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集中和分散處理與供水模式的歷史進程

2020-12-06 中國水網

汙水再生處理與供水模式可以分為集中模式和分散模式。集中和分散兩種模式各有利弊,科學合理的方案是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因地制宜,互為補充。

本文以再生水系統發展比較成熟的美國和日本為例,對比分析了再生水集中和分散處理模式的發展進程和特點。同時,結合北京市小區分散式處理系統的發展過程,對我國特別是北京市分散模式的現狀進行了總結,從建設、設計、運行和管理等方面指出了目前北京市住宅小區中水處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國際上特別是在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地區,主要採用集中模式。當集中收集系統難以實施或者有特定需求的情況下才會選擇分散模式。分散模式通常在城鄉結合部、農村和偏遠區域使用。然而,分散模式面臨的挑戰是分散設施的可靠性,包括運行維護可靠性差、缺少替代系統、水質和水量變化大等問題。

國際上再生水系統發展比較成熟的國家有美國、日本、歐洲部分國家、以色列、新加坡等。美國、歐洲等國家主要致力於城市汙水處理廠出水經深度處理後回用於工業、農業等,多發展城市集中式系統,而分散式建築中水和小區中水則相對較少。日本則根據本國情況,在發展集中模式的同時也大力發展了建築物中水系統,回用作為大型建築雜用水,是國際上相對來說分散模式應用比較好的國家。

1、美國汙水集中式和分散式處理模式的歷史進程

19世紀80年代中期

美國真正意義上的汙水處理廠始建於19世紀80年代中期,由地方政府負責建設經營;

20世紀初期

地方政府採取與私營公司籤訂長期合同的方式共同經營;

1958年

開始研究三級處理,當時己擁有10萬m3/d以上處理能力的三級處理廠數座;

20世紀70年代

新廠建設和舊廠改、擴建的高峰期;

1984年

國己擁有不同規模的城市汙水處理廠2 300多座,其中一級處理廠約佔14%,二級處理廠約佔81%,三級處理廠約佔5%;

1987年

美國開始實施《清潔水法》;

1972~1990年

聯邦政府將超過620億美元的汙水處理投資用於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升級改造;

到2010年

美國約有16583座汙水處理廠。

2000年,美國環保署(EPA)對其投資所建的一批汙水處理廠進行過調查,發現有50%的汙水處理廠出水水質達不到標準,這主要是由於設計和操作兩個因素造成的。

自1920年亞利桑那州修建了第一個分質供水系統,用於澆灌綠地、衝廁、洗車、冷卻水和建築以來,美國的城市汙水再生利用已經從試驗研究階段進入生產應用階段。美國再生水利用的範圍涉及農業、工業、地下水回灌和娛樂等方面,其比例大致為:62%用於各種灌溉和景觀,31.5%用於工業,5%用於地下回灌,1.5%用於娛樂和漁業等。美國再生水利用的突出特點是集中處理回用,很少直接用於城市生活雜用。再生水利用工程主要分布於水資源短缺、地下水嚴重超採的西南部和中南部的加利福尼亞、亞利桑那、德克薩斯和佛羅裡達等州。

美國的分散式汙水處理源於19世紀中葉使用的就地汙水處理系統(OWTSs),當時在美國將近有1800萬套住宅(約佔住宅總數的25%)。

20世紀70年代開始,對不同類型的分散式處理系統進行了試驗,80年代在數百個小型社區同時建設集中和分散式處理設施。從90年代起,由於集中式汙水處理對分散在城市區域外圍的住宅來說成本太高,聯邦政府開始尋找可替代集中式汙水處理系統的方法,鼓勵各州、地方政府根據具體的土壤、地質條件嘗試使用各種類型的分散式處理系統。到1990年,約有2 500萬個家庭使用就地處理系統。2008年,在美國估計在全部1.15億套住宅中,接近23%的住戶使用了就地處理系統。

不同地區就地處理系統普及率不盡相同,例如在佛蒙特州達55%,而在加利福尼亞州則只有10%。據估計美國國土面積中僅有32%的土壤適合作為就地處理系統的過濾系統,因此有許多就地處理系統實際建在了不適合土壤吸收的地區,而失效的就地處理系統往往成為許多流域或地下水源中汙染物的主要來源,如在切薩皮克海灣項目中發現,進入就地處理系統中的氮有55%~85%都滲入地下水。

一份全國範圍內的調查報告顯示,僅1993年的系統失效案例就高達90632個。美國普查局1997年的調查顯示,在3個月的調查期內估計有403000個住宅化糞池曾有過失效的記錄,其中31000個發生過4次或以上的失效記錄。就地汙水處理系統失效的主要原因被歸結為:不適宜的選址、不合適的設計、不恰當的安裝、不規範的操作/維護,而且缺乏強有力的法規支持。

為了能更好地解決目前分散式汙水處理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並作出長遠規劃,USEPA委託美國水環境研究基金會於2007年舉辦了美國「分散式汙水處理與利用需求」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研討會。研討會的主要目的是為美國今後在分散式汙水處理與利用需求方面制定中長期(目標至2025年)研發計劃,並就所需國家研發經費投入與去向等議題規劃並圈定研發範圍。

美國汙水經分散式汙水處理系統處理之後,一般就地利用,改善周圍的水環境,或用於景觀用水。2008年美國東北大學Novotny教授提出的有關城市分散式水系統的新概念正受到許多城市規劃者與決策者的關注,這一概念強調以完整的城市水系統、景觀、基礎設施和給水處理、汙水處理與回用及水量分配一體化,具有典型的分散式特徵。分散式汙水處理與再利用這一議題成為了目前國內外的研究熱點,美國居民分散式處理之後,再利用的途徑較少,但針對於酒店等處理量較大的分散式系統,汙水再利用的情況我們了解的較少。

2、日本再生水利用模式的歷史進程和模式

日本為海洋環繞的島國,雨量充沛,水資源相對豐富,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為3300 m³。20世紀50年代中期起,隨著日本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期,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需求量日益增加,造成日本部分地區特別是一些大中城市頻發嚴重的缺水、斷水現象,迫使日本各地大力修建水庫和人工引水渠,開展大規模的水資源開發,但由此也引發公眾對生態破壞的擔憂,新建水庫選址變得越來越難。60年代起,日本國內開始出現汙水再生利用。80年代起,日本政府開始在水資源短缺地區推廣再生水利用,同時在當時的通產省下設專門從事汙水再生利用技術開發和推廣的機構「財團法人造水促進中心」。1994年,日本列島降雨量少,引發乾旱,九州北部到關東地區出現嚴重的缺水現象。以此為契機,再生水利用再次得到重視,以一些缺水城市(東京、橫濱、福岡、北九州等)為中心,先後開展了汙水再生利用工作,再生水利用設施數量也隨之增加。

編輯:李丹

相關焦點

  • 集中式和分散式:汙水治理的有益互補
    事實上,在推動中國水汙染治理方面,集中式汙水處理模式和分散式汙水處理模式的優劣,不論在政府決策層面,還是在民間的專家學者層面,交鋒一直就沒有停止過,雖然中國主流的汙水處理大多採用管網集中收集、汙水廠集中處理的集中式汙水處理。從大的概念上看,汙水處理可以分為集中式汙水處理和分散式汙水處理處理。
  • 深度報導:煙臺再生水利用如何破題?(圖)
    再生水被人們稱作城市的「第二水源」。那麼,在再生水利用上,煙臺走過怎樣的進程?再生水利用在國外展示了怎樣的前景?對我市而言,再生水利用在實現水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改善水生態環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上又有著哪些意義?
  • 「第二水源」,城市新資源(美麗中國·關注再生水利用(上))
    近年來,在既有基礎上,青島對各汙水處理廠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市區一級A標準的汙水處理能力達到156萬立方米/日,同時配套建設8座再生水深度處理設施,處理規模16.9萬立方米/日,鋪設再生水主幹管道351.3公裡。另外,企業單位和居民小區共建設單體再生水利用設施56座,處理回用能力達8.6萬立方米/日。
  • 青島海水淡化能力全國領先再生水利用率為35.3%
    今年,市城市管理局將繼續以廣大市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導向,不斷提升城市供水、供熱和燃氣行業管理水平,推進民生事業發展,把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辦好辦實,提升綜合保障能力,確保城市平穩運行。關鍵詞·供水海水淡化能力全國領先發布會上,市城市管理局局長郭繼山介紹,近年來,市城市管理局圍繞城市供水安全運行、循環利用、開源節流三大環節,加快構建現代化大供水格局,全面提升城市供水節水管理水平。市城市管理局制定了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底前,完成全市24座供水廠深度處理工藝改造。
  • 鞏固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全市建成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690處,其中千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341處(含千噸萬人以上規模供水工程44處)。全市農村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分別達到90%、84%。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市農村集中供水率和自來水普及率將分別達到93%、87%以上。數據表明,我市農村飲水安全總體有保障,但實現「喝好水」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
  • 京東方生產液晶面板用的是再生水
    「液晶面板的每一道生產流程,都需要用水進行清洗,不僅用水量大,對水質的要求也極高,經過過濾以後,水的電阻率要達到18兆歐,否則水中存在導電性的離子,會對電子元件產生幹擾。」公司副總經理顧香春介紹,2010年,京東方計劃引入8.5代TFT-LCD生產線,但由於項目用水量超出開發區的供水總量,若要引入,首先要解決供水的問題。
  • 2噸水處理設備宿遷優質廠家設備機組保養注意事項
    車用尿素出產設備康復再生體系:淨化塔在出產進程中逐漸失效,到達必定時刻後需康復再生進程,該進程需求-小時。自清洗過濾器能夠有效地過濾電鍍廢水,電鍍廢水的般來源為:自清洗過濾器、鍍件清洗廢水、電鍍廢液、其他廢水,包括衝刷車間地面、刷洗地板以及通風設備冷凝水和由於鍍槽滲漏或操作管理不當造成的跑、冒、滴、漏的各種槽液和排水。
  • 煙臺啟動地表水和地下水雙水源供水模式
    為解決水量缺口問題,作為市區供水的主力水廠,宮家島水廠及時啟動了地下水源作為補充,採用地表水和地下水雙水源供水的模式,來確保市區足量供水。市自來水有限公司主要擔負著向芝罘區和萊山區部分區域110萬用水人口供水任務。近日,由於煙臺市區供水量激增。
  • 鍋爐水處理設備吉林定做廠家產品的維修
    淨化水設備可細分為:超濾深度淨化水系統苦鹹水/海水淡化系統直飲水(分質供水)系統軟化水系統。在灌裝機使用後還要注意它的保養,在保養時拆洗活塞和時要同時卸下上的固定螺絲,以免在拆第個時影響到另個的工藝要求。我公司生產的高質緩蝕阻垢劑不僅可以用於小型鍋爐當中,還可以用於中型鍋爐和大型鍋爐當中。
  • 思考:農村分散式汙水處理的技術前景
    因此,適宜於農村的分散式汙水處理技術應該是一種低投資、能耗少、操作管理要求低且具有穩定高效的汙染物去除效率的汙水處理技術。2農村分散式汙水處理技術分散式生活汙水處理是以技術先進的小型汙水處理設施實現生活汙水的就近處理與利用。近年來,各式各樣的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應運而生。
  • 區塊鏈系統中的集中式分布式和分散式的區別是什麼
    然而,分布式計算和存儲,並不是新技術。許多年前就已經有了。分布式計算,通過計算機網絡中的各臺計算機相互通信,將難題分解成細小部分各自處理,以達到提高性能的目的。 而比特幣,不僅僅是將記帳分布到世界各地的計算機上,更重要的是,它——沒有中央伺服器!眾多的計算機(礦機)組成的網絡,不依賴中央伺服器,對數據進行集中處理。分散式帳本技術,讓比特幣成為了數字現金系統。
  • 濟南供水水質檢測標準再升級
    目前,濟南水務集團結合多水源切換和混合水源並存的供水系統,從水廠工藝提升、管網水質安全、水質信息化管理三方面實現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三位一體水質提升,確保出廠水、管網水、用戶龍頭水時刻達標、無條件達標。水廠工藝提升近幾年,濟南水務加快各水廠水質深度處理工藝建設、改造,其中,臭氧活性炭、膜工藝、反滲透等國內、國際先進處理技術在各水廠均已實現廣泛應用。
  • 集中式和分散式公寓,哪種住得更舒心?
    近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集中探訪了滬上代理經租市場。代理經租的兩種模式:「集中式」與「分散式」什麼是代理經租?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市場監管處副處長劉紀來告訴記者:原先的租賃市場以自然人出租為主,假房源、黑中介等亂象,曾是難以破解的頑疾。
  • 供水服務的用戶思維——「挖井不忘吃水人」
    首先,供水行業是公共服務行業。供水是最基礎的公共服務,重要性、不可替代性是排在所有公共服務之前的。其次,供水行業具有市政性。供水行業是市政公共設施的代表性行業,地方人民政府作為責任主體,註定是地域分割的,不像電力行業和鐵路行業屬於國家級公共設施,但是屬於國家壟斷行業。這種背景之下屬於地方市政事權,責任是分散的,服務碎片化。
  • 酒廠水處理設備恩施實體廠家處理技術要領有哪些?
    酒廠水處理設備恩施實體廠家處理技術要領有哪些? ,「vpkgu」酒廠水處理設備恩施實體廠家處理技術要領有哪些?本公司生產製作:淨水設備,反滲透設備,淨化水設備,電滲析設備,軟化水設備。在系統運行參數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溫度校正系統的產水量恢復設計產水量的85%以上。
  • 集中式交易所和分散式交易所的關鍵區別是什麼
    如今,在第一個加密貨幣資產誕生10年後,我們仍在評估與交易所相關的風險和回報,尤其是集中式和分散式交易所的利弊。在集中式交易所的情況下,它們的運作與今天的銀行和交易所非常相似: · 有一個所有者 · 有一個保險箱 · 有規章制度 儘管這種集中式的模式已經存在了幾個世紀,但是分散式交易所的概念是新的。只有通過創建加密資產和透明的、不可變的分類帳,這個概念才有可能實現。使用區塊鏈在沒有第三方的情況下跟蹤所有權,我們可以創建一個交易未經許可或監督資產的市場。
  • 阜陽供水進入「低壓」模式 家中水壓低居民買水吃
    無奈之下,張女士只好從廚房裡拎起桶裝水,倒進水杯和洗臉盆裡,「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一個多月了,供水部門稱這是水壓低造成的」。  張女士多次致電供水部門,要求他們提高水壓,但情況始終沒有改變。  為了保證家人的生活,張女士不得不與送水工達成協議,每天訂購兩桶桶裝水。
  • 變頻器和PLC在供水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本文分析了恆壓供水的工作原理和系統設計,對變頻器和PLC在供水控制系統中應用狀況提出了改進措施。恆壓水控的工作原理1 恆壓水控系統概述恆壓供水是指用戶在任何時候,不管用水量的大小,總能保持管網中水壓的基本恆定。
  • 南京市供水和節約用水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南京市供水和節約用水管理條例 (徵求意見稿)》於近日公布。鼓勵和支持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規水資源利用,推廣節水新技術、新工藝,發展節水型工業、農業和服務業,對有條件的區域、場所提高供水設施標準,逐步實現飲用水達到直飲水。
  • 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的三種模式是什麼?
    一、農村汙水處理設備來源農村汙水是指農村居民在日常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汙水 ,主要來自衝廁 、洗衣 、洗浴 、餐廚等。隨著農村的生活汙水逐漸增多,只採用一中國生活汙水處理方法,已不能解決這個難題,目前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有以下三種模式,今天小編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三種模式:一、分散處理模式分散處理模式,即單戶或幾戶,採用小型汙水處理設備或自然處理形式處理生活汙水,其適用於人口密度少、地形條件複雜、汙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莊汙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