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 王基煒 製圖
口述:埃利·伊扎科夫(EliIzhakoff)
採訪:徐熙、嚴亞南
翻譯、整理:徐熙、白璇煜
時間:2019年7月26日
1990年,我任紐約鑽交所總裁。1991年,我當選世界鑽石交易所聯合會(WFDB)主席。當時,俄羅斯和中國還不是WFDB成員,我做了很多工作才將這幾個主要的鑽石貿易國帶入WFDB這個大家庭。
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鑽石貿易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其他國家鑽石關稅極低甚至是零關稅,但中國的鑽石關稅高達37%。在如此高關稅的情況下,幾乎無法進行正常的鑽石貿易。因此,當時中國鑽石走私猖獗,可以說,絕大部分鑽石都是從香港走私進入中國內地的。
把所有人聚到一起1994年,義大利第一鑽石集團常務經理莫梯·威斯伯特在媒體上看了我的講話,知道我是WFDB主席,然後他就想辦法找到我。他對我說,上海的陸家嘴開發公司想與他合作建設鑽石交易中心,他把陸家嘴開發公司介紹給我,希望我能積極促成這個項目。然後,莫梯就幫我買了去上海的頭等艙機票。我經過考慮,感到中國未來的鑽石市場潛力很大,鑽石交易中心項目對中國來說很有必要。於是,我同意了莫梯的建議,來到上海和陸家嘴開發公司會面。這是我第一次獨自來到中國。
陸家嘴開發公司很有興趣改變中國鑽石行業的狀況,希望能得到我的支持和幫助。但是,義大利第一鑽石集團本身只是中介,在鑽石界並沒有什麼影響力,莫梯當時是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並無地位和聲望,我覺得他們不是鑽石交易中心項目最佳的合作夥伴。坦白地講,這個項目進展很緩慢。當時,中國的情況與現在有很大不同。現在中國信息發達,非常開放,當時的中國對外部世界了解甚少,浦東開發剛啟動不久,再看看今天的浦東,完全展現了一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模樣。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如此之快,真是令人嘆為觀止。那次到訪上海,我最大的收穫是和浦東陸家嘴開發公司建立了聯繫。
我們當時的設想是在上海建一幢大樓作為鑽石交易所。我去上海的時候還帶了另外三位國際鑽石界的重要人物:一位是索爾·艾森貝克先生,他是以色列大財團艾森貝克集團的老闆。之前,我作為WFDB主席,受邀訪問北京,那是我第二次或第三次正式訪問中國,艾森貝克先生看到新聞報導後就聯繫了我。他對我說,如果想要在中國開展業務,就應該與他合作,所有一切都必須通過他,因為他與中國政府之間有著良好的關係。於是,我就答應與他一起合作推進鑽石交易中心項目。另外兩位鑽石界的重要人物,一位是摩西·希尼澤(即老希尼澤,現已過世——編者注),他是行業內極為重要的人物,被稱為「以色列鑽石之父」;另一位是伊加爾·豪斯曼,他當時是世界鑽石加工協會主席。因為我當時是WFDB的主席,所以,我能把他們聚在一起。
1995年11月,伊扎科夫(左三)訪問上海陸家嘴開發公司。本文圖片均由 姚建良 攝
我們幾個人一起與中國政府談判協商,希望把中國的鑽石進口關稅降下來,如果降不下來,就無法開展正常的鑽石業務。我們希望至少得到中國政府的一個承諾。在當時的中國,鑽石被認為是奢侈品,與民生無關,而20多年後的今天,鑽石已經成為人們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我們見到了許多政府官員,包括上海市市長、北京市市長,還見到了副總理李嵐清。我們向他們指出了中國鑽石市場的問題之所在,但他們說,從政治上講、從意識形態上講,鑽石都是奢侈品。當然,那畢竟是20多年前的中國,人們的想法與現在有很大差別,現在人們的觀念已經有所改變。可以說,我在推進這一改變中起到了一點作用。
2000年5月,伊扎科夫(左四)和參與談判的外方代表察看金茂大廈
我和艾森貝克、老希尼澤、豪斯曼與中國政府的談判不太順利,他們不同意將鑽石進口關稅降下來。一直到多年以後,中國的鑽石進口關稅才降下來。要知道,我們談判是在1995年至1997年,當時中國政府不願意降關稅,是因為各方麵條件還沒有準備好。即使這樣,我當時依然下決心要將中國帶入WFDB的大家庭。
當時,我們還進行了關於將鑽交所設立在北京還是上海的討論。我支持設立在上海。因為北京是政治中心,上海才是經濟中心,鑽交所應該在商業聚集的地方,而且,上海離香港、深圳兩座重要的經濟城市也更近。就像美國,鑽交所在紐約,而不是在華盛頓特區。我答應他們第二個鑽交所可以設在北京,但第一個必須在上海。
我對1995年到訪上海印象非常深刻。中國人對我非常熱情,我知道他們會做得很好,但從來沒想到他們能做得這麼好。後來,我在紐約接待了來自上海的至少十個代表團,有政府官員,也有企業家。對我們來說,我們最感興趣的是中國龐大的人口和龐大的市場。我與吳儀有過會面,她向我介紹過中國每年新增的人口數和結婚人數,數量非常可觀。我相信,中國市場一旦打開,必將潛力無限。
1997年,艾森貝克先生去世,中國人覺得艾森貝克先生的兒子歐文·艾森貝克不是真心實意來談合作的,於是,他們之間的合作就終止了。即便如此,我仍然團結其他人一起繼續支持上海建立鑽交所。
我與上海陸家嘴集團總經理王安德關係很好,與中國工藝品進出口總公司總經理陳悃也相處非常好。陳悃曾經說過:「中國永遠不會忘記伊扎科夫先生為中國鑽石業所作的貢獻。」因為是我把所有人聚集到一起,參與到這個項目中,最後獲得成功。
將更多的國家帶入WFDB建立上海鑽交所是我的一個夢想,上海鑽交所成立之時就是我夢想成真之時。上海鑽交所現在做得很好,已經成為國際上最重要的鑽交所之一。要知道,在20多年前,中國都沒幾個人知道鑽交所是什麼,對鑽交所完全沒有概念。我在就任WFDB主席時的演講中曾提到,希望中國有鑽交所、印度有鑽交所,但當時都還只是夢想,不確定能否實現。現在,我的夢想都實現了,我感到很欣慰。
我的哲學永遠是讓人加入進來,而不是把人趕出去。當時也有人不想讓中國、印度和俄羅斯加入WFDB,我就和他們據理力爭。我說:「如果中國、印度、俄羅斯都沒有加入進來,WFDB就不算是世界性的組織。我們要去適應各個國家的不同,做生意是按照我們的規則,但在國際層面,要拋開政治因素,尊重其他國家。」我參與創建杜拜鑽交所時,外界也有懷疑的聲音。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會有人反對,但我總是保持樂觀,一直都是如此。我創建了世界鑽石委員會(WDC)並擔任主席長達13年。我在WDC工作期間,和各個國家的政府以及聯合國打交道,參與所有協議的談判,我努力將所有國家帶進來。
我對上海鑽交所提出過兩個建議。第一個建議是,希望上海鑽交所成立顧問委員會,將業界大佬全部納入進來,這樣會顯得這個新建的鑽交所十分重要。第二個建議是,上海鑽交所應該積極舉辦各類會議和論壇。比如,每隔兩三年舉辦業界論壇,邀請重要嘉賓過來演講;舉辦周年慶之類的活動,可以擴大上海鑽交所的影響力。
2003年11月,在上海鑽石交易所成立三周年慶暨「2003上海國際鑽石高峰論壇」上,伊扎科夫接受顧問聘書。
上海鑽交所總裁林強先生,從上海鑽交所成立他就一直在這裡工作,現在已經成為國際鑽石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他非常低調沉穩、不張揚,又非常聰明、擅於理解,他總能找到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情,中國需要這樣的人。我和林強先生是很好的朋友,我非常喜歡他。我在鑽石界很多年,說得上話,我支持他成為WFDB副主席。林強成為WFDB副主席,對上海鑽交所、中國鑽石界以及國際鑽石界來說,都是一件具有積極意義的事情。
上海鑽交所有望成為世界第一我認為中國鑽石業還是花了太長的時間發展,本來可以做得比現在好十倍。如果政府在政策上能更多推動,上海鑽交所完全可以飛速發展,很快可以成為世界第一。
我聽說現在中國在很多方面比美國發達,比如,人們都是通過網絡購物,買東西都是用手機行動支付,這真是難以置信!在這些方面中國很發達,但在某些方面,中國開放的領域和步伐可以更大。我希望中國未來可以再開放一些,讓外國人進來做生意更便利、更友好。我對中國非常有信心,相信中國今後一定會很強大。我們鑽石行業國際化程度很高,很多國家都參與其中,中國也想適應這樣國際化的大環境,但是,中國要按照自己的節奏走,慢慢提高國際化程度,在很多領域都是如此。中國人有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這些道理。起初,我並不理解,感覺好像「對牛彈琴」。後來在不斷接觸中,我才慢慢理解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方式。對上海鑽交所來說,發展都在預期之中,只要各種條件準備好了,一旦行動,我相信他們一定能做好。
現在無論去哪裡都能看到中國面孔,中國人在很多領域都很出眾。如果現在來到中國,可以看到中國的城市建設、機場、道路等,太美了!我從1992年開始來中國,見證中國從保守閉塞一點點發展起來。短短20多年,中國能取得今天這樣驚人的成就,真的非常了不起!
【口述人簡介】美國人。1991年至1998年,任世界鑽石交易所聯合會(WFDB)主席。1998年7月起,任世界鑽石交易所聯合會終身名譽主席。2000年至2013年,任世界鑽石委員會(WDC)主席。埃利·伊扎科夫是上海鑽石交易所項目的早期重要推動者之一,對上海鑽石交易所的成立與發展長期給予大力支持。
(本文原題為「建立上海鑽石交易所是我的夢想」,本文將收錄於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與上海鑽石交易所聯合主編的《璀璨——上海鑽石交易所發展親歷者說》一書中。)(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