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廢物處理須建立有效機制

2020-12-05 科學網

 

□本報記者 肖潔

 

「實驗室產生的汙染物常常被人們忽視,其實,實驗室排放物往往是嚴重的汙染源。而目前,這一領域尚處於法律監控盲區。」據新華社報導,在剛剛召開的吉林省政協會議上,有政協委員呼籲重視實驗室汙染問題。

 

實驗室汙染日益引起關注

 

實際上,近幾年來,實驗室汙染不斷成為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關注的話題。

 

浙江省的代表和委員曾透露,某實驗室做蛋白質含量分析實驗時,有害氣體不經處理即排放,使周圍居民咳嗽不止。

 

廣西的委員也在提案中談到:有的實驗室有通風設備,可通風口直接對著窗外;有廢液缸,可廢液還是直接倒入下水道;解剖動物甚至在廁所裡完成,實驗完了一衝了之。

 

去年全國兩會上,還有人大代表提出,針對某高校的調查表明,該校16個院系中有12個院系下屬實驗室存在汙染物排放,比例為75%;其中危險廢物佔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所認定的47大類中的28類,比例高達59.6%。

 

實驗室廢物處理也是科研人員自己關注的話題。在一些活躍著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專業網絡論壇上,《科學時報》記者看到不少網友討論這一話題。比如,有的人發帖子說:「我們是一個地級市,沒有專門的廢液處理機構,對甲醇等廢液,環保局讓我們拉到省城處理,費用太高,現在只能偷著倒入下水道。」跟貼的人有的批評這樣做不對,也有的說:「情況差不多,我們也存在這個問題,比較頭疼。」「我們也是,都是往下水道倒的,這樣太危險了,但是沒有辦法。」還有的網友說,因為所在實驗室常常把廢液直接倒入下水道,管道都被腐蝕壞了,甚至直接汙染地下水。

 

來自學校實驗室的調查數據

 

2004年,當時的國家環保總局曾下發了《關於加強實驗室類汙染環境監管的通知》。但是《科學時報》記者上周從國家環保部汙染防治司了解到,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實驗室廢物處理的環保法規。「如果屬於危險廢物就按照危險廢物(相關法規)來管理,其他類別的廢物就按其他類別廢物(相關法規)管理。」該司的工作人員說,「國家對於危險廢物有專門的管理程序,必須交給有資質的廢物處理公司。」他還介紹說,環保部和教育部曾經合作進行過相關的調研工作。

 

2008年,教育部教學儀器研究所成立了「學校化學教學實驗廢液問題的研究」課題組,選取北京大學、湖南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心以及分布在各地的10所普通高中為代表,進行了廢液量的調查。

 

教學儀器研究所負責該課題研究的彭實告訴《科學時報》記者,在此之前環保部門缺乏可以說明問題的相關數據。「我們想實際調查一下學校產生汙染物的種類和數量,幫助環保部門摸摸情況,為相關費用的投入、政策的制定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參考。」

 

這一研究首先完全依據講義和教材上敘述的實驗內容和參加實驗人數,統計了理論上的汙染物數量和種類。又作了一年的實證調查,讓各個學校統計實際收集了多少廢液,與理論數據進行對比。

 

這項研究還對1000多名來自16所「211工程」大學的化學教師、實驗員、做化學實驗的本科生以及600多名來自130所中學的化學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研究者還走訪調查了國內若干所大學。

 

結果表明,我國高校和高中化學教學實驗所產生的廢液,絕大部分是需要回收處理的危險廢液。就危險廢液量(不包括洗滌液)而言,根據統計結果估算,各高校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的危險廢液規模大約在每年幾百至幾千升;普通高中學校校均危險廢液產量大約為每年100~600升。廢液以重金屬、不含滷有機廢液、廢酸為主。根據這一研究結果,再考慮我國的學校數量,僅來自學校實驗室的廢液總量已經不容忽視。

 

而且該研究尚未包括科研實驗的廢液數據。

 

彭實等人的這項研究還指出:2005年國家環保總局和教育部聯合發布《關於加強高等學校實驗室排汙管理的通知》以後,一些高校開始重視相關工作。但是,多數高校還是沒有建立健全完備的廢液管理機制,也缺少專項經費支持。而且由於整個社會處理危險廢物的設施不完備,使得廢液回收渠道不夠暢通。師生們對廢液的識別、分類以及處理方法等相關知識缺乏全面系統的了解,監管不夠嚴格,少數師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意識不強。這些原因導致了廢液的回收和處理還很不完全。而且,總的來說,高校交給專業處理公司處理的絕大多數是廢棄化學試劑,真正意義上的實驗廢液並不多。高中的實驗廢液基本處於放任自流狀態,行政主管部門沒有明確的要求和規定。

 

經費從哪裡來

 

「經費是各個學校都提出的問題。」彭實說。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副教授李鐵龍談起實驗室廢物處理時也表示:「這是個很費錢的工作。」

 

實驗室的汙染包括生物性汙染、化學汙染和放射性汙染。李鐵龍告訴《科學時報》記者,目前國內對實驗室廢物處理研究很少。「實驗室廢物的特點是種類多樣,成分複雜,變化特別大。不像一般的工業廢水是特定的汙染物,特定的排放時間和排放量。科研人員經常每天做不同的實驗項目,今天出來的物質和明天出來的物質是不一樣的,有的甚至是相剋相生的。

 

很難用特定的模式去處理它,處理起來難度非常大,成本也很高。」李鐵龍說,這也導致了一些單位在這件事情上「睜隻眼閉隻眼」。

 

南開大學是彭實向記者推薦的在實驗室廢物處理上做得較好的國內大學。該校前幾年新建的綜合實驗樓設置了專門的排水系統,與生活廢水排水管道區分開來,並在地下室建立了專門的廢水處理站。

 

武漢大學也是國內較早自己建立廢水處理站的高校。該校環保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廢水處理站現在每年還接受當地環保部門的檢測。

 

李鐵龍參與了南開大學綜合實驗樓廢水處理工程的設計工作。他坦承,由於實驗室廢液的複雜性,「我們的處理成本比一般的工業廢水處理成本高多了」。

 

有的高校從每個課題的經費中收取一定比例的廢物處理費,作為實驗中心處理廢物的專項費用,彭實覺得這個方法不錯,值得學習。她建議行政主管部門在實驗室廢物管理問題上形成機制。「其實有的高校實驗中心的經費非常多,但是卻沒有專門的實驗廢液處理的經費名目,他們希望行政主管部門能在這些方面理順了。」

 

也有的專家建議,實驗室廢液處理應享受政府環保待遇。為解決目前實驗室廢液處理成本過高,回收處理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各級政府應仿效香港特區政府的做法,給予實驗廢液處理企業正確的定位,明確其公益性而非營利性。並與垃圾處理廠和汙水處理廠一樣,政府給予補貼,以減輕學校和研究機構的經費負擔,調動治汙積極性。

 

重要的是管理和機制

 

在採訪中,彭實和李鐵龍都談到,日本在實驗室汙染控制方面做得最好,在這一方面我國和日本「差得很遠」。

 

但是日本並非勝在技術。李鐵龍認為,對於實驗室汙染控制而言,「技術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管理和機制」。「我們前兩年向天津環保部門建議,對實驗室排放進行統一的監管,實驗室廢物屬於危險廢棄物,需要國家強制管理」。

 

據彭實了解,地方環保局對實驗室的監管目前還主要靠各個單位的登記上報。也就是說,國內目前還主要靠科研機構和高校「自覺」。

 

據彭實介紹,關於廢棄物,在日本有較完善的法律法規,相關教育和科研機構也被歸入其約束範疇,使得對實驗室廢液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比如,日本高校大多設有綜合管理環境事務的機構,稱為環境保護中心,中心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制定管理規章和細則,使實驗室廢液管理能夠有效開展。她建議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儘快制定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辦法和分類標準。記者在網上論壇也看到不少人詢問是否有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規定,這樣才便於操作。

 

彭實和李鐵龍都建議將實驗室的排水管道改造納入學校的基本建設規劃裡去。「只有管道獨立才能有效處理和監測,監測達標後才能排放到公共排水管道裡去。我國實驗室的管道大多數與生活廢水管道不分,環保部門也沒辦法監測。」日本大多數實驗室的排水系統與生活廢水的排水系統彼此分開,實驗室廢水有單獨的排放口。「日本有的學校一旦發現汙染物超標,就給實驗樓停水。我國有的學者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到日本進修時,發現人家已經這樣做了。」彭實說。

 

日本的另外一條經驗是廢液處理要源頭化。彭實等人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發生源的廢液性質是最明確的,如若排入管道後再分析處理,或搬運到較遠的地方處理,難免會造成處理時間、人力、物力以及費用的增加。針對目前我國的國情,在產生廢液的實驗室利用簡易的廢液處理裝置對廢液進行及時處理,將那些在實驗室無法處理的廢液委託有資質的專業公司處理,是比較現實可行的。

 

但是彭實也談到我國實驗室的危險廢物處理還需要解決出口的問題。「因為整個國家的社會配套設施不完備,就算實驗室認認真真收了,也面臨把危險廢棄物交給誰的問題。」她說,在調查中,有的單位反映:「以前還有公司收走,現在就讓我們留在學校裡存著。已經存了很多了,找不到出口。」

 

「這些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但只要重視,去做,慢慢就能得到解決。」彭實說。

 

《科學時報》 (2010-1-29 A1 要聞)

相關焦點

  • 劇毒品等過期危險廢物要儘快處置!江蘇專項治理高校實驗室危險廢物
    揚子晚報網12月25日訊(記者 王贇)記者從江蘇省教育廳獲悉,近年來,隨著我省高校教學科研事業的不斷發展,科技創新活動的不斷增多,高校實驗室危險廢物數量也不斷增加,實驗室危險廢物潛在的安全隱患日益加大。
  • 實驗室安全手冊 | 第七章 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
    感染性廢物收集前要進行消毒和滅菌,方可丟入醫療垃圾桶或進行後續處理。  感染性廢物中的生物危害因子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因此,醫療廢物消毒滅菌的目的是防止操作者自身感染,防止操作者將病原帶出實驗室造成感染和傳染。  在從實驗室取走之前,必須通過高壓滅菌、化學消毒或其他被認可的技術進行處理。然後置於密封的容器中,分類做上標記,由專人安全運出實驗室。生物廢棄物容器的充滿量,不能超過其設計容量。
  • 實驗室廢棄物處理制度
    實驗室廢棄物處理制度1. 目的加強臨床實驗室醫療廢物處理管理,防止交叉汙染,保障人體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保證實驗室廢棄物能被有效、安yyxq全地處置,防止浪費或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適用於採樣、檢驗分析和實驗室日常管理中所產生的廢棄物。2.
  • 邊遠海島建立固(危)廢物收集處置體系
    提升美麗舟山建設 邊遠海島建立固(危)廢物收集處置體系  全市首個危險廢物收運暫存平臺在岱山縣岱西鎮的浙江宏鷹拆船有限公司設立,縣內11家中小企業產生的固廢垃圾被統一收集貯存,並運送至資質單位進行處置。
  • 熱等離子體在處理皮革固體廢物中的應用
    等離子體化學隨當代高新技術的發展應運而生,並逐步形成多學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領域;自20世紀70年代興起以來,已在化學合成、新材料研製、精細化工加工、表面處理等領域開拓出一系列新技術、新工藝,從而大大推動了等離子體化學和化工體系的建立,也增強了等離子體科學和相關技術在國民經濟中的影響。
  • 疫情阻擊戰,全國各省市環保措施匯總,醫療廢物,醫療廢水,汙水處理...
    為保障肺炎疫情醫療廢物處置能力,《通知》要求各省級生態環境部門應立即組織建立行政區域內各地市間的醫療廢物協同應急處置機制,科學調配醫療廢物處置資源;醫療廢物處置單位要優先收運和處置肺炎疫情防治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
  • 關於危險廢物常見問題的50個問答,危險廢物處理設備,危廢處理-環保...
    應該如何處理,國家現在有相關法規要求嗎?   答:未拆解的鋰電池不是危險廢物,應作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回收處理。電池回收點請諮詢物資回收部門。《廢電池汙染防治技術政策》鼓勵回收鋰電池,國家有關部門也正在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包括鋰電池在內的動力蓄電池的回收體系建設,鼓勵通過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和電池生產者建立回收體系。
  • 危險廢物焚燒飛灰處理處置技術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針對危險廢物焚燒飛灰的來源和危害,對目前的處理處置技術進行了介紹和比較,本文分析了各項技術的優缺點,就當前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今後改進和發展的方向。1危險廢物焚燒飛灰的來源及其危害1.1飛灰的來源危險廢物焚燒飛灰是焚燒爐尾氣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
  • 涉「疫」醫療廢物,怎麼處置?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各種試劑一次性用品的外包裝,在沒有被標本汙染的情況下應當按照生活垃圾處理。02關於檢驗科醫療廢物分類的探討探討一:進入實驗室的試劑外包裝等是否屬於感染性廢物?筆者是比較認同第二種觀點的,檢驗科產生的感染性醫療廢物中,只有病原微生物室實驗室產生的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需進行高壓蒸汽滅菌後按照感染性醫療廢物來處理,其餘標本不需要進行滅菌或消毒處理。我們反過來想一下,按照部分觀點:送到檢驗科的所有標本,如血液、尿液等都要滅菌或消毒處理,那全院所有患者日常產生的尿液、大便等是否也要收集起來都滅菌或消毒?
  • 實驗室安全需知之【廢液處理】
    實驗室的廢液種類多、成分複雜,具有經常性、間歇性、分散性等特點,難於統一處理,這就需要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建立實驗室廢液汙染防治體系。  含不同化學物質的廢液處理方法  含汞、鉻、鉛、鎘、砷、酚、氰的廢液必須經過處理達標後才能排放,實驗室處理方法如下:  含汞、鉛、鎘廢棄物的處理  若不小心將金屬汞散落在實驗室裡(如打碎溫度計)必須及時清除。
  • 關於醫療廢物處理處置相關要求60問
    (5)化學性廢物廢物特徵: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的化學物品。常見廢物:①醫學影像室、實驗室廢棄的化學試劑。②廢棄的過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學消毒劑。③廢棄的汞血壓計、汞溫度計。4、醫療機構使用後的輸液瓶,在未被病人汙染時是否屬於屬於醫療廢物?
  • 實驗室廢液處理方法
    2.處理方法 含汞、鉻、鉛、鎘、砷、酚、氰的廢液必須經過處理達標後才能排放,實驗室處理方法如下: 2.1汞 含汞廢棄物的處理若不小心將金屬汞散落在實驗室裡(如打碎溫度計)必須及時清除。
  • 科學技術解決固體廢物處理難題
    原標題:科學技術解決固體廢物處理難題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大的國家,每年新增固廢100億噸左右,歷史堆存總量高達600-700億噸。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城市活性汙泥高溫閃蒸破壁脫水烘乾的低成本無害化處理及建築垃圾綜合利用技術是全國首個由汙泥(市政汙泥、河道淤泥、管道汙泥)、煤矸石、頁巖以及建築垃圾等固廢物製成的再生磚技術。
  • 關於我市醫療廢物處置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市生態環境局便會同市衛健委等有關部門,結合大連地域特點緊急制定印發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療廢物應急收運處置操作規程(試行)》,將醫療廢物按危害等級及來源不同,分為高感染性醫療廢物、發熱門診和隔離區(點)醫療廢物、農村地區醫療廢物、海島地區醫療廢物、其他醫療機構一般醫療廢物五類,按照「全區域全覆蓋,全鏈條全監管,重點地區重點保障」的原則,明確了各類醫療廢物收集與暫存、
  • 涉「疫」醫療廢物怎麼處置?醫廢系統助力抗疫復工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各種試劑一次性用品的外包裝,在沒有被標本汙染的情況下應當按照生活垃圾處理。 關於檢驗科醫療廢物分類的探討 探討一:進入實驗室的試劑外包裝等是否屬於感染性廢物?
  • 實驗室廢棄化學品安全管理和回收處置
    北極星固廢網訊:化學汙染物不同於普通廢物,在排入城市汙水管網和大氣之前要先經過無害化處理。實驗室化學汙染物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特殊汙染源,必須對其進行嚴格的控制和處理。同時,實驗室因年久不能繼續使用的廢棄化學品成為另一個棘手的安全隱患。廢棄化學品既不能繼續使用又不能隨意丟棄,多數實驗室常年擺放在試劑櫃裡,不但佔用空間而且存在安全隱患。
  • 危險廢物的無害化處置技術探討
    1 國內外危險廢物的控制情況1.1 國外危險廢物的控制情況早在 20 世紀 70 年代,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就建立了全面有效的廢物處理機制,也對危險廢物進行安全有效的處理 ;而且具備識別和處理一般型危險廢物的技術 ;該技術專門用來研究和處理潛在危險較大的固體廢物。
  • 實驗室的廢液應該怎樣處理?
    二.化驗室廢液處理:1.目的:為防止實驗室的藥液汙染擴散。 2.適用範圍:生產、檢驗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廢液。3.責任與監督:化驗操作人員執行該管理制度,主管領導負責監督本制度的執行。5.一般有毒氣體可通過通風櫥或通風管道,經空氣稀釋後排除,大量的有毒氣體必須通過與氧充分燃燒或吸附處理後才能排放。6.廢液應根據其化學特性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存放地點,通過密閉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貯存,標明廢物種類,貯存時間,定期處理。四.
  • 北京市《實驗室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
    圖1 實驗室有機廢氣汙染防治工藝路線圖4.2 綜合考慮場地、實驗室類型等因素,採用高效的有機廢氣淨化系統。實驗室有組織廢氣須經過淨化處理後方可排放。4.3 結合實驗室場所條件,有組織廢氣可集中統一也可單獨經淨化處理後達標排放。 5 有機溶劑使用及操作規範5.1 實驗室所在單位應加強對危險化學品採購、儲存和使用管理,建立有機溶劑(常見的有機溶劑種類參見附錄A)購置和使用登記制度,記錄實驗室內購買及使用的有機溶劑種類、數量(參見附錄B),購置發票和相關臺帳記錄保存三年。
  • 典型含汞廢物處理處置汙染防治可選技術研究
    近年來,儘管我國汞在工業和商業上的應用已經比過去有所減少,但含汞廢物產量大且增長迅速、處置率低。 以螢光燈為例,年產量近 66 億隻,廢棄量每年約 1 億隻, 處置率小於 10%,相對於歐盟的 30%,瑞典的 70%,我國與之相比,有較大的差距,煙道脫硫石膏產量也迅速增長, 亟須進行環境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