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學霸,這樣既不用擔心孩子將來的發展,又不用操心孩子的學習,可以說學霸是最讓父母省心的孩子,但是很多「學霸」一、二年級成績名列前茅,而到了三年級時成績就會跳崖式下跌,這就是孩子陷入了「年級陷阱」。
在我國陷入年級陷阱的孩子可以說是數不勝數,而導致孩子陷入年級陷阱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習,這裡很多家長可能會疑惑,學習怎麼會導致成績變差呢?
學習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從小就被父母逼著學習的孩子往往到了三年級都會有成績下跌的趨勢,這主要是因為過早的學習不僅消耗了孩子的天賦,更會讓孩子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因此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學習,成績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差。
而神經科學家也發現:真正的學霸在六歲之前其實都在玩,只不過是在有規律的玩,玩有用的東西,從而達到了寓教於樂的效果,不僅最大程度上的保護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更是訓練了孩子的天賦,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為什麼孩子6歲之前需要玩而不是拼命學呢?
在《如何科學開發孩子大腦》一書中,其作者神經科學家寶拉·斯賓塞就曾說過:玩耍更有助於孩子大腦運作,保持大腦清醒、並充滿活力,而這正是孩子大腦發展的關鍵。所以6歲之前拼命玩的孩子要比拼命學的孩子更聰明。
孩子大腦發育規律
孩子的大腦發育有幾個特點,那就是從前到後、從內到外、從下到上,也就是說孩子的大腦的構建就像是蓋一棟大樓,要從底層開始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的打好基礎,最後建成的大樓才會屹立不倒。
而對於6歲之前的孩子來說,大腦發育較好的部位有視覺系統、語言、肌肉控制系統,左右腦部分系統都會很好的發育,若是在這之前再通過一定的專業訓練、智力開發,那麼孩子將來更容易成為學霸。
而訓練大腦最佳的方式就是遊戲,尤其是那些增加視覺化、需要反覆操作的益智遊戲對於孩子大腦發展會有著更好的效果。
並且科學家在對兒童大腦進行研究的時候,發現孩子大腦早期所形成的結構,會影響到後續的大腦發展,所以早期的大腦開發、大腦訓練對於孩子後期的大腦發展都有著很大的幫助。
愛玩其實本來也是孩子的天性,天性的存在本就是幫助人類更快的適應生存,因此我們作為家長更不應該阻止孩子的天性發展,其實現在的很多早教書中,都包含育兒專家設置的專業啟蒙遊戲,孩子在玩這些遊戲的過程,都能獲得一定的提升,並且這種提升還是多方面的,比家長逼迫孩子學習有用得多。
那麼具體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0-3歲腦力訓練
為了確保寶寶的早期歲月不會白白溜走,果兒媽推薦家長們為孩子準備一套《腦力總動員》,這是一本內容豐富、有趣,色彩鮮豔、圖片清晰的幼兒腦力開發書籍。
全套共有10冊,遊戲形式非常適合0-3歲的孩子,找不同、大搜索、躲貓貓等等,在眼花繚亂的精彩遊戲中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想像力以及觀察力。
當孩子在玩這種類型的遊戲時,大腦會進入到α波狀態,平靜而專注,就像為大腦打開了一到閘門,信息處理的加快讓學習效率大幅提高,這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幫助十分巨大,有需要的家長現在就可以購買。
我是果兒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專業育兒領域創作者,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乾貨。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