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特雷斯:保護大型貓科動物就是保護物種的多樣性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聯合國3月2日電(記者王建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日說,保護大型貓科動物就是保護物種的多樣性,必須制定並實施以科學和法治為基礎的保護政策,以拯救大型貓科動物及其他受到威脅或瀕危的物種。

在3月3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來臨前夕,聯合國舉辦系列活動,提醒人們關注老虎、獅子和豹子等大型貓科動物所面臨的威脅。

古特雷斯在致辭中說,今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的關注焦點是大型貓科動物。這些肉食動物分布在非洲、亞洲和南北美洲,它們充滿魅力,英俊矯健,深受人們喜愛,卻日益面臨滅絕的危險。「就在一個多世紀前,亞洲還有10萬隻野生虎。如今,僅剩下不到4000只。」

古特雷斯指出,保護大型貓科動物就是保護物種的多樣性。如今,大型貓科動物的境遇相似,都面臨棲息地減少、氣候變化、被獵殺、遭非法販運等威脅。

他還對冒著生命危險保護瀕危動物的執法人員表示敬意。「我呼籲世界各地人民提高認識,伸出援手,從自己做起,行動起來,讓大型貓科動物以及珍貴而脆弱的生物多樣性能夠生生不息,延綿不斷。」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1973年3月3日獲得通過。2013年12月20日,第68屆聯合國大會將3月3日定為「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的主題為「大型貓科動物:面臨威脅的掠食者」。

責任編輯: 李志強

相關焦點

  •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保護生物多樣性迫在眉睫
    中新社聯合國9月30日電 (記者 馬德林)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30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多位與會人士強調生物多樣性正遭破壞,呼籲各國立即行動,加大保護力度。此次會議由第75屆聯合國大會組織召開。無論是從道德角度、經濟角度,還是生存角度,都有理由保護生物多樣性,「人類在這顆星球上的存續,取決於我們保護自然界的能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生態破壞並不純粹是環境問題,它涵蓋經濟、健康、社會正義等多方面,甚至會影響地緣政治。正在威脅人類健康的新冠肺炎就是生態平衡破壞的後果之一。
  • 大型貓科動物有哪些?現存7種大型貓科動物體重概況
    按照目前公認的分類標準,大型貓科動物只有7種——虎、獅、美洲豹、豹、美洲獅、獵豹、雪豹。其中5種為豹亞科,2種為貓亞科。2017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貓科專家組將貓科動物修訂為2亞科、8世系、14屬、41種、80亞種。
  • 世界自然基金會:大熊貓保護為大型食肉動物保護帶來機會
    我們認為,這個研究成果表明應該更加重視大型食肉動物在健康的生態系統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對它們的保護,而非大熊貓保護對大型食肉動物的保護沒有貢獻。相比食草動物,大型食肉動物對棲息地要求更高、對人類活動的幹擾也更敏感。在全球範圍內都經歷了大規模的退縮。
  • 保護虎豹 你我同行——2018年「世界野生動物植物日」主題宣傳活動...
    中國日報3月1日電 3月1日,中國2018年「世界野生動物植物日」主題宣傳活動在廣東省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啟動。今年是第五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中國的活動主題是「保護虎豹,你我同行」,倡導加強虎豹等大型貓科動物保護。
  • 林草科普|中國林草建設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
    生物多樣性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3個層次。作為生態建設的關鍵部門,林草系統承擔了森林、草原、溼地、荒漠幾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及陸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職能。近年來,中國林草建設有力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 WWF:大熊貓作為傘護物種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貢獻非常明顯
    ,研究認為,不應過度依賴於單一物種保護策略來保護某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人民視覺 圖就此研究,8月7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副總幹事(項目)周非向澎湃新聞表示,這個研究成果表明應該更加重視大型食肉動物在健康的生態系統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對它們的保護,而非大熊貓保護對大型食肉動物的保護沒有貢獻。周非說,相比食草動物,大型食肉動物對棲息地要求更高、對人類活動的幹擾也更敏感。在全球範圍內都經歷了大規模的退縮。
  • 「保護和恢復生物多樣性符合我們的利益」
    日前在巴黎舉行的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上,與會各國政要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就全球氣候環境治理提出多項倡議、作出具體承諾,共同推動國際社會採取行動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為今年在中國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上達成「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創造條件。
  • 為什麼大型貓科動物很多,卻少有大型犬科動物?
    貓科動物中的獅子和老虎,一直佔據著食物鏈的頂端,但不知道你是否發現,同樣是非常成功的掠食者,野生動物中大型貓科動物很多,大型犬科動物的數量卻很少。兩個物種間如此大的體型差異是如何形成的,我們來簡單的分析一下。
  • 綜述: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
    新華社巴黎1月11日電 綜述: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新華社記者陳晨 唐霽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11日通過現場和視頻通話相結合的方式在巴黎舉行,主題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峰會從保護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促進生態農業、為生物多樣性融資以及保護人類健康、物種和熱帶森林四個方面,就保護生物多樣性凝聚共識並落實相關承諾,為今年在中國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上達成「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創造條件。第四屆峰會倡議者、法國總統馬克龍在開幕式致辭說,舉辦此次峰會的目的是要讓全球攜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承諾和行動得以加強。
  • 遍布亞歐北美的大型食肉動物,其數量約為三大貓科猛獸總和的四倍
    按照能量金字塔的原理,處於生物鏈頂端的物種,數量要遠遠小於底端的物種,比如大型食肉動物,它們的數量要遠遠小於昆蟲老鼠,因為它們需要大量的獵物和大面積的棲息地,在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之下,這些大型食肉動物往往最先受到影響,數量急速下降,一部分走向滅絕,一部分瀕臨滅絕。
  • 為什麼大多數大型貓科動物耳朵是圓的,小型貓科動物反而是尖的?
    但是,貓科動物則不同了,貓科動物有著敏銳的聽覺,它們的聽覺範圍通常在60-65000赫茲之間,也就是說雖然貓科動物無法捕捉到低振動頻率的聲音,但是它們卻能聽到高振動頻率的聲音,也就是超聲波。01首先是生存環境大型貓科動物,簡稱「大貓」,泛指豹亞科下的所有貓科動物,比如獅子、老虎、花豹、美洲豹等等。這些大型的貓科動物在分布上很少有重合的地方,比如老虎是亞洲獨有的動物,而獅子則主要分布在非洲,美洲豹則是美洲獨有的物種。
  • 專家解讀國家公園:主要用於保護生態系統、兼顧保護重要物種
    其後,中央深改組會議通過了東北虎豹和大熊貓這兩個名字帶野生動物的國家公園的試點實施方案,許多人由此推論,中央建國家公園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至少,有一種類型的國家公園的功能就是保護野生動物:野生動物國家公園就是野生動物類型國家公園?用國家公園形式保護野生動物比用自然保護區形式更好?最應該用國家公園形式進行最嚴格保護的野生動物是東北虎豹和大熊貓?
  • 它是貓和虎的「綜合體」,被譽為最美貓科動物,如今卻瀕臨滅絕
    靈長類動物在演化的過程中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在大約五百多萬年前靈長類動物的進化開始朝著猿猴和猿人兩個方向發展。經過了數百萬年的發展,最終演化成人類與自然靈長類動物這兩大分支。有人認為貓科動物在演化過程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以至於如今的貓科動物分化為大型貓科動物和小型貓科動物,其中大型貓科動物有各種虎類、豹子和獅子,而小型貓科動物則有各種貓類。然而自然界中存在著一種外形介於大型貓科動物和小型貓科動物之間的物種,它就是安第斯山虎貓。即使不看照片,通過它的名字我們也能猜想到這是一種外形和老虎、貓相似的動物,實際情況也真是如此。
  • 雲南:保護生物多樣性 守護生態安全屏障
    雲南省國土面積39.4萬平方公裡,僅佔全國的4.1%,但各類群生物物種數均接近或超過全國的一半。根據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和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聯合發布的《雲南省生物物種名錄(2016版)》,雲南現記錄有大型真菌、地衣、高等植物、脊椎動物25434種。
  • 高原鼠兔——保護西藏高原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性物種
    鼠兔是兔形目鼠兔科下的一種動物。圖源/百度百科高原鼠兔—保護西藏高原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性物種Andrew T. Smith & J.中國在制定國家級保護動物名錄時對於那些非常有名的物種非常重視,而一些雖然在國際上已被公認為瀕危動物但卻不很出名的物種卻未被列入名錄,因此目前還無法了解高原上瀕危動物的全部情況(Baillie and Groombridge,1996)。在青藏高原這樣大的區域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程。
  • 高原鼠兔—保護西藏高原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性物種
    鼠兔是兔形目鼠兔科下的一種動物。圖源/百度百科高原鼠兔—保護西藏高原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性物種Andrew T. Smith & J.中國在制定國家級保護動物名錄時對於那些非常有名的物種非常重視,而一些雖然在國際上已被公認為瀕危動物但卻不很出名的物種卻未被列入名錄,因此目前還無法了解高原上瀕危動物的全部情況(Baillie and Groombridge,1996)。在青藏高原這樣大的區域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程。
  • 亞洲貓科動物演化和遺傳多樣性形成的重要機制
    ,揭示了亞洲貓科動物演化和遺傳多樣性形成的重要機制。東南亞包涵了多個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也是貓科動物種類最為豐富的地域之一,分布著37種貓科動物中的12種。為了探尋東南亞貓科動物的演化歷史,羅述金課題組及合作者對其中6個物種(豹貓、漁貓、亞洲金貓、雲貓、虎和豹)進行了基於線粒體和核基因組分子遺傳標記的群體遺傳學和分子進化研究。結果顯示除了豹以外所有貓科動物均表現出印度支那種群與巽他種群之間顯著的種群遺傳差異。
  • 聯合國秘書長呼籲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強氣候行動
    據新華社聯合國1月11日電  (記者王建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11日舉行的「一個星球」峰會上,呼籲國際社會努力保護生物多樣性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保護生物多樣性離不開公眾的參與
    在今年,澳大利亞山火持續超過200天,侵襲多個物種自然棲息地;東非多國遭受嚴重蝗蟲災害;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面積暴發,這些都引發了人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再度思考。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即將到來之際,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可以怎麼做?
  • 有大型貓科動物,為什麼沒有體型相當的犬科動物?
    然而,它們都是人類從自然存在、體型較小的犬科物種培養出來的品種,其實都屬於同一個物種。相比之下,大型貓科動物分屬於不同物種,都是自然演化的產物。它們之所以演化出雄偉的體型,是為了儘可能發揮自身捕獵方法的優勢,牢牢佔據所處生態系統中頂級掠食者的地位——換句話說,就是為了生存下去。犬科動物在這方面走得沒有大型貓科動物那麼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