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警惕:口罩汙染

2020-12-03 陽帆起航正當時

編者按:距離新冠肺炎疫情首次暴發的時間點似乎越來越遠,但不代表新冠肺炎已經消失,它或許會常態化地伴隨我們左右。因而,口罩有可能成為我們常態化下的必需品。在口罩成為人們常用必需品的同時,大家也應該看到,口罩汙染,正嚴重威脅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

2020年9月9日,海洋保護組織阿爾貢納塔研究所(Instituto Argonauta)的研究人員在巴西東南部聖保羅州的一處海灘發現了一具企鵝屍體

經過解剖,發現死亡企鵝的胃裡有一個廢棄的 N95 口罩。根據企鵝遷徙路線推測,它是跟隨隊伍從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亞地區出發覓食,然後錯把口罩當成了食物。研究人員認為,「兇器」很有可能來自遊客。因為 9月 7 日是當地法定假日,聖保羅北部海岸的海灘上遊客成群,僅在 4 月 16日至 9 月 13 日期間,研究人員就在此區域撿到了 113 個被丟棄的口罩

這隻企鵝是全球範圍內第一隻被記錄到的因吞食口罩而死的野生動物,但它不會是唯一的受害者。

第一次口罩汙染警報

資料顯示,第一次口罩汙染警報來自中國香港。

2020 年 1 月 22 日,香港確診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大約兩個月後,環保組織「海洋亞洲(OceansAsia)」在位於大嶼山西南海岸的索罟群島處發現了被衝刷上岸的廢棄口罩。自那以後,研究團隊每次去海灘都會發現被丟棄的口罩。

「海洋亞洲」是長期活躍在偏遠島嶼,專門追蹤海洋塑料汙染來源的環保組織。從該團隊近期的調查數據中發現,位於香港迪士尼樂園附近的一處海灘上,不到五分鐘時間,就撿拾到了 12 個廢棄口罩。按照團隊研究人員推算,這批口罩的來源可能是香港,或者珠江水域。

據香港環境保護署不完全統計,自 6 月起,香港居民每日的口罩消耗量為四至六百萬。保守估計有 2% 的口罩將被隨意丟棄也就是說,每天有超過 10 萬隻口罩正在汙染香港及其周邊環境,其中還不包括從堆填區洩露出的口罩。

口罩開始威脅海洋

2020 年 6 月 5 日,世界海洋日過去僅四天時間,海洋再次傳來口罩汙染警報。

這一次,是法國環保組織「清潔海洋行動」成員在地中海海濱城市昂蒂布附近海域發現的。當天,團隊成員和往常一樣潛入海中清理垃圾,在此之前,這裡堆積的大多是一些塑料瓶、易拉罐等生活垃圾,而這一次,海床中隨處可見的竟然是口罩、一次性手套等疫情必備防護用品。

經過清點,共有手套 14 只,醫用口罩九個。雖然數據不高,但在當時,距離法國解封,僅兩周時間。

「清潔海洋行動」的創始人意識到,這可能只是一個開始。為了應對這次疫情,法國當局已經訂購了 20 億隻一次性口罩。考慮到口罩的大規模使用,創始人猜測,地中海的廢棄口罩數量甚至可能會超過水母的數量。

香港大嶼山愉景灣的海灘上,環保組織「海洋亞洲 (Oceans Asia)」的創始人石明凱 (Gary Stokes) 向法新社的鏡頭展示了他從海灘上撿到的一把廢棄口罩

這一現象引起了法國高度重視,法國政客埃裡克·帕傑特向總統馬克龍表示,流入到海洋的一次性口罩需要 450 年才能完成降解,這一新型汙染對環境造成的持久破壞和影響,相當於一顆顆「生態炸彈」。

而在此之前,加拿大也曾發出同樣擔憂。

「炸彈」口罩

一次性口罩一般是由無紡布、熔噴布過濾層、橡皮筋多種塑料以及金屬等難以分拆的材料組成,其回收再利用至今仍是世界性難題。此外,口罩重量輕,容易隨風浪進入海洋,再在洋流和潮汐的作用下漂流到其他地方。

美國化學學會(ACS)一項研究顯示,如果按照全球人口每天使用一個口罩的標準,全球每月就會增加 1 290億個廢棄口罩和 650 億副廢棄手套。近幾個月來,除了中國香港、加拿大、法國,日本沿海和附近水域,土耳其和歐洲海岸也都出現了廢棄口罩的蹤跡。

這也意味著,疫情防護用品一旦處理不當,將讓海洋、城市,甚至更多領域再次陷入危機,而這種危機已經不僅僅是對生態系統的破壞,還極有可能造成疫情的反覆

根據青島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結果,目前已找到充分證據鏈,證實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並且在冷凍條件下,病毒可長期存活。也就是說,防護用品處理不當,除了會長時間難以降解、被動物誤食導致死亡、造成環境汙染外,我們很難保證這些「遺失在外」的廢棄物沒有攜帶新冠病毒,讓疫情捲土重來。

廢棄口罩如何處置

意識到疫情防護用品的危害性之後,就是處理問題。

疫情暴發以來,世界各國政府、專業機構和民間環保組織都在試圖首先為口罩找到一個哪怕是臨時的歸處,但至今仍舊沒能解決這一問題。目前最普遍的方式,還是將廢棄的防護用品經過密封后再丟至垃圾桶內。

需要注意的是,像口罩、一次性手套等廢棄物因為重量較輕,極容易被風吹起、被水衝走,所以最好是將這類廢棄物放在有蓋子的垃圾桶內。此外,口罩屬於不可回收垃圾。

對於丟入垃圾桶內的廢棄防護用品如何處置的問題,綜合目前各國衛生管理部門的處理思路,主要有兩種:焚燒和填埋。世衛組織曾建議醫療機構將使用過的口罩和防護服通過專業防護措施集中就地焚燒;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指導方針是要求廢棄的個人防護裝備和其他醫療廢棄物一樣,需經過消毒後再進入焚化爐和填埋場。

通過這些,我們很容易看出,專業機構給出的建議都集中於不要讓用過的防護用品演變成病毒繼續存活的棲息地,但對於無法回收,且集合了多種塑料和金屬等難以分拆材料組成的口罩,更好的處理方式仍有待探索。

目前,有奧地利、印度等地的研究者提出將其作為補充燃料用於供暖發電或者通過液化將廢舊口罩變成化石燃料等方式回收再利用,但這些形式目前還是無法保證對環境是否會產生影響。

編輯:程城

相關焦點

  • 15億隻口罩流入海洋.....企鵝屍體胃內有口罩
    善待動物組織(PETA)人員福魯諾(Ashley Fruno)告訴法新社:「口罩無法很快消失於自然環境,當我們丟棄後,這些東西會對環境與一同生活在地球的動物造成傷害。」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近郊的山林,人們看到獼猴咀嚼廢棄口罩已斷掉的帶子,英國「皇家愛護動物協會」(RSPCA)在英格蘭東南部的切姆斯福德(Chelmsford)救出一隻腿部被口罩帶子纏住達一周的海鷗,還一度登上英國媒體頭條。但廢棄口罩對環境構成的最大衝擊可能發生在水中。環保團體警告大量用後拋棄的口罩、乳膠手套與其他醫療防護器材,以各種不同方式流入早已受到汙染的河、海。
  • 環保生活盛行下,看阿迪達斯如何做好「綠動」表率?
    01阿迪達斯天貓超級品牌日,赴約「綠動」環保生活最近一周,阿迪達斯家族的微博、微信、天貓商城、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平臺官方帳號頭像集體變綠,這是在為1月11日的「即刻綠動」環保主題超級品牌日做鋪墊。因此,直播當天,品牌代言人鄧倫現場助陣,講述自己綠色環保故事。「第一次看到宣傳片裡塑料垃圾對地球造成的危害至今都深受觸動,自己日漸養成了隨手帶水杯和筷子習慣。」
  • 網狀口罩惹爭議,Lena Del Ray掀起「公然說謊」質疑
    不得不說,Del Rey 這個造型滿美的,很有她一慣的風格也因應時事,但當她把這副口罩戴上街,就不只是美不美的問題了。戴「網狀口罩」參加籤書會「Del Rey 簡直在示範如何成為『防疫破口』。」《Michigan Daily》上就有篇文章對 Del Rey 的行為予以譴責,直指 Del Rey 戴這副口罩不是為了防疫,只是想要乘著時事譁眾取寵,在這麼嚴峻時刻做出這種事,不只沒禮貌,簡直就是「沒在用腦」:「戴口罩已經是一種受到大眾認可、具備智商和身為人最基本的禮貌。」
  • 口罩不夠怎麼辦,三大攻略速來看!如何延長口罩壽命?如何重複使用口罩?
    圖:N95和醫用口罩的對比,注意看使用時長限制一行(其他我懶得翻譯了…)研究結果是提出了一個建議:「通過避免汙染來允許有限的重複使用」(大白話:沒搞髒就能在口罩緊缺時多用用!另外,口罩壽命四要素裡,其實最不可控的是第一條「汙染情況」。因為潛在的汙染風險,還是不推薦大家非要一個口罩用兩周這麼拼……丁香園上有醫生曬出疾控中心要求N95口罩使用不超過8小時(但那是醫院環境下的規定,不是對公眾);新加坡健康部網頁上也要求醫用口罩最好每8小時更換一次(但那是主要針對日常防空氣汙染的指南)。
  • 「環保餐具」的英文怎麼說?用英文聊海洋汙染
    stainless steel straw不鏽鋼吸管straw 除了有「稻草」的意思之外,還可表示「吸管」,stainless steel 則是「不鏽鋼」,所以 stainless steel straw 就是「不鏽鋼吸管
  • Sino-Pack 2019攜手「智能化、綠色環保」包裝材料,開啟創新包裝新...
    為減少能源消耗及環境汙染,世界各地相繼制訂包裝物料使用法例及環保標準來保障業界的可持續發展,例如中國於2018年9月實施了新修訂的《快遞封裝用品》國家標準,實現包裝「綠色化」。因此,當包裝生產商在選用物流包裝材料上面對新挑戰,他們都會比較傾向於尋找創新及環保的包裝材料。
  • 一個「青年汽車」倒下了,警惕下一個氫能源「神車」爬起來
    從「客車界明珠」到「水氫車鬧劇」因「水氫汽車」備受質疑的青年汽車,也曾有過一段高光時刻。上世紀90年代末,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龐青年引入高端客車尼奧普蘭,並在2005年前後成為高端客車市場的「龍頭老大」。
  • 溫泉設施「鬼滅之刃」漫畫失而復得 & 透明口罩幾乎不能防飛沫
    研究團隊使用超級計算機「富嶽」模擬人說話、咳嗽時飛沫的傳播情況並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在呼出時無紡布的飛沫通過率為20%,布口罩為18~34%,海綿口罩50%,透明臉罩80%,透明口罩90%而在吸入時無紡布的飛沫通過率為30%,布口罩為55~65%,海綿口罩60~70%,透明臉罩和透明口罩在吸入時幾乎不能防飛沫。而電視節目中藝人經常佩戴透明口罩。
  • 警惕PM2.5風險,除了戴口罩外,還有4招自我防護空氣汙染
    空氣汙染造成的症狀有鼻子過敏、喉嚨發癢、咳嗽、氣喘、胸痛、胸悶等,這些症狀初期較輕,不易引起人們的警惕,但如果有人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時候,那麼空氣汙染就可能會對這些疾病產生不良的影響,加重病情。即使沒有相關的疾病,長期暴露在空氣汙染下,也會引起呼吸系統或心血管系統的疾病。
  • 2020年15億隻口罩流入海洋 塑料垃圾汙染海洋生態
    巴黎12月31日電(任宛)非政府組織(ONG)表示,2020年,15億餘只口罩進入海洋。海洋保護組織「亞洲海洋」(Oceans Asia)警告說,被丟棄在大自然中的口罩會造成環境汙染。
  • 雲尚推出「動物」時尚防護口罩,為環保發聲!
    那麼最後,我想問一個「最初的」問題:設計這款口罩,您是抱持著怎樣的理念呢?A首先,我覺得疫情以後,人們應該會更注重探索時尚與自我所處的空間、世界以及人類生活環境之間的關係。為自然發聲,為環保發聲,這是我們的第一初衷。我們這一次在製作口罩時,就採用了可循環使用的面料,搭配納米級的濾芯,避免浪費,也不會對環境造成再汙染。
  • 請不要用蛇做口罩……
    關於疫情與口罩狂丸和大家聊過很多,不過近期還是被一個騷操作閃到了腰,國外一位大叔在坐公交車的時候,戴上了一個奇怪的「口罩」—— 一條活著的大蛇。
  • 爆款書寫小板,普樂士環保「書寫魔」——一款局部可擦的「黑科技...
    ——「書寫魔筆不含油墨,寫字不髒手,環保無汙染」很多用戶被普樂士這款「書寫魔」的 「環保」理念迅速圈粉,並由衷感嘆好用。其實書寫魔的沒有電耗、不產生汙染、重複使用等理念,在便捷使用的同時提倡環保,沒有電子顯示屏的傷眼危害,不產生垃圾,更沒有其他消耗,適合各個身份、年齡層的人使用。
  • GASHAPON 超擬真環保扭蛋「糰子蟲07 犰狳蜥篇」
    -01 01:37:19 來源: 小T模玩圈 舉報   原標題:GASHAPON 超擬真環保扭蛋
  • MIT 萬字論文解析:「好用」的自動輔助駕駛背後,是犧牲了「安全」嗎?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電話會議上,Elon Musk 解釋說,「這些嚴重事故大部分都發生在經驗豐富的駕駛員身上,這種盲目自信容易讓人放鬆警惕,導致了悲劇的發生。」但 Musk 始終堅信自己的觀點:「Autopilot 比任何傳統汽車更加安全。」
  • 全球優秀口罩包裝設計【合集】!購買要認清3個英文字母!
    之前教大家在買口罩時,要認3個英文字母,但現時已有太多不同國家的口罩,由於語言不同,今次就教大家看口罩包裝用語,哪些才可以阻擋細菌和飛沫,大家記下並轉告家人朋友別買錯!01|記好3組不同英文字母(「 BFE」、「PFE」及「VFE」)市面上部分包裝印有「BFE」,大家在購買口罩時,必須認真檢查口罩包裝至少要印有「PFE」,PFE直譯是Particle Filtration Efficiency (PFE),數值愈高表示性能愈好。能通過PFE的話,便有效防範PM2.5及花粉症。
  • 短視頻和電商的「618 探戈」、「吸金黑洞」字節跳動以及優衣庫的...
    「高管輪崗」新聞曝光兩天後,快手就公布了和京東的戰略合作,快手的用戶可以在「快手小店」不用跳轉,直接購買來自京東的商品。趕在 6·18 大促之前,京東的心思可以說非常明顯了。據說快手電商今年的目標是 2500 億元,對於電商平臺的 GMV 來說雖然還有差距,但已經是不能被忽視的重要場景。
  • 曲美環保又雙叒叕升級啦 新型環保材料「原木結構板」來了
    說到「家」,有人提及設計、空間、美學,有人想到愛、陪伴、親密關係,曲美用八年的實踐說:我們在乎的,不止於此。10月23日,曲美環保再升級發布會暨零甲醛添加原木結構板萬家團享啟動會在北京舉辦,並同步開啟線上直播,正式為曲美環保體系升級5.0階段拉開了序幕。
  • 2020年奇異事件Top20:用活蛇當口罩、菜地長出「異形」蛋
    6、印度公園深夜「鬧鬼」風波今年,一座印度公園的健身器材大半夜自己動起來了,像極了在「鬧鬼」。警察來了都不好使,場面非常歡樂:當然,事情的真相和妖魔鬼怪沒有任何關係,健身器材自己運動的原因是因為潤滑劑一類的材料使用過量,導致器械過於靈活,一旦啟動就會持續晃動。
  • 以蠶絲納米纖維應用技術切入市場,「清科絲宇」提供蠶絲領域技術...
    「清科絲宇」在擁有生產該材料的技術優勢,可實現對蠶絲納米纖維過濾材料直徑分布、厚度、孔隙率等參數的調控,從而可調控蠶絲納米纖維材料的濾效率、壓強、容塵量等參數;同時保證製備過程和原料環保無毒害。「清科絲宇」的技術還能保證納米纖維膜可單獨用於過濾,或負載在微米纖維膜上製備為微納多級結構過濾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