行的,它們就是那樣的孜孜不倦,就是那樣的沒完沒了,就是那樣的歇斯底裡。似乎夏天的一切景物,沒有它們這種高分貝的音律,就沒了韻味兒。時時刻刻在提醒你,夏天就是它們的!
北疆人,這時節最應該抽出一兩個雙休日,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上去看看。夏季的草原,一碧萬頃,直接天際。各種顏色的花朵,灑落在綠茵毯上,如同碧空裡的星星。潔白的羊群,在草原上漫遊,靜靜的吃著甘美的青草,遠遠望去,恰如蔚藍的天空中的朵朵白雲。展翅翱翔的雄鷹,時而搏擊長空,時而俯掠大地,是那樣的自由自在。草原的深處的幾個蒙古包,升起了嫋嫋炊煙,奶茶的香味兒,在萋萋離離的花草間瀰漫。清風徐徐,涼氣沁脾。面對此情此景,在城市鋼筋混凝土的壓抑中生活的人們,視野開闊了,心情舒暢了,精神振奮了。夏日的炎熱、焦躁、煩悶,立馬被蕩滌得乾乾淨淨。
是的,到草原需要抽出專門的時間,如果沒有條件,晚飯後出門走走,也是解除盛夏煩擾的不錯選擇。太陽烘烤累了,落山了。輕風吹去了一天的燥熱,你可以沿著河岸,看著楊柳婆娑的倩影,聽著河水淙淙的聲響,自由的漫步;你可以走進公園,親近草坪,欣賞花卉,或和中老年人一起跳跳廣場舞;你可以走進啤酒廣場,與三五好友一起,品味北疆特有的「三涼」(涼皮、涼粉、涼麵)。北疆的盛夏之夜,涼爽,清靜,美麗。一座座跨河的拱橋,如同雨後的彩虹,美麗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河面上,仿佛人間仙境。一幢幢高聳的大廈,在霓虹燈的勾勒下,時隱時現,猶如靈霄廣寒。三三兩兩,出門散步的人們,來來往往,恍若仙子,逍遙自在。走出去,放下來自工作的、生活的、天氣的煩惱,心靜自然涼,一切靜好。
你看,夏至多麼像一部精美的畫冊,別看它封面裝幀著一團熾烈火焰的圖案,怪嚇人的。而內頁中的每一幅畫面,都是那樣的風光無限,那樣的別具一格,那樣的令人陶醉。走近她吧,去深入地品味這盛夏的美,不要辜負了夏至的熱情與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