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渦流傳感器的原理以及實際應用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一、 概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1332.htm

我公司#1、#2小汽輪機TSI(汽輪機監視系統)使用美國本特立.內華達公司生產的3500 電渦流傳感器系統,本系統為我公司#1、#2小機TSI系統提供準確可靠的監測數據。

在#1、#2小機TSI系統中主要使用了本特立.內華達公司的3500 XL 8 mm 電渦流傳感器,這種電渦流傳感器提供最大80 mils (2 mm)線性範圍和200 mV/mil的輸出。它在大多數機械監測應用中用於徑向振動、軸向位移、轉速和相位的測量。

二、 工作原理

電渦流傳感器可分為高頻反射式和低頻透射式兩類,我公司主要使用高頻反射式電渦流傳感器,下面將對其工作原理作以闡述:

電渦流傳感器是基於電磁感應原理而工作的,但又完全不同於電磁感應,並且在實際測量中要避免電磁感應對其的幹擾。電渦流的形成:現假設有一線圈中的鐵心是由整塊鐵磁材料製成的,此鐵心可以看成是由許多與磁通相垂直的閉合細絲所組成,因而形成了許多閉合的迴路。當給線圈通入交變的電流時,由於通過鐵心的磁通是隨著電流做周期性變化的,所以在這些閉合迴路中必有感應電動勢產生。在此電動勢的作用下,形成了許多旋渦形的電流,這種電流就稱為電渦流。電渦流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

當線圈中通過高頻電流i時,線圈周圍產生高頻磁場,該磁場作用於金屬體,但由於趨膚效應,不能透過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屬體,而僅作用於金屬表面的薄層內。在交變磁場的作用下金屬表面產生了感應電流Ie,即為渦流。感應電流也產生一個交變磁場並反作用於線圈上,其方向與線圈原磁場方向相反。這兩個磁場相互疊加,就改變了原來線圈的阻抗Z,Z的變化僅與金屬導體的電阻率ρ、導磁率u、激勵電磁強度i、頻率f、線圈的幾何形狀r以及線圈與金屬導體之間的距離有關。線圈的阻抗可以用如下的函數式表示:Z=F(ρ 、u、i、f、d)。當被測對象的材料一定時,ρ、u為常數,儀表中的i、f、d也為定值,於是Z就成為距離d的單值函數。

三、 實際應用

電渦流傳感器以其測量線性範圍大,靈敏度高,結構簡單,抗幹擾能力強,不受油汙等介質的影響,特別是非接觸測量等優點,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火電廠中主要應用在以下幾個監測項目:

1、轉子轉速:在機組運行期間,連續監視轉子的轉速,當轉速高於給定值時發出報警信號或停機信號。其工作原理:根據電渦流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可知,趨近式電渦流探頭和運行的轉子齒輪之間會產生一個周期性變化的脈衝量,測出這個周期性變化的脈衝量,即可實現對轉子轉速的監測。

2、轉子零轉速:零轉速是機組在一種低於最小旋轉速度下運轉的指示,這是為了防止機組在停車期間轉軸的重力彎曲。工作原理和轉子轉速工作原理相同。

3、偏心:轉子的偏心是其受熱應力彎曲的一種指示,它是在齒輪機構盤車時觀測到的,它為轉子不對中提供可靠、準確的監測數據。渦流探頭可以連續監測偏心度的峰-峰值,此值和鍵相脈衝同步。其工作原理:偏心探頭安裝在汽輪機前軸承箱內軸頸處,其核心部分是一個電感線圈。當大軸旋轉時,如果有偏心度,則軸與電感線圈的距離出現周期性的變化,使電感線圈的電感量產生周期性的變化,測出這個電感量的變化值,就可以測出軸的偏心度。

4、鍵相:鍵相是描述轉子在某一瞬間所在位置的一個物理量,鍵相探頭和偏心探頭一起監測大軸的偏心度,能夠準確反應出大軸發生偏心的具體相位角。其工作原理:鍵相測量就是通過在被測軸上設置一個凹槽或凸槽,稱為鍵相標記。當這個凹槽或凸槽轉到探頭位置時,相當於探頭與被測面之間距離發生改變,傳感器會產生一個脈衝信號,軸每轉一圈就會產生一個脈衝信號,產生的時刻表明了軸在每轉周期中的位置。因此通過將脈衝信號與軸的振動信號進行比較,就可以確定振動的相位角。

5、振動:電渦流探頭主要監視主軸相對於軸承座的相對振動。其工作原理:電渦流探頭的線圈和被測金屬體之間距離的變化,可以變換為線圈的等效電感、等效阻抗和品質因素三個電參數的變化,再配以相應的前置放大器,可進一步把這三個電參數變換成電壓信號,即可實現對振動的測量。振動產生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由於機組運行中中心不正而引起振動。機組運行中若真空下降,將使排汽溫度升高,後軸承上抬,因而破壞機組中心引起的振動。

(2) 由於轉子質量不平衡而引起振動。

(3) 由於轉子發生彈性彎曲而引起振動。

(4) 由於軸承油膜不穩定而引起振動。

(5) 由於汽輪機內部發生摩擦而引起振動。

(6) 由於水衝擊而引起振動。

(7) 汽輪機在達到臨界轉速時發生振動。

6、軸向位移:軸向位移是指機組內部轉子沿軸心方向,相對於推力軸承二者之間的間隙而言。通過對軸向位移的測量,可以指示旋轉部件與固定部件之間的軸向間隙或相對瞬時的軸向變化。它的工作原理與振動測量原理相同,但是需要說明一點,軸向位移的測量經常與軸向振動搞混。軸向振動是指傳感器探頭表面與被測體沿軸向之間距離的快速變動,用峰峰值表示,它與平均間隙無關。

7、脹差:機組在運行時轉子受熱要發生膨脹,因為轉子受推力軸承的限制,所以只能沿軸嚮往低壓側伸長。由於轉子體積小,而且直接受蒸汽的衝擊,因此升溫和熱膨脹比較快,而汽缸的體積較大,升溫和熱膨脹相對要慢一些。當轉子和汽缸的熱膨脹還沒有達到穩定之前,它們之間存在的熱膨脹值簡稱脹差。關於脹差方向的規定:在機組啟動或增負荷時,是一個蒸汽對金屬的加熱過程,轉子升溫快於汽缸,大於汽缸的膨脹值稱為正脹差。在停機或減負荷時,是一個降溫過程,轉子降溫快於汽缸,所以轉子收縮的快,也就是轉子的軸向膨脹值小於汽缸的膨脹,稱為負脹差。

四、 電渦流傳感器的安裝

1、 安裝注意事項

(1) 探頭的安裝間隙。

(2) 探頭頭部與安裝面的安全間距。

(3) 電纜轉接頭的密封與絕緣。

(4) 探頭抗腐蝕性。

(5) 各探頭間的最小間距。

(6) 探頭安裝支架的牢固性。

(7) 探頭所帶電纜、延伸電纜的安裝。

(8) 探頭的高溫高壓環境。

2、影響傳感器特性的因素:

(1) 被測體表面平整度對傳感器的影響

不規則的被測體表面,會給實際測量帶來附加誤差,因此被測體表面應該平整光滑,不應存在凸起、洞眼、刻痕、凹槽等缺陷。

(2) 被測體表面磁效應對傳感器的影響

電渦流效應主要集中在被測體表面,如果由於加工過程中形成殘磁效應,以及淬火不均勻、硬度不均勻、結晶結構不均勻等都會影響傳感器特性。

(3) 被測體表面鍍層對傳感器的影響

被測體表面的鍍層對傳感器的影響相當於改變了被測體材料,視其鍍層的材料、厚薄,傳感器的靈敏度會略有變化。

(4) 被測體表面尺寸對傳感器的影響

由於探頭線圈產生的磁場範圍是一定的,而被測體表面形成的渦流也是一定的。這樣就對被測體表面大小有一定要求。通常,當被測體表面為平面時,以正對探頭中心線的點為中心,被測面直徑應大於探頭頭部直徑的1.5倍以上。當被測體為圓軸且探頭中心線與軸心線正交時,一般要求被測軸直徑為探頭頭部直徑的3倍以上,否則傳感器的靈敏度會下降,被測體表面越小,靈敏度下降越多。實驗測試,當被測體表面大小與探頭頭部直徑相同,其靈敏度會下降到72%左右。被測體的厚度也會影響測量結果。被測體中電渦流場作用的深度由頻率、材料導電率、導磁率決定。因此如果被測體太薄,將會造成電渦流作用不夠,使傳感器靈敏度下降。

3、傳感器的安裝要求

(1) 對工作溫度的要求

一般渦流傳感器的最高允許溫度≤180ºC,實際上如果工作溫度過高,不僅傳感器的靈敏度會顯著降低,還會造成傳感器的損壞,因此測量汽輪機高、中、低轉軸振動時,傳感器必須安裝在軸瓦內,只有特製的高溫渦流傳感器才允許安裝在汽封附近。

(2) 對被測體的要求

為防止電渦流產生的磁場影響儀器的正常輸出,安裝時傳感器頭部四周必須留有一定範圍的非導電介質空間。若在測試過程中某一部位需要同時安裝兩個或以上傳感器,為避免交叉幹擾,兩個傳感器之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另外,被測體表面積應為探頭直徑3倍以上,表面不應有傷痕、小孔和縫隙,不允許表面電鍍。被測體材料應與探頭、前置器標定的材料一致。

(3) 對探頭支架的要求

探頭通過支架固定在軸承座上,支架應有足夠的剛度以提高其自振頻率,避免或減小被測體振動時支架的受激自振。

(4) 對初始間隙的要求

電渦流傳感器應在一定的間隙電壓(傳感器頂部與被測物體之間間隙,在儀表上指示一般是電壓)值下,其讀數才有較好的線性度,所以在安裝傳感器時必須調整好合適的初始間隙。

轉子旋轉和機組帶負荷後,轉子相對於傳感器將發生位移。如果把傳感器裝在軸承頂部,其間隙將減少;如裝在軸承水平方向,其間隙取決於轉子旋轉方向;當轉向一定時,其間隙取決於安裝在右側還是左側。為了獲得合適的工作間隙值,在安裝時應估算轉子從靜態到轉動狀態機組帶負荷後軸頸位移值和位移方向,以便在調整初始間隙時給予考慮。根據現場經驗,轉子從靜態到工作轉速,軸頸抬高大約為軸瓦間隙的1/2;水平方向位移與軸瓦形式、軸瓦兩側間隙和機組滑銷系統工作狀態有關,一般位移值為0.05-0.20mm。

在調整傳感器初始間隙時,除了要考慮上述這些因素外,還要考慮最大振動值和轉子原始晃擺值。傳感器初始間隙應大於轉軸可能發生的最大振幅和轉軸原始晃擺值的1/2。

3、安裝步驟

(1) 探頭插入安裝孔之前,應保證孔內無雜物,探頭能自由轉動而不會與導線纏繞。

(2) 為避免擦傷探頭端部或監視表面,可用非金屬測隙規測定探頭的間隙。

(3) 也可用連接探頭導線到延伸電纜及前置器的電汽方法整定探頭間隙。

當探頭間隙調整合適後,旋緊防松螺母。此時應注意,過分旋緊會使螺紋損壞。探頭被固定後,探頭的導線也應牢固。延伸電纜的長度應於前置器所需的長度一致。任意的加長或縮短均會導致測量誤差。

前置器應置於鑄鋁的盒子內,以免機械損壞及汙染。不允許盒子上附有多餘的電纜,在不改變探頭到前置器電纜長度的前提下,允許在同一個盒內裝有多個前置器,以降低安裝成本,簡化從前置器到監視器的電纜布線。採用適當的隔離和屏蔽接地,將信號所受的幹擾降至最低限度。

4、延伸電纜的安裝

延伸電纜作為連接探頭和前置器的中間部分,是渦流傳感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延伸電纜的安裝應保證在使用過程中不易受損壞,應避免延伸電纜的高溫環境。探頭與延伸電纜的連接處應鎖緊,接頭用熱縮管包裹好,這樣可以避免接地並防止接頭鬆動。在盤放延伸電纜時應避免盤放半徑過小而折壞電纜線。一般要求延伸電纜盤放直徑不得小於55mm.

5、前置器的安裝

前置器是整個傳感器系統的信號處理部分,要求將其安裝在遠離高溫環境的地方,其周圍環境應無明顯的蒸汽和水珠、無腐蝕性的汽體、乾燥、振動小、前置器周圍的環境溫度與室溫相差不大的地方。安裝時前置器殼體金屬部分不要同機殼或大地接觸。安裝時必須避免有其他幹擾信號影響測量電路。

6、轉速、零轉速、偏心、鍵相傳感器安裝間隙的鎖定

這四種傳感器均可採用塞尺測量安裝間隙的方法進行安裝。在探頭端面和被測面之間塞入設定安裝間隙厚度的塞尺,這四種傳感器的安裝間隙約為1.3mm左右。當探頭端面和被測面壓緊塞尺時,緊固探頭即可。

7、軸振動傳感器安裝間隙的鎖定

將探頭、延伸電纜、前置器連接起來,並給傳感器系統接上電源,用精度較高的萬用表監測前置器的輸出電壓,同時調整探頭與被測面的間隙,當前置器的輸出電壓大約在10-11vDC之間時,擰緊探頭的兩個緊固螺母固定探頭即可。

8、軸位移的零位鎖定

(1) 軸位移監測系統的測量原理:

3500軸位移監測系統是利用渦流傳感器的輸出電壓與其被測金屬表面的垂直距離在一定範圍內成正比的關係,將位移信號轉換成電壓信號送至監測器,從而實現監測和保護的目的。

(2) 軸位移傳感器的零位鎖定:

軸位移傳感器零位鎖定必須參考的因素 :

a) 大軸推力瓦的間隙△值

b) 大軸所在位置(即大軸推力盤已靠在推力瓦的工作面或非工作面)

c) 位移監測器及傳感器的校驗數據

已知:△=0.36mm,軸位移監測器量程為±1.25mm,大軸推力盤靠在工作面。

軸位移以傳感器的零位電壓計算值鎖定較為準確可靠。以11mm傳感器為例,已知:△=0.36mm,大軸推力盤靠在工作面,軸位移監測器量程為±1.25mm,傳感器靈敏度F=4.0V/mm,零位安裝電壓Vo=10.0V。則零位電壓X的計算:

X=Vo-F×1/2×△=9.28V

最終零位鎖定後,監測器應顯示為-0.18mm。

註:若大軸推力盤靠在推力瓦的非工作面,則X應按下式計算:

X=Vo+F×1/2×△=10.72V

最後,按照計算出的X 值安裝鎖定傳感器,監測器顯示應為0.18mm

(3) 現場安裝調試中傳感器零位鎖定應注意的問題:

a) 未考慮推力瓦間隙,表計會產生1/2×△mm的測量誤差。

b) 將1/2×△mm的推軸間隙調反,表計會產生△mm的測量誤差。

五、電渦流傳感器的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

1、常見故障:

(1) 電渦流探頭損壞。

(2) 探頭導線與延伸電纜的連接頭鬆動。

(3) 延伸電纜與前置器的連接處鬆動。

(4) 前置器、延伸電纜故障。

(5) 延伸電纜接地。

(6) 探頭導線與延伸電纜的連接頭絕緣不好而接地。

2、 處理方法:

(1) 更換電渦流探頭。

(2) 緊固探頭導線與延伸電纜的連接頭。

(3) 緊固延伸電纜與前置器的連接螺絲。

(4) 更換前置器、延伸電纜。

(5) 更換延伸電纜或將其破損接地部分用絕緣帶包好。

(6) 將探頭導線與延伸電纜的連接頭用熱縮管包裹好。

3、對常見故障處理方法的幾點建議:

(1) 更換電渦流探頭時應注意避免碰傷探頭,不可將連接導線多次纏繞。

(2) 探頭導線與延伸電纜的連接處為帶有鎖緊功能的鎖頭,在緊固時應避免用力過猛,以免損壞鎖頭。

(3) 緊固延伸電纜與前置器的連接螺絲不可用力過大,以免造成螺絲滑絲。

(4) 更換後的前置器應與探頭、延伸電纜型號一致,應將前置器放在鑄鋁的盒子內,避免有其他幹擾信號影響測量精度。

(5) 更換延伸電纜時應注意電纜的盤管直徑不應太小,以免造成對電纜的損傷。一般規定盤管直徑不得小於55mm。

(6) 在處理探頭導線與延伸電纜的連接頭時應用熱縮管包裹,不要用電工膠帶,這樣油霧會溶解膠帶上的沾性物而汙染接頭。在需打開探頭導線與延伸電纜的連接頭時,用刀片在接頭金屬處劃開一小口即可,在此過程中當心將電纜劃傷。

4、 處理常見故障時可能發生的危險點:

(1) 誤碰其他運行設備,工作人員應相互監督。

(2) 運行中更換振動探頭發生高溫燙傷,應戴防護手套。

(3) 更換延伸電纜時由於盤管直徑太小而損傷電纜,盤管直徑不能小於55mm。

(4) 更換探頭時碰傷探頭,工作人員應採取相應防護措施。

(5) 由於溫度過高造成對探頭的損傷,探頭的工作溫度一般應小於180ºC,只有特製的高溫渦流傳感器才允許安裝在汽封附近。

相關焦點

  • 電渦流傳感器實際應用安裝注意事項
    電渦流傳感器可分為高頻反射式和低頻透射式兩類,電渦流傳感器,下面將對其工作原理作以闡述:   電渦流傳感器是基於電磁感應原理而工作的,但又完全不同於電磁感應,並且在實際測量中要避免電磁感應對其的幹擾。
  • 電渦流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電渦流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電工基礎 發表於 2020-03-15 16:07:00 理論及實踐證明,電渦流的大小與金屬導體的電阻率0厚度t、線圈的勵磁電流角頻率∞以及線圈與金屬塊之間的距離x等參數有關。若固定某些參數,就能根據電渦流的大小推算出另外某一參數。   電渦流式傳感器的最大特點是可以對某些參數進行非接觸式測量,靈敏度較高,所以應用極其廣泛。
  • 電渦流傳感器特性研究與應用實驗
    打開APP 電渦流傳感器特性研究與應用實驗 佚名 發表於 2009-07-09 08:06:53 電渦流傳感器特性研究與應用實驗
  • 一種線性量程可調的電渦流傳感器
    1 電渦流位移傳感器原理  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可知,當電渦流位移傳感器探頭線圈通以正弦高頻交變電流i1時,傳感器線圈必然產生正弦交變的電磁場H1,該交變磁場使置於此磁場中的被測金屬導體表面產生感應電渦流
  • 影響電渦流傳感器測量的因素有哪些
    電渦流傳感器是一種非接觸的線性化計量工具,能靜態和動態地非接觸、高線性度、高分辨力地被測金屬導體距表面的距離。電在測量過程中測量準確性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那麼影響電的因素有哪些呢?
  • 電渦流式傳感器測量電路原理圖
    1、電橋電路電橋法是將傳感器線圈的阻抗變化轉化為或電流的變化。圖4.3.5是電橋法的電原理圖,圖中線圈A和B為傳感器線圈。傳感器線圈的阻抗作為電橋的橋臂,起始狀態,使電橋平衡。在進行測量時,由於傳感器線圈的阻抗發生變化,使電橋失去平衡,將電橋不平衡造成的輸出信號進行放大並檢波,就可得到與被測量成正比的輸出。電橋法主要用於兩個電渦流線圈組成的差動式傳感器。
  • 人體接近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其實際應用
    接近傳感器具有使用壽命長、工作可靠、重複定位精度高、無機械磨損、無火花、無噪音、抗振能力強等特點。因此到目前為止,接近傳感器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其自身的發展和創新的速度也是極其迅速。人體接近傳感器作為技防手段已逐步被人們認識和應用。
  • 壓電式傳感器工作原理_壓電式傳感器的應用
    打開APP 壓電式傳感器工作原理_壓電式傳感器的應用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12-24 11:07:49   壓電式傳感器工作原理   壓電式傳感器工作原理主要基於壓電效應,利用電氣元件和其他機械把待測的壓力轉換成為電量,再進行相關測量工作的測量精密儀器,比如很多壓力變送器和壓力傳感器。
  • 一篇文章看懂電渦流緩速器,講透了
    而電渦流緩速器的應用有效的提高了車輛制動性能,使車輛行駛安全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一、電渦流緩速器到底是什麼鬼?電渦流緩速器是一種汽車輔助制動裝置,俗稱電剎。為了方便理解電渦流緩速器的工作原理,我們應先了解以下三個概念。
  • 高度傳感器的應用_高度傳感器的作用
    高度傳感器的應用   高度傳感器是用於航空電子設備,引擎和飛行測試,流量和壓力測量的儀器。   高度傳感器工作原理   其原理是測得滑臂與基準線的夾角的大小來換算出相應的熨平板的高度。這種方法為接觸式測量。測量角位移的傳感器有多種,即電位器式傳感器、光柵式角度傳感器、磁柵式角度傳感器、碼盤式傳感器等。
  • 轉速傳感器的類型及信號處理原理
    隨著科技進步和工業的發展,轉速傳感器廣泛應用於旋轉機械、軌道交通、汽車運輸等領域,長壽命、高可靠性、測量準確的轉速傳感器越來越受到業內人士的重視和青睞。一、轉速傳感器的類型及工作原理轉速傳感器大致分為電渦流式、磁電式、霍爾式和磁阻式四種類型。
  • 光纖光柵傳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實際應用
    通過在光柵上塗敷特定的功能材料(如壓電材料),還可實現對電場等物理量的間接測量。 1、 啁啾光纖光柵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上面介紹的光柵傳感器系統,光柵的幾何結構是均勻的,對單參數的定點測量很有效,但在需要同時測量應變和溫度或者測量應變或溫度沿光柵長度的分布時,就顯得力不從心。一種較好的方法就是採用啁啾光纖光柵傳感器。
  • 人體接近傳感器的應用及工作原理
    遠拓科技人體接近傳感器的分類及結構  3.1 兩線制接近傳感器  兩線制接近傳感器安裝簡單,接線方便;應用比較廣泛,但卻有殘餘電壓和漏電流大的缺點。  3.2 直流三線式  直流三線式接近傳感器的輸出型有NPN和PNP兩種,70年代日本產品絕大多數是NPN輸出,西歐各國NPN、PNP兩種輸出型都有。PNP輸出接近傳感器一般應用在PLC或計算機作為控制指令較多,NPN輸出接近傳感器用於控制直流繼電器較多,在實際應用中要根據控制電路的特性進行選擇其輸出形式。
  • 電渦流緩速器的性能特點及應用
    1.1 車橋制動器存在的問題現代較高的交通密度,使得制動頻繁(據調查,在交通密集城市的公交車制動次數可達4000—5000次/日)以及下坡長時間的制動都會產生制動器過熱現象,導致制動效能衰減,甚至制動失效,尤其客車下坡時潛伏的不安全因素,將直接危及乘客安全。
  • 深度解析壓電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深度解析壓電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胡薇 發表於 2018-08-10 09:57:47 一、壓電效應及壓電材料 1、壓電效應 壓電材料是指受到壓力作用在其兩端面會出現電荷的一大類單晶或多晶的固體材料
  • 電容傳感器的原理與應用
    打開APP 電容傳感器的原理與應用 發表於 2019-07-02 11:38:39   電容傳感器也常常被人們稱為電容式物位計,電容式物位計的電容檢測元件是根據圓筒形電容器原理進行工作的,電容器由兩個絕緣的同軸圓柱極板內電極和外電極組成,在兩筒之間充以介電常數為ε的電解質時,兩圓筒間的電容量為:   式中L為兩筒相互重合部分的長度;D為外筒電極的直徑;d為內筒電極的直徑;e為中間介質的電介常數。
  • 電感式傳感器原理
    .htm  電感式傳感器,英文名稱為Inductance Type Transducer,它主要是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把被測的物理量如位移、壓力、流量以及振動等轉換成線圈的自感係數和互感係數的變化,接著由電路轉換為電壓或者電流的變化量輸出,實現非電量到電量之間的轉換。
  • 光電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光電傳感器原理光電傳感器是通過把光強度的變化轉換成電信號的變化來實現控制的。一般情況下,它是由發送器、接收器和檢測電路三部分構成。發送器對準目標發射光束,發射的光束一般來源於半導體光源,發光二極體、雷射二極體及紅外發射二極體。光束不間斷地發射,或者改變脈衝寬度。接收器由光電二極體、光電三極體、光電池組成。
  • 降低用電流傳感器和鐵磁芯進行大電流測量時的渦流影響
    對於電動汽車充電等高於200A的大電流測量,Allegro建議使用專業的電流傳感器,比如與磁芯結合使用的A1367(圖1)。交流輸入往往在磁芯中產生渦流,這些渦流可以改變受測磁場,降低電流測量精度。本文重點討論交流電對電流測量的影響。請注意,本文中的所有結果均來自Ansys Maxwell軟體進行的電磁仿真。
  • 加速度傳感器的技術指標與應用,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與結構
    其工作原理主要利於壓電敏感元件的壓電效應得到與振動或者壓力成正比的電荷量或者電壓量。目前工業現場典型採用IEPE型加速度傳感器,及內置IC電路壓電加速度傳感器,傳感器輸出與振動量正正比的電壓信號。加速度傳感器有兩種:一種是角加速度傳感器,是由陀螺儀改進過來的。另一種就是加速度傳感器。它也可以按測量軸分為單軸、雙軸和三軸加速度傳感器。現在,加速度傳感器廣泛應用於遊戲控制、手柄振動和搖晃、汽車制動啟動檢測、地震檢測、工程測振、地質勘探、振動測試與分析以及安全保衛振動偵察等多種領域。下面就舉例幾個例子,更好的認識加速度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