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卷2020|施一公:從清華副校長到身家20億港元的明星企業家

2021-01-13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呂江濤

12月13日,施一公再次「出圈」,他參加廣州馬拉松,以3小時34分56秒的成績順利完賽,又一次坐實了他「風一樣的男神」稱號。

提起施一公,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那個在科學界極具聲望,還常常出席各種社會活動的著名「網紅」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從清華大學副校長到西湖大學校長,自帶流量的施一公擁有多重身份,而進入到「魔幻」的2020年,施一公又多了一個新「標籤」——身家20多億港元的明星企業家。

今年 3 月 23 日,諾誠健華 -B(09969. HK)(下稱「諾誠健華」)以「雲敲鑼」的方式登陸港交所,其聯合創始人包括施一公和國家級人才項目專家崔霽松等。

截至12月18日收盤,諾誠健華的總市值已經增長至167億港元,施一公和其妻子趙仁濱的持股市值超過20億港元(約17.5億元人民幣)。

「明星科學家」加持「明星公司」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行業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同時也讓醫藥行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正是在此背景下,諾誠健華剛上市就獲得了資金的追捧。

投資者認可諾誠健華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看好施一公。

「我關注這家公司純粹是因為看好施一公,明星科學家的號召力就值這個價。」有投資者在網絡論壇上表示。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注意到,多位投資者都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就是衝著施一公的名頭才關注諾誠健華的。

資料顯示,諾誠健華是一家處於臨床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致力於研發治療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藥物,特別是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肝癌、胃癌、膽管癌等疾病治療藥物。

在成立不到5年時間裡,諾誠健華已有9款潛力候選藥物,產品管線中主要有5款在研產品,分別針對5個不同靶點開發。其中3款產品已經進入臨床階段,另外兩款還在臨床前階段。

其中主力產品奧布替尼(ICP-022)是一款新型BTK抑制劑,用於治療多種B細胞惡性腫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已於2019年底向中國藥監局提交新藥上市申請。

有券商研報分析,在全球BTK抑制劑市場中,奧布替尼臨床試驗進度上僅落後於強生、阿斯利康、百濟神州,全球排名第四。全球第一款BTK抑制劑伊布替尼早在2013年就於美國上市,一年內便成為銷售額增長最快的抗腫瘤藥物之一。2019年,強生在伊布替尼上已經實現80.85億美元的銷售額,較2018年增長30.3%。

如果奧布替尼在中國獲批上市,不僅能為中國眾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帶來更多的藥物選擇,還有實力與伊布替尼競爭全球近百億美元的市場份額。此外,公司特色產品還有ICP-192(泛-FGFR抑制劑),適應症為膽管癌和尿道上皮癌;ICP-105(FGFR4抑制劑),適應症為原發性肝癌。目前全球範圍內僅有一款FGFR抑制劑剛剛上市,因此FGFR抑制劑和FGFR4抑制劑的市場潛力也很大。

「風一樣的男神」

11年前,作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生物系建系以來最年輕的終身教授,施一公拒絕了1000萬美元的科研經費資助,回到中國。回到清華後,施一公組建生命科學研究團隊,每天花十幾個小時在實驗室。

施一公被稱作「風一樣的男神」,他走路快,總是一副風風火火的樣子。他平均每天的睡眠不足6小時。為保證充沛的精力,他長期堅持跑步。大學時,他就是學校的競走隊員。在北京時,只要PM2.5在200以下,他就去校園裡跑步,最少也要跑5公裡。這不僅因為他是個急性子,更是為了省時間。在清華大學教書期間,他每年都要給清華的本科生上滿100節課時,同時還身兼數個行政職務。

2015年,施一公率領團隊解析了超高解析度的剪接體三維結構,被業界稱為近30年來中國在基礎生命科學領域對世界科學做出的最大貢獻。

2017年,施一公摘取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得100萬美元獎金,表彰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體這一關鍵複合物的結構,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層面機理的重大貢獻。

2018年,施一公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與陳十一、潘建偉、饒毅、錢穎一等發起創辦西湖大學並任首任校長。

資料顯示,施一公發表的論文已逾200篇,被引用45733次。僅2019年,施一公就分別在《自然》《科學》《細胞》上各發表了一篇論文。

夫妻身家超20億港元,網友直呼「應該」

對於施一公創業,也有人持不同意見,爭議的焦點主要是施一公曾經是非常反對科學家創業的。此前,在青年科技論壇(CCFYOCSEF)的子論壇上,就「是否應該鼓勵科學家創業」話題,施一公認為,科學家在科研領域能發揮更大價值,「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鼓勵科學家創業」。

而後施一公去創業有點自己「打臉」的意思,自然引來爭議。

但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間,對施一公表示理解的網友越來越多。「科學家大牛就應該有錢」的觀點普遍受到人們的認可。

施一公等明星科學家的加持讓成立不到5年的諾誠健華吸引了正心谷創新資本、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維梧資本、上海建信資本等一眾VC/PE機構的投資,赴港上市時也受到媒體和投資者的格外關注。

12月18日,諾誠健華的收盤價為12.96港元/股,公司總市值約為167.08億港元。以此計算,施一公夫婦的持股市值約為20.7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7.5億元。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20年第24期)

2020年第24期《中國經濟周刊》封面

相關焦點

  • 施一公:放棄美國國籍,就任清華副校長,創立公司至今身家15億
    在1967年5月,施一公先生出生於河南鄭州。他的家庭是一個知識氛圍較為濃厚的家庭。施一公先生的父親曾「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而他的母親則畢業於曾被稱為「八大學院」之一的北京礦業學院。早在高中時期,施一公先生就開始進行具備一定專業性質的體育訓練。他曾練習過從800米到3000米的長跑,而當得知清華的「長跑隊只招收專業運動員」後,施一公先生便轉而開始練習競走。
  • 施一公夫婦身價超15億,可他為什麼總被黑?
    在這種背景下掛牌上市,諾誠健華可以說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不出意外地引發了廣泛關注,上市首日逆市高開,收盤時漲9.61%,報價9.81港元,總市值達到了122.7億港元。知乎上號稱「清華內部人士」的某網友稱,「施一公之所以牛,不僅僅在於其自己牛,而在於他的到來撐起了清華生物系的大半邊天,帶來了項目、資源、人才、人脈,使清華生物系由原先的國內二流水準,在某個具體領域一躍成為世界級研究機構。」
  • 他是中國最富院士之一,不當清華副校長進民辦大學任職,身價15億
    他是中國最富院士之一,31歲放棄高薪回國,50歲放棄清華副校長職務,如今家庭財富15億。這位院士到底是誰?他就是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施一公,1967年出生於河南鄭州,1989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清華畢業之後,後來選擇去美國深造,獲得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學位。大家對於施一公的印象,往往是一個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尤其是曾經擔任清華大學的副校長,後來又參與創建西湖大學,如今是西湖大學的校長。作為一位學者,施一公教授,可以說是名滿天下。
  • 施一公請辭清華副校長任職西湖大學 施一公照片簡歷
    經多方渠道證實,中科院院士、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已於近日請求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此消息已經得到施一公本人的證實,但他表示,在辭去副校長之後,他將繼續保留在清華的教授職務。他同時表示,這是為了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籌建中的西湖大學,「腳踏兩隻船」也不符合他一貫的做事風格。
  • 施一公:從西湖大學校長到身家十多億的成功創業者
    在2020年歲末,由清華大學前校長、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擔任聯合創始人的諾誠健華首款抗癌藥獲批上市。諾誠健華成立於2015年,致力於開發治療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子靶向藥物。施一公是諾誠健華的聯合創始人,其和妻子趙仁濱擁有12.07%的股權。
  • 像施一公一樣的科學富豪,可以多些,多些,再多些
    諾誠健華一天之內成了明星企業,源於其催生了一個科學家富豪,富豪的名字叫施一公。施一公,原清華大學副校長,全球著名結構生物學家,現西湖大學的創校校長,也是諾誠健華的聯合創立者。而趙仁濱與施一公是配偶關係,根據證券相關規則,施一公被視為於該等相同數量的股份中擁有權益。按照最新市值,施一公家族身家已超15億港元。也就是說,施一公當仁不讓地成為了科學家富豪。 公開資料顯示,施一公是諾誠健華的聯合創始人兼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也就是說,諾誠健華的技術核心人物是施一公。
  • 清華副校長施一公的妻子有多牛?86年高考狀元、上市公司大股東
    提起來清華副校長施一公,想必大家不會陌生,施一公當年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全職回到清華工作,僅這一點就贏得了無數人的欽佩,在清華大學任教期間,他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幾年時間就從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升到了清華大學副校長,所以他的學術能力、管理能力由此可見並不一般。
  • 施一公請辭清華副校長 擔任西湖大學院長(附簡歷)
    攝影|張沫  獨家|施一公請辭清華大學副校長,  全職執掌西湖大學  經多方渠道證實,中科院院士、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已於近日請求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此消息已經得到施一公本人的證實,但他表示,在辭去副校長之後,他將繼續保留在清華的教授職務。
  • 施一公請辭清華副校長:「腳踏兩隻船」不符我風格
    攝影|張沫獨家|施一公請辭清華大學副校長,  全職執掌西湖大學  本刊記者/錢煒  經多方渠道證實,中科院院士、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已於近日請求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此消息已經得到施一公本人的證實,但他表示,在辭去副校長之後,他將繼續保留在清華的教授職務。
  • 施一公籌資200億打造西湖大學,豪言「5年超過清華」,如今怎樣
    」的辦學定位,打造一所研究性頂級高校,構想一出,施一公更發出了「5年內超清華」的豪言壯志。 2018年,通過審批之後,正式發起了籌建工作,由施一公、饒毅領頭的西湖大學,也是吸引許多支持教育的首富們,他們紛紛慷慨解囊,耗資200億的全力打造西湖大學,也在同一年正式落成。
  • 施一公再獲成功:新藥獲批上市,公司市值超過150億港幣
    施一公院士再次走入大眾的視野,站在聚光燈之下。諾誠健華是一家什麼企業?施一公在公司擔任什麼角色?施一公還在其他公司擔任職務嗎?施一公的「開掛」人生有哪些亮點?讓繆老師陪你聊幾句吧。一、諾誠健華是一家什麼企業?諾誠健華成立於2015年,由崔霽松博士和施一公院士聯合創立,主要研發治療惡性腫瘤和幫助自身免疫的藥物。
  • 清華副校長籌建西湖大學,斥資200億,稱5年超清華,現狀引人深思
    中國目前大學綜合排名前兩位是清華和北大,其中清華以94.6的評分穩居榜首,直接比第二名高出二十多分,堪稱無可爭議的第一。但是在2015年,國內一眾高端學者聯合倡議創建一所新型民辦大學,並聲稱5年內超越清華,而領頭人不是別人,正是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於是,一所前所未有的新型大學在浙江西湖拔地而起。
  • 施一公被擬任為清華副校長:我是河南人我驕傲
    清華大學校內網正在公示的擬任命副校長,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發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論文,為攻克老年痴呆症這一頑疾找到了「鑰匙」。近日,豫籍科學家施一公在學術與行政兩大領域均收穫頗豐,受到社會關注。
  • 清華副校長籌建西湖大學,耗資200億,揚言5年超清華,現今咋樣了
    2015年,清華大學的副校長施一公與一眾高端人才提交了一份倡議書,他們希望能建設一所新型的民辦學校,將它作為試點學校發展研究型大學,希望它能做出成績,在5年內超越清華,留下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各方經過思考,終於達成了一致的意見,這所大學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 藍月亮上市,創始人身家暴增600億
    以當前市值計算,持有藍月亮88.92%股份的創始人羅秋平、潘東夫婦身家暴增600億元。以2020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數據為基礎,羅秋平夫婦有望躋身中國富豪榜前50位。持股10%的高瓴資本對應的市值達85億港元,加上此前獲得的2.3億港元分紅,對比當初投入的3億人民幣,高瓴資本這筆投資賺了24.67倍。
  • 科學+|創業者施一公
    2008年,施一公婉拒千萬美元科研經費,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放棄了500平方米的獨棟花園別墅,回到他的母校清華,就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教授、博導。
  • 顏寧離開清華大學,施一公辭去清華副校長,師徒2人都曾落選院士
    顏寧教授當選外籍院士在顏寧教授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2年後,顏寧教授成功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從落選國內院士到當選外籍院士,只有短短的兩年。有人認為是顏寧教授的才華在國內得不到認可,落選院士,因此她才「負氣出走」清華大學。
  • 施一公:曾放狠話,打造西湖大學,5年超過清華,結局怎樣
    施一公曾擔任清華的副校長職位,在他辭去副校長職位後,便立下豪言要5年內建起超過清華大學的西湖大學,並且還得到了商業家200億的投資,到現在過了很多年,施一公的豪言是否實現了呢。清華副校長施一公清華大學的誕生和清代有著莫大的淵源。
  • 圈內到圈外,西湖大學首個產學研成果落地:生物醫藥領域,融資近億
    ,馬化騰、王健林等企業家均參與捐建。在科學家的努力下,這個大膽想像從認真求證進入到成果落地的階段。細胞治療是近年來生命科學領域最具潛力的疾病治療技術手段之一,它利用一些細胞的特性,採用生物工程方法特殊處理後,使這些細胞具有治療疾病的功效。
  • 創業者施一公創業者施一公
    施一公反對科學家成為企業家,但他身上擁有不可忽視 " 創業者 " 痕跡。這個 " 創業者 " 不是一種身份,而是像開山人和探索者一樣的角色。他被外界形容是史上放棄國外待遇最多歸國的科學家。2008 年,施一公婉拒千萬美元科研經費,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放棄了 500 平方米的獨棟花園別墅,回到他的母校清華,就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教授、博導。2014 年 3 月,施一公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了晶體學領域的最高獎項——愛明諾夫獎,這是他回國後所贏得的第一個國際最高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