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物關係到人體健康及環境安全,加強對醫療廢物的管理,既是節約資源、降低能耗、減少患者醫療成本、節省醫療廢物處置費用的要求,也是醫院管理水平的具體體現。當前,醫療機構在醫療廢物收集管理和處置方面存在一系列普遍及難點問題,因此我司邀請行業內相關專家,共同就醫療廢物管理及收集運輸方面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檢驗科是醫院醫療廢物產生的主要場所之一,做好檢驗科的醫療廢物分類及收集工作,對於防止傳染病傳播及保護工作人員免受職業危害十分重要。不知道各位院感同仁有沒有這種經歷,去臨床檢驗中心督導檢查時,總是會有很多關於醫療廢物分類收集的問題,比如試劑盒的外包裝屬不屬於感染性廢物?檢驗科使用後的標本是否全部需要滅菌或消毒處理?
將醫院檢驗科的生活垃圾和醫療廢物分類管理,對醫療廢棄物進行正確的分類收集處理,並加強對檢驗科工作人員和工勤人員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學習。通過規範管理和結合信息化系統,提高檢驗科醫療廢物管理水平。從源頭上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防止醫療廢物汙染環境及傳播疾病。
01
醫療廢物分為五大類
1、感染性廢物
感染性廢物是指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包括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洩物以及被這些汙染的物品,傳染病病人產生的垃圾等醫療廢物塑料製品。檢驗科經查涉及的是被標本所汙染的棉籤棉球,一次性的各類用品比如已經使用的採血管,廢棄的各類血標本、體液、排洩物,培養基的各類標本。
2、病理性廢物
病理性廢物是指在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試驗動物屍體,包括手術中產生的廢棄人體組織、病理切片後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
3、損傷性廢物
損傷性廢物是指能夠刺傷或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包括各種醫用針、解剖刀、手術刀、推片使用的玻片、玻璃試管、玻璃安瓶等。
4、藥物性廢物
藥物性廢物是指過期、淘汰、變質或被汙染的廢棄藥品,包括廢棄的一般性藥品,,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等。
5、化學性廢物
化學性廢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化學物品,如廢棄的化學試劑、化學消毒劑、汞血壓計、汞溫度計等。
檢驗科的廢棄物以感染性、損傷性、化學性為主,各工作室的廢棄物種類也不相同,針對各科室所產生的廢棄物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方法。為了預防交叉感染,檢驗科生活垃圾及廢棄物容器全部採用腳踏式垃圾桶,這樣既方便了檢驗人員的日常工作,也起到好的視覺效果,還可以防止蚊蟲對汙物的侵入、叮咬、播散。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各種試劑一次性用品的外包裝,在沒有被標本汙染的情況下應當按照生活垃圾處理。
02
關於檢驗科醫療廢物分類的探討
探討一:進入實驗室的試劑外包裝等是否屬於感染性廢物?
甲:國衛辦醫發2017-30號文件《關於在醫療機構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通知》中定義:未經患者血液、體液、排洩物等汙染的輸液瓶(袋),塑料類包裝袋、包裝盒、包裝箱,紙張、紙質外包裝物等屬於可回收物,屬於生活垃圾。
乙:檢驗科所有工作區域都是汙染區,在工作過程中大多數的外包裝都被汙染了,但肉眼看不見汙染痕跡,屬於醫療廢物。
筆者認為:未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洩物等汙染的試劑包裝盒、包裝袋等應視為生活垃圾,這個原則應該是醫療機構通用,而不是分科室(病房、門診也屬於汙染區)。因此,我認為進入實驗室的外包裝在未見明顯血液、體液、排洩物等汙染的情況下應作為生活垃圾來處理。
探討二:檢驗科使用後的標本是否全部需要滅菌或消毒處理?
甲:按照標準預防原則,視所有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均具有傳染性,檢驗科不能確保每一份標本都是不含病原體的,因此檢驗科使用後的標本全部需要滅菌或消毒後,再按醫療廢物處理。
乙:《醫療廢物分類目錄》中將檢驗科產生的各種廢棄醫學標本、血液、血清歸類為感染性廢物,按照感染性醫療廢物來處理,目前還沒有任何規範或文件要求感染性醫療廢物進行滅菌或消毒處理;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應當在產生地點進行高壓蒸汽滅菌或化學消毒處理後按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因此,檢驗科使用後的標本不需要全部滅菌或消毒處理。
筆者是比較認同第二種觀點的,檢驗科產生的感染性醫療廢物中,只有病原微生物室實驗室產生的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需進行高壓蒸汽滅菌後按照感染性醫療廢物來處理,其餘標本不需要進行滅菌或消毒處理。我們反過來想一下,按照部分觀點:送到檢驗科的所有標本,如血液、尿液等都要滅菌或消毒處理,那全院所有患者日常產生的尿液、大便等是否也要收集起來都滅菌或消毒?這顯然是沒有意義且不可能實現的。在《基層醫療機構感染預防與控制500問》也明確:檢驗科廢棄的血液、大小便標本,覆核存放後都按照感染性醫療廢物處理。
探討三:確保醫療廢物收集運輸是否安全及規範?
甲:從實用性出發,分別對高感染性醫療廢物、發熱門診和隔離區(點)醫療廢物、農村地區醫療廢物醫療廢物和其他醫療機構一般醫療廢物的收集與暫存、轉交、運輸、處置過程的具體操作環節進行規範,確保疫情期間醫療廢物收集處置工作落實落地。
乙:所有能送焚燒的醫療廢物,每天由各病房或各部門、各科室的清潔工人定時收集,當垃圾袋滿2/3或3/4時則封扎密閉袋口,銳器盒則關閉至密閉狀態,然後由專人用密封的專車收集,按指定的時間和路線密閉運送至醫院醫療垃圾暫存間。分別按分類倒入盛裝醫療垃圾的密封桶內,在醫院定點區域轉交致醫療垃圾回收單位焚燒處理,運送時要避免洩漏,避免反覆穿插於人員活動多的區域和清潔區。
筆者認為收集交接應做到可追溯可實際監控的要求。由於收集人員非醫學專業人員,所以在收集運輸過程中是最容易出現傳播感染的一個過程。為適應衛生發展新形勢,落實國家環保督察「回頭看」及固體廢物環境問題專項督察整改,提高固體廢物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必要結合醫療廢物收運管理系統將醫療廢物收運數據進行匯監督,做到有效解決收運過程中的轉移聯單、月報、日報數據上報繁瑣等問題,且能滿足各部門的實際監督、數據匯總等工作。同時一旦發生傳播感染問題時,可以第一時間找出收集運輸人員,並進行下一步的醫學監測工作。
03
物聯信息技術應用
為做到心中有數、精準排查,生態環境局梳理並確定了由醫療廢物收集運輸處置單位、醫療機構、集中隔離酒店和核酸檢測醫療垃圾暫存點等構成的重點管控「清單」,與相關部門形成醫療廢物和醫療廢水聯防聯控機制,開展從產生到處置的全過程監督管理。我們可以結合物聯信息技術的應用做到如下幾點:
01
信息化
將原來手工登記,人工醫廢交接,提升到系統化、無紙化辦公,系統實現智能提醒、逾期預警、電子交接單、全過程監控、追溯,提高了工作效率。
02
智能化
醫療廢物收運管理大數據平臺是一個集物聯網、大數據、LBS、二維碼、智能終端、智能採集、電子聯單、數據監控、安全事件追溯等技術為一體的可視化醫療廢物跟蹤管理平臺,實現醫療廢物醫院內的「閉環式」回收,節約了服務成本。
03
科學化
醫療廢物本身具有傳染性,建設全省醫療廢物在線追溯管理系統,避免了直接接觸,防止了醫廢感染風險。
目前,翼思維醫療廢物收運管理系統已建設完成並已成功接入省固體廢物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城鎮醫院、診所、中醫門診部等機構的醫療廢物生成、流轉和實時信息採集監控全覆蓋, 達到了醫療廢物院內收集的可追溯性、擴展性和透明性,實現了"信息化、智能化、科學化"的閉環式回收管理。
惠州市翼思維物聯科技有限公司的醫療廢物收運管理系統是基於「網際網路+物聯網+LBS」技術的全程動態追蹤管理平臺,幫助收運企業對醫療廢物系統性收集、運送、貯存、處置作業,實現醫療廢物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管理。通過軟體建設+硬體集成可以實現醫療廢棄物高效管理,杜絕醫療廢棄物再利用的風險。
系統建立醫療廢物收運的標準信息流程,以LBS技術結合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為基礎的信息網絡平臺和電子數據交換技術的醫療廢物收運管理系統。
結合當下大數據發展浪潮,以「網際網路+物聯網+LBS」的融合應用探索,依託物聯網、移動計算、LBS等技術,開發了醫療廢物大數據化收運管理系統,規避汙物收集處理流程中的諸多弊端,加強交接環節的有效管理。
儘管醫院建設有信息化系統,但醫療廢物的管理在各個環節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監管不力或存在漏洞的局面。將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到醫療廢物的管理中,根據醫療廢物的物流過程,構建基於物聯網技術的醫療廢物收運管理系統,實現由大數據化匯總處理代替人力手工匯總處理,更有利於國家醫療體系的安全和操作規範、有效監管醫療廢物的處置流程。
實時上傳醫療廢棄物的全流程數據,讓醫療廢棄物的從出處、重量、分類以及回收與交接人員均有跡可循,有效杜絕醫療廢棄物流失、再利用的風險。監管部門也能夠通過區域平臺實時監管各家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的情況。
請掃碼
給個關注
翼思維
應用開發 | 品牌塑造 | 醫廢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