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小時候玩剩下的「水精靈」 居然火爆國外

2021-01-09 中外玩具網

忽悠了一大幫同學買回家泡水裡觀察它們的 「 生長 」 奇觀……

簡直回憶滿滿。

 

 

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

 

「水精靈」( 或者叫它吸水彈 ),其實是一種吸水性樹脂,一般由澱粉混合丙烯腈或丙烯酸酯合成,遇水膨脹至一定程度還會產生分離,也就是老闆說的生崽……

 

吸水後的 「 水精靈 」,有大概 90% 的成分都是水。

 

不過有意思的是,這個屬於小辣椒那個童年時代的玩具不僅沒有被時間遺棄,最近還似乎又回春了。

 

前幾天,微博上一個法國小哥因為一段玩兒 「 水精靈 」 的視頻,一下子躍上了微博熱搜……

 

整個視頻裡,比他的尖叫更騷的是他一系列謎一般的操作……

 

視頻的一開始,小哥往杯子裡倒進了一些 「 水精靈 」,沒過多久這些原本沉杯底的珠子就膨脹起來,佔滿了水杯,此時,小哥小眼睛一轉,一看就是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如果把這些珠子放浴缸裡泡一泡,會怎麼樣?」

 

 

emmmm,當然是變大,然後佔面整整一個浴缸啦!

 

小哥立馬鑽進缸裡,開心得像是一個五百斤的胖子……

 

 

然而,開心不過三秒,旁邊幫忙錄像的朋友提醒了他一個嚴肅的問題 ——「這滿滿一缸水珠子,你要怎麼弄出去???」

 

情急之下,他做了一個可能是人生中最錯誤的決定:打開浴缸的下水口,妄想著珠子會在下水道自動被降解掉……

 

結果不僅事與願違,珠子還因為壓強的原因通過下水道,從馬桶、水槽湧了上來!

 

沒過多久,他發現不僅是自己家的下水道被侵佔了,連他所居住的整個社區的下水道都淪陷了!

 

 

這特麼簡直是 「 水精靈 」 版本的喪屍圍城啊!

 

本來以為他打開浴缸出水口的操作就已經夠騷的了,沒想到還能有更騷的,小哥聽了不知是哪個居心叵測的粉絲的提議,準備用吸塵器把珠子給吸出去。

 

最後,珠子沒清理乾淨,花 300 歐元買的吸塵器倒是報廢了……

 

此時此刻,小辣椒的腦袋瓜裡,全是問號,難道一盆一盆的裝起來往外倒再統一用漂白劑降解處理的方法,它不香嗎???

 

雖然整個視頻看上去效果誇張,像是為了節目效果捏造的,但據網友們說,這小哥已經遭到了社區投訴,吃個罰單破個財應該是跑不了……

 

還有網友翻到了他的海外抖音帳號,發現他在這個視頻之前就已經開始拍用各種姿勢玩兒 「 水精靈 」 的視頻了,點讚量還都不低,最高的一條居然已經超過 200 萬!

 

 

不過話說,難道這個在中國被玩兒剩下的童年玩具,在國外已經這麼火了嗎?

 

帶著強烈的好奇,小辣椒跑 YouTube 上逛了一圈,此時此刻我只能說我有點酸,錯過了一個賺大錢的機會……

 

在油管上搜索 Orbeez( 中文就是吸水彈的意思 ) ,至少前四頁的內容都是播放量超過千萬的,高一點點甚至達到了 7000 萬的級別……

 

 

而這些視頻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技術含量,甚至簡單得讓人有點無法理解……

 

有教人怎麼自製 「 水精靈解壓球 」 的。

 

 

有純教人這東西怎麼玩兒的,雖然這些玩法,小辣椒在 7、8 歲的時候就已經試了個遍,真沒啥新鮮的,但播放量就是可以上千萬……
 

 

 

外國友人大概是真的閒出屁來了啊……

 

除了這些視頻內容和播放量數據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類型,還有種關於 「 水精靈 」 的視頻是純讓人看個爽。

 

 

吸睛公式大概就是:吸水彈的數量越多,視頻播放量越高。

 

不少博主們靠著場地和經費的優勢,把超大量的吸水彈放到泳池或者戶外場地裡,然後開始瘋狂折騰,博主玩兒得越開心,視頻的觀看量也越高。

 

 

或者用實驗的姿勢打開吸水珠,也能收穫不少的關注。

 

比如硬核俄羅斯博主熊叔就來蹭了一波熱度。

 

 

前面也跟大家提到了,吸水彈在遇水膨脹後身體裡大部分成分會變成水,在遇到超低溫的液氮之後,當然是變成冰了啊( 固體的形態讓水不容易被蒸發 )!

 

我懷疑熊叔為了播放量在玩弄我的智商……

 

 

不過如果要說為什麼吸水彈在國外就火了,小辣椒覺得原因跟前段時間 YouTube 上很流行的一種視頻類型有關 —— Very Satisfying Video ( 解壓視頻 )。

 

博主們替觀眾玩兒太空沙、用汽車碾壓各種膠紙玩具、解鎖解壓球的全新打開方式……

 

這類視頻動輒千萬的播放量,在小辣椒的關鍵詞搜索列表裡最高的播放量甚至達到了 3.2 億!

 

 

小辣椒點開播放量最高的視頻瞅了一眼,發現博主們在視頻裡把有些人平時想做又不敢做的事兒全做了一遍,看完之後好像的確有一種爽感……

 

 

不管是因為大家都太過無聊才造就了 「 水精靈 」 的爆火,還是解壓視頻真實的解決了一部分人舒緩壓力的需求。

 

不得不說,在今天這個包羅萬象的網際網路時代給了所有人,甚至事物成名的可能

 

就像是之前有人靠著直播睡覺都能賺到千萬觀看,上萬打賞一樣,有的人可能不理解,但它就是發生了。

 

畢竟,現在已經是 「 每個人都能成名 15 分鐘 」 的時代了。

相關焦點

  • 讓娃遠離「水精靈」和跳跳杆
    記者發現,吸滿水後的「水精靈」晶瑩剔透,拿在手裡溼溼的,手指稍微用力一捏,就破碎成兩半,甚至四五塊。李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孩子5歲了,前一陣去表哥家裡玩的時候看到了「水精靈」,吵著也買了三袋回家,泡發後裝了滿滿三瓶。孩子經常用手捏著「水精靈」玩,看得大人心驚膽戰:「也不知道有沒有毒?」
  • 水晶泥、竹蜻蜓、水精靈 多款熱銷玩具存安全隱患
    本報訊 近日,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實驗測試,竹蜻蜓、水精靈、網紅氣球等多款熱銷玩具存安全隱患,可能會造成兒童窒息、劃傷、中毒等。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這些玩具,海口多家文具店仍有銷售。老闆稱,一般買水精靈的都是小男孩,「可以放在玩具槍裡玩」。  記者注意到,水精靈的包裝袋上印有窒息危險警告:吸水晶彈是高吸水膨脹物品,請不要將其放入口中或誤吞,以免造成傷害!請在成人指導下使用。
  • 發光氣球、水精靈……這些小玩具裡藏著大隱患
    發光氣球、水精靈、水晶泥……你家有嗎?當心 小玩具裡藏著大隱患不安全的竹蜻蜓 安全的竹蜻蜓網上爆款的玩具真的適合孩子嗎?學校門口掃二維碼免費發放的小禮品,質量過關嗎?遊樂場裡玩遊藝贏取的獎品,會不會有安全隱患?
  • 兩種材料就能在家製作水精靈
    顏色和形態各異的水精靈 本版圖片均由記者 黃月 攝大小朋友們,你們聽說過「水精靈」嗎?其又名「海洋寶寶」「生物球」,不同於市場上所賣的,本次實驗所採用的原材料是一種名為「海藻酸鈉」的物質 ,它是從海藻中提取的安全無害物質。
  • 小時候以為這些動畫是國外的,長大才知道它們是國產!
    小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下面這些動畫片,筆者有的是看過的,當時還一致認為這些動畫片是國外的,等到長大後才知道這些動畫竟然是國產的。下面總共有五部,你對哪部印象最深?第五:《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小時候看《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時候,當時以為這部動畫片是日本的,因為它和《機器貓》有點類似,而且當時國產動畫片都是動物,看到這種人形的動畫只有在日本動畫裡見過。因此小時候一直以為這部動畫片是屬於日本的。
  • 水精靈遊歷記,一本繪本,讓孩子愛上「喝水」【雙語圖解故事】
    水精靈可愛又好用~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水精靈可以幫助我們做哪些事情嗎?
  • 曾在國外泛濫成災,成為中國人的美食之後,如今在北美瀕臨滅絕
    中國人對美食的喜愛程度,估計世界上很少有國家能比。在中國的美食中,可謂是包羅萬象,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底遊的,基本上都能成為盤中餐。正因為中國人愛吃,很多入侵的動植物來到中國之後,很難形成威脅。比如在國外泛濫的小龍蝦、生蠔、虎杖等,來到中國的結局就是被吃掉,而且需要專門養殖才能滿足需求。相比生蠔、小龍蝦,有一種外來物種名氣不算特別大,但是在海鮮愛好者當中卻有著極高的人氣,它就是象拔蚌。象拔蚌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東海岸,由於長得比較特殊,所以在北美並不受歡迎。上世紀90年代末,象拔蚌被引進到國內之後,非常受歡迎,成為了風靡的美食。
  • 宗寧:從兒童切入,智能水杯Gululu水精靈吸引全球媒體目光
    不過,智能水杯這個東西,倒未必不靠譜,由華人團隊研發的兒童智能水杯Gululu水精靈,自 2016 年中在KickStarter 眾籌首發以來,已被全球超過 20 個國家、17 個語種的媒體廣為報導與流傳,獲得了非常廣泛的肯定。解決兒童飲水習慣痛點正如我開始所說,大人在喝水上其實毫無困難可言,並不太需要一個喝水的指導。
  • 那些小時候玩過的「蟲子」,你還認識幾個?
    記得有一集是公螳螂被母螳螂在新婚當晚吃了,剩下個頭,童年陰影。蝌蚪小時候的蝴蝶,感覺沒有那麼多顏色,常見黃色、白色比較多。捉蝴蝶的時候,一捏它的翅膀,就會有好多粉狀的東西沾在手上。記得小時候天氣太熱,大人們把電視搬到院子裡看,燈光一打,就有好多螻蛄跑過來,我們就追著它滿院子跑。螢火蟲
  • 2種野生植物果子,小時候經常用它做「子彈」,有玩過的嗎?
    小時候的樂趣真的是非常的多,能玩的遊戲很多,並且還會經常自己動手做一些小玩意來玩。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小玩意,可能很多人小時候都有玩過。如果看到的話應該會充滿了童年的味道。什麼東西呢?我們把它稱為「竹筒槍」。其實就是一個用竹子做成的小玩具。
  • 濟寧老頭憶濟寧②:小時候玩的遊戲之打拉子
    這可是小時候挨揍最多的遊戲,沒有之一,現在想起來都感覺屁股痛。打拉子這個遊戲,很簡單,需要的道具也就是兩個木棍,一塊石頭。最流行的玩法就是一個削尖的短木棍放石頭上,然後用大木棍打起來,看誰打的遠。之所以每次玩這個遊戲都挨頓揍,就是這個遊戲太危險了,一不小心,不是打到自己頭上,就是打到小夥伴的頭上,輕則頭上一片紅腫,重則頭破血流,要是打在眼睛上,那可就是不是挨揍一頓那麼簡單了。雖然總是挨揍,但是小時候就是皮,越挨揍,越偷著玩。偷偷做個拉子,不敢帶家裡去,都放在狗洞裡或者找個草窩埋好,放學後約上幾個好夥伴去沒人的地方比賽。
  • 小時候玩「俄羅斯方塊」,我愛上了高考數學的「幾何」!
    然而對於小編這種被媽媽的掃帚管得很嚴的孩子就很少有機會去那些地方了,只能在家玩點下面這個俄羅斯方塊。其實這個遊戲是很有意思的:剛開始的時候,你感覺就算玩一輩子,自己也不會把方塊堆到頂上去啊!可是,就在那不經意間我們就「化攻擊為防守」了。而且那種突然的衰退讓我們措手不及,這可能和方塊的幾何分布規律以及下落的速度有很大的關係。
  • 你小時候玩過「退牯牛」嗎?
    小時候常常經不住地上大片的小圓洞的誘惑,用小木棍爬出裡面的退牯牛來玩耍。你小時候玩過退牯牛嗎?
  • 中國人在國外受歧視嗎?
    中國人的腦容量不是比日耳曼人大嗎?是比他們大,但是他們還是把中國人歸為有色人種,認為中國人是猴子。說實話吧,其實中國人在西方比黑人更受歧視,白人不敢明的歧視黑人,因為黑人會反抗,但是白人敢明的歧視華人,因為華人不知道什麼是種族歧視也同時不反抗。下面美國最高法院在19世紀的一個判決中,判決書中認為黑人不是人。在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書檔案裡可以查到的。
  • 盤點農村常見的9種昆蟲,小時候的玩具,都玩過的是孩子頭
    說起昆蟲想必在農村生活過的男孩子們都比較感興趣吧,小時候農村物資匱乏,根本沒有什麼可以玩的玩具,只能是玩些野草、野花和野果子,有時還會玩一玩蟲子,好多蟲子都能被小孩子開發出新玩法,一玩就是一整天。下面筆者給大家盤點下,小時候最常玩的10種昆蟲,來看看你玩過哪個,都有什麼新玩法……1.蟋蟀俗稱蛐蛐,每年立秋前後它就會突然間冒出來,尤其是花生地裡最多,它們的翅膀通過摩擦能夠發出聲音來,小時候經常尋著聲音去抓它們。
  • 小時候常常玩的甲蟲,它身上居然蘊藏了這麼大的商機
    甲蟲,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自然的寵兒卻也可以玩出不一樣的天地。雲和縣崇頭鎮黃家畲村,與「雲和梯田」景區毗鄰,海拔近千米。剛下過雨,車在盤山公路上行駛,如在雲霧中穿行。合適的食物是飼養的核心,如果不具備調製食物的技術而依靠國外進口,那在資金上根本無法滿足規模養殖。幼蟲主要食用發酵木屑和菌瓶。黃賽告訴記者,甲蟲飼育對生態的影響微乎其微,因為它們攝取木屑和瓊脂,同時它們產下的卵和幼蟲都生活在肥沃的腐殖土或者朽木裡,不會給食物鏈造成多餘的負擔。
  • 俄小夥賣魚香肉絲 背著鍋逛街和中國人交流美食心得
    俄小夥賣魚香肉絲 背著鍋逛街和中國人交流美食心得時間:2017-05-15 12:38   來源:浙江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俄小夥賣魚香肉絲 背著鍋逛街和中國人交流美食心得 5月13日傍晚,杭州蕭山區耕文路,美食檔口上5元一份的魚香肉絲人氣火爆。
  • 印度網友:中國人都快登上月球了,我們還在玩雜耍
    但也有清醒的印度網友指出:中國人都快登上月球了,印度卻還在玩雜耍。印度火箭發射,目前印度發射成功率還是偏低印度此次發射的是PSLV運載火箭,將31顆衛星送入太空,其中包括3顆印度衛星和28顆外國衛星,初看之下花團錦簇,但仔細分析不難發現,背後沒多大意義。
  • 喜羊羊:當角色們都回到小時候,慢羊羊居然長這樣
    本期文章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喜羊羊與灰太狼》當角色們都回到小時候吧。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3.灰太狼無法想像那個成年大叔灰太狼小的時候居然長得這麼可愛,你們的心有被融化嗎?沒想到慢羊羊居然有這樣的童年啊,不過頭上那根草是永恆不變的呢!屏幕前的你們更喜歡哪位角色的童年形象呢?我是木子君,感謝收看本期文章。
  • 中國人智商高?網易拿下國外最考智商的桌遊,卻被美國人吊打了
    在外國人眼裡,中國人其實是相當聰明的,甚至有很多外國的網友發出疑問:為什麼中國人會這麼聰明?究其原因,因為文化的不同,所以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在老外看來就成了奇聞,而中國玩家在外服中創造的種種傳說和出色成績,也讓各國玩家對中國玩家抱著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