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愛因斯坦是個天才是個偉大的物理學家。
1905年,創立了狹義相對論,那年他剛剛26歲。
但我們從來不知道在他物理研究的背後有一個甚至智商比他還高的女性,默默幫著他,那個人就是愛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 米列娃.馬裡奇 。
天才 第一季(共10集)
本劇的內容是講述愛因斯坦的故事,講他如何從一文不名到聲名鵲起,再到成為舉世聞名的偉大科學家。當中所經歷的坎坷和曲折可想而知。
尤其是到他晚年之時,在德國高校裡從事教育工作,正面臨的是一個瀰漫著極端的仇恨主義和復仇主義的國家,身邊隨時隨地叫囂著「殺死猶太人」的口號
「世界最著名的科學家」這個稱號也不並能為他換來免死金牌。
電影一開場,就是他的一位猶太的高官朋友被殘忍刺殺。
然而最讓我唏噓的,是他關於他和他的第一位妻子米列娃的故事。
事實上,故事一開始濃墨重彩的愛情並不是關於愛因斯塔和米列娃的。而是他當時的一位女朋友,我們可以稱之為初戀女孩。
愛因斯坦和初戀女孩相愛的時候轟轟烈烈,天雷勾地火,電影裡用了尤其唯美的畫面來烘託這段美而純的初戀。
直到愛因斯坦遇到了他的未來的老婆米列娃,全校唯一的女同學,我們也可以稱她為前無古人的女學霸。
這一切發生了變化。
可以想像當時愛因斯坦的心情,他在愛情裡要風得風(然而對象卻只是一個徒有美貌的芭比娃娃,難以理解學霸內心對科學世界的無限想像和野心);
他在學業上所向披靡(雖然他除了理科之外其他都只是勉強及格,但是也難以掩蓋他在物理上的名列前茅和引人注目)。
於是當他遇到了這位學霸女同學。她美貌,桀驁不馴;最重要的是,她是全班之內唯一一個數學成績領先於愛因斯坦的人。
他的內心應該是隱含著兩種情緒,一種是對她的強烈的欣賞痴迷;
而另一種,當然就是作為一種男性想要徵服女性的欲望。
從小到大米列娃的父親就發現了自己的女兒雖然身患殘疾(有一隻腿瘸了),但是在理科上擁有著的絕對的天賦異稟。
父親不顧反對的聲音堅持把她送到男校念理科,甚至低聲下氣央求校長能夠給她一個學習的機會。
她的父親對她寄予厚望。
他知道那個年代,如果不想要一輩子依賴丈夫仰人鼻息,就必須要擁有自己的實力,他希望她未來可以憑藉自己的天分和努力,不需要像同輩的那些女孩那樣,一輩子只能活在柴米油鹽裡伺候丈夫孩子
更重要的是,因為知道女兒是個難得的天才;他不想要這樣的天分被埋沒、被無形的時間所磨滅消逝。
他希望女兒能夠有所成就,能夠活得更自在、勇敢些。
然而在愛因斯坦的甜言蜜語和愛情攻勢下,米列娃最終放棄了學業走向了愛情了。
她逐漸忽略了學業,長時間活在愛因斯坦為她編織的那個「關於愛」的夢想中,甚至因為荒廢太多學業被迫輟學。
是的,也許你在看這個故事之前,就知道愛因斯坦是一個有名的「渣男」。
這點在這部電視劇裡也毫不掩飾的進行了直接對比(居裡夫人的丈夫把榮譽讓給了妻子)。
愛因斯坦的前幾部令他聞名世界的論文,很大部分的功勞其實應該算在他的前妻米列娃之上,她為他查閱了無數的典籍,幫他求解數學公式。
甚至連愛因斯坦本人也在寫論文的時候坦言,「我離不開我的妻子,我需要她為我解數學題。」
今天,在我們看來,那些論文至少應該不止愛因斯坦的名字,而是兩個人共同的著作才對。然而面對自己夫人的質問,「你甚至沒有提一下我的名字。」
愛因斯坦的回答倒是也渣得很坦白,他說,「沒錯,我根本沒有想過。」
但是在我看來,與其責怪別人「渣」,不如問問自己為什麼沒有像他那樣,活得更加執著一點?
我們並不是指責那些為愛而痴迷、付出的人。
我們也不是抗拒米列娃陷入愛河或者對愛因斯坦早許芳心。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愛因斯坦這一輩子除了研究他的各種科研,撰寫他的論文之於,從來沒有不去尋找愛情,甚至年老了都忍不住勾搭身邊的秘書。
但是他從來沒有忘了自己的使命,那就是要做一個科學家,要去研究更偉大、更驚世駭俗、甚至能夠拯救蒼生的偉大技術。
愛情不是他不去努力,不去探索自己熱愛的事業的理由,更不會是終止他走向成功的障礙物。
與之相反,他更知道的是,內心的安寧和愛情的美好固然重要,但是實現自我,成就自己的事業更加一刻都不能等。
這也是為什麼他成為了愛因斯坦,而他的妻子,卻最後因為走不出這段婚姻的陰霾常年活在自己的精神疾病折磨中,最後鬱鬱而終。
波伏娃曾經那句話說的實在是太對了,「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
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當我們看到:曾經被父親苦心栽培,被老師寄予厚望的米列娃;
那個為了考上世界一流學府徹夜不眠的米列娃;那個全校成績優於其他男同學甚至碾壓愛因斯坦的米列娃。最終卻荒廢了自己的學業,終止了對科學的研究的步伐和實現自身夢想的勇氣。
除了不免唏噓感嘆之餘,對我們,尤其是作為女孩子的我們,還應該有更多啟發吧。
所以在我看來,最大的啟發就是,「這個世界上,什麼都不能成為阻止你進步和學習的理由,父母的愛不是,社會的縱容和曲解不是,愛情最不應該是」。
我是新新,一個為電影而生的搬運工!
喜歡新新的朋友也可關注「新新說大片」,本人會陸續推薦更多精彩的電影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