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幹在人腦中的作用
腦幹上承大腦半球,下連脊髓,呈不規則的柱狀形。腦幹由延髓、腦橋、中腦三部分組成。延髓尾端在枕骨大孔處與脊髓接續,中腦頭端與間腦相接。延髓和腦橋恰臥於顱底的斜坡上。
腦幹的功能主要是維持個體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體溫、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與腦幹的功能有關。經由脊髓傳至腦的神經衝動,呈交叉方式進入:來自脊髓右邊的衝動,先傳至腦幹的左邊,然後再送入大腦;來自脊髓左邊者,先送入腦幹的右邊,再傳到大腦。
腦幹的外形腦幹腹側面在延髓的正中裂處,有左右交叉的纖維,稱錐體交叉,是延髓和脊髓的分界。正中裂的兩側縱行的隆起,為皮質脊髓束(或錐體束)所構成的錐體。
原發性腦幹出血
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腦出血,多數與高血壓病有關,約佔腦出血的10%,其發病急劇,危害極大,尤其是發病後昏迷發生早、程度深,持續時間長,併發症多,其死亡率高達80%以上,重殘和植物生存佔相當比例。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內環境的平衡、積極防治併發症的發生以及重點、精心、全面的護理是提高原發性腦幹出血生存率的關鍵。
腦幹出血臨床表現特點
1、意識障礙出現早、深和持續時間長;
2、瞳孔變化多樣,如針尖樣瞳孔、眼球震顫、眼球活動受限等。
3、病情變化多而快:可由偏癱發展為四肢癱,病理徵由一側發展為雙側。
4、重症者併發症多:如呼吸衰竭、體溫不升和高熱、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血糖升高、發熱等。
5、預後差;除少數腦幹出血量大,破入腦室,引起急性梗阻性腦積水者,需行腦室外分流術外,多數主要採用保守治療。因此,質量的好壞直接與患者預後相關。
6、該部位發生出血,即使微小的出血和血腫可引起嚴重的後果。其臨床表現危重,易出現昏迷、中樞性呼吸循環衰竭、腦內臟症候群、腦疝、MODS等致命性併發症。
7、隨著臨床上高分辨的CT和MRI的普及,腦幹出血能及時診斷。尤其是針對腦出血,開展了全面的個體化、規範化的綜合治療,使部分病情得以控制,有效降低病死率與致殘率。
腦幹出血預後
預後極差,病死率和致殘率高,而影響其預後的因素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