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5日所寫《「癲瘋」緣蝽、「挑糞」緣蝽,策得我腦殼發暈,現在開始發瘋了》提到:
判斷是否同一物種,要看二者雌雄個體能否交配,也即是否有生殖隔離,另外還要看即使它們交配了,但能否生下有繁殖能力的下一代。
比如騾子,大家並不陌生,幾十年前,我們城市的大街小巷還有它們吃苦耐勞的身影,活生生出現在我們身邊,但它們並不是一物種,因為騾子沒辦法生騾子,所有的騾子都是馬和驢的雜交。
從以上表述,不難得出結論,黑人、白人、黃種人是同一物種,為智人種。
*智人種是世界上現存的唯一人種。在生物學上,世界上的人種只是一個種,屬於哺乳動物綱-靈長目-人科(Hominida-e)-人屬(Homo)-智人種(Homo sapiens)。
*至於已滅絕的尼安德特人,其歸屬一直存爭議,較多的人把尼安德特人看成和智人並列的人屬動物下的一種,但是跟智人的親緣關係較近。有科學家證實現代人的基因裡有1%~4%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黑人、白人、黃種人是同一物種,正如稻綠蝽有全綠型、點斑型、黃肩型,這就是我這個昆蟲觀察者的觀點。
*此圖來源於嘎嘎昆蟲網(臺灣),可以見到全綠型的稻綠蝽與點斑型的稻綠蝽在交配。
稻綠蝽,為害的植物種類不算少,有水稻、玉米、花生、棉花、豆科、十字花科蔬菜、油菜、芝麻、茄子、辣椒、馬鈴薯、桃、李、梨、蘋果、菸葉等。
但近兩年在長沙對昆蟲的觀察,我見到稻綠蝽只有一次,為2020年7月11日,在瀏陽河邊,若蟲和成蟲都見到了。
稻綠蝽若蟲
只是文獻上為何說稻綠蝽觸角為五節呢?若是五節,則不管是成蟲還是若蟲,都是五節。
幸好找到了下圖:
側視圖,從下往上的方向,可以見到確實為5節,只是第1節與第2節都很短,其他角度看好像只有4節。
這是稻綠蝽成蟲(全綠型),它的觸角為5節,則很清晰地呈現了。
稻綠蝽若蟲
稻綠蝽若蟲
這也是稻綠蝽若蟲。
稻綠蝽成蟲,大致三種類型,它們都能相互交配,其若蟲的斑紋變異也很大,一般腹部背側為綠色或黑色,上面有白色的大斑點,有些還帶有紅色斑塊。
混血兒的膚色、頭髮顏色、眼睛顏色的變化也捉摸不定,稻綠蝽若蟲的斑紋變異,應該也是同樣道理。
稻綠蝽成蟲
2020年7月11日,在瀏陽河邊,我見到的稻綠蝽成蟲,兩隻都是全綠色的,記得當時它們都在野豌豆上。
這樣一種危害多種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果樹、蔬菜的農業害蟲,為什麼近兩年我只觀察到一次呢?
而刺副黛緣蝽、大稻緣蝽、紋須同緣蝽、瘤緣蝽、拉緣蝽等,哪怕不出小區,就在小區山包上也高頻率見到。
是農藥的使用導致它們數量變得很少?
還是平時我主要以爬山為主,而它們主要是在海拔低的農田出現?
望在辛丑牛年,我更多地觀察到稻綠蝽,最好全綠型、點斑型、黃肩型都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