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教授:孩子是不是高智商人群,在5歲前就能看出「端倪」

2021-01-08 小婷老師育兒觀

生物學博士Lise Eliot在《0-5歲——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中說到,所有重要的大腦迴路塑造過程——樹突的生長、脊柱的形成、突觸的精簡,甚至髓鞘的形成等都會在孩子出生前5年完成。

所以說,孩子是不是高智商人群,在5歲前家長就可以通過孩子的行為進行判斷。

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很專注

家長會發現,孩子在小時候做一件事的時候,普遍專注度都要比長大後要低。

其實這不是因為孩子玩心重,而是因為孩子受到生理因素影響——在5歲前,孩子大腦中有大量的突觸。

大腦中大量的突觸就會讓孩子的思維總是天馬行空,想像力豐富、創造力強大,但是同時,大量多餘的突觸也會干擾到孩子做某一件事情的專注。

英國《天才兒童》中也曾發現高智商兒童,身上的共同點就是專注力都足夠專注。

所以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在這個階段也有很強的專注力,那麼說明孩子處理複雜智能的頂葉、顳葉、額葉這些高級大腦皮層區可以的得到充分的鍛鍊。

孩子行動力很強

達爾文曾經做過一個「兔子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圈養兔子的大腦比野生兔子的佔比更小。

野生兔子擁有更厚的大腦皮層,神經元的胞體更大,樹突、樹突棘和突觸的數量更多。

因為圈養的兔子雖然食物精良,有專門的飼養人員餵食,營養得到了保證,但是安逸的環境讓他們的直覺、感官、運動等能力都得不到鍛鍊,大腦無法得到充分的鍛鍊。

小孩子也是如此,他們最開始總會有很多的想法、問題。那麼如果孩子願意並且有能力將自己的想法付諸於實踐,精力充沛,有很強的行動力,那麼孩子的大腦皮層,神經元等得到鍛鍊的強度會更大。

孩子的獨立判斷能力出色

判斷力是一個人多種能力的綜合體,它包括感知能力、記憶、思想、警覺、演繹、預知、推理和判斷。

如果成年人判斷力很出色,證要麼是明這個人邏輯思維強大,要麼是知識、常識比較豐富,或者兩者兼有。

而小孩子的常識、知識肯定是不足的,但是依舊能夠有很強的判斷力,那麼說明這個孩子的專注力很強、感知能力很敏銳、推理能力比較強、頭腦也足夠冷靜、並且有足夠自制力。

不過,即使從這幾點中,家長能夠判斷孩子是個高智商的孩子,但是家長也不要忽視自己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的支持是決定孩子能否充分發揮天賦的唯一家庭因素。」

如果家長沒有保護並且引導孩子發揮自己的天賦,孩子的突觸運用的機會越來越少,那麼和這個區域的突觸就會被判定為多餘的突觸,最終消失。

那麼這就意味著該區域負責的智能關鍵期結束了,孩子的天賦也就不見了,最終「泯然眾人矣」。

所以說,想要激發孩子的大腦潛能,提升孩子的智力,家長對孩子的引導和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1

Lise Eliot博士給出家長的建議是:

要對孩子有撫養能力——不只是物質上,還有情感上;

要和孩子經常「密切交流」,經常和孩子一起活動;

對孩子的需求能夠「高度響應」,接受孩子的個性,以及幫助和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對孩子也要「有要求」,不包辦孩子的事情,要讓孩子有一定的獨立能力。

2

同時要警惕「補習風」,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孩子在玩的過程當中就是在大腦思維發育的過程。

反倒是家長過早教孩子知識,揠苗助長,反而會破壞孩子的思維發展,同時也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

為了家長更好的幫助寶寶進行大腦開發,小婷推薦的書單是以下幾本書:

《0-6歲蒙特梭利早教訓練書》

一共8冊,通過語言能力、數學能力、藝術能力、生活能力、感覺能力、左腦開發、右腦開發、智力開發8個方面去進行大腦開發。

全部都是融合風靡全世界的蒙氏教育理念去編入大量遊戲。由資深早教專家精心設計,讓孩子在遊戲當中鍛鍊大腦思維,寓教於樂。

而且每個遊戲題目下面都有一行小提示,告訴家長這個遊戲具體是在鍛鍊孩子的什麼能力。右上角也有一個難易程度等級提示,如果太難,家長可以幫助孩子。

《兒童全腦思維訓練》

這套遊戲書共4冊,分為酷玩篇、歡樂篇、奇趣篇、創想篇。每冊中包含約80個遊戲活動。

涉及天文、歷史、數學、科學、自然、實踐等多學科知識,鍛鍊孩子對事物的推理、想像、觀察能思維能力。

同時還幫助孩子做了科普,在玩中收穫了很多知識和智慧。孩子可以學到有關星球。

《左右腦全腦思維遊戲大書》

是法國兒童左右腦全腦思維訓練標杆讀物,書中採用了視覺完形、規律總結、反向推理等形式充分地幫助孩子鍛鍊大腦思維。

它包含了近20種能力的訓練遊戲和主題。除了我們最常見的觀察力、專注力、判斷力、想像力、創造力......

還有美國心理學家塞斯頓提到的7種智力:語言理解、推理能力、理解速度、數字能力、詞彙運用、聯想記憶、空間想像。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

如果你對「高智商的孩子」有什麼見解,或者是有什麼好的書單推薦,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幫你挖掘最有意思,最有科學依據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心理學教授:高智商兒童在5歲前就初見端倪,主要體現在5方面
    高智商的寶寶在5歲之前就有跡可循,通過一些行為特點就可以判斷出孩子的智商的水平,看看孩子是否是高智商寶寶,如果孩子呈現出高智商的行為,父母要注意保護好,不要幹擾到孩子,並且有意識做好引導。對此結果,小惠欣喜異常,還好她對孩子的智商進行了檢測,否則將高智商的兒子,當作低能兒來看待,勢必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力發育,那麼父母該如何判定自己的寶寶是不是高智商兒童,以及如何引導寶寶成長?
  • 高智商娃5歲前就能看出來?研究發現:會有3方面的「蛛絲馬跡」
    心理學覺得:孩子的智商高不高,其實在兒童階段早期,尤其是5歲以前就曾經能看出些眉目。高智商兒童在早期會有哪些方面的蛛絲馬跡?1. 大動作發育超前孩子的運動才氣主要體現在大動作的發育上,像坐、走、爬,另有手部和腳部的精細運動等。心理學家Gadner覺得:智力體現在多種不同的維度上,其中在身材方面的體現為運動智力。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聰不聰明,不用等長大,從手指就能看出端倪
    李玫瑾教授通過多年的心理研究發現,其實孩子聰不聰明並不用等長大,從手指上就能夠看出倪端。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醫學界中,手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是人類最重要的感知器官之一,因此通過孩子的手部發育能夠看出孩子大腦的很多問題。
  • 上幼兒園就能看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只需看這三點
    李玫瑾教授,她是心理學教授的同時,還是一位育兒專家。相信很多人都是熟悉的,就不用過多介紹了。她曾經在一次育兒講座中就提到過:孩子到底是不是讀書的那塊料,不用太早,從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出來,家長朋友們要上點心!
  • 心理學:這十大跡象表明,你正在培養一個高智商的孩子
    在全球範圍內,除了比萘製作的智商量表之外,還有美國心理學專家威克斯勒設計的智商量表,這是一系列的量表,除了針對未成年人的,還有針對嬰幼兒以及成年人的,可以說任何年齡段的人群都能夠作為測量對象。  值得一提的是,威克斯勒的智商量表在針對兒童時,還存在不同的智商類別,分別為言語領域的智商以及操作水平上的智商。
  • 智商高的孩子,6歲前會有這幾個特徵,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
    智力發展是現代父母最為重視的教育之一,很多家長在孩子還沒出生時就想方設法地想讓孩子更聰明。聰明的孩子在未來的生活和學習上相對會更輕鬆。 很多家長都會帶孩子進行智力檢測,想知道孩子是不是高智商兒童。其實孩子聰不聰明,6歲以前就能看出來了。
  • 高智商與高情商人群的特點
    01智商測量公式斯登一直在美國的杜克大學從事心理學的教學與研究。斯登對比奈測試,比納-西蒙量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加以深化和提高,提出了智商這個概念和測量智商的公式:(心理年齡÷實際年齡)×100換句話說,一個人的智商要用他/她的心理年齡和實際年齡來計算。
  •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早期智商的發展水平,從手就能看出來
    ,希望孩子有超高的智商,在人群中脫穎而出,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聰不聰明是天生的,長大了就能看出來了,小時候培不培養沒有什麼用,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實驗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商主要是遺傳父母的基因和後天培養兩部分,所以家長要想知道孩子的智商高低,可以從孩子的」手「看出端倪。 手是人體的「第二大腦」 在醫學界中,手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是人類最重要的感知器官之一,因此通過孩子的手部發育能夠看出孩子的大腦的很多問題。
  • 怎麼看孩子是否聰明?三歲前若有這些特徵,說明是天生的高智商
    家長們除了希望孩子們健康茁壯地長大之外,還希望孩子們有聰明的頭腦,是個高智商的孩子。雖說智商能靠後期去改變,但是大部分還是靠父母的基因遺傳的。那麼如何判斷您的孩子是不是高智商呢?如果你的孩子在三歲有這種特徵的話,那就說明您的孩子是先天的高智商。
  • 心理學專家:當娃出現這3大跡象,說明你正在培養一名高智商孩子
    仔細聽才發現,是寶馬在手機上下載了一些測試題目,準確度有待證實,不過看她如此興奮我也不好打擊她,但她家小孩子確實很聰明,說不定真是個高智商的娃娃。身為孩子家長,我們一想到孩子聰明就會想到「智商高」,那麼智商究竟是什麼呢?智商即「智力商數」。智商數越高智商越高,就是一個人智力檢測與同齡人相對比的一個指數。
  • 研究發現:孩子5歲前能預測智商高低,三方面衡量水平家長要重視
    "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都非常重視,甚至不少父母,會為孩子的智商感到焦慮。只是,家長需要知道的是,孩子的智商其實在寶媽孕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開發了。而孩子在5歲前,家長就能夠預測寶寶智商的高低。
  • 美國心理學最新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點,但並非靠遺傳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在著作中提到:「普通人只發揮了其潛在智能的10%。」孩子的智力問題,通常都是父母們比較看重的方面。我們都知道,世界歷史上,一些很有名的成功人士,都是擁有高智商的。作為父母,自然也都希望孩子智商高,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將來的工作上,都能出類拔萃,但是往往培養起來特別困難。
  • 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都有以下特點,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幾個?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並非毫無道理。現代教育理論認為,3歲到7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更是表明:「人生的頭3年,勝過以後發展的各個階段、勝過3歲直到死亡的總和。」雖然說孩子智商高最終會體現在學習成績上,當然這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孩子智商的高低,不是靠外在的固定標準,比如考多少分去衡量的。
  • 高智商人群有9大特徵!
    經常聽到有人說誰的IQ高,誰的IQ低,而科學家最近發現,你的一系列行為習慣,甚至體貌特徵都會暴露智商……那麼下面由科學家們總結出的九大高智商人群的特徵,看看你會中幾個?高智商的人不需要找一大群朋友來一起打發時間,更喜歡獨處。他們有時甚至還會大聲地自言自語,而這正是一個人超高智商和瘋狂的標誌。你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讀書。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和智商無關
    董麗是小學的語文班主任,由於專業原因,她很容易就能找到講臺下的學生是否認真上課,還能判斷這孩子是否是學習的材料。上課時,有些孩子有求知慾旺盛的眼神,但有些孩子一眼就能看出眼神是木訥的,沒有認真上課。通過眼神交流的判斷,可以清楚的知道哪個孩子的心不在班裡,哪個孩子聽不懂老師說的話。父母們不要輕視孩子們眼中透露的信息, 因為其中有很多內容都在表達:我可能不是學習的料。關於孩子是否是學習材料的問題,著名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指出,有活力的孩子一般學習不太好。
  • 5個開發智力的小妙招,在家就能鍛鍊寶寶左右腦,孩子會變高智商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寶寶能夠成為一個既聰明又伶俐的高智商人才,以後就能夠擁有一個屬於他們的智慧人生。智商對於一個人來說是特別重要的,他不僅能夠使寶寶在未來深受大家的歡迎和喜愛,還能夠讓寶寶在未來的社會當中一騎絕塵。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幼兒園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
    幾乎每一次和寶媽們聊天,都會被問這樣一個問題:「明明孩子平時挺機靈的,老師也誇他聰明,為什麼學習成績就是上不去呢?」其實這個問題,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早就給出了答案。李玫瑾教授曾經表達過自己的看法:很多人都發現,就是小嘴巴巴的,看著聰明伶俐的孩子往往學習都一般,相反,不吭不哈的孩子、話少的孩子學習都很好。
  • 英國3歲男孩,智商高達142,加入門薩,成全球最大高智商協會最小成員
    門薩於1946年成立於英國牛津,是世界上最大且歷史最悠久的高智商協會,只有智商是所在地當地人口的前2%才能成為其會員。 門薩智商測試是為10歲以上人群設計的,因此納齊姆還需要教育心理學家進行評估後給出最終的智商得分。
  • 孩子3歲前這4類營養素,對大腦發育很重要,攝入充足孩子智商更高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我們會發現高智商的父母更容易培養出高智商的孩子,有項研究表明孩子智商60%都會取決於父母,可見遺傳有多麼重要。當然這並不是說如果父母的智商一般,那麼孩子就很難有出色的成績。01為什麼三歲前孩子的營養如此重要?0到3歲是孩子智力開發的關鍵時期。
  • 孩子嘴笨多半是情商低,兒童心理學教授:九條原則教孩子待人接物
    其實孩子嘴笨也是情商低的表現,孩子的情商高低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我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教授陳鶴琴被稱為現代兒童學教育之父,他曾在《家庭教育》一書中提到,孩子的情商是展現父母家庭教育的最佳方式。陳鶴琴教授一生養育了7個兒女,他將自己的7個孩子當作研究的「小白鼠」,最終總結出了九條培養孩子待人接物的情商法則: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