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強中國「心」!北鬥心臟精度每三百萬年差1秒 背後有哪些故事?
來源:央視網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宣布建成開通。從1983年「雙星定位」理論提出,到2020年完成全球組網;從單星研發到多星並舉,從艱難追趕到昂首超越,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鬥,讓中國的北鬥終成世界的北鬥。 北鬥的研製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最強中國「心」!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實測衛星使用數量,注意北鬥系統不是地圖軟體
近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發射成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部署完成。世界有四大衛星定位系統,分別是中國北鬥定位系統(BDS)、美國GPS、歐盟伽利略(GALILEO)、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
-
中國星 中國「心」 | 中國航天科工北鬥原子鐘攻關歷程記
北鬥閃耀,澤沐八方。2020年6月23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標誌著我國建成了獨立自主、開放兼容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衛星裝載有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製的氫原子鐘,該原子鐘的優良性能進一步增強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和自主運行能力。
-
外國人可以使用中國的北鬥系統嗎
7月3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對外發言中說:「北鬥不僅是中國的北鬥,也是世界的北鬥,既服務中國,也服務世界」。印度在經過這次事件後開始建設自己的導航系統——IRNSS。目前印度的IRNSS的技術水準類似於中國的北鬥一代,與我國的北鬥二代和北鬥三代有較大差距。迄今為止印度的IRNSS所能覆蓋的範圍為印度本土及周邊1500公裡範圍以內,所以印度的IRNSS是一種區域導航系統,這和中國北鬥這種全球導航系統是有本質區別的。
-
「荊楚工匠」王莉:十四年零誤差 組裝「北鬥」最強「中國心」
星載銣原子鐘,被稱為導航衛星的「心臟」,它的性能直接決定衛星導航系統定位和授時精度。王莉,是中科院武漢分院精密測量院銣rú原子頻標研究組的高級實驗師,從事星載銣原子鐘的電裝機裝工作已14年。每臺原子鐘的上千個元器件、幾百個螺釘、幾百根導線,都由她精準安裝到位。
-
曬曬北鬥雙星身上的國產高科技
本報記者 付毅飛 通訊員 時小丹 郭兆煒「剛剛發射的北鬥雙星實現了自主可控,部件國產化率達到98%,衛星的『大腦』(綜合電子系統)、『骨架』(桁架式結構)等關鍵器件和部件全部實現了國產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導航衛星系統總設計師謝軍說。
-
這個北鬥導航系統,很中國!
為什麼要拼命研發北鬥,因為依賴別人就會受制於人!提到導航,大家首先會想到GPS,但這是美國的導航系統。正是由於GPS系統曾經重重地打了中國一耳光,才逼出了如今我國航天人自主創新研發的整個北鬥導航系統!1993年7月23日,美國無中生有地指控中國「銀河號」貨輪將製造化學武器的原料運往伊朗,並且以此為由關閉了GPS導航系統,迫使其停止航行。美國官員還振振有詞地宣稱:美國政府要求中國政府立即採取措施,制止這一出口行為,並威脅說,否則,就要制裁中國。
-
北鬥導航系統全球應用廣泛 各國用戶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充滿期待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劉暢、陳翔、徐德霖、李敏、高佳義、李俊翔、朱宛玲):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服務性能最高、與百姓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巨型複雜航天系統,也是中國第一個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的重大空間基礎設施。北鬥系統已經在多個「一帶一路」合作國家得到實際應用,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正式開通,也得到全球更多用戶的期待。
-
165:30,日本人感嘆:中國的北鬥系統讓美國GPS黯然失色
沒錯,這款應用程式之所以能受到廣大用戶好評,就是因為它發現了自己的「財富密碼」——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一個非洲公司因為使用了北鬥便能夠實現人氣倍增,而這還僅僅是北鬥在全球應用市場上的一個小小縮影而已。但是現在,在這個迅速增長的領域,美國的地位正在發生快速的變化,因為中國的北鬥導航衛星已經逐漸令美國的GPS黯然失色。1994年,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開始起步,在經過20多年的發展後,到今年上半年,隨著北鬥最後一顆星的成功發射,牽動無數顆中國心的北鬥項目終於完美收官。北鬥衛星全球導航系統的開通,意味著我國全面打破GPS的壟斷。
-
中國為什麼要自建北鬥系統?
2020年6月23日,中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這意味著歷經26年後,中國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目前,能夠提供全球衛星定位服務的只有四家: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歐洲伽利略(Galileo)以及中國北鬥。
-
中國的北鬥系統這麼強悍,iphone為什麼不支持北鬥定位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導航系統,北鬥導航到底強不強?此時,北鬥發揮了重要作用,救援部隊通過北鬥系統能準確定位,並利用短報文功能將震區的準確情況和坐標發送到了指揮部。北鬥系統在此次救災中提供了重要的通信保障,為挽救生命爭取了時間。短報文功能是北鬥特有的,GPS不具備的一項技術突破。
-
北鬥三號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北鬥系統的時間基準擔當
中新網西安11月2日電 (記者 田進 通訊員 張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2日透露,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第17顆衛星已成功發射。西安分院為該衛星提供了導航分系統、天線分系統、轉發器分系統、星間鏈路等全部有效載荷產品。 據介紹,該衛星是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的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距地面3.6萬公裡,也是北鬥三號系統中功能最強、信號最多、承載最大、壽命最長的衛星。
-
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成功發射
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成功發射。 這顆衛星屬於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第17顆全球組網衛星,也是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是北鬥三號系統中功能最強、承載最大、壽命最長的衛星。該星經測試入網後,將成為世界現役功能最強的導航衛星之一。 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介紹,這顆衛星除提供基本導航服務(RNSS)外,還將提供短報文服務(RDSS)、星基增強服務(SBAS)。
-
新聞辦就《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等情況
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大家介紹白皮書的主要內容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有關情況。這部白皮書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第100部白皮書。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先生。首先,我簡要介紹一下《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的主要內容。
-
北鬥已是全球最強導航,為何手機裡還在使用GPS呢?
總設計師:北鬥已是全球最強導航據相關資料顯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公布的全球4大衛星導航系統供應商中,包括: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歐盟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和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
-
既然中國已有北鬥系統,為什麼手機上顯示的還是GPS
從2000年北鬥一號的首星發射到北鬥三號的末星入軌的20年間中國航天人用他們的集體智慧戰勝了無數的艱難險阻,終於完成了這一宏偉的航天工程。如今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未來它將向全世界開放,會成為70多億人生活的一部分。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擁抱阿拉伯國家
20世紀80年代,一批仰望星辰的中國科學家開始研製中國人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並以「北鬥」這一中國傳統文化中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命名。從2000年10月第一顆北鬥一號試驗衛星成功發射,到2020年6月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完成部署,20年來,44次發射,中國先後將4顆北鬥試驗衛星,55顆北鬥二號、三號組網衛星送入太空,完成全球組網,為世界貢獻全球衛星導航的「中國方案」。
-
最強中國心!北鬥心臟精度每三百萬年差1秒,網友:厲害了我的國
據央視新聞報導,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於 7 月 31 日正式開通,8月3日央視新聞也報導了北鬥系統開通背後的故事。據了解到,在北鬥衛星眾多必要的零部件中,銣原子鐘可以說是北鬥衛星的 「心臟」,其決定著定位、測速和授時功能的精度。
-
授權發布: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文)
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6日發表了《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 20世紀後期,中國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發展戰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鬥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建成北鬥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計劃在2020年前後,建成北鬥全球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
-
中國北鬥全球夢圓——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之際
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自信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回望來路,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