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科利耳 瑞士巨頭挺進中國私人醫療市場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瑞士助聽器集團索諾瓦(Sonova)認為,中國政府引入招標程序意在調節助聽器市場價格,想到中國市場掘金的海外器械設備商盈利空間將受到壓縮。

  看重個人付費市場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導,索諾瓦的亞太區副總裁艾伯特·利姆(Albert Lim)表示,公司更專注於富有的病人,他們可自掏腰包購買助聽器,並不依賴於公款報銷。這與澳洲醫療器械製造商科利耳和中國本土新興生物科技集團諾爾康形成鮮明對比,兩家公司正準備在中國政府為助聽器設備廠商提供的批量訂單搶奪戰中決一勝負。

  過去兩年,由於激烈的價格戰,中國政府助聽器招標價格已經下降25%,目前為6000美元(7838澳元)。據澳相關媒體,利姆表示,招標價格還會繼續下降,鑑於競標成功可能性不大,索諾瓦正進入中國個人付費市場。「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確保在中國市場建立一個可行的業務,而不僅僅是規模取勝。我們需要確保這項業務具有商業意義」。

  索諾瓦旗下的領先仿生公司被當做科利耳的主要競爭對手。公司的助聽器設備事業部2015-16財年銷售收入19億瑞士法郎(25億美元),較上年上升2.4%。人工耳蝸植入事業部的銷售額下降3.7%,至1.87億瑞士法郎。

  科利耳最近一財年收入則增長23%(以恆定匯率計增長12%),達11億澳元。公司澳交所股價過去一年漲72%,S&P/ASX200指數漲9%,大型醫療保健股漲24%。科利耳也在個人付費市場提供助聽器。

  面對這樣的巨無霸的對手,來自瑞士的索諾瓦並不膽怯。

  索諾瓦通過旗下的領先仿生公司(Advanced Bionics)銷售耳蝸植入設備。在10億美元規模的助聽器市場,對澳洲科利耳和奧地利的Med-El兩大巨頭來說,索諾瓦規模尚小,但卻是一個不斷增長的潛在競爭對手。

  據官網,索諾瓦創建於1947年,旗下有 Phonak、Unitron、Advanced Bionics和AudioNova等品牌,員工超過1.3萬名,2016財年銷售額20.7億瑞士法郎,淨利潤3.46億瑞郎。於2009年收購了領先仿生公司。

  中國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導,利姆表示,許多醫療保健公司渴望進入中國這個盈利潛力巨大且利潤豐厚的市場,但先行者多苦苦掙扎,運營並不順利。因為他們著眼於短期回報,並認為中國是一個同質化的市場,經常忽略中國政府在未來政策方向上非常明確的信號。

  利姆稱,中國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市場。中國政府今年三月份宣布的第13個五年規劃是一個很好的指南,從這裡可以知道中國政府未來要大力發展哪些領域。此外,韓國和新加坡也是索諾瓦在亞太地區的主要增長點。

  利姆表示,在中國及亞洲一些地區開展耳部健康護理的一個最大挑戰是專業程度不夠,譬如,缺乏聽力矯正專家和相關配套的醫療規範。長期來看,這將影響行業服務品質及終端用戶對行業的信任。

  儘管面臨重重挑戰,過去十年間,索諾瓦在上海成立商業分支機構,並在蘇州建立了助聽器製造廠。當醫療器械行業仍在擔憂中國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問題時,該公司準備為專業的聽力保健人士建立教育和培訓設施,並計劃在蘇州設立製造基地。

  科利耳董事會主席裡克·豪利達-史密斯(Rick Holliday Smith)曾警告稱,中國的競爭對手可能會「侵犯」公司的專利權。但利姆持不同看法,他說,中國政府已開始致力於保護專利和商業創新,以發展壯大醫療器械行業。「現在很多大公司都去中國做研發。」他表示。

(責任編輯:DF154)

相關焦點

  • 即科金融與科利耳達成戰略合作 用金融力量推動醫療普惠
    日前,中國醫療分期的領軍企業即科金融,與世界人工耳蝸行業的領導品牌科利耳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基於對醫療普惠金融的共識,共同推出了人工耳蝸聲音處理器「科利耳N6」的免息分期——使得那些有聽障兒童的家庭每月只需支付少量費用,就能讓孩子擺脫「聾啞」的命運,重獲有聲的精彩人生。
  • ...藍帆醫療收購瑞士心臟瓣膜企業NVT 進場結構性心臟病療法領域
    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行業巨頭,在這一領域紛紛先後落子,對於TAVR產品巨大的市場潛力非常認同。在中國,總計約有280萬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群體,絕大多數尚未得到治療。自2010年首例TAVR手術以來,僅有20餘個省市的100多家醫院開展了近2000例TAVR手術。由此可見,TAVR產品在中國有著極其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藍帆醫療在此次預案發布的同時,還公告將在中國設立一家以結構性心臟病介入器械為主業的子公司。
  • 日本電器巨頭紛紛積極拓展醫療器械市場
    據共同社3月24日電報導,日立製作所等日本國內的電器業巨頭正在積極發展醫療器械業務。與常規的家電行業不同,醫療器械業務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累積,絕非僅靠成本高低即可決定勝負。目前日本廠商在這一領域優勢地位明顯,各公司紛紛致力於積極滿足國內外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 據共同社3月24日電報導,日立製作所等日本國內的電器業巨頭正在積極發展醫療器械業務。與常規的家電行業不同,醫療器械業務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累積,絕非僅靠成本高低即可決定勝負。
  • 耳鼻喉科醫院北京首大優先
    核心提示:耳鼻喉科醫院北京首大優先,北京首大醫院耳鼻喉科專家指出,許多人呈現鼻子不通氣的狀況,通常認為是因為傷風致使的。本來,鼻子不通氣紛歧定是小事,不單單是傷風,有許多疾病也也許致使鼻子一邊不通氣,下面咱們來看北京首大醫院耳鼻喉科專家的具體的介紹。
  • 吉林省科英雷射股份有限公司——雷射醫療器械繫列產品
    吉林省科英雷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座落於新中國光學的搖籃——吉林省長春市,擁有多名光學、精密機械及電子領域的資深專家。科英人志存高遠,追求卓越,專心致力於研究雷射技術在醫學上的應用,自主研發生產的系列雷射醫療器械廣泛應用於整形美容科、皮膚科、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和婦科等領域。科英雷射生產的雷射醫療、醫美產品已佔據國內相當市場份額,同時出口至東南亞、中東、南美、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科英雷射秉承「技術至上,以人為本」的原則,逐步成為國內知名的醫用雷射產品製造商。
  • 英國果汁巨頭innocent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近日,英國果汁巨頭innocent在上海舉辦了一場線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innocent天真進入中國市場。innocent天真公司發言人表示,將在中國大陸推出第一款明星產品innocent smoothie–天真鮮打原果,這也標誌著innocent天真鮮打原果,以一種全新的品類,正式進軍中國市場。
  • 醫療器械巨頭們的轉型之路
    記者|謝欣當眾多國產器械還處在技術上努力追趕之時,國際醫療器械巨頭們已經把目光投向了更遠處。從原先的大工業集團中分拆、獨立為單獨的醫療健康集團後,「去工業化」與「成為一家科技公司」成為肉眼可見的趨勢。雖然有著很多相似指出,但全球醫療器械三大巨頭GPS(GE、飛利浦、西門子醫療三家公司英文大寫的縮寫簡稱)也選擇了不同的側重點與實現路徑。
  • 2021年版中國私人銀行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1年版中國私人銀行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在多年私人銀行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私人銀行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私人銀行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私人銀行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2020年版中國醫療機構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年版中國醫療機構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對醫療機構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醫療機構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醫療機構行業發展現狀、醫療機構市場動態、醫療機構重點企業經營狀況、醫療機構相關政策以及醫療機構產業鏈影響等。
  • 史上唯一一種能與非洲雄獅「壞男孩聯盟」叫板的鬣狗科動物
    在非洲大草原上,敢於獅子叫板的動物不多,而鬣狗應該是最出名的了,鬣狗與獅子的衝突頻發,但是,大都是多隻鬣狗圍攻落單的母獅。由於近些年一些非洲野生動物紀錄片的頻頻上映,讓人們對鬣狗有了深層次的了解。在現存的鬣狗中,唯一一種敢於獅子叫板的就是斑鬣狗了,其他的鬣狗,比如條紋鬣狗、棕鬣狗以及土狼,都由於體型或者習性的關係,沒法與獅子相提並論。但是,就算是斑鬣狗也不敢獨自面前任何一頭成年的獅子。
  • 醫療器械的金礦—內窺鏡行業市場分析
    4、市場渠道壁壘  內窺鏡微創醫療器械的銷售由於覆蓋地域廣、專業性高、客戶分散等特點,行業內公司普遍採用「經銷+直銷」經營模式向最終用戶銷售。醫療影像事業為公司的主要業務之一。  (3)日本賓得(PENTAD)公司:是一世界歷史最悠久、最具權威性的光學生產商。在醫療器械領域,賓得在1977年攜其強大的光學技術,推出第一款纖維支氣管內窺鏡之後,備受市場歡迎,經過不斷的發展,賓得在纖維以及電子內窺鏡兩大領域中形成了完善的產品體系,並成為市場上著名的內窺鏡生產商。
  • 盤點2019醫療器械全球併購:巨頭押注骨科與機器人
    對於巨頭而言,想要在高度專業和細分的醫療器械市場中保持競爭力,併購可以說是一條捷徑,醫療機器人一方面自身增長勢頭迅猛,同時其綜合性、技術先進性更能鞏固眾巨頭現有增長亮點、刺激疲軟業務,在保持自身龐大的市值同時,積極拓展下一賽道飛速發展空間。
  • 中國軍艦同步挺進三大洋
    與此同時,載譽而歸的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正從南美返航;遠在印度洋的第九批護航編隊中的「武漢」艦、「玉林」艦現身波斯灣,首訪科威特;中國首艘航母也再次出海試航。記者注意到,中國海軍艦艇近來兵分多路,挺進世界三大洋,展現出日益強勁的遠洋戰鬥能力。
  • 以領先的醫療和生命科學研發能力投入全球抗疫:瑞士在四個重要領域...
    瑞士擁有世界領先的醫療和生命科學領域的企業和科研機構;他們以高度的創新和研發能力,為抗擊新冠肺炎做出了重大貢獻。 檢測 總部位於巴塞爾的瑞士全球製藥巨頭羅氏(Roche)為緩解這種局面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年一月份,它是第一家推出新冠病毒檢測的企業;自三月中旬以來,它還推出了全自動檢測工具,每月可執行850萬次檢測,並將檢測結果的等待時間從幾天縮短至三個半小時。這將大大增加世界各國對新冠病毒的檢測能力。
  • PVC手套巨頭再啟海外併購 藍帆醫療籌資31億擴張 約64億商譽壓頂引...
    對於瑞士NVT收購及增資的後續事宜,8月6日,藍帆醫療相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收購後在歐洲將協同我們柏盛國際的海外銷售渠道進行銷售,國內會新成立上海藍帆心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瑞士NVT公司的所有專利產品及核心技術預計都將授權給中國子公司。」
  • 全球生物藥市場達3260億美元,抗體藥成巨頭必爭之地
    據悉,2022年全球生物藥市場將達3260億美元。Frost&Sullivan預測中國2021年將達3269億元市場規模,迅疾發展的生物藥無疑將成為最具前景和投資價值的科技領域。僅從單抗未來銷售飄紅,佔據八成市場的形勢來看,抗體藥類藥物已成為生物藥中的王牌,也是各巨頭必爭之地。據貝殼社此前報導,抗體類藥物的市場集中度很高,羅氏和強生是抗體藥公司當之無愧的龍頭,兩者合計擁有全世界31%的抗體藥。市場份額排名前四的羅氏、艾伯維、強生、安進合計佔有了60.5%的市場份額。
  • 中國成分析儀器潛力市場 國際巨頭紛紛建立研發生產基地
    2013年已經是8月份,今年以來,分析儀器的市場算不上景氣。根據相關報導,耶拿的核心業務、最大業務單元——分析儀器業務的收入同比下降2.0%,為4320萬歐元(去年同期:4410萬歐元)。而近幾年來,國內的分析儀器市場一直是被看好的,又由於國產儀器很多方面的問題,中國市場就成了行業國際品牌眼中的蛋糕。自今年以來,幾大國際巨頭都在國內建立了自己的研發生產基地。  RephiLe上海新生產基地盛大開業   2013年4月12日,RephiLe公司的又一個新的生產基地誕生並舉行了隆重的開業慶典。
  • 鮮為人知的中國巨頭,年產50億克拉人造鑽石,強勢挺進全球第三
    而中國無疑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金剛石——即人造鑽石生產國。在中國的一眾金剛石生產企業中,又獨屬河南黃河實業表現最為出色。這個誕生於民間的中國民營巨頭,雖然平時十分低調,甚至一度低調到鮮為人知,在提到其公司的名字時會讓人產生這是一個建設集團程度的企業,卻以年產50億克拉人造鑽石的成績,強勢挺進全球前三,成為僅次於美國GE和英國戴比爾斯的存在。
  • 中國耳鼻喉科醫生已經發表了1.2萬篇SCI論文.英國Sean老師走進耳鼻喉科,講聽力損失的病例
    背景:大數據分析顯示,中國耳鼻喉科/頭頸外科領域的醫生和生物醫學研究者,已經發表了12,730篇SCI論文。並且逐年快速增長,僅2019年就發表了1,900篇SCI論文。檢索資料庫:Medline檢索時間:August 3, 2020檢索及分析機構:Healsan Consulting LLC, USA; Stork(文獻鳥)我們後臺也收到了一些希望講授耳鼻喉
  • 醫療科技巨頭微醫舉牌易聯眾 巨頭紛紛涉水網際網路醫療
    醫療科技巨頭微醫舉牌易聯眾 巨頭紛紛涉水網際網路醫療金羊網  作者:莫謹榕  2019-01-14 羊城晚報記者 莫謹榕1月10日晚間,上市公司易聯眾(300096)發布公告稱,公司被國內知名醫療科技企業微醫集團(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醫集團」)舉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