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申明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公眾號後臺。
神經系統的分類
中樞神經系統
大腦和脊髓一起形成中樞神經系統,簡稱CNS。中樞神經系統作為身體的控制中心,提供身體的處理、記憶和調節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接收來自身體感覺感受器的所有有意識和潛意識的感覺信息,以保持對身體內部和外部條件的感知。利用這些感覺信息,它會對有意識的和潛意識的行動做出決定,以維持身體的自我平衡並確保生存。中樞神經系統還負責神經系統的高級功能,如語言、創造力、表達、情感和個性。大腦是意識的所在地,決定著我們作為個體的身份。
外周神經系統
外周神經系統(PNS)包括大腦和脊髓之外的所有神經系統部分。這些部分包括所有的顱神經、脊髓神經、神經節和感覺感受器。
軀體神經系統
軀體神經系統(SNS)是PNS的一部分,包括所有的隨意傳出神經元。SNS是PNS中唯一有意識控制的部分,負責刺激人體的骨骼肌。
眾所周知,在哺乳動物中,有 3 種類型的運動神經元,分 別是 α 神經元、γ 神經元、β 神經元。α 神經元主要支配骨骼肌; γ 神經元主要支配梭內肌;β 神經元則是同時支配骨骼肌與梭內 肌。每個運動單元由一個運動神經元和幾條肌纖維組成,每個運動單元的肌纖維都具有相同的結構和功能特徵。也就是說,一塊肌肉由多個運動神經元組成,並包含不同類型的肌纖維。
肌肉和身體的運動是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支配下進行的,反之,對肌肉和身體的針對性訓練也能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水平。中樞興奮性通過參與的神經元數量和興奮神經元發出神 經衝動的頻率來體現,興奮性高,則參與興奮的神經元多。
當人們學習新任務時,神經元會形成連接或建立路徑。一旦學習了任務並建立了一條路徑,執行任務就會變得更容易(即人們常說的「肌肉記憶」)。因為神經通路是通過重複運動 和思考產生的,所以運動有助於重建受損的神經連接。
因此,想要改善身體運動的靈活性、柔韌性和最大肌力,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每一塊肌肉並幫助神經系統發揮最大潛能,就需要通過重複的功能性訓練鍛鍊神經網絡,以預防和修復損傷。這一點在神經系統老年病症的運動康復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自主神經系統
自主神經系統(ANS)是PNS的一部分,其中包括所有非隨意傳出神經元。ANS控制潛意識效應物,例如內臟肌肉組織,心肌組織和腺體組織。
人體自主神經系統分為兩部分: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 交感神經。交感神經的分裂,形成了身體對壓力、危險、興奮、鍛鍊、情緒和尷尬的「戰鬥或逃跑」反應。交感神經分裂增加呼吸和心率,釋放腎上腺素和其他應激激素,並減少消化系統的工作以應對這些情況。
· 副交感神經。當身體放鬆,休息或進食時,副交感神經分裂形成身體的「休息和消化」反應。副交感神經的工作是在壓力大的情況下消除交感神經分裂的工作。副交感神經除其他功能外,它還可以減少呼吸和心跳,增加消化功能並消除體內的廢物。
腸神經系統
腸神經系統(ENS)是ANS的一部分,負責調節消化和消化器官的功能。ENS通過自主神經系統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兩部分接收來自中樞神經系統的信號,以幫助調節其功能。然而,ENS大多獨立於CNS工作,並且無需任何外部輸入即可繼續運行。因此,ENS通常被稱為「腸腦」或身體的「第二腦」。ENS是一個巨大的系統-ENS中幾乎存在與脊髓中一樣多的神經元。
動作電位
神經元通過產生和傳播稱為動作電位(AP)的電化學信號來發揮作用。AP是鈉離子和鉀離子通過神經元膜的運動產生的。
· 靜息電位 靜止時,神經元維持細胞外的鈉離子和細胞內的鉀離子的濃度。該濃度由細胞膜的鈉-鉀泵維持,該泵每泵入細胞2個鉀離子就將3個鈉離子泵出細胞。離子濃度導致-70毫伏(mV)的靜息電勢,這意味著與周圍環境相比,細胞內部帶有負電荷。
· 閾電位 如果刺激允許足夠的正離子進入細胞區域使其達到-55 mV,則該區域將打開其電壓門控鈉通道並允許鈉離子擴散到細胞中。-55 mV是神經元的閾值電位,因為這是神經元必須超過該閾值以形成動作電位的「觸發」電壓。
· 去極化。鈉帶有正電荷,與正常的負電荷相比,鈉會使細胞去極化(帶正電)。所有神經元的去極化電壓為+30 mV。細胞的去極化是由神經元傳遞的一種神經信號。正離子擴散到細胞的鄰近區域,當它們達到-55 mV時,在這些區域啟動一個新的AP。AP繼續沿著神經元細胞膜向下擴散,直到到達軸突的末端。
· 復極化。在達到+30 mV的去極化電壓後,電壓門控的鉀離子通道打開,從而使正鉀離子向細胞外擴散。鉀離子的損失以及鈉離子通過鈉-鉀泵泵出細胞,使細胞恢復到- 55mv的靜息電位。此時,神經元已準備好開始新的動作電位。
突觸
突觸是神經元和另一個細胞之間的連接。突觸可在2個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效應細胞之間形成。人體有兩種突觸:化學突觸和電突觸。
· 化學突觸。神經元軸突的末端是軸突的一個擴大區域,稱為軸突末端。軸突末端與下一個細胞之間有一個小間隙,稱為突觸間隙。當AP到達軸突末端時,它打開電壓門控的鈣離子通道。鈣離子會導致含有稱為神經遞質(NT)的化學物質的囊泡通過胞吐作用釋放到突觸間隙中。NT分子穿過突觸間隙與細胞上的受體分子結合,與神經元形成突觸。這些受體分子打開離子通道,這些離子通道可能刺激受體細胞形成新的動作電位,或者在受到另一個神經元刺激時可能抑制細胞形成動作電位。
· 電突觸。電突觸是由兩個神經元之間的間隙連接形成的。間隙連接允許電流從一個神經元傳遞到另一個神經元,從而一個細胞中的AP通過突觸直接傳遞到另一個細胞。
髓鞘化
許多神經元的軸突被稱為髓鞘的絕緣層所覆蓋,以提高全身神經傳導的速度。髓磷脂由兩種類型的膠質細胞組成:PNS中的雪旺細胞和CNS中的少突膠質細胞。在這兩種情況下,神經膠質細胞多次將質膜包裹在軸突周圍,形成一層厚厚的脂質。這些髓鞘的形成稱為髓鞘化。
髓鞘化通過減少信號到達軸突末端必須形成的AP的數量來加速AP在軸突中的運動。髓鞘形成過程在胎兒發育時開始加速神經傳導,並持續到成年早期。髓鞘化的軸突因脂質存在而呈白色,形成大腦內和脊髓外的白質。白質專門用於快速通過大腦和脊髓傳遞信息。大腦和脊髓的灰質是處理信息的無髓鞘整合中心。
反射
反射是對刺激的快速、不自覺的反應。最著名的反射是髕骨反射,當內科醫生在體檢時,會輕拍病人的膝蓋進行檢查。反射整合在脊髓灰質或腦幹中。反射允許身體在神經信號到達大腦的意識部分之前,通過向效應器發送響應來非常快速地對刺激做出反應。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人們在意識到疼痛之前往往會把手從熱的物體上移開。
感官生理學
所有的感覺受體都可以按照其結構和檢測到的刺激類型進行分類。從結構上講,共有3類感覺受體:游離神經末梢,包膜神經末梢和特化細胞。游離神經末梢就是在神經元末端延伸到組織中的自由樹突。疼痛,熱和冷都是通過游離神經末梢來感知的。包膜神經末梢是包裹在結締組織的圓形囊中的游離神經末梢。當囊由於觸摸或壓力而變形時,神經元被刺激向CNS發送信號。特化細胞從5種特殊的感覺中檢測刺激:視覺,聽覺,平衡,氣味和味覺。每種特殊的感官都有自己獨特的感覺細胞,例如視網膜中的棒和視錐細胞,用於檢測光線以產生視覺感覺。
從功能上講,主要有6類感受器:機械感受器,傷害感受器,光感受器,化學感受器,滲透壓感受器和熱感受器。
· 機械感受器。機械感受器對諸如觸摸,壓力,振動和血壓的機械刺激敏感。
· 傷害感受器。傷害感受器通過向CNS發送疼痛信號來響應刺激,例如極熱,寒冷或組織損傷。
· 光感受器。視網膜上的光感受器探測光線來提供視覺。
· 化學感受器。化學感受器檢測血液中的化學物質並提供味覺和嗅覺。
· 滲透壓感受器。滲透壓感受器監測血液的滲透壓,以確定人體的水合水平。
· 熱感受器。熱感受器檢測人體內部及其周圍環境的溫度。
關於神經系統內容的分享就全部到此結束啦,下一篇,凱薩琳大大要和各位分享的是關節系統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