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文化:素食主義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由之路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素食主義是人類未來的出路(圖片來源:資料圖)

編者按:1999年12月31日晚上11時59分59秒,當全世界步入千禧年的剎那,世界上各個角落的數千萬名素食者,拯救動物者,環保份子同時發出了一個宣告,鼓勵更多人成為純粹的素食主義者,將人類與動物的關係從虐待和暴力的態度改為慈悲與關愛。此前,國際素食者聯盟(InternationalVegetarianUnion)各成員國代表,於1999年1月4日在泰國清邁舉行的世界素食者大會上聯名發出呼籲。他們宣稱在未來的太平盛世,素食主義(Vegetarianis)將為全球生態問題,饑荒、汙染等,提供出路。是未來全人類走向光明的必由之路,以下是這次大會的主題宣言

素食主義的道路

這項從1月4日至10日的第33屆世界素食者大會的主題為「素食主義是解決之道」。參加大會的各國團體與個人在為期一星期的座談會,講座、學習營、示範、考察中,充份討論了與素食聯繫密切的環境、健康和環保問題。

各國代表首先針對素食主義有望解決的國際問題進行探討,包括國際食物供應,生態問題,疾病預防及如何在各國實行素食主義。

來自各地的專家學者呈報的領域包括營養學、靈修方法、靜坐、去毒化(detoxicfication)、純粹的素食主義(Veganis)、素食的類別、國際健康與環保上的政治、素食主義(Vegetarianis)、各種治療法的新發現,包括針灸、斷食法、飲食管理、傳統泰國與中式草藥的使用。

主辦單位還於會場舉辦了各項展覽,包括健康飲食,致毒素的去除,各類蔬果的營養價值和好處。這次素食者大會是由成立於1889年的國際素食者聯盟(IVU)主辦,由泰國素食者聯盟,泰國百歲老人協會及清邁大學農業學系聯辦。

雪蘭莪聚名素食館的林孝雲代表大馬素食者協會出席該大會,並籤署了成立亞洲素食者聯盟的備忘錄。國際素食者聯盟主席,axwellG.Lee說明此次大會的目的是引起公眾對國際問題的關注。他說:「生命是一個整體,每一部份都在相互影響。人類對其他生靈的態度,飲食習慣,如何看待大自然都會直接影響人口和人類存亡。」

即使是素食者也經常忽略了生命是相互關聯的事實。人們以為自己是與他人,他物無關的原子或單子,空虛地存在於地球上,忽視了個體對生態,大地上的生物,動植物和其他人類的影響。

印度聖雄甘地說:「素食主義須要以道德為基礎。」axwell認為一名素食者不必過份強調素食對健康的好處,而應該更重視素食主義作為一種道德情操所能帶來的影響。近年來,素食主義已發展成生態保育或一種生態倫理的一部份。

營養不足的謬論

對素食會導致營養不良的攻擊主要來自肉食工業。他們通常指責素食會缺乏鐵質和維他命B12。這種指責缺乏根據,素食者是可以從多樣化的蔬果中攝取鐵質和B12的。B12缺乏的問題根源不在於葷食或素食,而是由於患者缺乏「內在因素」(intrinsicfactor)而無法攝取維他命B12。

一些素食者缺乏營養是由於飲食不當或食物不夠多樣化而導致。大致上,素食已被證實比葷食較健康。

有益獲科學證實

證明素食者較少患上慢性疾病或絕症的醫藥研究報告陸續面世。1997年由COA委員會提呈給英國政府的醫藥建議報告中,勸告人民不應攝取每日超過140克肉類。可惜這個建議基於某集團的政治利益而有意被忽略。

近期由英國醫藥學刊刊出,由JohnCuings與SheilaBingha撰寫的報告題為「飲食與癌症的預防」。該報告指出:「吃大量的生果、蔬菜、穀類和盡少吃肉、脂肪與鹽,是預防慢性疾病的最佳方法。以植物為基礎的經濟比牲口養殖的經濟更符合持續性發展。

Chang與Claude花了11年針對德國1900名素食者的研究顯示各種疾病因素在這批素食者身上造成的死亡率比一般大眾低了兩倍半。牛津大學醫學院對6000名素食者和5000葷食者的比較研究顯示素食者患心臟病的機率低了24%,而純素者(Vegan)即連蛋類和乳製品也不沾的人,患心臟病的機會比葷食者低57%。

對農業政策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為題「飲食、營養和慢性疾病的預防」的報告提出發展中國家人民飲食習慣的改變已越來越令人擔心。更多人已放棄原有的以素食為主的飲食方式而向西方的「富裕」(affluent)或肉食為主的飲食文化看齊。這趨勢會導致慢性疾病或西方文明病,如心臟病、高血壓、膽結石等的急速增加。

報告指出各國政府不應實行大量生產肉類的農業政策。以耕種為主的農業政策使土地能更有效的使用,資源得以更好的保存。穀類和蔬菜輕易的滿足特定人口的基本需要,而肉類卻不足以滿足同樣數量人口的需求。本來開發土地耕種就能餵飽特定人口,肉類生產卻須要開發更多土地,種植牧草和各種餵食的農作物,經過屠殺,加工,才移到消費者口中,其中浪費了多少資源、能源和製造了多少汙染。

該報告預言,只有塑造一個屬於素食者的世界,這世界才有望獲得拯救。

西方環保霸權?

當西方環保份子呼籲發展中國家控制濫伐木,胡亂發展時,某些以反西方霸權的名義自居的「第叄世界國家的英雄」就會激昂的指責道:「他們(西方國家)自己的森林砍光了,現在卻來阻止我們(發展中國家)伐木和發展;他們吃肉吃膩了,現在卻來叫我們不要吃那麼多肉;這是不公平的!是一種經濟壓制!」

這種指責令西方環保人士難堪,因為他們的確「沒有資格」批評發展中國家重蹈破壞的覆轍,但是他們的擔心是對的。我們對別人的善意批評的過激反應,有些像一個戒毒了的父親提醒孩子莫步其後塵時,孩子理直氣壯的反駁道:「難道你吸海洛因就可以,我吃迷幻藥的權利也沒有嗎?」

肉食業破壞環境

西方的農業革命將大量的耕地和森林改為畜牧場,導致肉食品的大量生產。為了迎合增長的肉食市場?,防止畜物疾病的抗生素,促進成長的荷爾蒙等化學藥品也急速的增加。這種化學品造成的汙染已威脅到人類的健康。

研究顯示在30年內畜牧業使用的四□基溴(tetracyclite)已增長了1500%,青黴素(penicillin)的使用增加了600%。這些劇增的化學物隨著畜物的排洩物和飼料剩餘物流入水道,它們含有硝酸鹽(nitrates)、抗生素、荷爾蒙、寄生蟲、重金屬和農藥,它們是食水來源。例如在英國,水源汙染的元兇是來自肉食業的7千萬頭牲口的排洩物。

西歐的研究顯示那裡的國民,每人可以從肉食業分配到3公噸的廢料和排洩物。在美國曾發生男人長乳房的事件,調查顯示這些男人是因為長期食用接受雌激素注射的牛隻而導致這種怪事。

從動物排洩物蒸發的氨氣(Aonia)已被證實為製造酸雨的原兇之一。大量的牛隻排洩的甲烷(ethane)也會助長溫室效應。水供短缺是世界性的問題,而畜牧業卻佔用了全世界約80%的水供。不論是基於個人健康還是為了保護生態,素食主義都能為世界的未來提供較為有望的方向。

相關焦點

  • 素食文化:探尋東西方文明的素食歷史傳承
    探秘東西方文明的素食歷史傳承(圖片來源:資料圖)英國有個作家非常可愛,寫了一本一本叫《素食主義史》的書。在書中,他洋洋灑灑地論述了從幾萬年前的類人猿到十幾萬年前的雜食類人類,再到一萬年前的近代人類都是食素的,並且還在書的開頭提醒人們亞當和夏娃可能也是食素的。當然這也許只是玩笑,但確有史實證明素食主義傳統一直受到歐洲貴族精英們,尤其是思想、文化界的青睞,食素被認為具有高貴的「貴族氣質」。
  • 素食文化:時尚與感恩——靈山素食進江南大學
    圖片來源:靈山社區導語:中國素食文化歷史悠久,早在先秦的文化典籍中「齋」,「齋戒」,「布衣蔬食」等概念就已經出現,佛教傳入中國後,基於慈悲護生的觀念推動了素食文化的廣泛傳播。在近代,由於經濟,倫理和營養學等方面的原因,素食主義逐漸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在東西方出現了許多提倡素食主義的團體。
  • 宋代的素食主義文化:情操與大自然的統一,道德與飲食觀念的融合
    這兩句話宣傳和讚揚食物的美好,素食主義者高潔情操的精神紐帶,素食、蔬菜是大自然的饋贈,現在常見的素食主義也正是由宋代掀起的風波而延續的。在宋代,這樣的素食主義是展現士大夫們的高潔情操與大自然相互融合的展現。
  • 涇渭分明的道教與佛教,為何在素食文化上達成統一的意見
    可就是這樣兩個涇渭分明的宗教,為何就在素食主義上取得了共識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一.解釋什麼是素食主義中國不僅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也是一個擁有悠久優秀歷史文化的國家。在百花齊放的藝術史上文化具有多樣性特點、同樣的,飲食也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 中華素食文化之流變考
    中華素食文化之特點  我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各個地方、各個民族都有其特色的菜餚,如同一座座行走的飲食博物館,且在長年累月的發展之中,還逐漸形成了極具華夏代表性的「八大菜系然而,不管是哪個地方的菜系,素菜始終都是與地方特色菜並駕齊驅的特色飲食文化。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 素食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選擇與實踐,深受文人雅士、僧人居士所推崇。我國的素食文化都有什麼特點呢?千年之前的素食與今天的素食又有什麼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以交流互鑑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由於時間和地域分布的差異,產生了多種具有顯而易見區別的文明,包括璀璨的中華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印度文明、瑪雅文明等。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所指出的,文明只有奼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每一種文明都是歷史長河中人類勞動與智慧的積澱,都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都值得尊重。
  • 美專家:嚴守素食主義對地球沒好處
    在十種不同飲食方式中,純素食主義在能夠養活人數的排名中只排第五。     美國研究人員表示,飼養牲畜已經佔用了地球大部分的土地,而沒有動物之後,這些土地並不一定能夠自動生產出更多糧食。因為本用於飼養禽畜和種植飼料的大部分土地並不適合於糧食作物的種植。因此,如果每個人都成為素食者,大量寶貴的土地會被浪費。
  • 長期堅持素食主義對健康真的好嗎?是時候知道答案了
    素食主義,有的地方也稱為「食草主義」,是在當今社會比較流行的一種飲食養生習慣。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凡是奉行素食主義的人們,不會吃從任何動物身上各部分所製成的食物,在「燈紅酒綠」的當代飲食習慣之中保持著一種「清新脫俗」。
  • 大陸第一家高校素食文化協會是如何在北大成立的
    這是北京大學素食文化協會春季學期的招新現場,今年已是素協成立的第十八年。在這次招新後,又有150名素食愛好者因餐結友,相識相知。據統計,在中國的兩千多所高校中,創立素食協會的只有45所,而北大則是大陸第一家。在2000年5月,一批喊出「關愛生命,健康飲食」的年輕學生矚目地將素食理念紮根燕園,並期待著這種主張能夠「為人所知,為人所理解,為願意選擇的所選擇」。
  • 素食主義,才是人類體育的新爆款
    已經多年奉行素食主義的Sam說服莫林放棄了各種肉類食物以及乳製品,他也因此改吃蔬菜、堅果和水果為主的食物。「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在我戒掉紅肉之後,膝蓋的炎症有了明顯改善,並且可以更快從疲勞中恢復。」在斯莫林看來深,吃素可以幫助自己減少傷病困擾、持續保持健康。而阿森納後衛貝萊林也說,吃素後自己的傷病恢復更快了。
  • 音樂文化的發展,其實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歷程密不可分
    音樂文化的發展,其實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歷程密不可分。一首《霓裳羽衣曲》,奏出了中國古典樂章的華美;一首《命運交響曲》,代表著貝多芬對於音樂和人生的感悟。音樂文化之所以能夠發展到今天這種高度,其實與人類文明進步的歷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人類整體文明的每一次進步,都會在藝術層面得到非常明顯的體現。音樂文化的原始時代「音樂」,顧名思義是先有聲音,然後再形成樂曲。
  • Topic:不滿純素食主義,和肉食者對自身歷史處境的擔憂有關
    《衛報》的評論員 David Mitchell 撰文表達了對「純素食主義」的大量出現而惱怒,同時他也對這種惱怒的感覺作出了分析。David 對日益興起的「純素食主義」的煩惱,來自於上周 BBC 新聞報導了純素食主義者 Jordi Casamitjana 發起的一場「道德純素食主義」運動。 Jordi 稱自己堅持的「道德純素食主義」,是區別於僅限飲食層面的素食主義。「有些人只是吃素,但他們不關心環境和動物,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健康」,他告訴 BBC 。
  • 素食文化:他們為何都吃素?盤點人類史上的曠世奇才
    編者按:古往今來,許多人類歷史上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們,以自己空前的才華與成就,深刻的影響了人類文明的進程,他們或曠世難逢,或舉世無雙,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燦若繁星,光照後世。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素食者。
  • 以開放包容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原標題:以開放包容推動人類文明進步(鐘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⑥)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將開放包容的中國精神融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呼籲世界各國遵循開放包容的精神創造人類美好未來。
  • 龍寬引素食主義新風潮 以身作則愛護地球
    據悉,今年龍寬接受了某國際巨星的神秘電話邀約,協助並參與拍攝其全球範圍內以「素食主義」為主題的紀錄片,也將於不久之後與大家見面。素食所帶來的並不僅僅是身體健康,更傳達出身為地球公民為保護地球的環保理念。而音樂人龍寬早在1998年就開始吃素,當時她只是單純為了好玩,但試了一個月之後就不想改回去了。龍寬一直在關注全球暖化等方面的世界課題,才知道吃素是防止環境危機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所以她決定堅持進行下去,到現在已經有十六個年頭。
  • 為何宋代人崇尚素食?是一種精神升華,還是吃飽了撐的
    當時很多的人都以素食為主來尊崇儒家學說。並且宋朝時期經濟特別繁榮,人民安居樂業,很多人在吃喝不愁的基礎上,便想著法子去娛樂,追求素食也成為一種娛樂情懷。在宋太祖建立了宋朝之後,對於佛教方面也是大力的宣傳與發揚。眾所周知,僧人一向都是吃素食的。而隨著佛教在宋朝有著很高的地位,那麼素食主義也就在宋朝逐漸的推廣開來。
  • @素食者 營養均衡要遵循這四項「健康原則」
    近幾年,新素食主義風靡世界,其跳出簡單的「吃或不吃」的慣性思維,把素食看成一種生活態度,以達到清心養生。「素食」文化發展至今,人們對「素食」的理解和追求更多基於健康層面。  新素食主義不等於簡單戒葷  劉璐介紹說,宗教信仰、環保主義、從小養成的食素習慣以及貧困,是傳統素食主義的四大成因。
  • 思想之光照亮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之路
    5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明交流互鑑的重要論述內涵不斷豐富,影響與日俱增,有力推動了人類不同文明交流互鑑,有力推動了世界各國人民相互了解,有力推動了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為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帶來了新的曙光和希冀。
  • 對於素食主義者來說,素食的目的無非是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
    就我個人來講,目前進行素食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其次是儘可能不去傷害和我們享有同等生存權利的其他生物(主要指動物),但是別人素不素食並不是我能掌控的,我也不會對此加以排斥。對於非素食主義:一、非素食是他們選擇的權利,沒有人能輕易否定。
  • 看過「小丑」傑昆奧斯卡感言後,我理解了動物權利和素食主義
    傑昆說,當他親眼看到人類對動物的殘忍時,他的心裡就埋下了一顆讓他開始不信任、憤怒、甚至害怕人類本性的種子。當他經歷了更多的世間險惡後,他更加確定:在某種程度上,人類粗暴地濫用著自己的權力。很多人在聽到這段話時可能會覺得很極端,畢竟在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主流文化中,素食尚未被大眾所接受,「動物福利」或「動物權利」的概念更讓人覺得是無稽之談。然而今天,哪怕你完全不認同,希望你放下偏見和固化的思維,去了解一下:這些理念到底在講什麼、是如何發展至今的?是什麼人在支持這些?他們又是為了什麼目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