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份全球海洋報告出爐:食物鏈要斷了

2020-12-08 快科技

二氧化碳排放不斷上升會對海洋造成什麼影響?最近,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了世界第一份全球性分析,對未來漁業和海洋生態系統勾勒出一個嚴峻未來:海洋酸化和變暖可能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和大量關鍵物種數量的減少,甚至海洋食物鏈物種崩潰。

據每日科學網12日報導,阿德萊德大學環境研究所副教授伊凡·納傑克肯和海洋生態學教授肖恩·康奈爾對已發表的632個實驗數據進行了統合分析,這些實驗覆蓋了從熱帶到北極的多個水域,涵蓋了從珊瑚礁、大型褐藻林到開放海洋多種生態系統。

迄今為止,已有的定量研究通常只集中在單一壓力因素、生態系統或物種。而新的分析則把所有這些實驗結果結合起來,研究整個群體中多壓力因素的聯合效應,包括物種間的相互作用和它們對氣候變化的不同反應。

研究人員發現,生物適應海水變暖和酸化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少物種能避開二氧化碳增加的負面影響,預計全球海洋的物種多樣性和數量都將大大減少。但微生物是個例外,其種類和數量預計都會增加。納傑克肯說,這種海洋「簡單化」會給人類目前的生活方式帶來深遠影響,尤其是對沿海居民和那些依賴海洋食物和貿易的人們。

從整個食物鏈來看,在更溫暖的水中,最小浮遊生物的初級生產會增加,但這通常不能轉化為二級生產(浮遊動物和較小魚類),這表明在海洋酸化情況下海洋食物產量會降低。而納傑克肯則指出,在更溫暖的水中海洋動物的代謝率也更高,需要更多食物,而食肉動物可得到的食物卻更少,因此從食物鏈頂端向下很可能會發生物種崩潰。

分析還顯示,在更溫暖或更酸化或二者兼有情況下,會對原產地物種造成有害影響。

另一個發現是,酸化會導致海洋浮遊生物產生的二甲基硫醚(DMS)氣體下降,而DMS有助於形成雲,因此酸化也會影響地球的熱量交換。

相關焦點

  • 世界首份海洋報告:海洋酸化或致海洋食物鏈崩潰
    二氧化碳排放不斷上升會對海洋造成什麼影響?最近,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了世界第一份全球性分析,對未來漁業和海洋生態系統勾勒出一個嚴峻未來:海洋酸化和變暖可能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和大量關鍵物種數量的減少,甚至海洋食物鏈物種崩潰。
  • 全球海洋分析顯示:海洋生物的食物鏈將會崩潰
    中國科技網10月13日報導(張微 編譯)世界首個全球性的分析報告,關於海洋對人類不斷攀升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反應,為我們描繪了未來漁業和海洋生態系統的嚴峻場景。  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阿德萊德大學的海洋生態學家的報告說,預期的海洋酸化和氣候變暖可能導致世界範圍內支撐海洋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以及各種關鍵物種數量的下降。
  • 99%海洋塑料或葬身魚腹 塑料或進入全球海洋食物鏈
    原標題:99%海洋塑料或葬身魚腹   圖片來源:JOAN COSTA   數百萬噸——這可能是關於有多少塑料漂浮在世界海洋中的問題的答案。   如果這種情況屬實,「有可能塑料已經進入了全球海洋食物鏈」。相關研究負責人、西澳大利亞大學海洋學家Carlos Duarte說,「並且我們也是這個食物網的一部分。」   人類每年製造近3億噸塑料。大部分塑料最終被填埋或丟棄在垃圾堆中。但美國國家科學院上世紀70年代研究發現,由於河流、洪水、風暴和航海船隻傾倒等原因,有0.1%的塑料從陸地進入海洋。
  • 中班科學教案:海洋動物食物鏈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海洋動物食物鏈 分頁標題#e#   四、了解食物鏈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萌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 塑料垃圾威脅海洋食物鏈
    圖片說明1:微塑料指的是直徑小於5微米的塑料碎片,是全球性的海洋汙染物。 圖片說明2:兩條沙蠋 據環境新聞網站mongabay.com報導,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普利茅斯大學的科學家們最近在《當代生物學》上發表論文稱,廢棄塑料的微小碎片損害了在海洋中生活的蠕蟲沙蠋
  • 塑料入侵海洋食物鏈 奔向餐桌
    信息時報訊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發現,海水中的浮遊生物吞食廢棄塑料的纖維,塑料由此已經進入海洋食物鏈科比說,塑料纖維在箭蟲的腹中結成環狀,使食物無法通過消化道。在科比從英國周邊海域搜集的樣本中,浮遊生物吞食塑料的情況相當普遍。這是廢舊塑料進入海洋和全球食物鏈的一種路徑。他說,人們對鯨、海豹和海鳥吞食塑料的情況比較熟悉,但很少人知道,連微小的浮遊生物都受到如此嚴重的影響。
  • 科學家:廢舊塑料纖維進入海洋食物鏈
    科學家:廢舊塑料纖維進入海洋食物鏈 2017-03-13 14:06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夏君   中新網3月13日電 據外媒12日報導,科學家發現,海水中的浮遊生物吞食廢棄塑料的纖維,塑料由此已經進入海洋食物鏈
  • 可能影響海洋食物鏈
    可能影響海洋食物鏈) 身邊事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平時日常生活中扔的垃圾到底去了哪裡呢?這些垃圾中的大部分被埋在了地下,而一些不容易分解的垃圾則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汙染。
  • 外媒:海洋食物鏈頂端向下可能發生物種崩潰
    (A)白化甚至死亡(B)二氧化碳排放不斷上升會對海洋造成什麼影響?最近,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了世界第一份全球性分析,對未來漁業和海洋生態系統勾勒出一個嚴峻未來:海洋酸化和變暖可能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和大量關鍵物種數量的減少,甚至海洋食物鏈物種崩潰。
  • 海洋硒元素下降至致遠古動物滅絕 食物鏈崩潰
    騰訊科學訊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地球歷史上5次物種大滅絕事件中3次與海洋重要微量元素指數下降有關,這些微量元素對於生命至關重要,其指數過高或者過低,都將導致整個海洋食物鏈崩潰。澳大利亞科學家對遠古海底巖石進行了檢測分析,該巖石包含著硒、錳、銅、鋅和鈷。
  • 想不到它們的獵物 居然改寫了海洋食物鏈
    想不到它們的獵物 居然改寫了海洋食物鏈本報記者 付麗麗我們都知道,海洋中存在「藻類—原生生物—魚類」的經典食物鏈,一直以來,病毒似乎處於經典食物鏈之外,最近科學家終於發現了原生生物以病毒為食,從而讓病毒進入了經典食物鏈。
  • 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全球風險報告》出爐:環境問題是全人類共同的...
    除此之外,人類技術高速發展而帶來的數據洩露和網絡攻擊等問題也是論壇領導人要的關注要點。報告顯示:「在所有風險中,與環境有關的危機很明顯是全世界共同的惡夢。」該報告的調查結果基於年度全球風險認知調查,論壇的商業、政府、民間社會和思想領袖會在過程中評估世界面臨的風險。
  • 居然改寫了海洋食物鏈
    居然改寫了海洋食物鏈 2020-10-20 13: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英超「食物鏈」出爐,紐卡功不可沒!看看誰是誰的剋星?
    英超17輪過後,英超的「食物鏈」終於出爐了,而這是一個封閉的「食物鏈」,每支球隊都會克制一支球隊,那麼本賽季英超賽場上,哪些球隊是哪些球隊的剋星呢?一起看一看英超本賽季的封閉「食物鏈」吧。需要說一下的是,能夠形成這個食物鏈,紐卡功不可沒,因為紐卡輸給了謝菲聯,這是本賽季謝菲聯的第一場勝利,如果沒有這場比賽,本賽季英超的「食物鏈」就無法形成哦!如圖,這是本賽季完美的封閉「食物鏈」。
  • 海洋食物鏈頂端的生物
    虎鯨後面跟隨的不明物竟然是虎鯨,還是逆戟鯨,不是一頭兩頭,環顧四周,大概有20多頭,它們噴出來的水花濺到我們的臉上,攝影機上,近距離看到這種龐大的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除了恐懼我想不到其他的感覺了那麼為什麼這些虎鯨要追船隻,它們在尋找什麼呢?
  • 日本為海洋生物食物鏈編排「數列號」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形成了海洋食物鏈,但是給各種生物在食物鏈中準確定位並非易事。日前,日本研究人員開發出利用數字使海洋生物食物鏈關係一目了然的新方法,從而給它們編排出「數列號」。在食物鏈中,通過光合作用獲得能量的植物位於底端,而肉食動物位於上層,呈金字塔狀。
  • 賈乃亮加盟《極限挑戰》,開啟海洋食物鏈追擊戰
    「極挑團」重返童年,在海洋公園裡玩轉過山車、水上漂流等遊樂項目。除了嗨玩體驗外,成員們還進行了宣傳海洋環境保護的行動,開展一場關於海洋生物們的生存保衛戰。成員們來到海洋公園,自然不忘開啟遊樂體驗。迪麗熱巴、賈乃亮嗨玩過山車,羅志祥興奮地體驗水上漂流;除了玩轉遊樂項目,他們還進入海洋館裡面餵食企鵝,跟北極熊打招呼、觀賞水母等。重返童年的「極挑團」,感受到了無限歡樂。
  • 科學家發現浮遊生物吞食塑料纖維 塑料已進入海洋食物鏈
    參考消息網3月13日報導 外媒稱,科學家發現,海水中的浮遊生物吞食廢棄塑料的纖維,塑料由此已經進入海洋食物鏈。科比說,塑料纖維在箭蟲的腹中結成環狀,使食物無法通過消化道。他說,人們對鯨、海豹和海鳥吞食塑料的情況比較熟悉,但很少人知道,連微小的浮遊生物都受到如此嚴重的影響。在科比從英國周邊海域搜集的樣本中,浮遊生物吞食塑料的情況相當普遍。這是廢舊塑料進入海洋和全球食物鏈的一種路徑。
  • 暴動騷亂的區塊鏈 動物世界的食物鏈
    當然,出場亮相的第一把火得燒得漂亮,在實現哪怕一分錢盈利之前,為了讓投資者一起為夢想窒息,公司肯定先要祭出海內存知己、天涯共此招的PPT大法,搞一場讓人窒息的投資者報告會。在PPT裡,公司將自己包裝成「納斯達克裡僅有的(PPT中」僅有的「加下劃線)純玩區塊鏈科技的先行者」,主要專心於比特幣與以太幣項目的投資。
  • 水母對海洋食物鏈有重要意義
    那些水母裝滿了水桶,實際上它對地球和食物鏈的運行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