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是地球的能量源泉,那太陽到底能夠輻射出多大的能量呢?

2021-01-09 花期的綻放

大家好,歡迎來到靜靜科學分享,眾所周知太陽是地球的能量源泉,那太陽到底能夠輻射出多大的能量呢?我們可以來估算一下,很明顯太陽輻射的能量將呈球形均勻向外擴散,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太陽系中某個位置接收到的太陽輻射的功率與它和太陽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大約是1.5億千米,那在這個位置上地球單位面積接收到的太陽輻射的功率就是所謂的太陽常數。目前世界氣象組織公布的太陽常數值為1368瓦每平方米,所以用一個半徑為1.5億千米的大圓球的表面積去乘以太陽常數就能夠算出太陽的總功率了,最終的結果是3.868乘以10的26次方瓦。

太陽是地球的能量源泉

你們對這個數字可能沒有概念,不知道這是多麼巨大的一個能量。根據2017年6月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16年全球總發電量大約是2.48乘以10的13次方千瓦時,這就意味著太陽一秒鐘發出的能量就足以讓地球用上432萬年,這個能量實在是大的驚人。那麼問題就來了,太陽輻射出來的能量如此巨大,那這些能量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

能量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

在20世紀以前人們一直把太陽當成是一個燃燒著的大煤球,但這個理論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這個大煤球通過燃燒所釋放的化學能根本支撐不了多長時間。曾經做過估算,發現一個太陽質量的煤球大概只能燃燒幾千萬年,很明顯地球的年齡不可能比太陽的長,所以他始終堅信地球的年齡也只有幾千萬年。從這裡大家可以看出看完雖然是錯的,但是他的研究方法還是科學的,他的思考模式依然是一個科學家式的嚴謹思考模式。

科學家式的嚴謹思考模式

對於一個觀點我們要說出它的論據,一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有人找到了解釋太陽能源來源的正確道路,這個人就是英國著名的天文學家愛丁頓。如果經常聽小編節目的聽眾應該對愛丁頓這個名字不陌生,1919年正是他通過測量日全食期間的光線偏轉角驗證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這個故事在科學有故事的好幾期節目中都提到了,那下面小編來給大家用王爽老師的角度再來講一遍愛丁頓的故事。愛丁頓是廣義相對論最忠實的信徒之一,為此他一直不遺餘力地到處宣傳廣義相對論,並且希望通過做實驗來驗證它。

解釋太陽能源來源的正確道路

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愛丁頓卻惹上了一個大麻煩,因為他是一個和平主義者,死活不肯去服兵役。這就惹惱了英國當局,差點要在戰後被追究刑事責任。就在最危急的時刻,英國皇家天文學家弗蘭克及時出手相助了他,跑去找了英國當局說1919年5月29日會發生一次大規模的日全食,如果能派出英國的科考隊,在這次日全食期間目測遙遠星光的偏折就有可能檢驗牛頓的引力理論是否是正確的。他當時沒有說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小編估計那是怕英國當局聽不懂,這個提議還是打動了英國當局。

最危急的時刻

弗蘭克又馬上趁熱打鐵的說這個項目必須要由非常專業的天文學家來帶隊,而整個英國再也沒有比愛丁頓更合適的人選了,不如讓他戴罪立功去負責這個日全食觀測的項目吧。就這樣愛丁頓因禍得福,不但免去了牢獄之災還獲得了他夢寐以求的檢驗廣義相對論的機會。

檢驗廣義相對論的機會

1919年初愛丁頓組織了兩支遠徵隊分別前往非洲和南美洲去觀測日全食,在出發之前遠徵隊有一名天文學家跑去問:萬一觀測結果不支持牛頓力學又不支持廣義相對論,那該怎麼辦啊?結果就回答說那愛丁頓肯定會當場瘋掉的,到時候你就是遠徵隊的負責人了,你要把遠徵隊平安地帶回英國,至於愛丁頓要是已經瘋了沒救了就把他留在非洲吧,當然這是開玩笑啊。

前往非洲和南美洲去觀測日全食

那一年愛丁頓通過日全食的觀測驗證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這讓他名揚天下,除此之外愛丁頓還有很多其他的重要科學貢獻。我們舉個例子,1920年他發表了一篇論文,首次提出太陽的能量可能是源於它內部的核聚變,所謂的核聚變是指多個質量較輕的原子核結合成一個質量較重的原子核,同時釋放出巨大能量的過程。到目前為止人類生產出來的威力最大核武器是氫彈,而氫彈就利用了核聚變的原理。愛丁頓最早提出太陽的能量其實源於太陽中心區域的氫聚變,也就是氫原子核聚變成氦原子核的過程。

質量較重的原子核

聚變前的氫原子和的總質量要大於聚變後的氦原子核的總質量,根據著名的愛因斯坦質能關係一等於mc的平方物體的質量。關於它的能量等價,因此在聚變中減少的質量就會轉化成能量釋放出來,由於氫聚變釋放出來的能量遠遠大於燃燒釋放出來的化學能,太陽壽命只有區區幾千萬年的難題也就立刻迎刃而解了。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太陽能量的來源嗎?
    眾所周知呢,太陽是地球的能量源泉,那太陽到底能夠輻射出多大的能量的,我們可以來估算一下,太陽輻射的能量將成球形均勻向外擴散,根據能量守恆定律的,太陽系中某個位置接收到的太陽輻射的功率與他和太陽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大約是1.5億千米,那在這個位置上,地球單位面積接受到的太陽輻射的功率就是所謂的太陽常數
  • 地球上所有的能量都是來自太陽,太陽的能量來自哪裡?
    我們會對太陽感興趣那是必然的因為太陽主宰了地球上一切生物和物質的變化,太陽不僅僅是地球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主導因素還是地面上一切生命能量的來源。在物理上將能量分為熱和功,我們可以將熱能轉化為做功比如蒸汽機,同時也能做功轉化成熱能。能量可以表現成各種形式,但是仔細思考一下地球上所有的能量都是來自於太陽。
  • 地球每秒鐘都吸收著太陽巨大能量,最終能夠承受得了嗎?
    不少網友很擔憂地球每時每刻不斷的吸取著太陽能量,會不會總有一天承受不了而被「撐爆」呢?這種擔憂比「杞人憂天」還荒唐些,因為地球已經存在46億年了,每天都接受太陽輻射,還沒看到它吃飽了的樣子,更別說「撐爆」了。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只要問問提這種問題網友自己的感受就有答案了。
  • 太陽是地球能量的來源,為何太陽能夠散發光和熱?
    ,而地球上的一切,幾乎都來源於太陽。  植物通過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生產出獨特的食物,動物通過植物間接攝取到太陽的能量,而肉食動物則通過其他動物,更加間接地攝取太陽的能量。  雖然太陽的能量會在這個過程中流失很大一部分,但是追根溯源,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幾乎都依靠太陽的能量在地球上生活!
  • 太陽慷慨無私,向我們免費提供如此巨大的能量
    光芒萬丈的太陽是自己發光、發熱的熾熱的氣體星球。它表面的溫度約6000℃,中心溫度高達1500萬℃。太陽的半徑是696 000千米,是地球半徑的約109倍。它龐大的身軀裡可以容納130萬個地球。太陽1太陽的質量為1·989×1027噸,是地球質量的332 000倍,是八大行星總質量的745倍。知道了太陽的體積和質量,你能不能知道太陽的密度呢?先想一想。太陽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釐米1·4克,約為地球密度的1/4。
  • 太陽能量之謎的介紹
    太陽中心區佔整個太陽半徑的1/4,約為整個太陽質量的一半以上,這表明其物質密度非常高。太陽在自身強大重力吸引下,中心區處於高密度、高溫和高壓狀態,是太陽巨大能量的來源。地球上除原子能和火山、地震以外,太陽能是一切能量的總源泉。那麼,整個地球接收的太陽能量有多少呢?
  • 太陽每天向地球輻射150萬億億焦耳能量,這些能量最終去哪了?
    地球吸收太陽輻射,同時地球也會向宇宙空間中輻射熱能,這是一個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動態平衡,以此保證地表平均溫度保持相對穩定。太陽每秒釋放380億億億焦耳的能量,其中只有22億分之一的能量輻射到地球,大約是每秒17億億焦耳,每天就是1.5*10^22焦耳,相當於5000億噸標準模燃燒釋放的能量,地球每天從太陽接收這麼多的能量,那麼這些能量最終都去哪裡了呢?
  • 太陽每天向地球輻射150萬億億焦耳能量,這些能量最終去哪了?
    地球吸收太陽輻射,同時地球也會向宇宙空間中輻射熱能,這是一個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動態平衡,以此保證地表平均溫度保持相對穩定。太陽每秒釋放380億億億焦耳的能量,其中只有22億分之一的能量輻射到地球,大約是每秒17億億焦耳,每天就是1.5*10^22焦耳,相當於5000億噸標準模燃燒釋放的能量,地球每天從太陽接收這麼多的能量,那麼這些能量最終都去哪裡了呢?
  • 太陽的能量是從哪裡來的?
    根據每一瞬時離心力和引力相等的原理,可以算出太陽引力的強度,進而計算出太陽的質量。若以噸為單位來計算太陽的質量,就需要一個28位的數字。維持我們生命的太陽輻射功率就是來自這些太陽質量。計算表明,每克太陽物質在1年內必須輻射出大約6焦耳的能量。乍看上去它似乎不算太大,因為人體每克物質所發出的熱量還比這個數字要大1000倍以上。
  • 太陽照著地球,給地球送能量,地球的質量會增加嗎?
    地球會因為被太陽的照射,會因為被太陽源源不斷的能量供應而出現能量轉化為質量,從而致使質量增加的情況嗎? 實際上,無論地球被太陽照射得多猛,甚至是說無論地球有沒有被太陽的能量照射到,地球的質量都是不可能會因此而發生明顯變化的。
  • 太陽燃燒會損耗質量,所以地球會遠離太陽,那地球會越來越冷嗎?
    根據計算,太陽每秒鐘所釋放的能量足以供全人類使用25萬年以上,而在地球上我們所能夠獲得的太陽能量其實是微乎其微的。不過,能量並不會憑空產生,太陽既然能夠釋放如此巨大的能量,那麼能量來自於何處呢?就來自於太陽本身的「燃燒」,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太陽上的氫聚變成為氦元素,在這個過程中巨大的能量被釋放出來,而隨著能量的釋放,太陽上的燃料也隨之消耗掉了。
  • 地球爆炸的威力有多大,會炸掉太陽嗎?
    可能大家對油菜花印象深刻,春季清明前,如果到過南方鄉村原野的朋友,都能夠看到一片片金黃的油菜花。而油菜籽很多朋友就不一定見過了,就是上面圖片中那黑色的小球粒。這個小油菜籽爆炸的話,會有多大的威力呢?能夠撼動足球嗎?
  • 太陽每秒發出能量有多大,如能收集起來,人類可用多少年?
    但太陽的能量輻射到太空,從人類的視角來看,絕大多數是浪費掉了,只有約10億分之一分配給了太陽系大大小小的天體,而地球能夠獲得太陽總輻射能量的22億分之一。即便是接收到的這些能量,也還有很大一部分反射回到了太空。地球獲得的太陽能量。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3秒就能釋放出太陽100億年的能量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太陽發出的光和熱,這些能量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礎,沒有它們我們將無法生存。如果有一天太陽消失了或者不發光了,那麼迎接地球的將是黑暗以及生命的終結。對於科技時代的人類來說,太陽可不僅僅是維持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礎,它還是一個強大的能量源。
  • 「疫霾」陰沉著大地,終將被陽光碟機散;簡述太陽產生能量的機理
    太陽是地球生命賴以生存的能量源泉,那麼太陽這類恆星是如何產生能量的? 恆星的核聚變反應發生在內核,經過數學計算和計算機模擬推理估計,進行核聚變反應的內核半徑只佔恆星半徑的四分之一,恆星內核的溫度極高,電磁力已經無法正常發揮作用,電子與原子核分離,原子核被緊壓成為高密度的等離子體。
  • 太陽爆發出巨大耀斑,它的能量不容小覷,人類該怎麼辦?
    太陽表面發生異變,爆發出太陽耀斑,它的能量不容小覷!地球身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對地球最重要的一個是太陽,我們每天都要經過太陽光的照射,正是因為有了太陽光照射在陸地,讓地球上的很多植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氧氣慢慢排放到大氣層中,能很大程度減緩溫室效應,同時地球照射在地球上,讓地球有一個完美的環境,所以才能讓人類在這個基礎上生存下來。
  • 神秘的宇宙:太陽的能量來自何處?
    太陽的能量來自何處?太陽的能量來自何處?因為太陽每時每刻都在向外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所以地球上的人類能夠利用太陽的能量生存和發展。而在人類有史可查的漫長歲月中,太陽的光和熱都未見有絲毫的減弱,這是一件既讓人高興又令人費解的事情。
  • 太陽輻射在到達地面之前會經過厚厚的大氣層,損失了將近50%能量
    對於太陽來說,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能僅僅佔太陽輻射總量的二十二億分之一,就是這些能力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推動了地球表面的物質循環。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太陽輻射從太陽出發,在太空中「旅行」了大約8分半鐘時間,經過了大約1.5億千米路程才到達我們地球。
  • 太陽輻射在到達地面之前會經過厚厚的大氣層,損失了將近50%能量
    人類社會的發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目前人類所利用的能源資源,歸根結底絕大多數都來自於太陽輻射,比如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化石能源,我們可以理解為地質時期儲存的太陽能,而太陽能,風能、水能也都是來自於太陽輻射能。對於太陽來說,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能僅僅佔太陽輻射總量的二十二億分之一,就是這些能力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推動了地球表面的物質循環。
  • 太陽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如果有一天熄滅了怎麼辦?
    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向外射的能量是驚人的,它每秒鐘釋放的能量約為相當於在一秒鐘內同時爆炸910億顆100萬噸級的氫彈。如果把這些能量用熱量單位來表示的話,需要燃燒1.3億億噸煤才能得到。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假設:由於意料不到的寒冷,使整個地球凍結上了1000公裡厚的冰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