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王進喜的一張照片,卻讓日本人獲利千萬,造成我國最大的洩密事件

2020-12-01 騰訊網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人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有時候一些微不足道的東西,就有可能暴露出極其重要的線索,比如曾經鐵人王進喜的一張照片,就讓日本人知道了一個重要的消息,還靠著這個消息獲利上千萬,造成了中國史上最大的洩密事件,這是怎麼回事兒?

這張照片是1964年國家刊物報導的王進喜,在這張照片中,王進喜戴著狗皮帽子,穿著厚厚的棉襖,拿著工具眺望遠方,他的身後是星星點點的高大井架。日本人就是靠著這張看似普通的照片,分析出了我國大慶油田的秘密。

他們根據王進喜的穿衣打扮判斷出,他應該是在北緯46度到48度之間,而且還是身處於冬天。後來他們又通過雜誌社的報導,推斷出了油田的大概位置。在那張照片中,日本人還發現塔架的直徑大約有5米左右,根據這個直徑來判斷的話,大慶油田當時的年加工原油量,應該是100萬噸左右。因此,日本人預估出來一個數據,他們認為到1971年的時候,中國的大慶油田石油產量,能夠增加到1200萬噸。因此他們認為,中國會在未來的幾年中,覺得提鍊石油的設備嚴重匱乏,所以他們可以通過這個機會,出售一些設備。所以他們提前開始進行準備,專門針對中國的需求,制定了一些器械。過了一段時間,中國確實因為裝備有些匱乏,開始向世界各國招標,結果日本人因為有了提前準備,專門找來工作人員進行商議,提供了一大批現貨,其價格還相對比較低。因此日本人成功中標,並且跟我們籤訂了合作意向,最後雙方進行合作。

如今我們在說起這個因為照片引發的洩密事件,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我們不得不承認,日本人當年確實非常善於收集情報,並且善於分析,從一些細微的線索中,找到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

相關焦點

  • 當年鐵人王進喜因一張照片, 讓日本獲利千萬, 成國內最大洩密事件
    尤其是在如今這麼一個網際網路高速發達的社會,如果我們不保護好一些重要的隱私,一旦洩露了出去,造成的損失或許就是難以想像的。  曾經網上盛傳,當年鐵人王進喜,因為一張照片不慎被日本人獲得,在日本人的仔細研究下竟然獲利了千萬,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近代以來最大的洩密,鐵人王進喜照片事件,讓日本人獲利上千萬!
    鐵人王進喜當年這句豪言壯語,讓我們後輩真的體會到了老一輩偉大的獻身主義精神。今天我們就事論事,王進喜當年在油田的照片卻成了我國近代以來發生的最大洩密事件,讓日本人從中牟利上千萬。
  • 一張普通的「鐵人」王進喜照片,為何日本人能根據它獲利千萬
    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老一輩石油人,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僅用三年時間就拿下大油田,一舉甩掉了我國貧油落後的帽子。最後日本製造商贏得了大單,為大慶油田供貨裝備,牟利千萬元。日本人為何能贏得大單,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原來,日本人只是靠著我國「鐵人」王進喜的一張照片,他們從這張照片看到了信息。在專業的情報人員眼裡,無論多麼普通的照片,都能讀出很多有用的信息。日本自從明治維新後,非常重視情報的搜集。
  • 「鐵人」王進喜照片洩密,讓日本一舉中標?謠言!
    現在網絡上依然充斥著「王進喜照片洩密案」、一張照片引發的「洩密」案、全球著名洩密事件等傳言,這是一則屢被提起的「舊聞」,卻也讓廣大石油人哭笑不得。在此不妨細查究竟,還「鐵人」和攝影者一個清白。微博截圖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所有文章無外乎都是這樣一個劇情:1964年《中國畫報》封面刊出了一張照片。
  • 王進喜照片本來宣傳「鐵人」精神,為什麼最後會成為最大洩密案?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國出現了許多優秀的榜樣,他們本來都是平凡崗位中的一員,但是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譬如雷鋒,焦裕祿,王進喜等人,那個時代,因而也誕生了許多精神,直到今日,仍舊讓我們難以忘懷,不過在這個時期,也出現了一件很奇怪的事,王進喜的一張普通照片,卻成為了一件公開的洩密案,這是怎麼回事呢?
  • 中國60年代的「照片洩密案」,日本間諜破解後,日商靠此大發橫財
    照片、身份、通話記錄,這都是每個人最為隱秘的私人消息,倘若這些東西被能夠見微知著的人得到並分析,那麼我們的隱私將會被大肆侵犯。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就有這一樁著名的「照片洩密案」,日本間諜破解照片後,讓日商大發橫財。 在如今的世界裡,石油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能源。這種能夠追溯到公元前10世紀以前的古埃及的物質,引發了全球的重視,每一處油井都潛藏了無限商機。
  • 媒體揭秘「鐵人」王進喜照片洩露大慶油田機密
    洩露機密的王進喜照片  我國最著名的「照片洩密案」,就是1964年《中國畫報》封面刊出的一張照片。大慶油田的「鐵人」王進喜頭戴大狗皮帽,身穿厚棉襖,頂著鵝毛大雪,握著鑽機手柄眺望遠方,在他身後散布著星星點點的高大井架。日本情報專家據此解開了大慶油田的秘密。
  • 日本人最先知道中國的大慶油田,心機婊一張照片中的玄機
    大慶油田的發現在我國那是劃時代的事件,這從根本上把外國人說中國沒有石油的嘴全給縫上了。不過呢,這種事情,在開發階段的時候,肯定得要保密,不能讓國外知道,因為一旦洩密,我國在油田上還沒有控制能力,一旦外國力量有滲透,損失將會是巨大的。
  • 日媒偷拍中國國產航母,一張圖讓你見識日本人的兇猛可怕
    近日,多張中國首艘國產航母高清照片在網上引發關注,照片中航母外形及諸多構造細節一覽無餘,甚至能看清航母艦島武器開口的結構。航母照片帶來的不是驕傲,而是警覺,因為這些日本是日本媒體首先發布的。12 月初,日本共同社派記者前往大連,從多個角度偷拍了施工已接近尾聲的中國國產航母。
  • 日本人通過一張照片,「破解」大慶油田的位置?到底是咋回事?
    它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油田,儲量為56.7億立方米,對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大慶油田這麼珍貴的資源,一開始卻因為一張照片而「洩露」了,而「解密」這張照片的國家就是日本。而日本商人也通過他們的情報從中國賺了不少錢。時間回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當時,石油短缺率高達60%,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經濟封鎖,大巴車在長安街上運載著氣袋。
  • 鐵人王進喜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孩子如今咋樣了?
    鐵人王進喜是石油戰線的光輝典範,是工人階級的傑出代表,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楷模,是中華民族的英雄。他為祖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鐵人精神。王進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 「鐵人」王進喜|漫畫最美奮鬥者
    「鐵人」王進喜 | 漫畫最美奮鬥者 2019年9月,中央宣傳部等部門組織開展了「最美奮鬥者」評選表彰和學習宣傳活動,278名個人和22個集體當選。
  • 假如給你一張潛艇螺旋槳的照片,你會看出什麼?蘊藏的信息太豐富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中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次非常著名的「照片洩密案」。這場「照片洩密案」是這樣的,在1964年的《中國畫報》上刊登出了一張照片。
  • 鐵人塑像落戶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鐵人精神是石油精神的典型化和人格化,鐵人王進喜是為國家分憂解難、為民族爭光爭氣的先進代表。鐵人塑像和鐵人精神教育基地的落成和建設,為學校增添了新的文化標識和教育載體。從今天開始,在以『中國』和『石油』命名的這所大學校園裡,有了鐵人豐碑一樣的塑像,有了以『鐵人』命名的廣場,必將在學校精神文化傳承的史冊中寫下濃重的一筆!」
  • 「來到鐵人隊,就要長出鐵人骨」的實幹派
    李新民,1967年出生,1990年中專畢業,分配到鐵人王進喜帶過的1205鑽井隊工作,先後擔任鑽工、技術員、副隊長、黨支部書記、第18任隊長。2005年DQ1205鑽井隊組建完成,李新民帶著隊伍走出國門,實現了鐵人老隊長要把井打到國外去的夙願。
  • 我為鐵人「過生日」
    在我曾經的採訪中,許多老工人含淚深情地說:「看到今日之大慶,就想到了鐵人王進喜在我內心深處,編44集中體現了鐵人的形象、業績和精神。日戳、癸未羊就是「80周年」這個光輝的日子,紀念戳、宣傳戳就是我們石油人、大慶人、中國人對這個時代英雄的追思和懷念,就是我們繼承他的遺志、完成他未竟的事業、「快快發展石油工業」的決心。
  • 航天集團提出要求:確保不發生重大洩密事件
    千萬不能在我們集團內發生大的洩密事件,今後如出現洩密事件,處理定要嚴格。」夏國洪總經理在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保密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如是強調。   7月21日,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召開保密委員會擴大會議,總經理夏國洪,副總經理殷興良、薛利、承文,集團公司保密委員會在京的全體成員,各事業部部長、保密委員會主任、總裝總調部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 最後一張照片
    俄羅斯小夥的最後一張照片這次事故造成96人當場死亡,4人送醫不治,180人受傷。1985年8月12日,日本航空123號航班空難,520人遇難,4人奇蹟生還。1924年,喬治·馬洛裡和安德魯"桑迪"歐文攀登珠峰時,留下的最後一張照片
  • 大慶油田蓬勃發展,為何得利的有日本三菱重工?
    時間又過去了兩年,大慶油田湧現出的英雄人物王進喜走進了人們的視線中,我國的各大媒體紛紛報導了王進喜的優秀事跡,也正是從媒體對王進喜的報導中,日本人找到了突破口。從報紙上的王進喜照片中,日本人大致確定了王進喜的工作地點在北緯46—48度之間,在我國的版圖中,最符合這個條件的就是哈爾濱與齊齊哈爾之間,在初步確定了大慶油田的具體位置之後,日本人如獲至寶。
  • 正在閱讀:監管好你的文印設備 警惕辦公室洩密事件
    包括身份證複印、學習資料複印、公司商業數據複印,這些都成為複印店兜售的範疇,甚至有些高校周邊的複印店,竟公開出賣大學生的簡歷,而傳銷公司和推銷各類產品的業務員成了他們最大的客戶。混亂不堪的二手市場混亂不堪的二手市場也是信息洩密的一大隱患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銷售的複印機在500萬臺左右,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