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不滿純素食主義,和肉食者對自身歷史處境的擔憂有關

2020-12-05 好奇心日報

《衛報》的評論員 David Mitchell 撰文表達了對「純素食主義」的大量出現而惱怒,同時他也對這種惱怒的感覺作出了分析。

雖然自己是一個肉食者,但 David 意識到,對一群「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人」表現出惱怒是不可取的。而對純素主義者來說,把不傷害他人的行為發揮到相當大的程度,也是不可取的。

David 對日益興起的「純素食主義」的煩惱,來自於上周 BBC 新聞報導了純素食主義者 Jordi Casamitjana 發起的一場「道德純素食主義」運動。 Jordi 稱自己堅持的「道德純素食主義」,是區別於僅限飲食層面的素食主義。「有些人只是吃素,但他們不關心環境和動物,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健康」,他告訴 BBC 。

Jordi 因為自己被反殘酷運動聯盟解僱而將後者告上法庭,他認為解僱理由是他披露了聯盟將養老基金投資於動物測試公司,他聲稱自己的素食信仰受到了歧視。但聯盟則說, Jordi 是因為工作中的嚴重行為不當而被開除的,將他的解僱與純素食主義聯繫起來是錯誤的。

在明年三月的聽證會上,一個就業法庭將首次決定「純素食主義」( veganism )是否是受法律保護的「哲學信仰」。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 veganism 是一種不使用動物產品,尤其是不在飲食中使用動物的行為,是一種拒絕動物作為商品的相關哲學。

如果審理委員會的裁決為「是」的話,歧視索賠的上訴將得到全面審理。

「宗教或信仰」是英國 2010 年頒布的《平等法》中所涵蓋的 9 個「受保護性質」之一。其他還有(排名不分先後):年齡、殘障、性別重置手術、婚姻與民事合夥關係、懷孕和生育、種族、性別、性取向。

僱主因僱員的「宗教或信仰」對其採取區別其他僱員的對待做法屬於直接歧視,是違法的。以宗教或信仰為理由的騷擾和幹擾的間接歧視,也是非法的。

而判斷一個人是否將其作為一種哲學信仰,純素食主義必須滿足:

1、是真心實意地在進行素食行為2、是人類生活和行為的一個重要和實質性方面的信仰3、達到一定的說服力、嚴肅性、凝聚力和重要性4、在民主社會中值得尊重,不與他人的尊嚴相牴觸,不與他人的基本權利相衝突5、是一種信念,而不是基於現有信息狀況的意見或觀點

如果 Jordi 在他的聽證會上獲得成功,將改變純素主義者的生活。 Jordi 的律師 Bindmans LLP 表示:「如果我們獲勝了,道德純素食主義者將得到保護,也將成為應對純素者就業歧視的基礎,以及未來提供相應商品、服務和教育的基礎。」

但神學智庫 Theos 的 Nick Spencer 則持更為懷疑的態度,他認為:「如果我們都變成了權利持有者,那當我的權利與你們的權利發生衝突時,我們最終不得不訴諸法庭,解決我們之間的分歧,這可能會讓每個人都感到壓抑。」

David 將自己惱怒的一個原因歸結為,一些純素食主義者看起來很激進,愛說教,又顯得很憤怒。而且突然出現大量這樣的人,他們又總認為自己是對的。但在幾乎沒有素食主義者的時候,人們幾乎從來不用思考這個問題。

「道德純素食主義是條理分明的、真誠的和廣泛傳播的——坦率地說,它的支持者可能需要保護,免受像我這樣憤怒肉食者的偏見。然而道德實際上是相對的。我們的道德規範是根據我們所生活的時代規範來校準的。」

David 認為,因為自己從小在吃「死動物」的環境中長大,所以他吃「死動物」。這是正常的,現在仍然是正常的,只是這種正常性少了一點。

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上,曾經被視為正常的事情開始被視為錯誤的情況並不少見。有時是同性戀恐懼症,有時是公開批評當權者——這取決於時間和社會。也許所有這些素食主義者都是這種變化的先兆。它讓 David 煩惱的原因在於,這會讓他擔心自己正在成為歷史的受害者,就像他吃過的所有動物一樣。

題圖來自 pexels

相關焦點

  • 美專家:嚴守素食主義對地球沒好處
    在十種不同飲食方式中,純素食主義在能夠養活人數的排名中只排第五。     美國研究人員表示,飼養牲畜已經佔用了地球大部分的土地,而沒有動物之後,這些土地並不一定能夠自動生產出更多糧食。因為本用於飼養禽畜和種植飼料的大部分土地並不適合於糧食作物的種植。因此,如果每個人都成為素食者,大量寶貴的土地會被浪費。
  • 素食主義:尋求的目標和改變(2)
    餘力講述的是有關「低脂全谷天然蔬食和蔬食營養」,效果比預想的要好,聽眾們對吃什麼更健康、更有營養的不斷追問,讓這場講座持續了近一小時。周末才是維根小屋安排的公眾健康沙龍,上一周是探討母嬰的飲食問題,而接下來的一周則是有關運動的蔬食營養問題。
  • 肉食者可增強心理健康,三成素食者易患抑鬱症!
    研究人員回顧了18項關於精神健康和吃肉習慣之間關聯性的研究報告,共涉及160257份參與者。他們推斷稱,素食或者純素食主義者出現抑鬱症、焦慮症和自殘的概率顯著增大,不吃肉可能是一種「行為標記」,表明人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很糟糕。目前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數據進行驗證。
  • 【雙語彙】素食主義與氣候變化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U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正在北非國家摩洛哥的馬拉喀什舉行,全球各國政府和民間組織的代表會聚一堂,討論如何進行全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的窘境。他們的工作看起來很緊迫,因為異常氣候已經在敲門。
  • 看過「小丑」傑昆奧斯卡感言後,我理解了動物權利和素食主義
    瑞凡憑藉自身的天賦和努力,十幾歲就成功躋身好萊塢,成為了紅極一時的天才演員。而傑昆在8歲時就開始客串電影,同樣引起了很多優秀導演的注意。▲童星時期的傑昆他們的命運本該走向無邊的成就,可傑昆的哥哥瑞凡卻在23歲時因為吸毒過量突然去世,就死在傑昆的身邊。從此,傑昆被推向臺前。
  • topic用法,社交媒體話題如果說topic,有點落伍哦
    今天我們來學習topic的用法。Let's switch to some other topic.我們換個話題吧。I have discussed this topic in some detail.我已經詳細討論過這個話題。
  • 長期堅持素食主義對健康真的好嗎?是時候知道答案了
    素食主義,有的地方也稱為「食草主義」,是在當今社會比較流行的一種飲食養生習慣。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凡是奉行素食主義的人們,不會吃從任何動物身上各部分所製成的食物,在「燈紅酒綠」的當代飲食習慣之中保持著一種「清新脫俗」。
  • 素食文化:素食主義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由之路
    他們宣稱在未來的太平盛世,素食主義(Vegetarianis)將為全球生態問題,饑荒、汙染等,提供出路。是未來全人類走向光明的必由之路,以下是這次大會的主題宣言:素食主義的道路這項從1月4日至10日的第33屆世界素食者大會的主題為「素食主義是解決之道」。
  • 宋代的素食主義文化:情操與大自然的統一,道德與飲食觀念的融合
    中國作為一個以農業為主力的泱泱大國,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上長河中,不斷開發和拓展,不斷積累和創新,塑造出了一個飲食文化豐富且獨特的國家。在飲食歷史長河之中,發展到宋代的飲食有了新的變化。這兩句話宣傳和讚揚食物的美好,素食主義者高潔情操的精神紐帶,素食、蔬菜是大自然的饋贈,現在常見的素食主義也正是由宋代掀起的風波而延續的。在宋代,這樣的素食主義是展現士大夫們的高潔情操與大自然相互融合的展現。
  • 肉食者的罪與罰_讀書頻道_鳳凰網
    作者約翰·羅賓斯以美國肉食者為例,以海量的科學研究數據為基礎,參以作者親眼目睹親耳聽聞的諸多關於養殖業真實現場的證據,對美國養牛、養豬、養雞業者以及被金錢收買、良心喪失的議員、科研人員,在殘害民眾健康方面的罪惡,給予了強有力的、無可辯駁的、義正詞嚴的控訴與斥責。
  • 印度迎世界地球日 「小綠人」宣傳素食主義
    印度迎世界地球日 「小綠人」宣傳素食主義2) "← →"翻頁 當地時間2013年4月22日,印度海得拉巴,善待動物組織(PETA)成員全身綠色宣傳素食主義
  • 龍寬引素食主義新風潮 以身作則愛護地球
    據悉,今年龍寬接受了某國際巨星的神秘電話邀約,協助並參與拍攝其全球範圍內以「素食主義」為主題的紀錄片,也將於不久之後與大家見面。雖然現在演藝圈內吃素的人的確不少,但龍寬認為:「演藝圈裡大部分人都是因為健康、瘦身、宗教信仰等關係吃素,並沒意識到這和環保的關係。」龍寬早年間還曾經組建過一個演藝圈素食俱樂部,也籌備過一個關於素食主義的演出,邀請身邊的歌手朋友一起來號召大家多吃素、投身環保。
  • 素食文化:探尋東西方文明的素食歷史傳承
    探秘東西方文明的素食歷史傳承(圖片來源:資料圖)英國有個作家非常可愛,寫了一本一本叫《素食主義史》的書。在古希臘那個流淌著智慧和高貴血液的黃金時代,蘇格拉底、柏拉圖成為素食主義的代表,在他們看來,只有吃素才可以獲取純淨的智慧。希臘人、埃及人、希伯萊人最初都是主張食素的,這種風氣一開始都是與「智慧」聯繫在一起的。及至古希臘著名學者畢達哥斯拉的出現,素食主義風潮更是席捲整個古希臘,他的學說成為整個西方素食主義者的宗教。
  • 「素食主義拯救地球」的五個事實
    目前,超市和餐館的選擇越來越多,書店的貨架上也擺滿了用於素食的食譜。根據經濟雜誌《經濟學人》的報導,去年美國純素食食品的銷量猛增,是普通食品銷量的十倍。 眾所周知,素食主義不僅能對我們的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而且對環境也有積極的影響。但是,知道素食主義對於我們正面臨的氣候變化危機有多積極是無害的。即使您此時不是素食主義者,也可以選擇多吃素食。
  • 環保從我做起:對話香港綠色素食主義先鋒周兆祥
    他創辦了不少有影響力的環保團體,包括香港第一個有機農場、香港素食會和綠色生活教育基金。  如今,耕田種菜和素食主義越來越受香港城市人歡迎。不僅許多退休的老人喜歡租塊地自己種菜吃,就連很多年輕人也在認真考慮當農夫,要知道,農民可是他們祖輩那一代努力想擺脫的職業。中國大陸頻頻曝出的食品醜聞也是香港本地農業復興的原因之一。香港百分之九十的食物依賴進口,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
  • 素食和蔬食到底可不可靠?
    研究人員發現,攝取鈣和蛋白質含量較低的素食者比發生肉食的人發生骨折的風險平均高43%。–湯米素食主義起源於西方,被定義為一種「不食用肉、家禽、魚及他們的副產品,食用或不食用奶製品和蛋」的習慣。在2018年法國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9萬名成年人,考察了他們放棄不同事物類別後對抑鬱症狀的影響,其中包括肉食者
  • 素食主義,才是人類體育的新爆款
    在接受英國《每日郵報》採訪時,曼聯中衛斯莫林一臉幸福,「我覺得吃素真的很有用,你會發現,你吃什麼東西和你球場上的表現有著直接的聯繫。」 斯莫林透露,自己是在妻子Sam的說服和影響下才徹底地成為了一名素食主義者。Sam曾經是一名模特,現在則成了一位攝影師和動物權益保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