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生態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四川省政協「推動...

2020-11-26 中國政協網

「川西北黃河流域作為黃河上遊生態屏障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區域,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對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承保護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四川省政協召開「推動川西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對口協商會,第一個搶到話筒的省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沈光明開門見山。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四川省政協將「推動川西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作為2020年重要工作安排。今年5月、7月,省政協組織調研組多次赴阿壩、甘孜州實地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建議。8月6日,「黃河上遊川甘青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商協作研討會第一次會議」在阿壩州若爾蓋縣召開,調研組主要成員參會,並對會議成果進行充分吸納。

「對川西北黃河流域全域旅遊產業發展來說,應充分發揮其獨特的文化、景觀魅力,打造未來高端旅遊目的地。」省政協常委袁冰的發言引起了參會人員的共鳴,他建議,國家、省級層面加大對流域各州、縣建立統籌協調機制的指導力度,儘早形成協調解決區域內發展重大問題的機制;在省級層面成立川西北黃河流域全域旅遊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對涉及生態環境、文化旅遊、林草等部門、行業間的協調配合,形成促進發展強大合力。

「目前,國家批准的我省草原禁牧補助是7.5元/畝,草畜平衡獎勵是2.5元/畝,但按照產值計算,禁牧補助最低應不少於21元/畝,草畜平衡獎勵不應低於7元/畝。」針對調研中反映最強烈的生態補償機制不健全、補助獎勵標準過低等問題,調研組成員呼籲:儘快完善生態補償長效制度,形成上下遊地區間共建共享的補償機制;提高生態補償標準、加大處罰力度;完善生態建設市場機制,讓保護地區廣大群眾享受生態紅利。

如何推動生態文旅深度融合,實現旅遊業態多元發展?應邀參會的阿壩州政協副主席陳福生、省政協委員馬宇等委員提出,守牢「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紅線,堅持科學統籌開發草原、溼地等特色旅遊資源,深入挖掘流域文化旅遊資源,全面構建以「大九寨溝旅遊區」「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格薩爾王」和「長沙貢瑪自然保護區」等為支撐的全域生態旅遊發展新格局;打造黃河文化旅遊節、雅克音樂節、國際熊貓節等一系列文化IP、旅遊IP;加強對牧民、從業人員以及自駕遊、自助遊遊客的行為引導和規範。

「我局擬在『十四五』期間沿公路打造1600公裡草原旅遊景觀帶,這需要各方配合做好牧民思想工作。」省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反映的問題立即引起委員們的高度關注,住川全國政協委員何天谷建議,完善沿途應急救援、旅遊服務區(點)、一體化景觀平臺、汽車營地等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建設一批特色小鎮,培育一批草原人家、花卉人家等特色精品民宿;著力發展觀光農業、高品質農業。同時,有針對性開展職業技術培訓,讓牧民們順利轉變為服務業從業人員、新農業產業工人。

省政協副主席杜和平表示,將進一步發揮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暢通群眾呼聲,在全社會凝聚起全流域生態保護和全域旅遊融合發展的共識;要以「十四五」規劃編制為契機,以項目為載體,推動川西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取得更大成效,築就流域經濟增長和轉型發展的「硬核」支撐。(記者 韓冬)

相關焦點

  • 文旅融合發展的「五度空間」
    恩施州作為全國首批、湖北省唯一整州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單位,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的系列決策部署,突出高度抓認識、突出廣度抓要素、突出深度抓產品、突出熱度抓市場、突出力度抓環境,生態文化旅遊業實現突破性發展。
  • 【資訊】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打造全域旅遊新亮點
    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增至47個 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主導產業,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和全社會共同參與,通過旅遊業帶動乃至於統領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旅遊發展理念和模式。
  • 探索數字文化產業發展 推動全域旅遊「南雄模式」
    12月26日晚,「全域旅遊 紅色南雄」——南雄市推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宣傳活動在我市三佳農業公園舉辦。本次活動旨在充分展示南雄全域旅遊創建工作成果,大力推介「善美韶關·紅色南雄」品牌,打造全域旅遊「南雄模式」,推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
  • 文旅融合發展的「臨沂答卷」
    近年來,臨沂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文化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助力作用,為文化企業發展搭臺築巢,強化對非遺、旅遊、文創等產業的扶持引導,作為朝陽業態的文化產業正呈現良好發展勢頭,連續三屆被山東省委、省政府授予「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文旅融合態勢良好,新產品、新業態不斷出現,旅遊空間格局逐步優化,為文旅融合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引領發展,規劃先行。
  • 民勤:發展全域旅遊 建設詩畫民勤
    「十三五」期間,民勤縣將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作為支柱產業來培育,全力推動全域旅遊規劃與空間規劃相銜接、旅遊業發展與城鄉建設相協調、旅遊功能與基礎設施建設相貫通,著力打造「沙海綠洲·綠洲碧海」生態文化旅遊品牌,持續增強旅遊發展新動能,推動旅遊產業走上全域規劃、全景打造、全業培育、全民共享的發展快車道。
  • 涼山州西昌市:首位產業推動 打造國際文旅名城
    王軍 攝項目支撐突破旅遊瓶頸邛海溼地國際旅遊度假區是西昌最具影響力的生態景區。2019年底,西昌啟動打造「一廊六園」大型七彩園林,完善度假功能。目前,蘭園、菊園、合歡園已建成開放。項目建設是文旅融合的「牛鼻子」。
  • 關於我市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的思考和建議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使旅遊的品質得到提升,旅遊使文化得以廣泛傳播。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策。今年8月,我市召開高規格的全市文化旅遊大會,做出推進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文化旅遊強市的重大戰略部署,文旅融合迎來蓬勃發展的春天。
  • 寶興縣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旅投集團旅投創新公司籤署旅遊資源投資...
    馮俊濤指出,寶興縣依託獨特的資源稟賦,促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旅遊品牌創建成果豐碩,以6個4A級旅遊景區為核心的生態旅遊格局基本形成,支持文旅產業發展的設施條件不斷完善和提升,成功舉辦四川省鄉村文化旅遊節、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系列活動、「上九節」「紅葉節」等會節活動,被評為「四川省旅遊強縣」,「熊貓老家·多彩寶興」旅遊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 篤定前行|青州:全域旅遊再出發~
    11月24日,青州市召開全市旅遊發展大會,分析研判新發展格局下文旅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加快推動青州市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此次大會開啟了青州市文化旅遊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吹響了全域旅遊再出發的號角。
  • 全域旅遊看江蘇--深入踐行「兩山」理論,賦能全域旅遊發展之溧陽篇
    ,將其納入「十三五」發展的「三大工程」,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推動單純的自然「原生態」創新為與生產、生活深度融合的「新生態」,推動「兩山」價值轉換在溧陽得到完美實現,讓生態創新成為溧陽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名片。
  • 浦口、南譙、和縣共話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背景下,浦口、南譙、和縣積極把握重大歷史機遇,在產業布局、社會治理、生態保護等方面密切交往、協同推進。三地旅遊資源特色鮮明,互補性強,區域交流頻繁,旅遊通道便捷,密切跨界合作、共同推動全域旅遊發展,能夠有效整合資源,從而帶動和促進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文旅經濟高峰論壇觀點集萃
    28日上午,第六屆「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國際旅遊節文旅經濟高峰論壇邀請6位專家學者和國內知名文旅企業代表,圍繞「網際網路經濟下的全域旅遊」,分享網際網路經濟下旅遊資源整合的經驗做法。科技支撐文旅行業由粗放型管理轉為精細型管理,由增量供給轉為高品質供給,以數字經濟為基礎形成的新基建為文旅行業打造社會化數字生態,由此形成了智慧景區與智能服務相結合的新景區,全新供給一應俱全的新業態和跨越邊界的智慧新體驗。數字經濟下健康文旅生態的維持需要政府、企業、目的地平臺的協作努力。
  • 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公示 德陽綿竹榜上有名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公示名單。四川省共5個地區入選,綿竹榜上有名。據悉,自入圍國家第二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以來,綿竹成立了全域旅遊規劃建設會戰指揮部,科學編制《四川省綿竹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及7個子規劃,採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成功撬動300多億元社會資本投入綿竹市重大文旅項目建設,中國玫瑰谷、中國熊貓谷旅遊度假區、天府冰雪小鎮
  • 河南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助力國民經濟大循環
    &nbsp&nbsp&nbsp&nbsp文旅創作者大會閉幕式,集合了近年來文旅宣傳創新精髓。閉幕式先以國畫山水風情開場,展示文化旅遊融合之美;再以文化為魂,上演國風音樂國韻大秀;接著由面孔樂隊、南徵北戰NZBZ等搖滾新勢力登場,打造出熱情澎湃的時尚音樂盛典……優秀文化與旅遊資源交替輝映,展示出河南文旅創新發展新理念下的健康活力。
  • 崑山:「新三度空間」布局全域旅遊
    搶抓夜經濟的風口,崑山不久前出臺了《關於加快崑山夜間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夜享崑山」打響夜間經濟品牌,建設一批文體旅商深度融合的夜間消費集聚區,打造一批夜間消費精品項目,開發一批夜間消費優質產品。《意見》提出,2020年,崑山重點打造「一區一點兩線」四大夜間經濟集聚區。一區指周莊古鎮,一點指智谷小鎮大漁灣,兩線指崑山市中心文旅線、馬鞍山路文旅線。
  • 嘉興:全力打造全域旅遊「林埭樣本」
    原標題:全力打造全域旅遊「林埭樣本」 坐擁千年莊橋墳良渚文化遺址、「平湖九彩龍」「搖快船」非物質文化遺產,拓展特色棒球運動基地、芒果小鎮、九畝灘百草園、老平湖生態園等休閒遊發展空間……近年來,擁有豐富旅遊資源和區位優勢的嘉興平湖市林埭鎮找到了以全域旅遊發展引領經濟轉型升級的路徑和方向。
  • 李忠開講丨靈光一閃 定位迸現——李忠先生獻策包頭石拐全域旅遊
    深入調研2020年7月28-30日,華高萊斯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忠先生應包頭市石拐區政府之邀,赴石拐考察,並進行了題為《石拐區全域旅遊發展創新戰略》的專題授課,為助力石拐區把握旅遊本質,抓住疫情後旅遊發展新機遇,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帶動經濟高質量轉型建言建策。
  • 「全域旅遊 和諧發展」主題論壇暨「雲上格爾木 玉出崑崙山」旅遊...
    青羚網訊(記者 聞皓)8月7日,由格爾木市文體旅遊廣電局舉辦的「全域旅遊 和諧發展」主題論壇暨「雲上格爾木 玉出崑崙山」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格爾木會議中心舉行。相關部門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旅遊界、文化界的相關人士以及新聞媒體記者參加了此次論壇推介會。
  • 氣候賦能生態宜居高地建設川渝16地4產品成功申創國家級氣候品牌
    12月8日,2020年川渝生態氣候資源品牌發展大會在成都召開。12月8日在成都召開的2020年川渝生態氣候資源品牌發展大會傳出消息:截至2020年,川渝兩地共有16個縣和風景區成功申創「中國天然氧吧」、4個農產品獲評「中國氣候好產品」。近年來,氣象力量積極主動融入四川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
  • 重慶開州:打造長江三峽最美文旅融合城市
    開州要舉全區之力,堅持以全域旅遊發展為方向,以品牌打造提升為重點,以產業融合發展為驅動,不斷推動旅遊業全要素升級增效,有序有力開發漢豐湖、雪寶山兩大重點,培育文旅新業態,實現『後發趕超』。」開州區委書記冉華章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