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我們來了!您要聽寶塔山的故事嗎?請跟我來

2020-12-06 文藝蜀黍看世界

我們這一次西北大環線自駕之旅,早已將延安作為一個重要的目的地,車隊終於在9月16日到達了大家夢寐以求的延安。像我們這樣50歲左右年紀的中年人,都或多或少有著延安情懷,從小我們就是聽著延安的故事長大的,延安寶塔山始終是深藏在心裡的一處紅色聖地。終於,我們在即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到達了延安,也終於遠遠地望見了寶塔山......

在延安逗留的那幾日裡,我們特意選擇了寶塔區一處偏僻的窯洞住了下來,誰曾想這一安排令所有人喜出望外,更為難得的是,在窯洞的院子裡,我們傾情拍攝了令人感動的短視頻《我和我的祖國》、《擁軍秧歌》,也因此收穫到了許多遠方朋友的讚譽,如果您願意,可以在視頻欄目中一睹為快!當然,接下來的寶塔山之旅才是我們到達延安後,最迫切要去做的事情......

去往寶塔山的那日,陰雨綿綿,陰雨卻無法阻擋每一個人激動的心情。寶塔山,一直以來都是「中國革命聖地」延安的名片,它的畫面經常出現在詩人、畫家的筆下。寶塔山見證了中國革命的歷史,更見證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延安發生的巨大變化。我們剛剛到達寶塔山景區就被景區井然有序、氣度非凡的模樣深深的打動了......

延安寶塔山享譽四海、是千千萬萬中華兒女深入骨髓、難以磨滅的記憶。人們期待著去寶塔山主要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在上世紀戰火紛飛的年代,無數中華兒女為了尋求真理來到寶塔山下、來到延河之濱,投入到轟轟烈烈的革命熱潮之中。更因為中共中央駐紮在延安,因此寶塔山也成為了延安標誌性建築和革命聖地的象徵......

寶塔山吸引大家前來當然還有其他很多的原因,比如說:寶塔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許多文人墨客創作的源泉,如詩人賀敬之筆下那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回延安》,一句「幾回回夢裡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仿佛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還有那首盪氣迴腸的歌曲《延安頌》,曾經激勵無數華夏兒女投身於抗戰、浴血奮戰。關於寶塔山本身的歷史和傳說也極為引人入勝,如民間流傳著「黃金鎖骨菩薩」等撲朔迷離的故事都令人著迷......

寶塔山,在古時稱為豐林山,宋代以後稱之為嘉嶺山,其位於延安市中心城區,海撥1135.5米。由於寶塔山就在延安的市中心,到達那天,我們駕車走進延安市區,遠遠的就望見了它美麗的樣子。如今身臨其境,才了解到在寶塔山上,有許多歷史文物和現代革命文物,如烽火臺、範公井、嘉嶺書院、古城牆、摩崖石刻、摘星樓、日本農工學校等等......

寶塔山上寶塔旁有碑文記載:延安寶塔(嶺山寺塔)始建於唐代宗大曆年間(766--779年),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年)重建,金世宗大定九年(1169年)和明神宗萬曆36年(1608年)曾予以修葺。寶塔高44米,為八角九級樓閣式磚塔,塔基周長36.8米,闢有南北二門,南門額書「高超碧落」,北門額書「俯視紅塵」,北門內有樓梯,可登臨塔頂......

寶塔山寶塔,在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寶塔山,我們不僅可以登塔遊覽,在山腳下還可以欣賞到北宋名臣範仲淹的墨寶「嘉嶺山」三個隸書大字,那裡還有很多摩崖石刻都極為珍貴。寶塔山上是欣賞延安城市風貌和黃土高坡風光的絕佳觀景臺,登山觀景、登塔望遠,都可以俯瞰革命聖地延安全貌,延安的老友也一再叮囑我們,寶塔山的夜景也不容錯過......

我們在寶塔旁邊見到一口明代鑄造的鐵鐘,中共中央在延安時,曾用它來報時和報警,我也試著輕輕用手掌敲擊一下,它就會發出渾厚悠揚的鐘聲。上文所提及的,山下還有長達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齊,岸石完整,是難得一見的石刻藝術。我們也在寶塔山上見到如圖中很多保存完好的石獸,它們都在風雨百年中見證著延安的歷史......

我們在寶塔山,怎麼能不回憶起黨中央在延安那永載史冊的十三年,那是從1935年10月19日黨中央到達吳起鎮,直到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周總理、任弼時等國家領導人在吳堡縣川口東渡黃河,經歷的一共12年5個月零4天的漫漫歲月。在那段歲月裡,以毛主席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在延安領導、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基石,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

在那段近13年的歷史進程中,有10年零2個月的時間,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由於延安所具有的這種重要的政治地位,我們把13年的歷史統稱為延安時期。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延安時期跨越土地革命戰爭末期、整個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前期,幾乎佔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28年曆程的一半時間,由此可見延安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中的重要地位......

在延安那一時期,毛主席和中共中央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中國共產黨人導演了一幕幕扭轉乾坤、威武雄壯的歷史篇章,譜寫出了光照千秋、彪炳史冊的輝煌歷程,正是由於那一時期,才使得中國革命力量由弱到強、革命事業由艱辛走向勝利。因此,延安時期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很榮幸,在即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來到了延安、並重溫那段光輝歲月......

我們登上寶塔之巔,新延安生機勃勃的風採盡收眼底。我們俯瞰到延河大橋,聽身邊的本地老人說,歷次延河泛洪,延河大橋巍然不動、毫髮無損。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在延安這片土地上屹立、流淌,生生不息、激情澎湃。它們見證著這座城市的變遷,見證著一代又一代延安人的奮鬥精神,新延安、新中國的故事也從這裡開始,由奮發圖強的新一代繼續書寫。這裡有太多太多傳奇,這裡,就是延安......

我們站在寶塔久久凝望著延安,延安城高樓林立、街道錯落、行人車輛穿梭如織,身邊的老人繼續跟我說:以住的練兵場不見了,變成了今天的體育館,那裡經常舉辦革命紀念活動和演出,以往寶塔山周邊光禿禿的黃土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青山綠水和生機勃勃的新氣象,七十年過去了,延安精神仍然深深的烙印在中華兒女的記憶中,並被繼往開來、發揚光大,延安精神永駐......

在遊覽過程中,我們得知延安寶塔歷經千年的風雨侵蝕和戰火洗禮,到全國解放時,已是彈痕累累、遍體鱗傷。全國解放後,陝西省和延安市兩級政府先後於1959年和1984年兩次撥出專款,對寶塔進行了維修。當時的修繕主要是替換了塔體風蝕殘磚,填補了彈洞,增設了樓梯,加固了塔基,在塔尖安裝了避雷針。今天我們能一睹莊嚴矗立的寶塔,倍感欣慰和自豪......

早在「延安時期」,延安寶塔就已經被反覆地吟唱。陳毅元帥當年就譜有一首《延安寶塔歌》,借歌頌寶塔,用塔尖與塔基的關係歌頌了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互為依存的魚水關係。在即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寶塔山國旗飄揚、國歌嘹亮,我們又一次情不自禁的唱起《我和我的祖國》,表達對偉大祖國的衷心祝願,祝願祖國繁榮昌盛!圖文原創:文藝蜀黍看世界,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青年編輯記者延安行:延安,我們來了
    記者 焦健攝   開欄的話   涓涓延河水,巍巍寶塔山,這是我們心中的聖地——延安。8月2日,全國「三教辦」組織的「中央新聞單位」活動啟動,百名青年編輯記者踏上體驗之旅、尋根之旅,深入到最基層,與老區人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了解黨情、國情、社情民意,向人民學習。
  • 親歷者憶延安:毛澤東最愛唱這首歌,放英文原版電影能請周恩來做...
    沿著革命路線,我們一路「打卡」許多舊址,發現有不少外地客人,和我們一樣,特地來看看、來瞻仰。當地人說,要不是因為疫情和冬天,來的人還要多,場面還要熱鬧。如今的景象,對於老一輩人來說,仿佛穿越時空,與80多年前奇蹟般疊合在一起。上世紀30年代末,延安城有著熟悉的熱鬧。那時的延安,只是一座邊塞小城,環境惡劣、物資匱乏,卻像一塊巨大磁石,吸引著全國青年競相奔來。
  • 2018中國延安紅色旅遊商品設計大賽收官
    2018中國延安紅色旅遊商品設計大賽收官 十餘件創意作品有望開發上市 發布時間:2019-05-28
  • 延安往事:女扮男裝去延安,夜宿騾馬店,見男人光腚睡覺嚼蝨子
    、著名演員鄭君裡說,她要去延安。其實,在武漢隨丈夫一起宣傳抗戰的日子裡,黃晨身邊就有不少人去了延安。而更早在重慶的時候,周恩來、鄧穎超也跟她講了不少抗戰、革命的道理和延安的事。她在心裡埋下了要去延安的種子。對延安的艱苦,黃晨早有所耳聞,已有心理準備。她說:「我還要讀書,需要人和人之間的平等,我不怕勞動,不怕辛苦。」
  • 抗戰中的延安戰場:遭日飛機轟炸17次 投彈1690枚
    米世同曾查閱陝甘寧邊區政府保安處的歷史檔案——當時有專線電話,日機從山西方向飛來,路過延長縣上空時,延長方面就給延安打電話。雖然從延長縣城到延安,直線距離不過50公裡,往往電話到了,飛機也來了;當時沒有大型擴音喇叭,拉警報靠什麼,就靠敲響寶塔山和清涼山的古鐘,還有,靠人敲鑼!
  • 以延安精神引領科研徵途——「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研修班側記
    新華網西安5月18日電(記者姜辰蓉、程露)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5月的延安,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觸摸楊家嶺的窯洞,感受南泥灣的變遷,在黃河壺口放歌,在棗園舊址聆聽黨史教育……5月6日至10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在位於陝西省延安市的中國延安幹部學院舉辦「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研修班。
  • 春來河水綠如藍——延安水汙染治理工作速寫
    治理機制不斷完善暮春時節,順著河堤的臺階進入延河河道公園,延河清澈逶迤,春風在河面蕩漾,瓦藍的天空下深紅色的步道蜿蜒著伸向遠方,身邊的延河水潺潺流動,遠處的寶塔山巍峨聳立。在河道中散步的市民個個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 用行動溫暖我們的星球,來聽動物救助的那些故事
    千變萬化的自然界處處充滿著驚喜也充滿著危機動物們在遷徙、繁衍、捕食過程中都有可能發生意外甚至面臨生命危險我們伸出援手拯救的往往不僅僅是一個生命可能還是一個種群《動物來啦》從2018年開播到現在,陪您了解到許多動物救助的故事:海口的蟒蛇、西寧的雪豹、北京的紅隼.......本期節目,讓我們一起聆聽有關動物救助的故事。
  • 2200多青年才俊選擇這條路 北上「打卡」寶塔山丨百年百篇
    據統計,就在這一年5月至8月,由川入陝到達延安的青年知識分子就多達2200餘人。他們都是誰?全面抗戰爆發後,在國統區、淪陷區、其他抗日根據地乃至海外,一大批愛國青年以寶塔山為指引,開啟了「朝聖」之旅,潮水般地湧入延安。他們主要通過黨組織和個人介紹,或者參加延安各類學校的招生考試奔赴延安,在1938年前後形成高潮。
  • 五四青年節 聽習近平總書記親述10則青春成長故事
    來源:新華網  故事三:在延安插隊的時候面臨過「五關」的考驗 第一關是跳蚤關  2004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曾接受延安電視臺《我是延安人》節目專訪。在節目中,習近平回憶了第一次來到延安插隊時很不適應的各種情形:  第一關是過跳蚤關。
  • 1937年,中共中央進駐延安
    1936年12月16日下午,周恩來等從保安來到延安,當晚就住在馬家灣延安工作委員會臨時辦事處,就延安的接管問題,他指出:儘可能爭取和平接管,如若不行,就等部隊來解決。周恩來離開保安前,就已派黃春甫(江華)通知陝北紅一團團長黃羅斌準備接收延安。 12月17日中午,紅一團團長黃羅斌帶人護送周恩來等一行人到延安東郊飛機場,轉乘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派來的飛機前往西安。
  • 5個有道理的小故事,你一定要講給寶寶聽
    原標題:5個有道理的小故事,你一定要講給寶寶聽 編輯:小菜 「兒子說:我最討厭聽大道理了。我一邊引經據典,口沫橫飛,他自巋然不動。人是杵在那裡,但思緒早已經不知雲遊到何方了,說完該幹嗎幹嗎,一點效果沒有。」
  • ...觀眾問李玉剛:我來中國後學到了一個詞語,叫賤骨頭,您認為您是嗎?
    一外國觀眾問李玉剛:我來中國後學到了一個詞語,叫賤骨頭,您認為您是嗎?李玉剛被問蒙了,只能硬挺著說:你還有什麼問題可以繼續說完。外國小夥接著說:當別人覺得您特別不容易,可憐您的時候,您自己覺得可憐嗎?李玉剛也明白了小夥的問題,說:他其實想跟我探討的是尊嚴。我是要尊嚴的,我不會太在意背後的指指點點,只是把尊嚴藏起來當成自己積蓄的力量。女聲男唱,男扮女相,給李玉剛帶來了機遇也給他帶來了爭議,尤其在他的表演到底算不算藝術這個問題上。李玉剛說:說:我這個行業,如果你比別人高一點兒。別人都會欺負死你,所以要努力高出很多,直到別人承認你。
  • 延安抗大精神對教育工作的啟示
    在培訓中通過集中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讀》《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和在梁家河、抗大紀念館、西北局紀念館、楊家嶺、棗園、寶塔山的現場教學,使我心潮澎湃、受益匪淺。特別是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延安抗大精神至今還讓我思考如何讓延安抗大精神指導新時代教育工作。
  • 我們黨為什麼要進行延安整風?
    原標題:我們黨為什麼要進行延安整風?   遵義會議之後,黨在政治上、軍事上糾正了「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但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對這種錯誤還沒來得及進行思想認識上的徹底清理,因而全面抗戰爆發之初,黨內有人機械地執行共產國際關於統一戰線的指示,照搬他國共產黨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經驗,對統一戰線的獨立自主認識不夠。
  • 分享一個小時候給我聽出心裡陰影的故事
    鳳仙君還是一個懵懂無知,天真爛漫的翩翩少年可誰想就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我聽了我表姐在我耳邊講述的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類似的經歷呢還記得和你第一次聽恐怖故事的人是誰麼?(他/她/牠)還好嗎?鳳仙君在本周末還真就找到了我小時候聽表姐講的那個故事!
  • 請不要跟我「外道」!
    你知道什麼叫「外道」嗎?好久沒聽過這樣質樸的話了。朋友的話一下就把我帶回到若干年前的老家。那時,老家人之間,互相客氣互相推讓時,都會說上這樣一句話,「就別跟我外道啦!」「外道」一詞在憨厚質樸的老家人嘴裡說出來,要比謙謙君子嘴裡的「客氣」,感覺誠意更濃,聽上去似乎更加舒服些。在我老家,「外道」更準確的說法,就應該是「見外」的意思。
  • 聽《愛迪生的故事》
    奇怪,母雞今天下了那麼蛋嗎?他連蹦帶跳,跑去問媽媽。「媽媽,媽媽,母雞今天下了十幾個蛋,這是怎麼回事呀?」「母雞不是在下蛋,是怕蛋著驚。」媽媽把愛迪生摟在懷裡說,「媽媽抱著你,你不是就暖和多了嗎?」愛迪生更覺得奇怪了,瞪著眼睛問:「媽媽,蛋也跟咱們人一樣,會著涼嗎?」媽媽笑起來了,告訴愛迪生,母雞是在孵蛋哩。
  • 延安精神:寶塔光輝 映照時空
    延安革命紀念館供圖 1.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延安是革命聖地,更是革命者的精神家園。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棗園的燈光、楊家嶺的會堂、王家坪的總部……這片神奇的土地,在中國革命最艱難的時期,孕育出偉大的延安精神,推動中國革命從苦難走向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