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牯牛是蟻獅的別名,因它在沙塵土中常退行,很多地方稱它為退牯牛。蟻獅還被稱為地牯牛、沙牛、土牛、地拱、睡蟲等等。蟻獅是黃足蟻蛉的幼蟲,黃足蟻蛉屬蟻蛉科蟻獅屬昆蟲。黃足蟻蛉產卵,卵發育成幼蟲——蟻獅,蟻獅結成蛹,蛹羽化成黃足蟻蛉,這是昆蟲的完全變態發育。
蟻獅頭部呈方形,有顎,有可動的頸,身體呈圓卵形,灰色,全身有細鬃毛。蟻獅為肉食性昆蟲,生活於乾燥鬆散的沙質土中,做成漏鬥狀陷阱坑,用來誘捕螞蟻等小昆蟲。
蟻獅廣泛分布於北美、歐、亞各地,我國主要分布在華南及臺灣、四川、新疆、甘肅、陝西、河南、河北等省區。
《本草綱目》記載:地牯牛有利肝膽、益脾腎、利尿、潤肺、滋陰補血等功能,還能助消化,解酒。可用來治療:瘧疾、結核、 腎結石等。
小時候常常經不住地上大片的小圓洞的誘惑,用小木棍爬出裡面的退牯牛來玩耍。你小時候玩過退牯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