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在沙子上倒水,沙子也是無法滲水 東莞時報記者 黃月 攝
孩子都有好奇心,他們的成長需要手腦並用,會對科學現象「從驚訝到思考」,進而增長見聞,開闊視野。
明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大朋友們你們想不想給小朋友們變個「魔術」來個驚喜?如果你給孩子表演以下這個科學小實驗,一定能讓孩子提前過個益智的兒童節。看看神奇沙子,到底有啥神奇之處吧。話不多說,一起來開始做小實驗。
/ 實驗材料 /
神奇沙子、玻璃杯、水、小勺子
神奇沙子、玻璃杯、水、小勺子
/ 實驗步驟 /
第一步:往玻璃杯倒入大半杯清水,將神奇沙倒入水中;
第二步:將勺子或直接伸進水中撈出神奇沙;
第三步:這時候你會發現,撈出來的神奇沙竟然還是乾燥的。
/ 實驗思考 /
你知道這是什麼原理嗎?為什麼從水中撈出來的神奇沙是乾燥的?怎樣才能把沙子弄溼呢?
/ 科學原理 /
你想像一下,以下生活場景你是否都體驗過?如荷葉上的水珠只能滾來滾去,海灘上的沙子卻能被水打溼並堆成多種造型。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水分子的形狀像字母V,具有電極性,不能溶解和浸潤非極性分子。通俗來說,就是荷葉具有疏水性表面,而沙子具有親水性表面。
上述實驗中的「神奇沙」是把普通的沙子,外表卻鍍上一層厭水膜,導致水分子不會附在沙粒表面,當把沙子倒進水裡時,這些沙子會聚集起來,變成類似一團蠟的樣子,但是只要一離開水,沙子就會恢復原本的樣子。
「神奇沙」排斥水,不能被水浸潤,但比重卻比水大,所以會沉到水底。這就是我們看到「水底撈出幹沙來」的原因。
/ 延展實驗 /
1.如果把神奇沙鋪在託盤裡,再往沙子裡倒水,看看會出現什麼有趣的現象呢?
2.如果在水面上加上一些植物油,神奇沙是否可以讓原本漂浮的植物油沉下去?
沙子倒進水杯後,沙子漂在水面
沙子倒進水杯一小段時間後,沉入杯底
重新把沙子勺出來,沙子滴水不沾
沙子在杯底的狀態
/ 知識拓展 /
厭水膜也稱厭水塑料膜,是將透明厭水材料敷設在透明塑料膜表面,使膜表面具有厭水性,在其表面不產生水膜,當有水滴落在其表面時會迅速滾落,不留痕跡。
「神奇沙」具有疏水性,同時具有親脂性,能把水中的油脂吸到一起,抱成團。正是靠著「神奇沙」的親脂性,人們用它清除海上油船洩漏造成的汙染。
這個實驗是否會令你聯想到肥皂?肥皂的主要成分為硬脂酸鈉。分子的一頭帶電荷,表現出親水的極性;另一端不帶電,表現出親油的非極性。於是肥皂便能「一手抓住水,一手抓住油」,把那些汙垢乳化後溶於水中清洗乾淨。
連結:
生活中的防水沙
有一種防水沙,屬於建築和工程防水材料技術領域。其特徵在於該防水沙由細沙和防水膠組成,細沙顆粒的表面包覆有固化防水膠層。該防水沙無毒、無味、無汙染,施工簡單方便,具有優良的防水、防滲、隔潮和抗裂性能,並能耐酸、鹼腐蝕和100℃左右的高溫,可廣泛的適用於房頂、空中花園等需防水、防滲的建築防水層面和河道、水池等的防滲、防漏層,還可以作為保水防滲層用於乾旱地區的固水防沙化處理。
【來源:東莞時間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