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狂人」到綠色生活的先驅,周兆祥的人生經歷折射出香港人不斷增強的綠色意識。
曾經,香港人都認為周兆祥是傻的。他有很多「瘋狂」的習慣:他不吃肉,吃的菜是自己種的;他騎自行車上班,去超市買東西時自帶環保袋;即便條件允許,他也不在家裡裝空調。如今,再沒有多少人認為周兆祥自帶環保袋去超市很怪異了。一來因為政府從2009年開始徵收塑膠袋稅,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
周兆祥是一位退休的大學教授,過去30年一直致力將綠色生活帶入主流。他創辦了不少有影響力的環保團體,包括香港第一個有機農場、香港素食會和綠色生活教育基金。
如今,耕田種菜和素食主義越來越受香港城市人歡迎。不僅許多退休的老人喜歡租塊地自己種菜吃,就連很多年輕人也在認真考慮當農夫,要知道,農民可是他們祖輩那一代努力想擺脫的職業。中國大陸頻頻曝出的食品醜聞也是香港本地農業復興的原因之一。香港百分之九十的食物依賴進口,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
現在香港也愈來愈多素食餐廳。50歲的王先生是一位環保主義者,他也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他說:「現在吃素可比20年前容易多了,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吃素的好處。」
當王先生第一次跟家裡人說他想吃素時,家人還以為他要出家。直到幾年前王先生才能在家裡完完全全吃素。中國人講究一家人一起吃飯,對傳統烹調藝術又引以為傲,這使很多中國人難以接受素食主義,不少人都曾經因為吃素和家人有所爭執。
既然香港人對綠色生活的態度有所轉變,那麼他們是否還把周兆祥當瘋子?近年,周兆祥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綠色生活的精神和靈性層面; 他希望通過素食、靜心冥想和另類療法讓人「回歸自然」。周兆祥現正積極倡導食生的素食主義(raw veganism)。2013 年9月,周兆祥開了香港第一家生食餐廳——綠野小廚(Green Woods),他和他的夥伴們把綠野小廚視為 「本地最前衛的綠色生活培訓基地」。
從狂人到綠色生活的先驅,周兆祥如今再被視為生活在自己世界裡的極端人士。大多數香港人認為吃生冷的食物不健康,與中醫「寒熱平衡」的飲食原則相悖。但周兆祥的追隨者相信總有一天他們的觀念會改變。
周兆祥也遭到了環保主義者的批評。那些更關注香港環境政策的環保主義者說他迴避當前最迫切的問題,例如偏頗的環境評估制度,無止境的城市化以及備受爭議的垃圾場擴建提案等。他們亦質疑周兆祥迴避階級問題,只顧追求綠色生活。而周兆祥則堅持認為實現綠色生活不在於和政府打交道,也不在於從技術層面上對環境問題小修小補,而在於「改變人們的心靈和觀念」。
周兆祥的經歷反映了過去三十年來環境觀念的變遷。雖然人們對綠色生活的態度變得更加開放,但不斷提升的環保意識並不一定能帶來行為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