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付磊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鄭鴻)本次疫情發生以來,金普新區每天產生的高傳染性風險醫療廢物如何收運處置?能否應收盡收?昨天記者從金普新區生態環境分局了解到,該局全面加強檢查監測,嚴格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和廢水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對定點醫療機構開展現場總餘氯監測,確保病毒全面消殺。同時實施日報制度,督促各重點醫療機構、定點隔離單位等每日報告廢水產生、消毒以及總餘氯、糞大腸菌群自測濃度和醫廢產生、貯存、轉移等情況,確保醫療單位醫療廢物得到安全處置、汙水達標排放,防止疫情通過廢物和廢水進行傳播擴散。
截至目前,金普新區生態環境分局領導帶隊,現場檢查定點醫療機構、核酸檢測點、醫療廢物中轉貯存點、定點隔離單位、汙水處理廠等20餘次,共對新區16家醫療機構、26處隔離酒店、8家普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6家汙水處理廠等重點防控部位進行多輪次現場排查。在位於馬橋子街道的醫療服務中心的醫廢暫存點和核酸檢測點,檢查人員看到,身著嚴密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在採樣室內緊張工作,每名醫護人員身邊都有一個黃色袋子,採樣棉籤包裝以及用過的口罩、防護服等醫療廢棄物,都要在消毒後裝到黃袋子裡,隨後再套上一個黃袋子,緊接著進行二次消毒。兩遍消毒以後,醫護人員會將黃袋子裝進紙箱子裡,貼上封條,並張貼「感染性廢物」標籤,同時寫好操作日期、醫護人員姓名以及所屬科室等信息,隨後再次對紙箱進行細緻消毒。隨後,每天產生的涉疫醫療廢棄物都會由專人專車轉運至院內的醫療廢棄物暫存處,並由專人保管,每天兩次消毒,然後交由大連市瀚洋固廢處置有限公司及時收運並安全處置。物流交接全程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聯單明確註明人員、車號、件數、運量以及車輛行駛的路線,確保涉疫醫療廢棄物妥善處置。
此外,金普新區生態環境分局及時與衛健等部門形成醫療廢物聯防聯控機制,做到信息共享和相互協作;與大連市瀚洋固廢處置有限公司建立了聯繫溝通機制,指導企業及時收集儲運科學處置醫療廢物,對在轉運過程當中企業出現的困難主動服務對接,幫助解決進出疫區車輛通行等問題和困難。同時,對各醫療機構社區衛生中心、鄉鎮衛生院和轉運機構及時進行監督指導,對非醫療機構,比如交通運輸轉運的車輛司機,卡口的公安人員,所產生的廢物指導如何收集,最後都統一由大連市瀚洋固廢處置有限公司轉運,起到協調和監督作用。
另據了解,大醫附屬一院金普院區醫療中心建設了汙水處理站,醫院各科室、病房產生的汙水,將通過管道運送到這裡,經過化糞池、好氧池、厭氧池等一系列預處理,進入膜處理設備,再經過消毒隨市政管線進入汙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達標後排放。
【來源:大連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