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過神經系統,大腦「隔空」直接指揮身體

2020-12-03 DeepTech深科技

技術突破:無線腦-體電子元件可繞過神經系統的損傷來實現運動。

重要意義:全球有數百萬人被癱瘓所折磨,無時不刻都渴望著擺脫疾病的困擾。

主要研究機構:

-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

- 韋斯生物和神經工程中心(Wyss Institute at Harvard)

- 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 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成熟期:10至15年

Grégoire Courtine持有腦脊柱接口的兩個主要部分

在利用腦植入來恢復脊髓損傷引起的運動自由受損上,科學家們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近年來,藉助腦植入物,少量患者已可以通過思想來控制計算機光標或者是機器臂。現在研究人員正在嘗試意義重大的下一步:治癒癱瘓。

他們利用無線電將大腦讀取技術直接連接到身體上的電刺激器,創造出法國神經科學家Grégoire Courtine所稱的「神經旁路」,從而使人們的想法能夠再次控制他們的四肢。

由Robert Kirsch和Bolu Ajiboye領導的凱斯西儲大學團隊對一個四肢癱瘓者進行了一次實驗,他們在癱瘓者的手臂和手掌肌肉安裝了超過16個的精細電極,在大腦中放置了兩個比郵票還小的矽制記錄裝置,上面有上百個頭髮大小的金屬探針,來探測神經元發出的命令。

在操作過程中,志願者在彈簧扶手的幫助下緩慢地抬起了他的手臂,並可以實現手掌的張和握,他甚至可以把有吸管的杯子遞到嘴邊。

左:一個帶電極的大腦閱讀晶片的特寫 右:模擬脊髓的柔性電極

這個凱斯西儲大學將要在醫學雜誌上發表的結果,是使用植入電子設備來恢復各種感官和功能的廣泛研究中的一部分。除了治療癱瘓外,科學家希望能夠使用所謂的「神經義肢」,通過在眼睛中放置晶片來恢復視力,或者是恢復阿爾茨海默病人的記憶。

相比起非常成熟的人工耳蝸,讓「神經義肢」改善癱瘓會更有難度。在1998年,一個患者使用腦探針實現了移動計算機光標的任務,但它並沒有任何更為廣泛的實際應用。該項技術仍然太基礎、太複雜以及無法脫離實驗室的環境。

瑞士億萬富翁Hansj?rg Wyss專門為解決脊髓旁路等神經科技的技術設立了研究中心。該研究中心的領導人是約翰·多諾霍(John Donohoe),他正試圖帶領神經科學家、技術人員、臨床醫生共同創建一個商業上可行的系統。

對於多諾霍來說,首要任務之一是製造「神經通」——這是一個超緊湊型無線設備,以網絡速度從大腦收集數據。多諾霍說,「這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大腦通信器。」

無線神經通訊裝置模型

雖然很複雜,並且進展緩慢,但是神經旁路仍然意義重大,病人對此充滿了強烈的期待,多諾霍說,「人們希望恢復他們的日常生活。」

神經旁路中的裡程碑

● 1961年:醫生和發明家William F. House測試了第一個人工耳蝸,證明可以恢復聽力。該設備使超過25萬人受益。

● 1998年:醫生在一個不能說話的癱瘓者的大腦中安裝了一個電極,使其通過計算機與人交流。

● 2008年:猴子的大腦信號通過網際網路從美國發送到日本,從而激發機器人在跑步機上行走。

● 2013年:美國監管機構批准了Second Sight公司出售的「仿生眼」。原理是利用縫合到視網膜的晶片,從而繞過受傷的光感受器。

● 2014-2015年:俄亥俄醫生開始努力使兩個不同癱瘓類型的男人「重獲新生」。他們的想法可以傳遞到他們手臂上的電極,從而實現手指的伸縮。

● 2016年:28歲的Nathan Copeland通過大腦植入物操控了一個機器臂,使得他可以「感覺」到手指,還在歐巴馬總統訪問實驗室時與他頂拳。

脊柱受傷導致右腿癱瘓的猴子,在實施手術後恢復正常行走能力

相關焦點

  • 靠腦機接口「隔空探物」,大腦植入晶片可實現「心靈感應」
    以「意念發功」、「透視看物」、「隔空探物」為代表的特異功能開始大行其道,各種能人異士層出不窮。最後竟然搞出來「意念操控飛彈」、「遠程發功滅森林大火」的鬧劇。這一次,科學家們找到了另一條有足夠的因果鏈條的解決方案,通過讀取大腦中的特定神經信號,建立起與人類認知和行動相關的聯接,從而實現直接用大腦來「操控外物」。關於腦機接口,最近看到一句非常打動人的比喻:「腦機接口是人類往大腦宇宙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非常有詩意吧。科技狂人馬斯克已經把Neuralink研製的第一代腦機接口安裝到豬的大腦上了,目前來看這些豬還活蹦亂跳地活著。
  • 動態電極繞過眼睛直接刺激大腦,在盲人腦海畫出...
    新智元報導來源:Cell等編輯:嘯林、雅新【新智元導讀】最新研究繞過眼睛,通過動態電極刺激大腦,直接讓天生的盲人腦海中出現字母!「智子倒計時」、「缸中之腦」、「黑客帝國」,讓人分不清虛擬還是現實的直接意識輸入,或許真的離我們不遠了。
  • 我國「腦語者」晶片突破:「意念」隔空打字成現實
    一名男生佩戴著布滿靈敏電極的黑色腦電極帽,緊盯屏幕,在無需雙手操作的情況下,通過「意念」「隔空打字」,將字符輸入指定區域。實驗室外,「隔空打字」的速度角逐,已在賽場上演。2019年8月,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神經工程與康復實驗室研究生魏斯文,在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的「BCI腦控機器人大賽暨第三屆中國腦機接口比賽」中,以最高每分鐘691比特的腦控打字解碼速度,奪得桂冠。
  • 大腦與軍事武器直接相連 神經系統科學發展令人驚駭
    據外國媒體2月7日報導,神經系統科學的日益發展將使未來戰場上的將士們能通過大腦直接操縱武器。屆時,士兵的大腦將直接與武器系統相連。如果武裝部隊能夠與神經系統科學領域的最新技術相結合,部隊作戰能力將大大提升。人們在應徵入伍時將接受腦部掃描,在成為士兵後將接受有關大腦刺激方面的課程、訓練。
  • 科學家利用動態電極繞過眼睛直接刺激大腦,在盲人腦海畫出字母
    無論是有視力的還是盲人,動態刺激都能準確識別大腦的視覺世界空間圖所預測的字母形狀。在實驗中,盲人可以快速提交和識別表格,每分鐘最多可以填寫86表格。Daniel Yoshor 教授表示:「當我們使用電刺激在患者大腦上直接追蹤字母時,他們能夠『看到』預期的字母形狀,並能夠正確識別出不同的字母。他們把看到的這些字母描述成發光的斑點或線條,就像在天空中出現的字母一樣。」
  • 睡覺時身體突然一抖,雙腳踩空,是大腦怕你死了?
    在半夢半醒間,發現自己飄了起來,正要睡著時突然一腳踩空,雙腿一蹬,有墜樓感,你又醒了。說到這,很多人會說:「這我知道,不就是大腦以為我快死了,發個信號讓我醒來嗎?真實情況,可能沒那麼簡單。認識「入睡抽動」,是大腦在防猝死?
  • 讓機器讀懂大腦,讓大腦指揮機器!馬斯克腦機接口開啟人類新紀元
    Neuralink公司發布的腦機接口系統,就是用長得像縫紉機一樣的機器人,向大腦中植入超細柔性電極來監測神經元活動。整個系統包含3000多個電極,它們與比頭髮絲還細的柔性細絲相連。該公司計劃,如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將在2020年第二季度進行人體試驗。
  • 隔空移物——超聲波的懸浮術
    而日前,一支來自英國兩所大學的科研團隊研發了一種利用超聲波對物體進行非接觸移動的技術,這是真正可以實現隔空移物的懸浮術。目前,該技術只能移動豌豆大小的物體。這是基於一套由64個小揚聲器組成的陣列所構建出的聲音全息環境才實現的。通過調整這些揚聲器所產生的超聲波的參數來對環境中的物體產生相應的力學影響從而完成物體的隔空移動。此技術所採用的系統是世界上首個可運行於實驗室之外的聲波牽引系統。
  • 阻斷網上「隔空」猥褻未成年人的蔓延之勢,相關保護別成棉花糖
    ,區別於傳統的身體接觸方式,「隔空」猥褻具有隱蔽性更強、危害更廣的特點。將誘騙、脅迫未成年人進行「裸聊」或發送「裸照」等違法犯罪行為,界定為「隔空」猥褻,並將其視為需高度警惕的「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新形態」,顯然十分準確和必要。因為,儘管「區別於傳統的身體接觸方式」,但這種新形態「隔空」猥褻,事實上仍完全符合猥褻犯罪的根本特徵,也即「以性刺激或滿足性慾為目的,用性交以外方法實施的淫穢行為」。
  • 隔空取水
    隔空取水 2020-07-21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隔空唱響《夜空中最亮的星》33名蘭大人以「雲合唱」方式致敬抗疫...
    【本報訊】「每當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每當我迷失的黑夜裡,夜空中最亮的星,請指引我靠近你……」4月7日,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花瓣合唱團隔空唱響《夜空中最亮的星》,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致敬。作為花瓣合唱團的指揮,隔空合唱的念頭在化學化工學院輔導員張崇峰的心裡慢慢紮根。開始行動後他發現「雲合唱」並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同學們現在不在同一個地方,行動相對而言難以統一組織,還需要協調、分配各聲部的成員數量。」「前期準備工作還是比較順利的,最難的是音頻錄製階段。」
  • 隔空傳物與瞬移大法
    隔空傳物是說把一個物體瞬間移動到另一個地方,這事聽起來是天方夜譚,其實這裡邊涉及到物理學知識,量子力學有一個現象叫量子糾纏,假如我們能發明一個機器,把我們所要傳送的東西的組成粒子全部糾纏,那我們就可以操控這個東西了,但是問題來了?我們怎麼對這個東西實現糾纏態?我認為想要糾纏這個物體的組成粒子就像鑰匙開鎖一樣,需要強大的算力來破解這個密碼。
  • 科學家將大腦植入物繞過眼睛可使盲人重見光明,治癒失明指日可待
    近日,荷蘭神經科學研究所 (NIN) 的一項最新發現表明,通過在大腦視覺皮層中植入新開發的高解析度電極,可以使受試猴子大腦中出現人工植入的視覺形狀和知覺。具體而言,這個包含 1000 多個微小的、刺激大腦的電極植入物,可以在猴子的大腦中產生可識別的運動和複雜形狀的感知,包括字母表中的字母。
  • 睡覺時身體突然一抖,雙腳踩空,是大腦怕你死了?多年疑惑解開了
    在半夢半醒間,發現自己飄了起來,正要睡著時突然一腳踩空,雙腿一蹬,有墜樓感,你又醒了。說到這,很多人會說:「這我知道,不就是大腦以為我快死了,發個信號讓我醒來嗎?」真實情況,可能沒那麼簡單。認識「入睡抽動」,是大腦在防猝死?
  • 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
    科學家用高倍顯微鏡研究該部神經系統,命名為網狀系統。網狀系統甚至比大腦其他部分更複雜。它包含許多纖維,可連接每一感覺系統,連接許多運動神經元,以及大腦的大部分。這些聯繫使網狀系統在處理及統合『知——動』活動上,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腦幹網狀中心包含有自律神經核,處理血流和重要器官傳來的訊息,並用這些信息來指揮心跳、呼吸及消化。
  • 神經系統解剖
    神經系統的分類中樞神經系統大腦和脊髓一起形成中樞神經系統,簡稱CNS。中樞神經系統作為身體的控制中心,提供身體的處理、記憶和調節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接收來自身體感覺感受器的所有有意識和潛意識的感覺信息,以保持對身體內部和外部條件的感知。利用這些感覺信息,它會對有意識的和潛意識的行動做出決定,以維持身體的自我平衡並確保生存。
  • 睡覺時身體總不自覺抖一下,好像跌落懸崖一般,是大腦在自救?
    是否在睡覺時有過這樣的經歷:突然有種被電到的感覺,身體莫名其妙地抖動一下,人處在似醒非醒的階段。又或者是突然間踩空了,像跌落懸崖一般,突然就把自己嚇醒了……之前看到一些文章解釋,說是大腦在自救。這種觀點認為,人在睡覺時,和死亡狀態是相類似的,大腦需要進行提醒或者說自救,於是就有了抖動的表現。這種說法,也讓人堅信不疑,認為是符合道理的。仔細想想,卻發現漏洞百出。如果真是自救行為,那麼每天晚上睡覺時,都會有抽動行為,也就意味著每天睡覺都無法安生,而生活中大部分人只是偶爾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而已。那麼,睡覺時到底為什麼會突然間抖動?
  • 指揮交通之後,阿里雲ET城市大腦開始指揮無人機
    指揮交通之後,阿里雲ET城市大腦開始指揮無人機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18-10-08 摘要:上海臨港國慶上演科技版「海灘救護隊」,ET城市大腦指揮無人機自動巡邏
  • 《聲臨其境》首次隔空配音,王耀慶再失利,隔空求周濤擁抱
    但是這期節目竟然出現了隔空雲配音,更是令觀眾大飽眼福。上次節目中迎來了高耀光、郭麒麟、張光北和劉端端四位藝人,每個人的風格都不相同,但是實力都非常強勁,最看好的還是劉端端,雖然憑藉《慶餘年》中的二皇子火了,但是沒有想到劉端端在配音方面還有這麼強的實力,當時韓雪和王耀慶都喜歡劉端端的自帶變聲效果。
  • 肖央王耀慶《聲臨其境》悲情路線 隔空合配《集結號》
    其中,肖央和王耀慶組成的「雲上兄弟」組合,為觀眾隔空上演了經典影視劇《集結號》的片段,精彩的表現直戳淚點。王耀慶肖央組「雲上兄弟」組合 隔空合配《集結號》王耀慶肖央這對搭檔雖然相隔兩地,但是聲音卻可以通過雲錄製的方式匯聚在一起,兩人結對之後也給組合起了一個相當響亮的名字——雲上兄弟,還在線喊口號:「雲上兄弟,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