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家發現:學霸六歲之前都在玩,3大遊戲幫助大腦快速發展

2020-11-30 騰訊網

我們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學霸,這樣既不用擔心孩子將來的發展,又不用操心孩子的學習,可以說學霸是最讓父母省心的孩子,但是很多「學霸」一、二年級成績名列前茅,而到了三年級時成績就會跳崖式下跌,這就是孩子陷入了「年級陷阱」。

在我國陷入年級陷阱的孩子可以說是數不勝數,而導致孩子陷入年級陷阱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習,這裡很多家長可能會疑惑,學習怎麼會導致成績變差呢?

學習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從小就被父母逼著學習的孩子往往到了三年級都會有成績下跌的趨勢,這主要是因為過早的學習不僅消耗了孩子的天賦,更會讓孩子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因此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學習,成績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差。

而神經科學家也發現:真正的學霸在六歲之前其實都在玩,只不過是在有規律的玩,玩有用的東西,從而達到了寓教於樂的效果,不僅最大程度上的保護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更是訓練了孩子的天賦,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為什麼孩子6歲之前需要玩而不是拼命學呢?

在《如何科學開發孩子大腦》一書中,其作者神經科學家寶拉·斯賓塞就曾說過:玩耍更有助於孩子大腦運作,保持大腦清醒、並充滿活力,而這正是孩子大腦發展的關鍵。所以6歲之前拼命玩的孩子要比拼命學的孩子更聰明。

孩子大腦發育規律

孩子的大腦發育有幾個特點,那就是從前到後、從內到外、從下到上,也就是說孩子的大腦的構建就像是蓋一棟大樓,要從底層開始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的打好基礎,最後建成的大樓才會屹立不倒。

而對於6歲之前的孩子來說,大腦發育較好的部位有視覺系統、語言、肌肉控制系統,左右腦部分系統都會很好的發育,若是在這之前再通過一定的專業訓練、智力開發,那麼孩子將來更容易成為學霸。

而訓練大腦最佳的方式就是遊戲,尤其是那些增加視覺化、需要反覆操作的益智遊戲對於孩子大腦發展會有著更好的效果。

並且科學家在對兒童大腦進行研究的時候,發現孩子大腦早期所形成的結構,會影響到後續的大腦發展,所以早期的大腦開發、大腦訓練對於孩子後期的大腦發展都有著很大的幫助。

愛玩其實本來也是孩子的天性,天性的存在本就是幫助人類更快的適應生存,因此我們作為家長更不應該阻止孩子的天性發展,其實現在的很多早教書中,都包含育兒專家設置的專業啟蒙遊戲,孩子在玩這些遊戲的過程,都能獲得一定的提升,並且這種提升還是多方面的,比家長逼迫孩子學習有用得多。

那麼具體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0-3歲腦力訓練

為了確保寶寶的早期歲月不會白白溜走,果兒媽推薦家長們為孩子準備一套《腦力總動員》,這是一本內容豐富、有趣,色彩鮮豔、圖片清晰的幼兒腦力開發書籍。

全套共有10冊,遊戲形式非常適合0-3歲的孩子,找不同、大搜索、躲貓貓等等,在眼花繚亂的精彩遊戲中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想像力以及觀察力。

當孩子在玩這種類型的遊戲時,大腦會進入到α波狀態,平靜而專注,就像為大腦打開了一到閘門,信息處理的加快讓學習效率大幅提高,這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幫助十分巨大,有需要的家長現在就可以購買。

我是果兒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專業育兒領域創作者,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乾貨。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相關焦點

  • 最強大腦:16歲中學生戰勝世界名校學霸,只因從小玩這個遊戲
    最近新賽季的《最強大腦》開播,趕緊去追,驚奇的發現今年有很多小朋友參賽(最小的只有10歲),而且都非常厲害。印象最深刻的是16歲的婁雲皓,第一輪淘汰賽他以21.75秒的速度完成「魯班」立方,擊敗世界各地頂尖大學高材生,奪得第一名。
  • 談六歲之前孩子的人格教育
    六歲之前孩子的人格教育,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同情心、同理心,教孩子遵守遊戲規則,學會自製,學會分享。 六歲之前,對孩子進行人格教育,早嗎? 一點兒都不早。 回答早的父母,通常沒有意識到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 為什麼我要讓孩子從小玩數獨?為了鍛鍊大腦這「3個力」
    於是開始搜索起了這孩子的成長史,他6歲開始玩數獨,不僅在數獨比賽中屢屢得冠,他還是十足的學霸,小學上了4年就上初中,初中就上了兩年,15歲就保送北大。當然在當時看節目的時候,還不知道他後來保送北大,但是當時我就開始想數獨對於孩子的大腦有什麼好處嗎?於是我開始展開了對數獨的研究。這一了解才知道,數獨是一種數學遊戲,這也難怪胡宇軒是學霸了,我的學習生涯中,那些數學學得好的同學,多半是學霸。
  • 小孩不夠聰明教腦三法,科學活化兒童大腦,學渣變學霸
    事實上,我們每個孩子都是極具潛力的潛在股,腦中蘊藏著不可估量的能量。也許他的行為還不夠聰明,只是你沒幫他激活他的大腦。知名腦科學專家洪蘭教授和他的團隊發現,激活孩子的大腦並不困難,只需要三種方法。並非別人家的孩子都有變聰明的秘訣,而是我們的父母自己沒有掌握科學地激活孩子大腦的三個方法。
  • 11個技巧可以幫助你的大腦充分發揮作用
    3、正確地「餵」大腦大腦需要至少比胃常規和健康的營養,但不要急於購買生物添加劑。有這麼多簡單而實惠的產品對你的智力有用。每天添加到你的菜單中的5個堅果可為好的大腦工作,100克魚能量恢復大腦,少數南瓜種子提高思維能力,菠菜提高快速反應,一杯茶與鼠尾草帶來優秀的記憶。
  • 玩遊戲漲智商?遊戲UP主參加最強大腦,現場成大型粉絲見面會
    大家好,這裡是正驚遊戲看過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的玩家們應該都知道,這是一個高智商節目,去參加這個節目的基本上都是名校出身,來自清華北大的比比皆是,還有哈佛等海外名校的留學生,反正都是非常牛逼的存在!像小弟這樣的,看不看得懂還是問題,更別提參加了!然鵝,最新一季的節目卻有一個像小弟一樣愛玩遊戲的玩家!同樣是玩遊戲的,差距咋就這麼大!玩玩不過他,現在連學也學不過他了。
  • 3步學會右腦記憶法,助娃練出「學霸腦」,家長為孩子收藏吧
    右腦開發專家七田真博士,研究中發現,孩子在0-6歲,左右腦處於不同的發育階段。孩子剛出生時幾乎處於完全右腦狀態,靠著強大的感知和吸收能力。到3歲之前一直以右腦為主導。而這個時候通過右腦遊戲可以讓孩子記憶大量的知識信息,還能激發右腦。3到6歲孩子的語言能力和邏輯能力得到發展以後,孩子由右腦慢慢轉移左腦。所以在六歲前鍛鍊右腦記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想探索人類大腦奧秘?玩這個遊戲就行
    動幾下滑鼠,你就可以為解開人類大腦之謎做出貢獻。聽起來是不是很酷?Eyewire就是這樣一款讓普通人為科學做出貢獻的遊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計算神經科學教授Sebastian Seung的神經科學實驗室從幾年前開始進行一項名為Connectome的龐大科學研究計劃,該計劃的最終目的是解開人類大腦之謎,檢測由於大腦神經連接錯位而可能導致的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病症。Eyewire則是這項龐大計劃的一小部分。
  • 每日新報:做遊戲視頻登《最強大腦》 南大學霸轉型「逍遙散人」 玩...
    「開始是因為自己喜歡,後來發現做UP主也能有一定收入。既然有興趣又能有收入,就往這方面發展了。」說起成為遊戲實況UP主這件事,他表示是意料之外的,「這肯定是不符合我最初的人生規劃的。最早就是打算讀書,讀完書後就找份工作或者是進學校當老師。」  把興趣當成事業並非易事,初入行業的張駿並沒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也就是最近幾年,家人才慢慢理解了我的工作。
  • 科學家發現「皮卡丘腦區」:小時候遊戲玩多了,竟能在大腦留下特殊烙印
    有沒有想過打遊戲也能打出一片特異腦區?最近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的一篇文章告訴我們,這是完全可以的。小時候經常玩任天堂Pokémon遊戲的人,成年後大腦中就會有一個特殊識別Pokémon的腦區。研究人員認為小時候大腦還處在發育期的時候,經常接受Pokémon刺激,是特異腦區形成的原因。
  • 為什麼孩子會喪失3歲之前的記憶?原來是大腦,被「動了手腳」
    在21世紀的今天,人類的科技可以說是進步飛速,世界上很多未知的領域都已經被揭曉,人們也開始探索未知的宇宙,而我們大腦中的記憶神經究竟是什麼,如今科學家依舊無法解釋。舉個例子:每個人對童年都有著自己的記憶碎片,你可能記得幼兒園時零散的記憶,也可能記得小學升旗時的場景,但是一個人很難記起3歲之前的記憶。為什麼孩子會喪失3歲之前的記憶呢?
  • 空間思維:培養孩子的理性及數學感---從遊戲中幫助孩子學習成長之二
    空間思維:培養孩子的理性及數學感---從遊戲中幫助孩子學習成長之二 來源:www.18183.com作者:三隻魚時間:2018-11-05 分享到: 這是我準備推薦你們給孩子玩的第一款遊戲,不是《吃雞》不是《王者榮耀》(12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未來上學後能成為一名學霸,通常我們會認為讀書多的孩子大腦會更聰明,所以,很多家長從小就培養孩子看書的習慣,希望通過這樣的方法開發大腦。
  • 腦科學家洪蘭:激活孩子大腦最好的3個方法,在家也能輕鬆完成
    洪蘭教授在這次演講中向我們介紹了,大腦中的每個區域負責相應的能力,讓我們了解了大腦發育對孩子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洪蘭教授否定了,家長為了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把開發大腦的重心都放在了孩子六歲之前的理論。並且洪蘭教授還提出激活孩子大腦有3個方法,很簡單在家就可以給孩子做。
  • 不是學霸都不好意思玩遊戲了!玩家用高數和概率學計算收益
    ,我是正經小弟都說遊戲毀人,其實不然。真正的學霸是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是學霸,哪怕是玩遊戲也能利用高端知識搞出騷操作,甚至能兩者結合寫出一篇《關於概率學在FGO、爐石傳說、碧藍航線中抽到橙卡與SSR中的實際運用與玄學提升》的論文。話不多說!小弟就帶大家看看這些玩家(學霸)們為了玩遊戲是如何將自己的知識運用到遊戲當中的吧。
  • 麻省理工最新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案,並非是靠「閱讀」
    遊戲可以更好的刺進孩子思維能力,強化記憶能力,幫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英國關係,根據麻省理工團隊的研究,遊戲能幫助孩子探索這個新鮮的世界。孩子通過遊戲的訓練,可以激發孩子心中的好奇心,刺激創造力、想像力的發展。早在1995年的時候,貝蒂哈特發表過一份長達3000萬字的論文,論文的內容是一項關於孩子智商分數的調研,整個調研用了兩年時間,訪問了42個家庭。
  • 六歲之前的記憶,為何會出現丟失的情況?科學家做出解答!
    六歲之前的記憶,為何會出現丟失的情況?科學家做出解答!大腦不僅是一個中央處理器還是一個存儲器,人在一生成長的過程當中,記憶被不斷填充變得越來越充實。 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人類社會得以延續的原因之一。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做一件事情之後,你想努力地回想起這件事情的細節時,卻發現大腦一片空白,就像是我們兒時發生的事情,在父母的眼中,認為這件事可能對你以後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但是對於自身來說,你根本就不記得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尤其是6歲之前的事情,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六歲前的記憶去哪兒了?
  • 神經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式,並非是靠閱讀
    最重要的是,這兩個核心區域正處在前額皮質,也就是大腦執行能力中心。就是說,因為寶寶都有這些共同習慣,才會導致這兩個區域的「超前發育」。比較有趣的是,這兩個部分的灰質體積和寶寶每周玩遊戲的時間成正比。原因是寶寶大腦發育不足,閱讀對大腦刺激的發育不如玩具和遊戲帶來的刺激大腦發育的更強烈,結果不是最佳方式。遊戲可以幫助寶寶的大腦發育,但並不是說所有遊戲都可以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
  • 瑞典神經科學家:真正的人工智慧無法開發,除非破解「大腦密碼」
    然而,大腦不像計算機那樣處理信息、檢索知識或存儲記憶。考夫曼告訴ZDNet,當公司宣稱使用人工智慧為他們「下一代」產品的驅動時,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指的是大數據、分析和自動化的交集。「今天,所謂的人工智慧通常只是程式設計師濃縮成原始碼的人類智能。」考夫曼說,他之前曾在DARPA的電子機器人工作過。「我們不應該需要3億隻貓的圖片才能分辨出哪些東西是貓、牛還是狗。
  • 從小玩數獨的孩子,大腦會獲得這3個好處,輕鬆打造「最強大腦」
    數獨被譽為「聰明人的遊戲」,事實上僅僅只有一張紙和一支筆,就能把人急得團團轉。但事實上,數獨真的是高智商人的心頭好,他們對於數獨的喜好程度不亞於我對吃的痴迷程度。之前有檔節目叫《最強大腦》裡面聚集的人都是一群高智商的人強者,無論年紀大小都可以同臺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