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分析顯示:海洋生物的食物鏈將會崩潰

2020-11-23 中國氣象局

  中國科技網10月13日報導(張微 編譯)世界首個全球性的分析報告,關於海洋對人類不斷攀升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反應,為我們描繪了未來漁業和海洋生態系統的嚴峻場景。

  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阿德萊德大學的海洋生態學家的報告說,預期的海洋酸化和氣候變暖可能導致世界範圍內支撐海洋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以及各種關鍵物種數量的下降。

  「這個『簡化版』的海洋將對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對沿海居民和那些依靠海洋生活的人們產生深遠的影響,」 阿德萊德大學環境研究所,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Future Fellow,副教授Ivan Nagelkerken說。

  Ivan Nagelkerken副教授和阿德萊德大學海洋生態教授西恩 康奈爾對已經發布的632項實驗數據進行了薈萃分析,這些實驗覆蓋了熱帶到北極水域,以及各種珊瑚礁的一系列生態系統,從海洋中的海藻林到開放的海洋。

  「我們對於氣候變化將如何影響海洋環境知之甚少,」康奈爾教授說。「到現在為止,幾乎完全依賴於對潛在的全球變化的定性評論與觀點。這個研究領域也存在一些定量評估,但它們通常集中研究單一的壓力因素,單一的生態系統或對單一物種所帶來的影響。」

  「我們的分析集中了所有這些實驗的結果,來研究多個壓力因素對整個海洋的綜合影響,包括物種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不同措施。」

  研究人員發現,除了『有限範圍』的海域對水溫變暖和海水酸化能夠適應。幾乎沒有物種能夠逃離不斷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的負面影響,必將伴隨全球範圍內物種多樣性和種群豐度的大幅減少。有一個例外就是微生物,它們的數量和多樣性將會增加。

  從一個全食物網的角度看,在溫暖的海水條件下,最小的浮遊生物的初級生產量(生態食物鏈中的第一環)將會增加,但這並不代表次級生產量(浮遊動物和小魚)也會水漲船高,這表明在海洋酸化情況下,生產量在降低。

  「溫暖海水伴隨著高代謝率,因此對食物的需求量更大,這就造成食肉動物(漁業產業重要的來源,較大的魚類)的食物短缺,」 Ivan Nagelkerken副教授說。「這就是食物鏈頂端物種的食物鏈崩潰。」

  分析還表明,隨著海水升溫或海洋酸化加劇或二者兼有,就會對物種棲息地的形成造成有害影響,例如珊瑚,牡蠣和貽貝。棲息地生態的任何微小的變化,都會對各種各樣的珊瑚礁物種帶來廣泛的影響。

  這項研究的另一個發現是,海洋酸化將導致甲基氣體(DMS)的下降,這個氣體是海洋浮遊生物產生的,將有助於雲的形成,並由此控制地球的熱交換。

  (來源:中國科技網 責任編輯:葉海英)

  

相關焦點

  • 海洋硒元素下降至致遠古動物滅絕 食物鏈崩潰
    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遠古時期海洋硒等微量元素含量驟然下降,導致海洋生態系統崩潰瓦解,最終形成全球性物種大滅絕事件騰訊科學訊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地球歷史上5次物種大滅絕事件中3次與海洋重要微量元素指數下降有關,這些微量元素對於生命至關重要,其指數過高或者過低,都將導致整個海洋食物鏈崩潰。澳大利亞科學家對遠古海底巖石進行了檢測分析,該巖石包含著硒、錳、銅、鋅和鈷。
  • 世界首份海洋報告:海洋酸化或致海洋食物鏈崩潰
    二氧化碳排放不斷上升會對海洋造成什麼影響?最近,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了世界第一份全球性分析,對未來漁業和海洋生態系統勾勒出一個嚴峻未來:海洋酸化和變暖可能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和大量關鍵物種數量的減少,甚至海洋食物鏈物種崩潰。
  • 外媒:海洋食物鏈頂端向下可能發生物種崩潰
    (A)白化甚至死亡(B)二氧化碳排放不斷上升會對海洋造成什麼影響?最近,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了世界第一份全球性分析,對未來漁業和海洋生態系統勾勒出一個嚴峻未來:海洋酸化和變暖可能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和大量關鍵物種數量的減少,甚至海洋食物鏈物種崩潰。
  • 世界首份全球海洋報告出爐:食物鏈要斷了
    二氧化碳排放不斷上升會對海洋造成什麼影響?最近,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了世界第一份全球性分析,對未來漁業和海洋生態系統勾勒出一個嚴峻未來:海洋酸化和變暖可能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和大量關鍵物種數量的減少,甚至海洋食物鏈物種崩潰。
  • 塑料入侵海洋食物鏈 奔向餐桌
    塑料「汙染」浮遊生物研究浮遊生物的專家理察·科比拍攝的一段視頻顯示,一種叫「箭蟲」的浮遊生物吞食了一些極微小的廢舊塑料纖維。科比說,塑料纖維在箭蟲的腹中結成環狀,使食物無法通過消化道。在科比從英國周邊海域搜集的樣本中,浮遊生物吞食塑料的情況相當普遍。這是廢舊塑料進入海洋和全球食物鏈的一種路徑。
  • 99%海洋塑料或葬身魚腹 塑料或進入全球海洋食物鏈
    圖片來源:JOAN COSTA   數百萬噸——這可能是關於有多少塑料漂浮在世界海洋中的問題的答案。   如果這種情況屬實,「有可能塑料已經進入了全球海洋食物鏈」。相關研究負責人、西澳大利亞大學海洋學家Carlos Duarte說,「並且我們也是這個食物網的一部分。」   人類每年製造近3億噸塑料。大部分塑料最終被填埋或丟棄在垃圾堆中。但美國國家科學院上世紀70年代研究發現,由於河流、洪水、風暴和航海船隻傾倒等原因,有0.1%的塑料從陸地進入海洋。
  • 核輻射致海洋動物面臨風險 將汙染食物鏈
    如果福島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繼續流入海洋,海洋生物的生存將面臨威脅。根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過去一周時間裡,研究人員對核電站附近提取的海水樣本進行檢測後發現,包括銫137和碘131在內的放射性同位素濃度升高。
  • 北冰洋生態將崩潰?科學家預警:海洋酸化惡化,或威脅整個食物鏈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新的研究表明,由於地球最大的碳匯——海洋吸收了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CO2),北冰洋海水的酸化將比預期的更加惡劣!科學家警告稱,CO2增加導致寒冷的北極水域海水酸度增加,這可能導致諸如貽貝(學名:Mytilus edulis)和「海蝴蝶」(翼足螺)等底層甲殼類海洋動物的腐爛,最終引發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崩潰。
  • 海洋生物真的大都是食肉動物嗎?它們的食物鏈是怎樣的?
    食物鏈對物種的影響在陸地上,由於能量向上傳遞是遞減的關係,所以在食物鏈的位置中越靠上的,就需要越多的下層生物來支撐,而且食肉動物的領地範圍也是根據其領地內食草動物的密度決定的,食草動物的密度越大,食肉動物的領地範圍就越小。
  • 塑料垃圾威脅海洋食物鏈
    圖片說明1:微塑料指的是直徑小於5微米的塑料碎片,是全球性的海洋汙染物。 圖片說明2:兩條沙蠋 據環境新聞網站mongabay.com報導,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普利茅斯大學的科學家們最近在《當代生物學》上發表論文稱,廢棄塑料的微小碎片損害了在海洋中生活的蠕蟲沙蠋
  • 日本傾倒毒水汙染海洋 將導致海洋生物災難
    核汙水將侵害食物鏈,此舉損人不利己,被指違反國際法  海洋生物受到美國核試驗輻射的影響,產生變異,從此擁有無堅不摧的力量;飛機、大炮、坦克,這些現代武器在它眼裡根本就是玩具——這是日本著名導演圓谷英二創作的科幻形象「哥斯拉」。
  • 想不到它們的獵物 居然改寫了海洋食物鏈
    想不到它們的獵物 居然改寫了海洋食物鏈本報記者 付麗麗我們都知道,海洋中存在「藻類—原生生物—魚類」的經典食物鏈,一直以來,病毒似乎處於經典食物鏈之外,最近科學家終於發現了原生生物以病毒為食,從而讓病毒進入了經典食物鏈。
  • 日本海洋食物鏈將受汙染 海洋動物或因輻射變異
    專家們表示,福島核電站放射性物質流入海洋,可能導致海洋生物死亡,或發生基因變異。  放射汙水洩漏源已找到  東京電力公司2日宣布,二號機組放射汙水洩漏的源頭已被找到:在二號機組取水口附近電纜豎井側面,混凝土牆壁上有約20釐米長的裂縫。東京電力公司表示,將注入混凝土封堵裂縫,並計劃啟動大型鋼製浮體存放1萬噸左右的汙水。
  • 日本為海洋生物食物鏈編排「數列號」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形成了海洋食物鏈,但是給各種生物在食物鏈中準確定位並非易事。日前,日本研究人員開發出利用數字使海洋生物食物鏈關係一目了然的新方法,從而給它們編排出「數列號」。在食物鏈中,通過光合作用獲得能量的植物位於底端,而肉食動物位於上層,呈金字塔狀。
  • 賈乃亮加盟《極限挑戰》,開啟海洋食物鏈追擊戰
    「極挑團」重返童年,在海洋公園裡玩轉過山車、水上漂流等遊樂項目。除了嗨玩體驗外,成員們還進行了宣傳海洋環境保護的行動,開展一場關於海洋生物們的生存保衛戰。成員們來到海洋公園,自然不忘開啟遊樂體驗。迪麗熱巴、賈乃亮嗨玩過山車,羅志祥興奮地體驗水上漂流;除了玩轉遊樂項目,他們還進入海洋館裡面餵食企鵝,跟北極熊打招呼、觀賞水母等。重返童年的「極挑團」,感受到了無限歡樂。
  • 居然改寫了海洋食物鏈
    居然改寫了海洋食物鏈 2020-10-20 13: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科學家:廢舊塑料纖維進入海洋食物鏈
    科學家:廢舊塑料纖維進入海洋食物鏈 2017-03-13 14:06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夏君   中新網3月13日電 據外媒12日報導,科學家發現,海水中的浮遊生物吞食廢棄塑料的纖維,塑料由此已經進入海洋食物鏈
  • 如果除去海洋中所有的鹽,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整個食物鏈將崩潰
    每當下雨時,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就會在下落的水中溶解,我們知道,二氧化碳和水作用會生成酸,當帶有酸性的雨水落在地面上時,會慢慢腐蝕石頭。從這裡,雨水開始流入附近的河流和小溪中,並帶走鹽和礦物質。這樣一來,帶有鹽和其他礦物質的水最終會流入到海洋中。除此之外,還有額外的鹽和礦物質,為什麼呢?
  • 水母是食物鏈的死結嗎?它們在海洋生態的重要性可能超乎我們想像
    但是對於一些生態學家們來說,水母是一種非常討厭的生物——它們體內僅有極少的營養物質可以在生態鏈中循環,且不斷繁衍、種群數量不斷增加,如今已被視作一種生態學崩潰的現象。有研究表明,人類活動或氣候變化使海洋生態系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全球許多海域發生了水母數量劇增的事件,給沿海工業、海洋漁業和濱海旅遊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 萬科大夢想家計劃「海洋食物鏈·空間設計」免費報名~
    萬科「大夢想家計劃」攜手深圳兒童周末帶給小朋友最喜歡的「海洋食物鏈」集齊思維訓練、藝術手作、海洋生物、食物鏈等各類知識的靈感藝術課堂讓孩子感受海洋食物鏈的獨特魅力。光聽知識多無趣,我們的課堂還加入思維訓練,導師會以海洋食物鏈為應用場景,讓小朋友們初步了解思維思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