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您吃了沒?」
這是我們社交中常說的一句問候語。
但如果動物們也會用語言交流的話,興許會這麼問:
「今天,你吃屎了沒?」
聽著就讓人覺得很反胃。
可是在自然界中,這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就像我們養的寵物狗,無論給他吃再好的食物。遛它的時候,它們還是會看到便便的時候熱血上頭,拉也拉不住頗有一番失去控制的架勢。
這其中的原因不難理解,還是挺科學的。
「強大」的動物獲取食物是通過「掠奪」。
而很多弱小的動物獲得食物的方式,是依靠強者的「排洩」,因為它們沒有捕食的能力,甚至是沒有消化食物的能力。
如果這些動物能發展出智慧,誕生教會的話,說不定便便也可以成為被膜拜的聖物。
在廣闊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中生活著一種叫做蝠鱝的魚類。
它們的體型平扁,較大的個體會長到寬8米,長5米的個頭,體重也會達到3噸左右。
這種魚的肌力強大,在繁殖交配的季節裡,雄性會為雌性表演的壓軸節目裡,就有空中360度迴旋翻。
要完成這樣的動作,需要三步。首先在水中的時候,雄性蝠鱝就會開始不斷加速旋轉,然後快速上升,從海面中一躍而出,煽動著他的大魚翅再完成翻筋鬥的動作,最會滑翔一段距離落回水面,發出猶如打炮的聲響。
雌性也許會根據雄性們的出水姿勢、翻滾動作,以及最後發出的炮仗聲,判斷誰更加強大,選擇作為自己的配偶。
久而久之,這個族群的雄性都是「擼鐵達人」。如此強大的巨力,令鯊魚也為之敬畏。
然而,就是這麼強大的海中霸主,卻性情溫順,它們主要以浮遊甲殼生物為食,所以很多小型的魚類喜歡跟在它們的身邊,可以保護自己躲避捕食者。
但是,跟在好大哥身邊命是保住了,自己又怎麼進食呢?
於是,在大海中我們就會看見這一幕。
水中戰鬥機蝠鱝的尾翼處,時常噴出一道長長的「尾氣」,宛如渲染開的水墨,而無數日常掛載在它胸腔下方的魚們,一時間爭搶著來到了後方。
這就是它們的大餐。
蝠鱝的嘴巴往往可以找到50釐米之巨,當它們日常在珊瑚礁附近巡遊時,無數小生物莫名其妙的就進入了它們的肚子裡。
對小生物們來講,蝠鱝就如同星球吞噬獸。
蝠鱝們出行時,無意間毀滅一個個浮遊生物的聚集小世界,但是它們的消化能力也許真的不行,大量的小生物僅僅被它們過了一遍腸道,就被推送到胃裡。
蝠鱝需要一直進食,當那些還不來及消化的食物渣滓,佔據了它大多數的內存時,就會「噗~」一下被排除體外。
如果,你在潛水時不小心看到了這一幕會覺得深感不適,但對於許多小魚們而言,這是海洋的精華液,是「好大哥」的恩賜。
瘋狂的小魚們為了能爭奪到更多的食物,有時候也會突然鑽進去,然後很倒黴得窒息了。
而對於蝠鱝而言,這也許就叫菊花一緊吧。
生活在澳大利亞的考拉們日常以桉葉為食,桉葉在中醫中還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藥物,但是它含有劇毒。
成年的考拉似乎可以通過氣味篩選桉葉的毒性,並且它們的身體也能抵抗這種危害,可幼年的考拉卻做不到。
剛被生下來的小樹呆熊長不足一寸,體重僅有5-5.5克,如果它們敢生食桉葉,那麼立馬就蹬腿升天了。
在小考拉22-30周齡時,它的母親會從盲腸中排出一種加工至半流質的軟食,有點像人類嬰兒時期吃的粥食。
這種食物質地柔軟,容易吞咽,不但過濾了桉葉中的有毒成分,同時含有較多的水分和微生物,堪稱營養豐富,方便消化、吸收。
雖然說起來很美味的樣子,還是會令人覺得身體不適。
這種食物對於小考拉而言非常重要,直到它具備完全地採食桉葉能力為止。
也許這就叫吃屎長大的孩子吧,挺可憐的。
而在自然界中,這樣的動物還有很多。
象是落地上最大的動物,而它們終身以草為食,每天都要不斷的吃,才能保證它們的身體所需。
草裡的營養成分很少,也難以被消化吸收,剛出生的小象也只能靠母親的糞便為食。
據說,這種被加工過的「鮮草罐頭」,沒有太強烈的臭味,也許就和臭豆腐一個級別,糞便的外表呈現墨綠色,如果撥開的話會發現裡面是嫩綠的,有時候還帶一點土豪金的色彩。
從看的角度來講,和貼了點金箔的日本壽司相比也不差吧。
對於小象來說,這是它幼年時期的重要食物,叫「媽媽的味道」,富含營養、水分且易於消化、吸收。
站在國外人類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貝爺,曾在《荒野求生》的某一期節目中品嘗了這道「美味」。
正應了那句話,往往最高端的食材,只需要最簡單的處理,貝爺用力擠壓獲取了其中的水分,感覺還不錯。
雖然,我沒能體驗過,但想必和曾經名聲在外的一款青草汽水的味道很相似吧。
給孩子吃屎,這種表達怎麼都覺得膈應人。
但是,在象群中這是一種很重要的物資,除了小象不是誰都能吃到的。
成年的大象也會在想念兒時味道時,偷偷的落後於同伴的一個身位,然後偷襲它們的菊花,並大口朵頤起來。
這是因為大象消化能力有限,糞便中仍然有豐富的纖維素,非常的營養。
同時,個體的大象之間也是有差異的,有些大象的消化能力弱,通過吃同伴的糞便,可以幫助它獲得有助於消化的有益菌。
吃糞便的行為,大多都是發生在食草動物中。
除了剛才提到的這些,還有比如兔子,它們有的時候會拉出來就吃,然後吃完再拉,如此循環即便。
口味之重,挺超乎我的想像力的。
可是在食肉動物中,這種行為常見麼?
也有,比如狗子。
它們是陸地上的很弱小的一種食肉動物,往往鮮活、美味的獵物與他們都沒關係。
所以,才會有狼行千裡吃肉、狗行千裡吃屎的說法,這也確實是他們的活法。
那麼,有沒有人會在想,食物鏈頂端的物種有沒有會去追求糞便的呢?
答案也是有的。
他就是男人中的男人,巨星中的巨星,朋克王者、葬愛王者,培訓界的凱撒(名號太多了,此處省略無數字)——梟哥。
梟哥因為他的成功、顏值、品味在國內收穫了無數信徒。
他的那一句著名語錄:
「很多員工背叛我
直接一百萬就送了
背叛的人我都送他一百萬
將來忠誠我的人那就是幾個億了」
讓無數人聽懂掌聲,G點炸裂,顱內高潮……
只是很多人只看到了梟哥今天的成功,卻鮮有人像我這樣知道梟哥的奮鬥。
就像我剛才說的,貝爺是西方人類社會食物鏈的頂端,而全球食物鏈頂端男人的這個榮譽,我覺得非梟哥莫屬。
他出生在一個小地方的農村家庭,家境貧寒很早就戳學了,所以他準備外出打工補貼家裡。
臨行前,母親看著這個充滿幻想和熱情的孩子,擔心他出去後會接受不了社會的毒打,跟他語重心長的說了一句:
「孩子啊,出門在外不容易的,你要知道有一句話叫做錢難賺、屎難吃……」
然而,話到這裡梟哥就不樂意了,當即從家裡拿了一口碗去了廁所,過了一會兒梟哥端著一碗熱乎的東西,然後全部吃掉了。
「媽,你看屎我都吃了,賺錢對我來說一定不難的。」
……
所以,梟哥今天很成功。你看他的弟子們不是富豪也是精英,幾萬一個課的學費和幾十萬的弟子費交得前僕後繼。
按理說,在自然界的法則中,是弱者依附強者,會去吃便便的動物,都是缺乏獲取優質食物能力的。
正如人類的身體是完全接受不了糞便的。
因為,人類哪怕在遠古時期也不是很弱小的狩獵者,我們會製作武器、我們會配合、我們有著數倍於普通動物的能力,猛獁象、劍齒虎都有可能變成我們的盤中餐。
然而,梟哥的這一反人類的舉動,恰恰證明了他比他的族群,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同類還要牛掰,所以他就成為了特定一類人膜拜的「大哥」,收繳智商稅無數啊。
這其中有什麼道理呢?如果,它其中真的有道理的話。
是不是當一個物種進化到食物鏈頂端時,這個族群中某一類會出現反進化的行為,以此形成差異化,成為他們族群中的更強者、領導者呢?
假設,我的這個胡扯是對的。
那很多有錢人喜歡貓屎咖啡的道理就通了。
這些人和他們族群,一起上升到了凌駕於所有物種的地步,從此不再需要去為了生存而考慮低級的「食物」時,
又怎麼體現自己是食物鏈頂端的頂端呢?
畢竟,他們吃得起日本和牛,我們這些社畜也能吃得起普通牛肉啊!
兩種牛肉只有貴賤之分,卻無本質差異。
那要怎麼證明自己是更強者呢?
吃屎吧!
或者崇拜吃屎的梟哥。
這是福奮開篇立意的第一篇文章。
如果,你喜歡福奮的胡說八道,可以與我一起去扒一些三觀盡毀的事情。
有些時候,越是荒誕的故事背後,也許越是有趣味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