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廢舊塑料纖維進入海洋食物鏈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科學家:廢舊塑料纖維進入海洋食物鏈

2017-03-13 14:06:0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夏君

  中新網3月13日電 據外媒12日報導,科學家發現,海水中的浮遊生物吞食廢棄塑料的纖維,塑料由此已經進入海洋食物鏈。

  研究浮遊生物的專家理察•科比(Richard Kirby)博士拍攝的一段視頻顯示,一種叫"箭蟲"的浮遊生物吞食了一些極微小的廢舊塑料纖維。

  科比說,塑料纖維在箭蟲的腹中結成環狀,使食物無法通過消化道。

  他說,人們對鯨、海豹和海鳥吞食塑料的情況比較熟悉,但很少人知道,連微小的浮遊生物都受到如此嚴重的影響。

  在科比從英國周邊海域搜集的樣本中,浮遊生物吞食塑料的情況相當普遍。這是廢舊塑料進入海洋和全球食物鏈的一種路徑。

  近年來,海洋塑料汙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聯合國將其看作是一個重大的環境問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已在全球發起"清潔海洋"運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裡克•索爾海姆(Erik Solheim)說,海洋塑料汙染已經使塑料進入食物鏈。

  他說:"問題越來越嚴重,而我們已經等待太久。這種情況必須停止。"

  據聯合國估計,在全世界的海洋中大約有51萬億個塑料微粒,是銀河系中恆星數量的500倍。

  英國西北野生動物基金會的水生動物保護專家艾米麗•巴克斯特(Emily Baxter)說,箭蟲是海洋食物鏈中的重要一環,它們吃其他的浮遊生物,同時也是魚類、烏賊和其他動物的重要食物來源。

  她說,箭蟲吞食塑料的現象很令人憂心。"即使我們現在就停止生產塑料,問題仍然會持續很久。我們看到,塑料已經進入生物鏈底層,可能將影響其上的整條食物鏈。"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浮遊生物吞食塑料纖維 塑料已進入海洋食物鏈
    參考消息網3月13日報導 外媒稱,科學家發現,海水中的浮遊生物吞食廢棄塑料的纖維,塑料由此已經進入海洋食物鏈。據BBC中文網3月13日報導,研究浮遊生物的專家理察·科比(Richard Kirby)博士拍攝的一段視頻顯示,一種叫"箭蟲"的浮遊生物吞食了一些極微小的廢舊塑料纖維。科比說,塑料纖維在箭蟲的腹中結成環狀,使食物無法通過消化道。
  • 塑料入侵海洋食物鏈 奔向餐桌
    信息時報訊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發現,海水中的浮遊生物吞食廢棄塑料的纖維
  • 塑料不要亂扔!可能影響海洋食物鏈
    可能影響海洋食物鏈) 身邊事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平時日常生活中扔的垃圾到底去了哪裡呢?這些垃圾中的大部分被埋在了地下,而一些不容易分解的垃圾則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汙染。
  • 99%海洋塑料或葬身魚腹 塑料或進入全球海洋食物鏈
    圖片來源:JOAN COSTA   數百萬噸——這可能是關於有多少塑料漂浮在世界海洋中的問題的答案。但是,一項新研究發現,這些塑料中有99%消失不見了。究其原因,一個令人不安的可能性是:魚吃掉了它們。   如果這種情況屬實,「有可能塑料已經進入了全球海洋食物鏈」。相關研究負責人、西澳大利亞大學海洋學家Carlos Duarte說,「並且我們也是這個食物網的一部分。」   人類每年製造近3億噸塑料。大部分塑料最終被填埋或丟棄在垃圾堆中。
  • 微塑料進入人體後,危害有多大?已經進入生態系統的食物鏈中
    1 塑料進入食物鏈 海鳥體內的塑料瓶蓋、鯊魚胃裡的塑膠袋、海龜鼻孔裡的塑料管以及海鹽產品中微塑料的存在,都在不斷地向人類傳達一個信號:塑料已經進入生態系統的食物鏈中。 一直以來,塑料對生物體的危害似乎都是圍繞著海洋生物和實驗室中的小鼠開展的。
  • 無處不在的塑料:微塑料已進入南極陸地食物鏈
    微塑料已經到達地球上最偏遠的地區,並成為食物鏈的一部分。在南極洲的一種小型無脊椎動物身上,來自義大利錫耶納大學、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和義大利的裡亞斯特同步輻射實驗室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發現了最新證據。塑料汙染已成為全球範圍內最值得重視的環境問題之一。
  • 海豹糞便提供塑料進入哺乳動物食物鏈的首個證據
    科學家去年年底發現,一個購物袋可能被撕裂成數百萬個小碎片,所產生的微塑料非常難以追蹤。 現在科學家在海豹糞便中已經發現了一小塊塑料碎片,這是塑料出現在海洋哺乳動物食物鏈上的首個證據。來自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埃克塞特大學和康沃爾海豹保護區的研究人員發現,海豹糞便中的塑料實際上並不令人驚訝。早期的研究發現了所謂的營養轉移的證據,在這個過程中浮遊動物或體內含微塑料的魚被另一種動物捕食,合成聚合物進入捕食者。但以前這種現象只有在較小的貽貝和螃蟹等海洋動物中觀察到。
  • 塑料垃圾威脅海洋食物鏈
    圖片說明2:兩條沙蠋 據環境新聞網站mongabay.com報導,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普利茅斯大學的科學家們最近在《當代生物學》上發表論文稱,廢棄塑料的微小碎片損害了在海洋中生活的蠕蟲沙蠋 據文中所述,當沙蠋生活在遭受微塑料和製造這些塑料製品的有害化學物嚴重汙染的地區時,它們的食量和繁殖力都下降了。這些有害化學物包括塑化劑、染料,以及在海洋中降解時可能危害大量各類海洋生物的抗菌劑。 塑料垃圾分解形成的直徑小於5毫米的碎片被稱作微塑料。微塑料已散落在全球各處,但科學家們才剛開始認識到它們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 《整體環境科學》:塑料微粒入海形成「海洋塑料雪花」 進入食物鏈危害海洋生態
    《整體環境科學》:塑料微粒入海形成「海洋塑料雪花」 進入食物鏈危害海洋生態(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環境資訊中心(許祖菱):臺美研究團隊今年8月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研究認為,這些與周圍的海洋有機物、塑料微粒所形成的較大聚合體,恐會增加塑料微粒沉降海洋的速度與深度,影響表層及深層海洋生態系統;並推論塑料微粒會更容易沾黏至胞外聚合物,被魚蝦等攝食者攝取,最終可能進入人體。
  • 研究:塑料在海洋生物體內累積 或已轉移至食物鏈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新加坡亞洲新聞臺5月31日報導,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 某些海洋生物體內已累積了大量塑料納米粒子(長度小於1微米的塑料粒子),而且這些粒子很有可能轉移到食物鏈中。
  • 外媒:研究稱塑料已進入南極陸地食物鏈
    據法新社6月23日報導,科學家在南極土壤裡的微生物體內發現了少量聚苯乙烯,令人擔心微塑料汙染已經「深深」進入世界上最偏遠地區的陸地食物系統。雖然微塑料滲入海洋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發現首次提供了南極陸地食物鏈受到汙染的證據。
  • 猖獗的塑料垃圾 |「白色汙染」進攻海洋,塑料微粒進入食物鏈
    無所不在的塑料製品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由此產生的塑料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少汙染。以塑膠袋為首的塑料製品造成的白色汙染正在一步步危害自然環境和人們的正常生活。散落在街頭的塑料垃圾會堵塞下水道,汙染水體和土壤,甚至被動物吃掉,進入人們的食物鏈。
  • ...可能隨食物鏈傳遞危害人體,生態環境部:塑料垃圾已佔到海洋垃圾...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旭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問題日益突出,微塑料存在著進入人類食物鏈的風險。 9月25日,生態環境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 研究稱北冰洋塑料微粒數量創紀錄 汙染或進入人類食物鏈
    韋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的科學家正在北極地區一處融化的池塘取樣。據英國《衛報》4月24日報導,科學家在北冰洋的海水中發現了創紀錄的塑料微粒,它們可能對海洋生物和人類健康帶來的影響引起了大眾關注。科學家稱這種程度的塑料汙染對海洋生物和人類健康的影響程度尚不確定。皮肯表示:「沒有人能明確指出這些塑料微粒對海洋生物以及人類的危害有多大。」海洋塑料汙染是一個影響深遠的問題。目前約有五噸塑料碎片漂浮在全球海面上。魚及鳥類經常將塑料誤認為食物。
  • 吃海鮮等於吃塑料?因為吃海鮮,人體每年或攝入5.5萬微塑料!
    其中,大型魚類和哺乳動物只消化了一部分塑料,大部分被排出;而牡蠣、貽貝和扇貝等軟體動物則消化掉了所有吞食的塑料。該項研究表明,微塑料已廣泛存在於環境中,而且早已進入了人類生活,進入了人類的食物鏈。塑料製品對人類是福是禍今天,塑料瓶(袋)幾乎被視為惡魔的化身。一般來講,一個塑料瓶平均需要700年的時間才能降解,此外,80%的塑料瓶是無法回收的。
  • 科學家證明人類未來將受到「塑料食物」的威脅
    ,他們確認,塑料進入完整的陸地食物鏈不再是一種猜測,我們未來將隨時面臨「塑料食品」的威脅。雖然許多年前就有研究表明,在海洋食物鏈中已經發現了塑料,但是對陸地食物鏈科學家來說,對塑料入侵食物鏈卻一直「抱有僥倖心理」。
  • 嬰兒每天可能喝下160萬顆微塑料,科學家:微塑料可能進入大腦
    ,而當人類發現它們的存在時,它們已經遍布全球,從近岸河口區域到大洋,從赤道海域到南北極,從海洋的表層到大洋的超深淵帶,甚至還散布在大氣中,目前大氣中微塑料的濃度2~355個纖維/m2/d。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湖水和土壤中的微塑料的總量,堪比漂浮在海洋表面的微塑料的總量——它們可能超過15萬億噸。嬰兒每天都在攝入微塑料這個時候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個恐怖的事實,微塑料正在佔領人體。
  • 微塑料成病毒海上「長途運輸大巴」!塑料汙染可通過貝類向食物鏈傳播致命疾病
    2016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除非世界採取激烈行動進一步回收,否則到2050年,世界海洋中的塑料垃圾量將超過魚類。而2017年9月發表的研究顯示,世界上80%以上的自來水都被塑料汙染。近日,科學家警告說,海洋中的塑料汙染可能通過養殖的貽貝和牡蠣等海產品向食物鏈傳播致命疾病。
  • 南極跳蟲體內發現塑料垃圾,食物鏈已被汙染,人類警鐘被敲響
    南極跳蟲體內發現塑料垃圾根據《參考消息》6月24日的文章,在南極跳蟲的體內,科學家們在它的內臟中發現了塑料垃圾的存在,很多聚苯乙烯等化合物出現在它的體內,因為南極跳蟲本身就是南極大陸上的「優勢物種」,它的分布很廣,基本上在南極所有沒有被冰雪覆蓋的陸地上,都可以找到它,這也意味著,南極大陸的食物鏈似乎已經被塑料垃圾給汙染了。
  • 口罩成新型海洋汙染源 最終進入食物鏈
    海洋垃圾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環境問題,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口罩和手套等又成為了新的海洋汙染源。據媒體報導,近日法國「清潔海洋行動」組織發布的視頻顯示,在地中海的一次海洋清潔活動中,發現新型海洋垃圾,包括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護用品垃圾。該環保組織表示,這是一種新型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