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警方追回戰國青銅重器「蟠蛇紋建鼓座」 (2/2)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山西警方追回戰國青銅重器「蟠蛇紋建鼓座」 (2/2)

"← →"翻頁

「蟠蛇紋建鼓座」器型敦厚雄健,直徑77cm,高47cm,重80kg,中由一根長木柱貫穿鼓身,插入鼓座正中,三條蟠蛇相互盤繞而成,活靈活現。鼓座雕飾豐富,不僅有人物、蛇、牛、羊、猴子、神鳥等各種圖像,而且鑄造工藝精良,紋飾華麗,立體感強,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圖片來源:東方IC 版權作品 請勿轉載

發布時間:2019-03-14 13:38:54 【編輯:李霈韻】

山西警方追回戰國青銅重器「蟠蛇紋建鼓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青銅重器蟠蛇紋鏤空鼎
    青銅文明即為河東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運城出土的蟠蛇紋鏤空鼎作為國寶青銅重器,在中國鑄造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被學界認定為中國失蠟法鑄造的最早物證。 蟠蛇紋鏤空鼎,1965年出土於新絳縣柳泉村墓地。通高24釐米,口徑26.2釐米,現藏山西博物院。
  • 「摸金校尉」盜取漢代青銅朱雀,警方千裡追蹤尋回孤品國寶
    面對狡猾的對手,毛海紅如何追回價值連城的國家寶藏?  漢代青銅朱雀被盜,墓葬半數文物失竊  2019年2月10日,山西省公安廳一則微信公眾號消息引發關注。19名涉及臨汾市襄汾縣陶寺北古墓葬被盜掘系列案的犯罪嫌疑人被公開通緝,警方最高以兩萬元獎勵懸賞緝兇。
  • ...義方彝」以絕美示人——帶您探秘中國首座省級青銅博物館
    山西地處華夏文明的核心區域。多年來,我省考古工作成果豐碩,出土文物數量眾多,精品薈萃,多次獲得國家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獎項。經過專家學者長期研究,山西青銅文化的面貌逐漸清晰,山西青銅器在中國青銅文明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 戰國青銅器青銅鼎簡介
    蓋面層層隆起,蓋頂中央設一套環,環上刻夔紋,蓋面及器腹則刻蟠螭紋,並輔以各種精細雷紋和幾何紋,紋路勾連交旋,布局規矩齊整,精密華麗。同時作為一對鼎而留傳至今,價值非凡,值得收藏。鼎可說是三代最重要的青銅器類型,原作煮食器與盛食器之用,主要用來烹煮肉食。
  • ...司馬金龍俑陣、龍流人足盤、貘鈕夔紋鏡…看山西五家文博單位...
    在這場接力活動中,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藝術博物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匯」、大同市博物館、晉國博物館也參與其中,將祝福傳遞到抗疫一線。山西博物院本次活動中,山西博物院共挑選了三件文物為祖國送上祝福,均為國之重器——青銅器。
  • 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是怎麼用鋪首弦紋青銅鑑做鏡子的 沒想到吧
    #文物故事會#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件鋪首青銅鑑春秋戰國時期的鋪首弦紋青銅鑑鑑是古代青銅器之一,亦是古代盛水或盛冰的器皿。鑑最初為陶質製品,也就是陶質大陶盆,隨著經理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用青銅或其它金屬製作鑑。一來說明青銅製作的鑑經久耐用,二來反映了人類生活的變化和社會的進步。百度百科中對「鑑」(拼音:jiàn)的解釋是漢語常用字,古字寫作「監」。「監」始見於甲骨文,其字形像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裡照臉。
  • 三大平原重磅文物齊聚蓉城 除了何尊,還有哪些青銅重器?
    近日,由成都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漢中市博物館等共同主辦的「秦蜀之路——青銅文明展」在成都博物館正式開展。該展覽將持續至11月11日,期間免費向公眾開放。  成都博物館秦蜀之路青銅文明展策展人黃曉楓介紹,本次展覽集結了來自成都平原、關中平原、漢中平原三地的青銅重器,共計250餘件,其中包括55件一級文物。
  • 國之重器,青銅器的鑄造與裝飾
    青銅器的鑄造與裝飾青銅器為國之重器,考古學者將早期人類文化的發展過程,根據生產工具和武器的材質,區分為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由此可見青銅的時代重要性。我國從夏代開始進入青銅時代,歷經商代、西周、春秋時期;從戰國開始中國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鐵器時代。古語說君子一言九鼎,鼎是比較常見的青銅禮器,也體現了青銅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之重。
  • 萬元名犬狗市上被盜 警方72小時追回
    12日,記者從市公安局鐵西分局獲悉,日前,李女士將一面繡有「為民解憂,破案神速」的錦旗和一封感謝信專程送到了鐵西分局八家子派出所,感謝辦案民警金鶴僅用72小時便將被盜寵物犬成功追回。通過查看現場視頻,警方發現一男子在狗市展覽區域趁人不備將李女士的比熊犬抱走並迅速上車離開現場。隨後,警方通過車牌號找到了該車車主,但車主卻稱已經將車賣出但暫時沒有過戶,可以提供買家的信息。通過車主提供的信息,警方很快鎖定嫌疑人的具體位置,並於6月24日將今年47歲的鞍山籍男子劉某於其家中抓獲。
  • (洛陽國寶檔案)方座銅簋 禮儀重器
    文物名稱:饕餮紋方座銅簋  時 代:西周早期  尺 寸:高30.5釐米 口徑22釐米  底座長寬均為19.2釐米  重 量:15.3千克  現 藏:洛陽博物館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禮。
  • 【反詐進行時】掃二維碼被騙6萬,警方全部追回
    【反詐進行時】掃二維碼被騙6萬,警方全部追回 2021-01-15 1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看包含現代科技原理的戰國青銅汲酒器
    圖1 戰國 青銅汲酒器荷蕾形青銅器。該器物長65.2、長柄外徑1.4、內徑0.8釐米,下端球形器腹部直徑7.2、底部直徑3.6釐米,長方孔長0.7、寬0.4、圓孔直徑0.4釐米(圖1)。青銅器上端為竹節形長柄,中空,頂端封閉並且飾有一龍首銜環,下端是一個形如荷蕾的球形器,長柄與球形器上下貫通。在第一節竹節處有一方孔,球形器底部正中有一圓孔。
  • 滬辰山植物園百歲蘭被盜 警方出動追回"鎮園之寶"
    原標題:辰山植物園百歲蘭被盜警方出動追回「鎮園之寶」  東方網2月26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一株盆栽植物,外表其貌不揚,沒想到卻是一株價值連城的百歲蘭!2月22日中午,上海辰山植物園「鎮園之寶」之一,一株百歲蘭被盜。松江警方接報後迅速展開調查,並於當日下午將兩名犯罪嫌疑人抓獲。
  • 青銅器與青銅文化
    一、青銅的概念:是紅銅(純銅)與錫或鉛的合金,因其銅鏽呈青綠色,故名青銅。青銅器就是以青銅為基本原料加工製成的器皿、用器等。三、青銅做器物的優點1、硬度大。2、色澤變化多。工匠根據主人需要加以不同的錫呈現不同的顏色。3、流動性強。加入多一點的鉛,流動性更好。
  • 大連沙區警方破獲現代版「農夫與蛇」案(圖)
    大連沙區警方破獲現代版「農夫與蛇」案(圖)   經了解,林文東的父母去世時,留給林文東10多萬元存款,而當天林文東從銀行取出了這10.2萬元。  「朋友」提前蒸發  林文東從銀行取出的巨款下落不明,警方分析認為,此案應為熟人圖財害命,確定了圍繞林文東在案發前的接觸關係展開調查的偵破思路。
  • 蛇為什麼會列入12生肖?傳說曾消滅草原鼠害
    蛇,最早大約出現在1.5億年前侏羅紀,遠早於人類的歷史。  蛇的冬眠時間根據南北地區的不同,長短不一,大致為2~7個月,其冬眠結束,就預示著春天來臨,因而人們將其稱為「報春蛇」。  蛇為什麼會成為生肖動物?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說,蛇成為生肖動物基於我國古代的一個傳說:有一年,草原上鼠害成災,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 警方懸賞13萬通緝高顏值逃犯,江湖人稱「美女蛇」,附詳情!
    近日,一則「高顏值逃犯」懸賞通告刷爆了網絡,運城警方時隔十八年再次發布通緝解麗萍懸賞通告,賞金提高至13萬元!這是怎麼回事呢?#高顏值逃犯「高顏值逃犯」解麗萍是什麼人?附人物經歷解麗萍於1968年出生於山西省汾陽市賈家莊鄉金井村,距離2020年已有52歲,雖然已是半老徐娘,卻因萬裡挑一的高顏值長相,被廣大網友稱為「美女蛇」。
  • 【中華青銅文明】國家一級文物「夔龍紋銅尊」
    【中華青銅文明】國家一級文物「夔龍紋銅尊」 2020-12-04 1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蟠馬陸怎麼養,餵什麼?獨家分享乾貨
    蟠馬陸,拉丁文:Oniscomorpha,與球馬陸同屬倍足綱。區別於球馬陸,球馬陸體節12節,縮成球能看到12節,蟠馬陸13節,縮成球能看到12節,觸角念珠狀,蟠的體型大多比球大。據說最大的蟠馬陸能長到9cm(國外品種),我國通常的蟠馬成體為2釐米左右。
  • 嶺南地區又有青銅禮器考古發現?青銅禮器到底有什麼講究?
    鏤空觚——盛酒器圖1-2. 青銅鼎——盛放熟食的一種除了在禮器上加以改進外,周朝還頒布了禁酒令。圖2-2. 青銅簋既然是規定為祭祀使用,伴隨的必然是周禮中嚴格的制度。漢代鎏金銅燻爐嶺南地區的青銅文化受中原文化影響很深,其成型年代也因此較晚。和中原地區追溯至商周的青銅器歷史不同,嶺南地區的青銅器鑄造始於戰國末年,晚了至少將近千年。不過,這並不代表戰國之前嶺南地區沒有青銅器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