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美食的喜愛程度,估計世界上很少有國家能比。在中國的美食中,可謂是包羅萬象,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底遊的,基本上都能成為盤中餐。正因為中國人愛吃,很多入侵的動植物來到中國之後,很難形成威脅。比如在國外泛濫的小龍蝦、生蠔、虎杖等,來到中國的結局就是被吃掉,而且需要專門養殖才能滿足需求。
相比生蠔、小龍蝦,有一種外來物種名氣不算特別大,但是在海鮮愛好者當中卻有著極高的人氣,它就是象拔蚌。象拔蚌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東海岸,由於長得比較特殊,所以在北美並不受歡迎。上世紀90年代末,象拔蚌被引進到國內之後,非常受歡迎,成為了風靡的美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象拔蚌在北美洲瀕臨滅絕。
象拔蚌的生物名稱是太平洋潛泥蛤,又名皇帝蚌、女神蛤。原產美國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以北美洲西岸所產最為肥美,加拿大溫哥華為最大的象拔蚌集散地。象拔蚌以海水中的單細胞藻類為食,也可濾食沉積物和有機碎屑,象拔蚌前4年生長較快,隨著年齡增長,貝殼生長漸變緩慢,但軟體生長仍能繼續,壽命可達100多年。
象拔蚌是已知最大的鑽穴泥棲的雙殼綱貝類之一,它的虹吸管最長可達 1 米以上,最重的象拔蚌可以達到4公斤重。成年象拔蚌雖然外形比較奇特,但小時候還是很萌的。為了生存,象拔蚌一般會找個沙坑,一紮進去就是幾十年。一隻象拔蚌的平均壽命在 100 歲左右,而目前發現的最長壽的象拔蚌達到了 168 歲,絕對是自然界非常長壽的物種之一。
由於美國人和加拿大人對象拔蚌並不感冒,甚至是嫌棄,它們在北美非常開心地生活著。但是當象拔蚌被中國人知道後,命運就徹底發生了變化,成為了餐桌上的美食,並且需求量與日俱增。1998年,中國開始引進象拔蚌,中國東南部沿海開始有養殖。
不過,人工養殖的象拔蚌,口感與原產地的野生象拔蚌還是有一定差距。看到這一商機之後,北美當地人開始大量捕捉售賣,這直接導致了當地的象拔蚌瀕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