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博士Lise Eliot在《0-5歲——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中說到,所有重要的大腦迴路塑造過程——樹突的生長、脊柱的形成、突觸的精簡,甚至髓鞘的形成等都會在孩子出生前5年完成。
所以說,孩子是不是高智商人群,在5歲前家長就可以通過孩子的行為進行判斷。
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很專注
家長會發現,孩子在小時候做一件事的時候,普遍專注度都要比長大後要低。
其實這不是因為孩子玩心重,而是因為孩子受到生理因素影響——在5歲前,孩子大腦中有大量的突觸。
大腦中大量的突觸就會讓孩子的思維總是天馬行空,想像力豐富、創造力強大,但是同時,大量多餘的突觸也會干擾到孩子做某一件事情的專注。
英國《天才兒童》中也曾發現高智商兒童,身上的共同點就是專注力都足夠專注。
所以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在這個階段也有很強的專注力,那麼說明孩子處理複雜智能的頂葉、顳葉、額葉這些高級大腦皮層區可以的得到充分的鍛鍊。
孩子行動力很強
達爾文曾經做過一個「兔子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圈養兔子的大腦比野生兔子的佔比更小。
野生兔子擁有更厚的大腦皮層,神經元的胞體更大,樹突、樹突棘和突觸的數量更多。
因為圈養的兔子雖然食物精良,有專門的飼養人員餵食,營養得到了保證,但是安逸的環境讓他們的直覺、感官、運動等能力都得不到鍛鍊,大腦無法得到充分的鍛鍊。
小孩子也是如此,他們最開始總會有很多的想法、問題。那麼如果孩子願意並且有能力將自己的想法付諸於實踐,精力充沛,有很強的行動力,那麼孩子的大腦皮層,神經元等得到鍛鍊的強度會更大。
孩子的獨立判斷能力出色
判斷力是一個人多種能力的綜合體,它包括感知能力、記憶、思想、警覺、演繹、預知、推理和判斷。
如果成年人判斷力很出色,證要麼是明這個人邏輯思維強大,要麼是知識、常識比較豐富,或者兩者兼有。
而小孩子的常識、知識肯定是不足的,但是依舊能夠有很強的判斷力,那麼說明這個孩子的專注力很強、感知能力很敏銳、推理能力比較強、頭腦也足夠冷靜、並且有足夠自制力。
不過,即使從這幾點中,家長能夠判斷孩子是個高智商的孩子,但是家長也不要忽視自己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的支持是決定孩子能否充分發揮天賦的唯一家庭因素。」
如果家長沒有保護並且引導孩子發揮自己的天賦,孩子的突觸運用的機會越來越少,那麼和這個區域的突觸就會被判定為多餘的突觸,最終消失。
那麼這就意味著該區域負責的智能關鍵期結束了,孩子的天賦也就不見了,最終「泯然眾人矣」。
所以說,想要激發孩子的大腦潛能,提升孩子的智力,家長對孩子的引導和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1
Lise Eliot博士給出家長的建議是:
要對孩子有撫養能力——不只是物質上,還有情感上;
要和孩子經常「密切交流」,經常和孩子一起活動;
對孩子的需求能夠「高度響應」,接受孩子的個性,以及幫助和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對孩子也要「有要求」,不包辦孩子的事情,要讓孩子有一定的獨立能力。
2
同時要警惕「補習風」,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孩子在玩的過程當中就是在大腦思維發育的過程。
反倒是家長過早教孩子知識,揠苗助長,反而會破壞孩子的思維發展,同時也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
為了家長更好的幫助寶寶進行大腦開發,小婷推薦的書單是以下幾本書:
《0-6歲蒙特梭利早教訓練書》
一共8冊,通過語言能力、數學能力、藝術能力、生活能力、感覺能力、左腦開發、右腦開發、智力開發8個方面去進行大腦開發。
全部都是融合風靡全世界的蒙氏教育理念去編入大量遊戲。由資深早教專家精心設計,讓孩子在遊戲當中鍛鍊大腦思維,寓教於樂。
而且每個遊戲題目下面都有一行小提示,告訴家長這個遊戲具體是在鍛鍊孩子的什麼能力。右上角也有一個難易程度等級提示,如果太難,家長可以幫助孩子。
《兒童全腦思維訓練》
這套遊戲書共4冊,分為酷玩篇、歡樂篇、奇趣篇、創想篇。每冊中包含約80個遊戲活動。
涉及天文、歷史、數學、科學、自然、實踐等多學科知識,鍛鍊孩子對事物的推理、想像、觀察能思維能力。
同時還幫助孩子做了科普,在玩中收穫了很多知識和智慧。孩子可以學到有關星球。
《左右腦全腦思維遊戲大書》
是法國兒童左右腦全腦思維訓練標杆讀物,書中採用了視覺完形、規律總結、反向推理等形式充分地幫助孩子鍛鍊大腦思維。
它包含了近20種能力的訓練遊戲和主題。除了我們最常見的觀察力、專注力、判斷力、想像力、創造力......
還有美國心理學家塞斯頓提到的7種智力:語言理解、推理能力、理解速度、數字能力、詞彙運用、聯想記憶、空間想像。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
如果你對「高智商的孩子」有什麼見解,或者是有什麼好的書單推薦,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幫你挖掘最有意思,最有科學依據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