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發展的智能紡織材料(二):形狀記憶材料

2021-01-13 紡織導報
蓬勃發展的智能紡織材料(二):形狀記憶材料

發表時間:2016/6/6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服裝易成型與易打理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形狀記憶材料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形狀記憶材料通常包括形狀記憶合金、形狀記憶陶瓷、形狀記憶聚合物,目前在紡織領域應用的主要是後兩類。其共同特性是:經形變固定之後,通過加熱等外部條件刺激,又可恢復到預先設定的狀態。


形狀記憶合金在紡織領域應用的典型例子是防燙傷服裝:鈦-鎳合金纖維首先被加工成寶塔形或螺旋彈簧狀,再進一步加工成平面形狀,然後固定在服裝夾層內。服裝表面接觸高溫時,形狀記憶合金絲被觸發,迅速由平面狀(似壓扁的彈簧)變化成寶塔狀,在兩層織物內形成很大的空隙,使高溫離開人體皮膚,有效防止燙傷。


但是,形狀記憶合金存在密度大、形變量小等缺點。而形狀記憶聚合物(Shape Memory Polymer,SMP)賦予傳統聚合物材料以形狀記憶的智能特性,通過響應外界(如熱、光、電、磁、力)的刺激能夠恢復至初始形狀,具有密度小(一般為1.0~1.3g/cm3)、變形量大、賦形容易、響應溫度可調等特點,是理想的紡織智能材料,廣泛應用於醫療、航空等終端領域。

1.形狀記憶聚合物的形狀記憶效應機理

SMP具有兩相結構,即固定性和可逆相,其中固定相是指材料結構中可以記憶材料初始形狀的成分,其不受溫度影響;而可逆相是指結構中隨著溫度的變化可發生軟化和硬化轉變的成分(以熱驅動為例)。當溫度在轉變溫度(Ttrans)以下時,分子鏈段處於凍結狀態,材料形狀固定不變;當溫度在Ttrans以上時,分子鏈段處於高彈狀態,可在外力作用下發生伸展,或者在固定相作用下恢復至捲曲狀態,材料在宏觀上發生形狀恢復行為。


熱致形狀記憶效應的分子機理示意圖

2.形狀記憶聚合物的驅動方式

(1)熱驅動

熱驅動是目前最普遍且最直接的驅動方法之一,通常熱量由外部環境直接傳遞(對流、輻射等)給SMP來激發其發生形狀記憶效應。




I-PTF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II-PLA (polylactide) 和III-EVA(ethylene-vinyl acetate)的熱驅動形狀記憶功能

(2)電驅動

電驅動是將電壓施加在導電的SMP材料上,由於電流的阻熱效應使電能轉化為熱能,從而驅動形狀記憶效應。這種驅動方式能量損耗較少,很有應用前景,但其應用對象僅限於具有導電功能的SMP材料,現有的研究主要是針對填充了導電物質(如碳黑、金屬粉末和導電聚合物等)的SMP複合材料。


PU/CB複合材料在30V電壓下的形狀恢復過程

(3)光碟機動

光碟機動主要是用紫外波段的光定向、定點地照射在聚合物材料上,通過其分子鏈上的光致變色基團來實現形狀記憶效應。光碟機動方式具有效率高、能量損耗低、可遠程控制等優點,但對材料的特徵結構要求相對較為苛刻,即材料內部必須含有光致變色基團。已見報導的光致變色基團有肉桂酸等,可存在於高分子主鏈和側鏈中。


光照(a0~a5)和紅外線(b0~b5)照射下聚合物的形狀恢復過程

(4)磁驅動

磁驅動通過外加高頻交變磁場的作用誘導磁性粒子發生取向的高頻變化,粒子與基體之間產生的摩擦力將磁場能轉化成熱能,驅動材料形狀恢復。磁驅動的特徵在於非接觸方式,且僅限於驅動填充了磁性納米顆粒的SMP複合材料。


磁致形狀記憶聚己內酯在交流磁場中的形狀恢復

(5)化學驅動

常見的化學驅動方式有PH值變化、平衡離子置換、螫合反應、相轉變和氧化還原反應等;除此之外,水、溼氣以及有機溶劑的作用也可驅動SMP形狀記憶效應的發生。

3.形狀記憶聚合物材料的應用

(1)航空航天

NASA使用SMP製作了一系列的航天航空特種器件。例如,利用SMP製作空間可展開結構的驅動器,包括可展開鉸鏈、可展開天線、太陽能電池陣和可展開梁體結構等器件,這些驅動器不但輕質,且在火箭發射前能進行有效的摺疊裝載,當進入空間軌道後,施加驅動使之發生形狀恢復,從而使整個結構展開,實現預期的目的。


用於空間可展開太陽能電池陣的形狀記憶聚合物鉸鏈


形狀記憶聚合物可展開天線

(2)生物醫學

SMP在臨床醫學領域和植入醫療設備領域中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德國的GKSS研究所報導了一系列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例如,用SMP材料製作微創手術醫療器械,利用其形狀記憶效應,在使用前通過預變形來縮小器械的體積,通過手術切口進入人體後再變形恢復至所需形狀,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小手術切口和創傷;利用可降解的SMP製備醫用手術縫合線,預拉伸後的縫合線用以縫合傷口,在人體可承受的溫度下進行加熱逐步收縮恢復,傷口被閉合,實現對手術創口的縫合;SMP還可以用於藥物釋放裝置,在超聲波的作用下,材料受熱溫度高於自身的玻璃化轉變溫度,發生形狀恢復且使置於SMP中的藥物在生物體中進行擴散,一旦停止超聲,藥物釋放停止。



形狀記憶聚合物微創手術醫療器械


形狀記憶聚合物外科手術縫合線


聚焦超聲控制物釋放

(3)紡織服裝

SMP因具有良好的形狀記憶特性而被廣泛應用於溼度感應織物、抗皺織物、防水透氣織物、調溫織物的製備。香港理工大學利用形狀記憶聚氨酯通過溼法或熔融紡絲製備出形狀記憶纖維,可製成多種具有形狀記憶功能的紡織品,不僅具有抗皺和保型的能力,而且還具有耐磨、柔軟舒適、透氣性好等特點;日本三菱公司用形狀記憶聚氨酯生產的高防水透氣塗層織物不僅具有防水透氣的作用,而且還可以通過體溫控制透(溼)氣性,達到調節體溫的作用。


(4)溫度及防偽指示

SMP在特定溫度下發生形貌變化的特性也可用於溫度指示和防偽指示。圖示為2種不同的SMP防偽標籤。通過圖案在預設的特定溫度或光照下的恢復性能可判定商品真偽。這種多層次防偽標籤仿造難度高,結構簡單且成本低廉。


熱驅動多層次防偽標籤


光碟機動合物防偽標籤光照前後的變化

(來源:紡織導報)

相關焦點

  • 香奈兒等奢侈服裝品牌喜歡的紡織材料—可3D列印的形狀記憶材料
    Paulson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從角蛋白中創建了一種新的材料,可以將其3D列印成複雜的形狀,並通過可逆的形狀記憶進行預編程。這項新開發的產品在生物工 程和智能紡織品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非常適合對具有拉伸強度和複雜幾何變換的強硬水觸發形狀記憶設備進行工程設計。
  • 哈佛大學開發用於智能3D列印織物的形狀記憶材料
    研究人員在美國哈佛大學的工程與應用科學的約翰·保爾森A.學院(SEAS)的創建了一個新的材料,可以3D列印角質成複雜的形狀,並用可逆的形狀記憶預編程。這項新開發的產品在生物工程和智能紡織品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非常適合對具有拉伸強度和複雜幾何變換的強硬水觸發形狀記憶設備進行工程設計。
  • 回收羊毛並提取3D列印的形狀記憶材料,製成智能紡織品
    回收羊毛並提取製成可3D列印的形狀記憶材料,可用於智能紡織品,醫療設備因為頭髮具有形狀記憶。它的材料特性使其可以響應某些刺激而改變形狀,並響應其他刺激而返回其原始形狀。如果其他材料(尤其是紡織品)具有這種形狀記憶,該怎麼辦?想像一下一件T恤,上面放有散熱孔,當暴露在潮溼環境中時會打開,而在乾燥時會關閉,或者一種尺碼適合所有會伸縮以適應人體尺寸的衣服。
  • 形狀記憶紡織品
    智能形狀記憶紡織材料是指在一定條件(應力、溫度等)下發生塑性變形後,在特定條件刺激下能恢復初始形狀的一類材料。
  • 哈佛大學開發形狀記憶材料
    近年來,形狀記憶材料的應用數量呈指數增長。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可穿戴設備和醫療設備領域的公司都顯示出對可定製聚合物的需求增加,並且比現有聚合物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儘管最近在該領域進行了研究,但是開發一種既可定製又可生物相容的材料仍然是一個挑戰。近期,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3D列印材料,該材料可以預先編程為具有可逆的形狀記憶功能。
  • 哈佛大學開發形狀記憶3D列印材料
    近年來,形狀記憶材料的應用數量呈指數增長。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可穿戴設備和醫療設備領域的公司都顯示出對可定製聚合物的需求增加,並且比現有聚合物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儘管最近在該領域進行了研究,但是開發一種既可定製又可生物相容的材料仍然是一個挑戰。
  • 帶「記憶神經」的材料:形狀記憶合金
    研製由功能材料構成的高密集度、高可靠性、多功能 、自動化機電伺服系統, 是近代科技發展的一大需求。作為新型功能材料家庭中的重要成員, 形狀記憶合金在工程機械領域及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優勢也越來越明顯。
  • 研究人員用回收羊毛打造出具備記憶形狀的智能織物
    據外媒報導,像形狀記憶合金等可以變形並根據需要恢復到原始狀態的材料將對航空航天、機器人技術甚至時尚界都能帶來重大影響,而哈佛大學的一種新型智能織物可以實現這些。這種可編程材料由回收回來的羊毛製品製成,它可以在受到刺激時彎曲變形,然後反彈回原來的形狀。
  • 【材料課堂】實驗:神奇的材料——記憶合金!
    實驗三:被拉伸後的彈簧,在蠟燭加熱條件下,彈簧慢慢變回原來形狀!航空航天工業形狀記憶合金已應用到航空和太空裝置。如用在軍用飛機的液壓系統中的低溫配合連接件,歐洲和美國正在研製用於直升飛機的智能水平旋翼中的形狀記憶合金材料。由於直升飛機高震動和高噪聲使用受到限制,其噪聲和震動的來源主要是葉片渦流幹擾,以及葉片型線的微小偏差。
  • 【特約綜述】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陳濤系統評述:超分子形狀記憶水凝膠研究進展
    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是指具有保持臨時變形形狀的能力,當受到外界刺激後,可以恢復到初始形狀,從而表現出對初始形狀具有記憶功能的一類智能高分子材料。與形狀記憶合金和形狀記憶陶瓷相比,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具有密度低、可恢復形變量大、易加工成型、形變溫度可調等諸多優點,因而這類材料在柔性電子、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存在廣泛的應用前景。
  • 哈佛發現有形狀記憶的黑科技材料
    如果其他材料,比如紡織品,也有這種形狀記憶,那就有意思了,想像下做一件可以伸展/收縮到合適所有人的單一尺寸衣服?黑科技材料竟來自毛髮和指甲最近,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生物相容性材料,能夠3D列印成隨意形狀,而且能通過可逆的形狀記憶,進行預編程。
  • 高大上的形狀記憶材料怎麼做?仿生+3D列印
    ,大量的研究從傳統的金屬合金轉向了更易調控、具有更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形狀記憶聚合物材料。然而形狀記憶聚合物材料缺乏長距離分子有序性,難以在分子尺度刺激下有效控制材料的空間結構。除了合成材料,蛋白質二級結構的亞穩態性使得形狀記憶特性在生物基中也有所體現:當縱向受力時,角蛋白會從α-螺旋結構轉變為β-摺疊結構;這種機制的可逆性取決於α角蛋白的種類,當結構近似於形狀記憶馬氏體金屬合金時往往可逆。
  • 哈佛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類似羊毛的形狀記憶材料
    然而近日有外媒報導稱,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宣稱其已發明了一種類似羊毛的新型纖維面料,特點是能夠改變和記憶形狀。這種新型服裝能夠自動收縮或伸展,以提供最適合個人的特定形狀尺寸。神奇材料背後的秘密,在於一種在毛髮和指甲中存在的蛋白質 —— 角蛋白(Keratin)。
  • 美科學家藉助形狀記憶合金開發抗地震材料(圖)
    針對這種狀況,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正在對形狀記憶合金材料進行分析,了解它們用於抗地震結構材料的潛力。  為分析形狀記憶合金,研究人員開發出將熱力學和力學方程相結合的模型,以了解形狀記憶合金在強烈運動條件下會有何變化。利用模型,他們分析了形狀記憶合金在不同建築組件(電纜、鋼筋、板材和螺旋彈簧)中對不同外界條件的反應。研究人員表示,基於這些信息,能決定材料的最佳抗震特性。
  • 哈工大冷勁松教授團隊《AM》綜述:形狀記憶聚合物及複合材料的機理、材料及應用
    形狀記憶聚合物(Shape Memory Polymer,簡稱SMP)是指具有初始形狀的製品在特定條件下改變為臨時形狀並固定後,通過外界條件刺激(如熱,電,磁,光等)可恢復為初始形狀的智能高分子材料。文章系統地總結了形狀記憶聚合物材料種類及形狀記憶機理,並對形狀記憶聚合物及其複合材料的多種驅動方式及不同領域的應用前景做了一個系統詳細的講解。
  • 陳根:打造智能紡織物,可穿戴服裝新材料
    文/陳根隨著可穿戴設備的日漸成熟,可穿戴設備已經逐漸嵌入人們的生活,從可穿戴手環手錶到可穿戴眼鏡等,顯然,智能服飾也將成為可穿戴行業追逐的方向,而智能服飾的材料則成為其必然面臨的問題之一。基於此材料的特性,將可以應用於智能服裝、可自行搭建的帳篷或者機器人降落傘。
  • 智能服裝之變色材料
    公司以經營變色材料及功能性材料為主,是一家集感溫變色材料、感光變色材料、功能性材料、變色龍系列、防偽螢光材料、長效夜光材料等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廣泛應用於兒童益智、防偽識別、色彩衝擊、警示功能、記憶功能、抗菌殺毒、標識復原、教育醫療、美妝護膚、食品包裝、陶瓷用品、電力設施等眾多行業。
  • 《自然·材料》:高強度形狀記憶高分子
    經過溶液化提純、自組裝形成α-螺旋、液晶紡絲/列印的過程所生產的角蛋白基材料可用於製備水驅動的形狀記憶材料(WTSM)。由於它很好地捕捉了自然界中毛髮的層級結構,因而具有遠高於傳統WTSM的機械強度。此外,由於在角蛋白上吸附了鋰離子,使其具有正電荷,材料的向列相液晶結構以及流變學特徵還可以通過外加磷酸二氫鈉的方式調控。高濃度的磷酸二氫鈉使原纖堆疊更緊密,粘度也大幅上升。當磷酸二氫那濃度為40 mM,原絲濃度為401.7 mg/mL時,溶液的流變學性質最適合於紡絲或是列印(圖1h、i)。2.
  • 實現熱固性形狀記憶聚合物形狀重構
    形狀記憶聚合物(shape memory polymer, SMP)是一種在一定條件下能夠固定暫時形狀並且在外界刺激下能夠恢復到初始形狀的智能材料,在柔性電子器件
  • 蘭州化物所實現熱固性形狀記憶聚合物形狀重構
    形狀記憶聚合物(shape memory polymer, SMP)是一種在一定條件下能夠固定暫時形狀並且在外界刺激下能夠恢復到初始形狀的智能材料,在柔性電子器件、生物醫學以及航空航天等領域應用前景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