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下,醫療機器人發展就此起飛?

2021-01-07 OFweek維科網

近年來,伴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不斷發展,作為重要民生領域的醫療行業日漸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滲透進康復、手術、醫療服務等各環節之中,被我們統稱為「醫療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的出現與應用,不僅大幅緩解了醫務人員的壓力,有效解決了醫療資源緊張問題,同時也推動了醫療行業的智能化升級發展。

需求催生火熱市場

醫療機器人之所以出現,其實離不開現實需求的推動。

當前,按照國際劃分標準,我國正處於老齡化社會發展階段。老齡人口比重的持續攀升,使得人們的健康、醫護需求急劇增加。同時,我國傷殘患者人數的不斷增多,也對醫療服務產生了巨大需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提供足夠的醫療保障和供給成為關鍵。

而一直以來,受到經濟發展水平、醫療服務成本、醫療資源、醫療技術水平、醫療保障制度等因素影響,我國的醫療供給能力都比較偏弱。相關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僅有20%的人對現有醫療體系感到滿意。換句話說,現有的醫療已經日漸跟不上時代發展。

一方面,醫療設備、醫務人員等資源的有限和不均衡,很難滿足當下劇增的醫療需求;另一方面,巨大的醫療成本也給醫療服務帶來巨大壓力。再加上暴力傷醫事件的頻發、醫護關係的不斷惡化……凡此種種,都給行業發展帶來了阻礙與挑戰。

正是基於此,醫療機器人才應運而生!而機器人融入醫療領域之後,不僅能通過換人解決資源、成本、技術等難題,同時也能避免醫護矛盾的發生,增強醫療服務水平,可以說應用價值十分顯著。因此自醫療機器人應用以來,一個全新的市場也火熱開啟。

國內發展不斷提速

相關數據顯示,如今,醫療機器人已經成為我國服務機器人發展的主要增長點。

2019年,醫療機器人在國內服務機器人市場中的佔比達到了40%,遠超家用和公共服務機器人,實際規模高達5億多美元。有專家曾預測,2020年醫療機器人有望繼工業機器人後,成為我國第二大機器人市場。

基於此,目前我國已經有40多家企業涉足醫療機器人領域,其中不乏大量上市企業,就比如新松機器人、楚天科技……在2019年,幾乎有近一半的醫療機器人企業都獲得了融資,總金額累計超過8億元。這無疑體現出我國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之火熱。

而今年以來,隨著肺炎疫情的暴發影響,醫療機器人大量深入前線抗「疫」,通過提供無接觸殺毒消毒、遠程測體溫、隔離區無傳染送餐、打電話呼叫排查、疫情諮詢回復等服務,在彰顯非凡應用價值的同時,也是進一步升溫了行業的發展。

醫療機器人一邊有效保障疫情防控,一邊滿足了疫區日常需求,讓所有人看到了其應用的顯著價值。與此同時,5G、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同步加速,也給醫療機器人發展開啟新章。相信不久未來,受到5G、人工智慧等技術加持的醫療機器人,就將迎來全面商業發展。

全面商用需這樣做

當然,全面商用的實現並不容易,單靠抓住機遇還不夠,還需解決固有問題。

現階段,我國醫療機器人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技術落地應用程度不夠,市場滲透率偏低,究其原因都是技術、成本和實際應用效果方面影響所致。在此背景下,要想助推我醫療機器人商用成熟,還需要這樣做:

首先要加速技術突破。眼下,不少醫療機器人的細分市場都已經被國外所佔據,而我們只是一昧借鑑國外技術經驗很難趕超。基於此,我國企業必須加強自主技術研發,提升技術轉化率,增強技術實際體驗和效果,利用技術追趕縮小與頭部的差距,藉助技術升級推動商用落地。

其次要提升產品滲透。當前,由於價格過高、性能不佳、使用標準限制等原因,我國醫療機器人真正落地應用的並不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既需要從功能、成本等方面做出改進,提升國內產品競爭力;同時也需要增強對用戶的價值普及,讓更多人接受醫療機器人。

相關焦點

  • 醫療產業按下加速鍵,誰是後疫情時代的醫療新勢力?
    中國醫療領域面對的諸多挑戰和未被滿足的患者需求,都亟需通過創新的療法和解決方案來持續改善。2020年是實現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重要節點,隨著醫療改革的持續深入,一系列創新醫療科技在後疫情時代也將迎來更好的發展環境。
  • 通訊:疫情下韓國首爾加速推進教學機器人應用
    新華社首爾11月17日電通訊:疫情下韓國首爾加速推進教學機器人應用新華社記者陸睿「現在新冠疫情怎麼樣?」「為了您和周圍人的健康,外出時請一定戴好口罩。」16日,在首爾市木洞老年福祉文化中心的數位化技能教育課堂,一個名叫「LiKu」的小機器人正與身前的老奶奶對話。
  • 行業|新冠疫情會是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催化劑嗎?
    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生、推遲婚禮上一線的彭銀華醫生、倒在抗擊疫情一線的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如果時光能夠倒流,這麼多鮮活的生命,還會以這麼壯烈的方式離開我們嗎?武漢封城,全國抗疫,病毒全球蔓延……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新冠疫情會得到更好的控制嗎?未來,AI是否能成為預測、診斷疾病以及疾病數據管理的好幫手?這次新冠疫情又是否能成為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催化劑?
  • 疫情背景加速智慧醫療發展 網際網路AI+有了用武之地
    2020年臨近尾聲,持續了一整年的新冠疫情仍未散去。各國新發疫情病例出現反彈,英國爆發變異新冠病毒,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超40萬......這場鬥爭仍在繼續。在防疫的同時,疫苗——是人類保護自己最好的武器。各國科學家們對疫苗的研發空前急迫。
  • 機器人視界|微型機器人 助力精準醫療
    後疫情時代,零接觸的市場剛需將以機器人為主的人工智慧系列產品推上更高的舞臺。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僅我國新增的機器人相關企業便超過4.7萬家,同比增長56%,其中,醫療機器人的發展表現出良好強勁態勢。
  • 醫療機器人產業的細分市場和發展趨勢
    文|東灘顧問近年來,全球醫療機器人技術快速迭代發展,在人工智慧、健康中國2030、國家科技創新戰略以及高質量醫療需求的推動下,中國醫療機器人產業進入飛速發展時期,已成為醫療器械市場最活躍的行業之一。醫療機器人的產業發展,可以從核心技術、產品類型、醫療場景和後端服務四方面來看。除了伺服電機、傳感器、控制器、減速機、系統集成等機器人核心技術,醫療機器人的產品開發還涉及生物傳感、觸覺傳感、3D視覺、導航控制等關鍵技術發展。
  • 中國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前景
    醫療機器人的發展  一、發展歷史及現狀   醫療機器人的發展可以追溯到1985 年利用工業機器人輔助定位完成的神經外科活檢手術,首次將機器人技術與醫學相結合  以下通過手術機器人的應用情況來看醫療機器人的發展進度。
  • 我國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日前,中科大先研院李智軍教授團隊開發多地形環境下無拐支撐的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機器人,推進了我國外骨骼機器人在康復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2014年我國開始引入外科手術機器人,目前主要是一些中心城市的三甲醫院才有引進,整體而言,醫療機器人在我國醫療領域的應用還處於導入階段,無論是機器人本身的技術還是醫護人員的操作能力都需要一個培育的過程。不過從應用效果來看,規模化使用醫療機器人將是未來醫療領域的一個趨勢。
  • 未來醫療納米機器人能否獲得突破性的發展和成熟應用?
    打開APP 未來醫療納米機器人能否獲得突破性的發展和成熟應用? 眾所周知,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識的顯著增強,現代醫療發展已經進入到通過技術升級帶動行業升級的全新階段,一方面要實現對以往疑難雜症的有效攻克,另一方面要推動原有醫療技術、器械和理論的全面提升,通過兩方面的齊頭並進來滿足新時代醫療發展的迫切需要。  在這樣的背景下,機器人技術和產業的崛起,無疑給醫療發展帶來了強勁動力和全新支撐。
  • 對話| 著名醫療機器人專家、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楊廣中院士談...
    新型冠狀病毒強勢來襲:呼籲醫療機器人行業採取行動著名醫療機器人專家楊廣中分析疫情後如何未雨綢繆由UBTECH Robotics開發的自動移動機器人楊教授對COVID-19(新冠疫情)響應中使用的各種機器人系統印象深刻:包括自動檢查病人發燒的機器人、為醫院消毒的機器人以及運送藥品和食物的機器人,但他認為機器人技術其實可以做得更多。他提到:「無論是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還是作為控制疫情爆發的前線工具,機器人都可以有效地應對。」
  • 雙語經濟學人:網際網路醫療即將起飛?
    中文導讀無論是疾病諮詢還是心理輔導,院內就診就會增加感染新冠病毒風險導致人們需要被迫切換就診方式,這種切換為網際網路無接觸診療、藥品配送的發展提供了機遇。疫情期間,密集政策出臺推進網際網路診療以應對疫情。政策突出強調醫療機構應充分利用網際網路醫院平臺大力開展網際網路診療服務。在大眾需求與政策推動下,網際網路醫療將提前進入加速發展期。
  • 疫情之下,智慧機器人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和新挑戰
    疫情之下,智慧機器人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和新挑戰 2020年11月23日 17:0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今天開幕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以下簡稱「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發表視頻演講。鍾南山強調,疫情防控工作應堅持科技創新,進一步利用智能化手段來健全預警響應機制,提升防控和救治的能力,有利於切實維護人民健康安全。
  • 從「噱頭」到「實用」,疫情下餐廳機器人火了!
    進入3月後,餐飲行業復工按下了「快進鍵」。為了保障門店安全運營,打消顧客消費疑慮,幫助餐企實現「無接觸」服務的送餐機器人受到了極大關注。  疫情下,超高人工成本支出讓很多餐企不得不裁員或降薪,大家迫切需要尋找更低成本的用工方案。成本已經大大降低、完全具備實用價值的餐飲機器人將是一個極佳的選擇。
  • 做強醫療器械、生物醫藥蘇州高新區按下「一號產業」加速鍵
    原標題:做強醫療器械、生物醫藥蘇州高新區按下「一號產業」加速鍵蘇州沃倫韋爾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智能醫用軌道小車物流傳輸系統近年來,蘇州高新區緊跟蘇州「一號產業」發展的步伐,大力推進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在中國科學院蘇州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東南大學醫療器械研究院、蘇州協同創新醫用機器人研究院、國仟創新醫療科技研究院等大院大所的引領下,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產業正乘風破浪、銳意而行。
  • 新冠疫情中服務機器人應用案例一覽
    新冠疫情中服務機器人應用案例一覽 (華強電子網消息)新冠疫情下,服務機器人價值凸顯。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是防止疫情擴散的有效手段。
  • 前景分析:多重因素推動下服務機器人發展空間較大
    機器人是衡量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突破以及核心零部件成本的下降,掃地機器人等服務型機器人在各個領域不斷加速滲透。作為更接近消費端的服務機器人,在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推動下,未來市場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 5G、全息投影、AI上陣,醫療行業按下"加速鍵"
    近日,全球首個5G+全息遠程診療系統開通,通過全息影像展示及全息直播互動技術,實現了遠程全息醫療影像的實時傳輸和互動。從技術角度而言,5G保證了全息影像、反饋畫面及信息等大數據的快速傳輸,從而實現超低延時和穩定的雙向影像直播效果。5G的發展讓全息投影技術的未來充滿想像,它與醫療的結合亦為行業與生命帶去未知的驚喜。除此之外,科技與醫療,又能迸發出怎樣的花火?
  • 疫情下,深圳知名餐企「芙蓉樓」「機器人服務員」受歡迎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東省住宿和餐飲業出現滑坡。面對突發疫情對餐飲企業的衝擊和對從業人員的影響,深圳知名老字號餐企芙蓉樓與餐飲機器人全球標杆企業聯手,啟用集無接觸送餐、高效安全的送餐機器人擔任餐廳「傳菜員」,機器人配送成為一道新的風景線。
  • 上海交大-閔行醫療機器人產業園啟動成立
    近年來,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與醫療領域融合加速,「智慧醫療」正逐步走進大眾生活。國內產學研合作的逐步深入,以及資本對產業熱點的追逐,使得智能醫療機器人技術研發進展不斷加快,產品向更多應用場景延伸。臨床醫療用機器人、護理機器人、醫用教學機器人以及康復機器人在各個醫療環節能輔助醫護人員更好地完成工作。醫療機器人的研發與轉化,將顛覆傳統的醫療模式,帶來一場新的產業技術革命。
  • 市場回暖,「十四五」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如何?
    前言從工業機器人產量累計增長率、產業政策、下遊市場需求等三個方面看,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呈現三大發展現狀。工業機器人應用範圍遍及製造業各個細分領域,對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推動其他產業快速發展有重要意義。自去年4月起,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逐步回暖,目前已進入加速增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