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線粒體DNA不能通過父系遺傳?

2020-11-23 環球網

(記者林小春)眾所周知,人類的遺傳物質除細胞核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外,還有線粒體DNA。一個國際團隊24日說,他們探清了為什麼線粒體DNA不能通過父親的精子,而只能通過母親的卵子遺傳給後代。

線粒體是細胞中提供能量的細胞器,被稱作細胞的「能量工廠」。

這項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的研究報告說,當精子與卵子結合成受精卵後,精子中的線粒體會啟動一套自毀機制。如果延遲這套機制發揮作用,那麼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胚胎存活可能性降低。

負責研究的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薛定教授對新華社記者解釋說,父本線粒體存在於精子裡,而精子需要線粒體產生大量能量用以在遊動中與其他精子競爭。在大負荷的情況下,線粒體產生了很多氧自由基,這些氧自由基能誘導線粒體DNA發生突變,所以大自然進化出一套機制將來自父親的線粒體從受精卵中清除掉。

薛定等人發現一種叫CPS-6的酶在清除父本線粒體中發揮重要作用,並利用秀麗隱杆線蟲的精子線粒體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在精子與卵子結合後,這種酶從父本線粒體的膜間質轉位到線粒體基質裡面,後者是線粒體DNA所在部位,從而對線粒體DNA進行降解、清除。

如果研究人員採取幹預措施,讓父本線粒體在發育後期才降解,結果胚胎死亡的可能性增加,這說明父本線粒體的遺傳對進化不利。

研究人員說,線粒體母系遺傳是「一個很基礎也很重要的生物學問題」,他們的研究為這種現象提供了一種解釋機制。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表明線粒體可由父系遺傳
    近日發表在PNAS 《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線粒體可由父系遺傳。來自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的黃濤生博士和梅奧診所的Paldeep Atwal博士稱他們在三個家庭中發現了mtDNA雙親遺傳。
  • 線粒體可以通過父親遺傳
    如果這樣的線粒體存在,許多相關的機制會來摧毀它們,雖然我們也還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有可能之前的研究也發現了來自父系的線粒體DNA,但沒有引起重視並解釋為樣品汙染。然而,所有這些工作的開展都需要基於線粒體只通過女性傳遞的「事實」——但現在我們知道這是錯誤的。
  • 科學家發現人類線粒體DNA的雙親遺傳
    近日,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療中心等科研人員在PNAS上發表了題為「Biparental Inheritance of Mitochondrial DNA in Humans」的文章,發現在極少數情況下,人類線粒體
  • 線粒體母系遺傳或源於細胞「自噬」
    線粒體是存在於大多數真核生物細胞中的細胞器,其基因只能母系遺傳而與細胞的基因組不同。
  • 線粒體DNA之謎:為啥只能通過媽媽遺傳?
    一個國際團隊24日說,他們探清了為什麼線粒體DNA不能通過父親的精子,而只能通過母親的卵子遺傳給後代。線粒體是細胞中提供能量的細胞器,被稱作細胞的「能量工廠」。這項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的研究報告說,當精子與卵子結合成受精卵後,精子中的線粒體會啟動一套自毀機制。如果延遲這套機制發揮作用,那麼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胚胎存活可能性降低。
  • 線粒體 DNA 之謎被揭開:為啥只能通過媽媽遺傳?
    一個國際團隊24日說,他們探清了為什麼線粒體DNA不能通過父親的精子,而只能通過母親的卵子遺傳給後代。線粒體是細胞中提供能量的細胞器,被稱作細胞的「能量工廠」。這項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的研究報告說,當精子與卵子結合成受精卵後,精子中的線粒體會啟動一套自毀機制。如果延遲這套機制發揮作用,那麼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胚胎存活可能性降低。
  • 傳宗接代不僅是男性特權 線粒體通過母親傳遞
    也正是這個規則,讓我們能夠通過家譜追尋我們的父系祖先。但是在群體遺傳學中,人類的基因地圖上卻很少能夠覓到母系的基因遺傳特徵。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盧大儒提出,根據基因的傳承特徵,建議今後生兒育女時,子隨父姓,女隨母姓。因為用這樣的方式,人類就可以通過自己的線粒體找到自己的「老祖母」,通過自己的Y染色體找到自己的「老祖父」。
  • 為何我們只遺傳母親的線粒體?清華薛定和港中文姜秉昊教授Nature...
    最近,清華大學薛定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姜秉昊教授的聯合課題組在線粒體遺傳領域取得重要突破。他們以線蟲為模式生物發現了調節父系線粒體選擇性清除的一個關鍵機制,即線粒體分裂和融合之間的平衡。這一成果發表在近期的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Y染色體父系遺傳標記檢測是什麼技術?
    ★★★父系遺傳標記指明破案方向"其實,DNA-Y染色體檢驗並不是新技術,在親子鑑定中已經應用很多年。不過DNA-Y染色體檢驗有父系遺傳特點,因而可幫助警方發現案犯所在的家族,進而縮小排查範圍。" 北京中正司法鑑定所所長鄧亞軍表示。就像中國人的家族譜中只出現男性後代的名字一樣,Y染色體也是只在家族男性中遺傳。
  • 自閉症兒童可能遺傳父系DNA突變—新聞—科學網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變化往往是從沒有自閉症的父親那裡遺傳下來的。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和計算生物學家Lucia Peixoto認為:「這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雖然有挑戰性,但讓我們思考自閉症遺傳學的不同成因,對該領域貢獻巨大。」
  • 根據法醫學原理,mtDNA(線粒體DNA,母系遺傳)鑑定,一般只能作排除...
    根據法醫學原理,mtDNA(線粒體DNA,母系遺傳)鑑定,一般只能作排除認定,不能作同一認定。請問,是嗎?
  • 科學網—小小的線粒體與強大的基因測序技術
    線粒體基因在複製過程中相當保守,尤其是在細胞減數分裂期間不發生重排,只是位點突變率高,所以特別適合用做系統進化分析,有利於檢查出物種間在較短時期內基因發生的變化,已經成為遺傳進化研究中方便而得力的信息來源。而且,因為精子細胞含有非常少的細胞質,使得男性的線粒體DNA不能遺傳給後代,而女性卵細胞中的線粒體DNA則會傳遞給後代。
  • 親緣關係鑑定通過什麼來實現?
    還包括單純的父系親緣關係鑑定如要確認曾祖父、祖父、與曾孫子、孫子之間的親緣關係,以及單純的母系親緣關係鑑定如要確認曾祖母,外祖母,與外孫女,曾外孫女之間的親緣關係。   親緣關係鑑定通過什麼來實現?   兄弟、姐妹血緣關係的DNA鑑定,主要是通過Y染色體DNA分析、X染色體DNA分析、線粒體DNA分析及常染色體DNA分析來鑑定,可以確定兄弟、姐妹之間的親緣關係鑑定。
  • eLife:發現傷害雄性的線粒體DNA突變支持「母親的詛咒」假設
    這種可能性產生的原因在真核細胞中存在著兩種獨立的基因組:位於細胞核的基因組和位於線粒體的基因組。根據普遍接受的理論,線粒體最初是獨立的細菌,這種細菌能夠利用高度毒性的氧氣分子作為強大的能源。真核生物缺乏這種能力,因此,它們中的一些發現一種方法吞噬線粒體的細菌祖先,但不消化它---將它轉化為一種「內共生體(endosymbiont)」,即一種生活在另一種有機體體內的有機體。
  • 玻里尼西亞人Y染色體測序數據:父系基因型O-AM00476的全血統分析
    研究者報導了一組玻里尼西亞的古人基因組數據和現代玻里尼西亞人的基因組數據,其中通過捕獲測序獲得了高質量的Y染色體測序信息,可以用於父系祖源的深入分析。此前,大美基因Y染色體分型系統對下載編號為ERR2134225的玻里尼西亞人樣本進行Y染色體的父系祖源分析,結果顯示,該樣本屬於單倍體群O2a2b2a2b2a,攜帶AM00476等系列突變標記,是南島語系族群的重要父系遺傳標記。同時,其母系也攜帶南島語族常見線粒體DNA標記B4a1a1c。
  • 線粒體基因突變糖尿病呈母系遺傳
    上海學者認為診療上須有別於1、2型糖尿病  本報訊(記者胡德榮)您知道什麼叫「線粒體基因突變糖尿病
  • 復旦大學教授倡議"子隨父姓,女隨母姓"
    盧大儒向記者介紹說,從遺傳學和表遺傳學的角度,母系遺傳傳遞的貢獻要大於父系遺傳,母親傳遞給子女的基因要略多於父親,主要是性別相關的X染色體的基因要遠多於Y染色體,此外,母親還能夠將細胞質,包括含有遺傳物質的線粒體傳遞給兒子和女兒。
  • 「線粒體夏娃」年齡可能有錯
    新華網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王豔紅) 據認為生活在15萬年前的人類母系共同祖先「線粒體夏娃」,其年齡可能有錯。美國科學家的新研究顯示,有關線粒體的一個關鍵科學假設可能存在問題,使得追溯人類母系祖先所用的「分子鐘」不準確。
  • DNA 技術是怎麼成為「法證先鋒」的?-虎嗅網
    而 Y 染色體是男性才有的染色體,只能在父子之間或統一父系中單向傳遞,因此同一父系的所有男性個體中,包括兄弟,父子,叔侄,堂兄弟和祖孫等,都具有同源的 Y 染色體。雖然 Y 染色體在遺傳過程總會發生突變,但在 10 代之內通常不會發生大的變化。而 STR則是 Y 染色體上遺傳標記, STR 序列的重複次數在個體和家系間有顯著差異性。
  • DNA鑑定中存在基因突變的原因
    DNA鑑定中存在基因突變的原因   產生突變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親代將dna傳遞給孩子的過程中,產生的突變,這是實際存在的突變;這種突變,儘管父母親都可能發生,但是形成受精卵的時候,是精子的頭部完整的卵細胞結合,所以精子中的dna不如卵子穩定,與卵細胞相比,較容易發生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