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了一大幫同學買回家泡水裡觀察它們的 「 生長 」 奇觀……
簡直回憶滿滿。
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
「水精靈」( 或者叫它吸水彈 ),其實是一種吸水性樹脂,一般由澱粉混合丙烯腈或丙烯酸酯合成,遇水膨脹至一定程度還會產生分離,也就是老闆說的生崽……
吸水後的 「 水精靈 」,有大概 90% 的成分都是水。
不過有意思的是,這個屬於小辣椒那個童年時代的玩具不僅沒有被時間遺棄,最近還似乎又回春了。
前幾天,微博上一個法國小哥因為一段玩兒 「 水精靈 」 的視頻,一下子躍上了微博熱搜……
整個視頻裡,比他的尖叫更騷的是他一系列謎一般的操作……
視頻的一開始,小哥往杯子裡倒進了一些 「 水精靈 」,沒過多久這些原本沉杯底的珠子就膨脹起來,佔滿了水杯,此時,小哥小眼睛一轉,一看就是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如果把這些珠子放浴缸裡泡一泡,會怎麼樣?」
emmmm,當然是變大,然後佔面整整一個浴缸啦!
小哥立馬鑽進缸裡,開心得像是一個五百斤的胖子……
然而,開心不過三秒,旁邊幫忙錄像的朋友提醒了他一個嚴肅的問題 ——「這滿滿一缸水珠子,你要怎麼弄出去???」
情急之下,他做了一個可能是人生中最錯誤的決定:打開浴缸的下水口,妄想著珠子會在下水道自動被降解掉……
結果不僅事與願違,珠子還因為壓強的原因通過下水道,從馬桶、水槽湧了上來!
沒過多久,他發現不僅是自己家的下水道被侵佔了,連他所居住的整個社區的下水道都淪陷了!
這特麼簡直是 「 水精靈 」 版本的喪屍圍城啊!
本來以為他打開浴缸出水口的操作就已經夠騷的了,沒想到還能有更騷的,小哥聽了不知是哪個居心叵測的粉絲的提議,準備用吸塵器把珠子給吸出去。
最後,珠子沒清理乾淨,花 300 歐元買的吸塵器倒是報廢了……
此時此刻,小辣椒的腦袋瓜裡,全是問號,難道一盆一盆的裝起來往外倒再統一用漂白劑降解處理的方法,它不香嗎???
雖然整個視頻看上去效果誇張,像是為了節目效果捏造的,但據網友們說,這小哥已經遭到了社區投訴,吃個罰單破個財應該是跑不了……
還有網友翻到了他的海外抖音帳號,發現他在這個視頻之前就已經開始拍用各種姿勢玩兒 「 水精靈 」 的視頻了,點讚量還都不低,最高的一條居然已經超過 200 萬!
不過話說,難道這個在中國被玩兒剩下的童年玩具,在國外已經這麼火了嗎?
帶著強烈的好奇,小辣椒跑 YouTube 上逛了一圈,此時此刻我只能說我有點酸,錯過了一個賺大錢的機會……
在油管上搜索 Orbeez( 中文就是吸水彈的意思 ) ,至少前四頁的內容都是播放量超過千萬的,高一點點甚至達到了 7000 萬的級別……
而這些視頻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技術含量,甚至簡單得讓人有點無法理解……
有教人怎麼自製 「 水精靈解壓球 」 的。
有純教人這東西怎麼玩兒的,雖然這些玩法,小辣椒在 7、8 歲的時候就已經試了個遍,真沒啥新鮮的,但播放量就是可以上千萬……
外國友人大概是真的閒出屁來了啊……
除了這些視頻內容和播放量數據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類型,還有種關於 「 水精靈 」 的視頻是純讓人看個爽。
吸睛公式大概就是:吸水彈的數量越多,視頻播放量越高。
不少博主們靠著場地和經費的優勢,把超大量的吸水彈放到泳池或者戶外場地裡,然後開始瘋狂折騰,博主玩兒得越開心,視頻的觀看量也越高。
或者用實驗的姿勢打開吸水珠,也能收穫不少的關注。
比如硬核俄羅斯博主熊叔就來蹭了一波熱度。
前面也跟大家提到了,吸水彈在遇水膨脹後身體裡大部分成分會變成水,在遇到超低溫的液氮之後,當然是變成冰了啊( 固體的形態讓水不容易被蒸發 )!
我懷疑熊叔為了播放量在玩弄我的智商……
不過如果要說為什麼吸水彈在國外就火了,小辣椒覺得原因跟前段時間 YouTube 上很流行的一種視頻類型有關 —— Very Satisfying Video ( 解壓視頻 )。
博主們替觀眾玩兒太空沙、用汽車碾壓各種膠紙玩具、解鎖解壓球的全新打開方式……
這類視頻動輒千萬的播放量,在小辣椒的關鍵詞搜索列表裡最高的播放量甚至達到了 3.2 億!
小辣椒點開播放量最高的視頻瞅了一眼,發現博主們在視頻裡把有些人平時想做又不敢做的事兒全做了一遍,看完之後好像的確有一種爽感……
不管是因為大家都太過無聊才造就了 「 水精靈 」 的爆火,還是解壓視頻真實的解決了一部分人舒緩壓力的需求。
不得不說,在今天這個包羅萬象的網際網路時代給了所有人,甚至事物成名的可能
就像是之前有人靠著直播睡覺都能賺到千萬觀看,上萬打賞一樣,有的人可能不理解,但它就是發生了。
畢竟,現在已經是 「 每個人都能成名 15 分鐘 」 的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