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免疫治療效果好,為什麼不能成為首選?

2020-11-26 領星GenomiCare

導言近年來,免疫治療作為一種新的治療策略為人們所熟知。它成功改善了一些癌症的預後,如惡性黑色素瘤和晚期肺癌,甚至讓部分患者獲得長期生存,回到普通人的正常生活。這些案例讓不少腫瘤患者得到極大鼓舞,然而跟主治醫師溝通時卻經常得到這樣的回覆:你不適合進行免疫治療,建議手術/化療/放療等其他治療手段。患者失望之餘不免疑惑,既然免疫治療可以達到那麼好的效果,為什麼大部分醫生卻不推薦作為治療首選呢?今天小編就來為您解答這個疑問。

並非所有患者獲益的免疫治療

在健康人體內,免疫系統具有監視、防禦、調控等作用,清除惡性腫瘤細胞。而在腫瘤微環境中,腫瘤細胞通過多種機制逃避免疫系統的識別,在體內存活和繁殖,這種現象被稱為免疫逃逸[1]。免疫治療的原理就是破壞腫瘤細胞的「偽裝」,讓免疫系統重新發現腫瘤細胞的存在,增強抗腫瘤免疫反應或使缺陷的免疫反應正常化,依靠自身免疫系統對抗甚至戰勝腫瘤[2]。

從理論上來說這種方法很不錯,但在臨床上卻往往並不能達到如此理想化的結果。以目前應用最廣泛的PD-1/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例,國產PD-1單抗如特瑞普利單抗二線治療惡性黑色素瘤,客觀緩解率僅為17.3%;而進口的帕博麗珠單抗一線治療肺癌,客觀緩解率也僅達到27%。不同癌種治療反應不同,但是大部分癌種在PD-1/PD-L1單藥治療的客觀緩解率基本在10%-30%之間。

免疫治療不良反應

拋開客觀緩解率的問題不談,儘管檢查點抑制有重要的臨床益處,但也可能引起非特異性免疫激活,從而導致免疫相關的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 irAE),包括皮膚、胃腸、肝臟、內分泌事件和其他不常見的炎性事件[3],例如皮疹、腹瀉、結腸炎、垂體炎等。並且在部分罕見病例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能導致爆發性甚至致命的毒性反應[4]。

同時,免疫治療與常規化療手段相比,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區別。隨著治療持續,當免疫不良反應出現,即使作出暫停用藥的決定,不良反應仍可能繼續存在[5]。

充滿希望的新方向:聯合治療

雖然PD-1/PD-L1抑制劑的單一療法並不能讓多數患者獲益,但過往病例中創造的生存奇蹟確實令人驚嘆。而在近幾年各項研究中發現,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治療手段可與免疫治療產生協同作用,聯合療法成為目前探索的熱點。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化療:FDA批准阿替利珠單抗聯合白蛋白紫杉醇用於PD-L1陽性轉移性或不可切除局部晚期三陰性乳腺癌的一線治療;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放療:FDA批准durvalumab用於局部晚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療後的維持治療;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靶向治療:FDA批准阿特朱單抗(atezolizumab)與貝伐單抗(bevacizumab)聯用,一線治療無法切除或轉移性肝細胞癌(HCC)患者;

術後輔助治療:Ⅳ期單個轉移病灶或多個轉移病灶可完全切除的惡性黑色素瘤術後Keytruda用藥一年。

在最近結束的ESMO 2020大會上,免疫治療的聯用也在不少研究中獲得可喜的成績。度伐利尤單抗+新輔助化療治療IIIA期(N2)NSCLC,在55例切除患者中,1年無事件生存(EFS)為73.3%(90%CI: 60.1-82.7),高於歷史數據48%;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對比安慰劑聯合單純化療在食管癌一線治療中,客觀緩解率有所提高,且亞洲人群優於總體人群。

免疫治療作為腫瘤領域的新興治療手段,曾創造過神話,仍存在不足,但在更為深入的研究和更為廣泛的應用後,在未來也會造福更多的腫瘤患者。

參考文獻

[1]腫瘤免疫逃逸機制的研究進展

[2] PD-1 and PD-1 ligands: from discovery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3]Toxicities associated with checkpoint inhibitor immunotherapy.

[4]Fatal Toxic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5]Challenges faced when identifying patients.

[6]2020 ESMO

相關焦點

  • 肺癌免疫治療備受關注 「治癒」或成為可能
    20世紀80年代,Oldman提出生物反應調節劑(BRM)概念後,腫瘤免疫治療開始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研究顯示,經過免疫治療的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率遠高於5%,這也就是為什麼免疫治療在肺癌的治療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什麼是免疫治療?免疫治療其實是一種加強免疫系統對腫瘤識別和殺傷能力的抗癌方式。
  • 免疫治療宮頸癌晚期效果好嗎-北聯nk免疫細胞
    宮頸癌是較為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如果歐美跟中國相比,中國的發生率會更高,它同樣對患者的身體和心裡造成很大的傷害,為此建議女性朋友們早發現早治療。  究竟什麼是宮頸癌呢?  宮頸癌的確切病因不明。發病似與早婚、早育、多育、性生活紊亂及慢性宮頸炎有關。
  • 患上肺癌,免疫治療效果怎麼樣?能不能治療,需要看2方面
    男性肺癌的病率相對較高,很可能是因為長期吸菸所導致的,而且開始吸菸的年紀越小,患上肺癌的機率就會越高,最好是約束自己的行為習慣,預防大於治療。肺癌免疫治療效果如何?過去來說,肺癌內科治療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化療,另一種是靶向治療。但是化療總體的療效並不是太令人滿意,關於平均的PFS,也就是疾病控制的時間大概在四個月左右,總體的客觀緩解率也就是有效率,大概在30%左右。
  • 免疫抑制劑治療再障,怎樣促進治療效果?
    目前,免疫抑制劑治療再障多會用到環孢素A、ATG/ALG等,但對於剛確診的再障病友來說,你知道如果正確使用免疫抑制劑促進治療效果嗎?快來一起看看吧!
  • 腸道微生物與免疫治療的神之匯合 有望大幅提升免疫治療效果
    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近年來,癌症的發病人數不斷增加,成為了第二大死亡原因,也催生出了一些新型癌症療法,例如免疫治療。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尋求激活消極怠工的免疫系統來抵抗癌症的呢?雖然效果不錯,但由於缺乏確切的科學證據,還有接種病原體微生物的巨大風險,Coley的治療方法並沒有被廣泛接受和研究。直到20世紀晚期,第一個免疫檢查點——CTLA-4被發現,科學家們意識到,打破抑制,激活免疫系統,或許是對抗癌症的新方法。於是,第一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CTLA-4抑制劑隨之誕生了。24年後的2011年,它獲批上市,開闢了腫瘤免疫學的「新紀元」。
  • 20%的癌症病人因免疫治療獲益,免疫治療成為癌症最有前景的治療
    近幾年腫瘤的免疫治療一直是熱門話題。據相關數據統計,大概20%的癌症病人因為免疫治療而獲益,其中有部分癌症病人甚至可以長期獲益。所謂長期獲益,就是有部分癌症晚期的病人經過免疫治療後可以長期生存,這對癌症晚期的病人來說是一種革命性的治療方式和治療藥物。
  • 免疫治療,效果雖好,但不是對所有的癌症病人都好!誰是獲益者?
    近幾年,癌症免疫治療進展非常快,它不同於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等針對腫瘤採取的措施。免疫治療是恢復自身免疫系統的能力,改變腫瘤所居住的微環境,讓免疫細胞幹掉癌細胞的一種治療方法。目前,免疫治療主要集中在PD-1/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CAR-T的研究上。
  • 腫瘤免疫治療之誤區知多少
    他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上網查了各種資料,決定用最新的 「免疫治療」。他和我說,他查資料總結的經驗是:免疫治療 「沒副作用,效果還好」。於是,就在當地打了兩針 「PD~1」 抗體針。免疫治療真的 「沒副作用」「效果好」 嗎?今天我和大家來談一談腫瘤免疫治療的誤區誤區一:免疫治療就是提高免疫力,沒啥副作用這是門診做免疫治療的病人,在門診待診區交流免疫治療的 「經驗之談」。
  • 腫瘤免疫治療,規範治療才更好,聽聽專家怎麼說
    為了更好地保護患者的利益,更好地讓患者得到合適的治療,用藥一般按照國家明確批准的適應證,或者有指南推薦用於肺癌治療。有些廠家的藥物,目前還在臨床研究階段,但沒有獲批,或沒有得到指南推薦。也就是說,目前只有4種免疫治療藥物獲批可以用於肺癌的治療。02免疫治療開始之前,需要檢測哪些指標,為什麼?
  •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放療治療晚期頭頸鱗癌:未來之路|免疫治療|...
    但近年來,隨著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治療在晚期頭頸鱗癌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2016年美國FDA連續批准了納武利尤單抗和帕博利珠單抗挽救治療R/M HNSCC的適應症。而2018年 KEYNOTE-048研究結果的公布,也正式確定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R/M HNSCC首選一線治療方法的地位。
  • 讓癌症免疫治療效果翻倍,科學家發現這類細菌能影響PD-1免疫治療效果
    幸運的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腸道菌群居然對腫瘤免疫治療效果有著巨大影響。 二、腸道菌群讓抗PD-1/ PD-L1免疫治療更有效 實際上,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大量的臨床試驗線索都表明微生物組對於癌症研究至關重要。
  • 為什麼負面情緒會影響白癜風的治療效果?
    白癜風是一種頑強性皮膚疾病,受多種因素影響,白癜風發病與患者精神因素有很多關係,並且白癜風治療效果受心理因素的影響。白癜風患者要想實現快速治好,要勇敢和負面情緒說拜拜。那麼,為什麼負面情緒會影響白癜風的治療效果?
  • 清華大學教授:腫瘤免疫治療,為什麼能獲得諾貝爾獎?
    但是治療性腫瘤疫苗,包括利用樹突狀細胞的疫苗,到目前都沒有太強的治療效果。位於美國西雅圖的生物製藥公司Dendron有個治療前列腺癌的樹突狀細胞疫苗,曾因獲FDA批准而股票大漲,但又因治療效果不佳在最近宣布倒閉。免疫學界的另一種思路是把腫瘤病人的T細胞活化以後回輸給病人,但是病人血液裡的腫瘤特異性T細胞一般比較少。
  • TKI成為慢粒性首選治療藥物
    全球第一個靶向藥物格列衛上市,標緻著慢性粒細胞白血症的治療進入了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時代。在TKI出現之前,慢粒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幹擾素、羥基脲、阿糖胞苷,這些藥物具有抗腫瘤細胞增殖作用、細胞毒作用,使用後可暫時控制白細胞升高、縮小脾臟,但不能延緩疾病的進展。
  • 如何預測癌症免疫治療效果?微生物代謝物或給出提示
    摘要免疫檢查點阻斷癌症療法,已經成為各種癌症的標準治療方法。儘管如此,當前癌症免疫治療仍然缺乏可靠的預測性生物標記物。另外,研究還發現,微生物群落多樣性越低,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效果就越差(包括在檢查點抑制劑開始前使用過抗生素的患者),儘管這些研究發現並不普遍[1]。
  • 科學家發現特定腸菌的代謝物,能夠激活T細胞,增加免疫治療效果
    免疫治療這麼熱門,關注的讀者肯定了解,免疫治療還有一大塊懸而未決的問題,那就是響應率。很多癌種對免疫治療原發性耐藥,即使在受益最明顯的肺癌、黑色素瘤等癌種中,實際響應率也不高。為什麼患者之間會出現這麼大的差別呢?最近的一些研究把目光放到了腸道微生物上。
  • 科學家發現特定腸菌的代謝物,能夠激活T細胞,增加免疫治療效果
    免疫治療這麼熱門,關注的讀者肯定了解,免疫治療還有一大塊懸而未決的問題,那就是響應率。很多癌種對免疫治療原發性耐藥,即使在受益最明顯的肺癌、黑色素瘤等癌種中,實際響應率也不高。 為什麼患者之間會出現這麼大的差別呢? 最近的一些研究把目光放到了腸道微生物上。
  • 為什麼明明有免疫系統,卻不能「消滅」癌細胞?醫生終於解釋了
    癌症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絕大部分的癌症是很難治癒的。癌症患者在確診癌症以後,即便進行一系列的治療,可能一段時間內病情得到控制,甚至成功度過5年生存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身體癌細胞被消滅,只是癌細胞得到了抑制,出現轉移、復發的機會大大降低了。有的人就會說了,為什麼身體免疫系統不能消滅癌細胞?難道癌細胞就只能這樣肆無忌憚的存在著?
  • 張毅:撬動癌症治療的「支點」——腫瘤免疫治療
    眾所周知,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發給了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以表彰他們在「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中所做出的貢獻。也就是說,因為他們在腫瘤的免疫治療方面的突出成就而擊敗了諸多醫學科學家,榮膺此殊榮。有些民眾可能會感到迷惑,為什麼諾貝爾獎會頒發給研究腫瘤免疫治療的科學家?
  • ...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常務副院長羅榮城教授:腫瘤生物免疫治療的...
    近年來,免疫治療被視為繼手術、放療、化療之後的第四種腫瘤治療模式,作為一支新秀,越來越成為攻克腫瘤難題的生力軍,在腫瘤治療過程中異軍突起,得到了醫生和患者的普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