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證明人類未來將受到「塑料食物」的威脅

2020-11-02 源來時空

大家都知道在現代社會塑料作為重要化工產品,它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是在方便的同時,由於近幾年對塑料的濫用,它所造成的汙染也逐漸引起關注。

最近,一支由荷蘭和墨西哥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在墨西哥洛斯佩泰尼斯保護區進行了研究,他們確認,塑料進入完整的陸地食物鏈不再是一種猜測,我們未來將隨時面臨「塑料食品」的威脅。

因為塑料的難降解性,被掩埋的塑料往往可以存在幾百年甚至幾百萬年,這對環境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雖然許多年前就有研究表明,在海洋食物鏈中已經發現了塑料,但是對陸地食物鏈科學家來說,對塑料入侵食物鏈卻一直「抱有僥倖心理」。


這項研究結果是科學家在最近舉行的歐洲地球科學聯盟全體會議上發表的。研究人員說,由於缺乏適當的回收塑料的機制和合理的生產使用計劃,人們經常像洛斯佩泰尼斯的居民一樣,將廢棄塑料焚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簡單處理過的塑料很可能會被一些像蚯蚓一樣的小動物分解成微小的塑料,而這些微小的塑料就是在大型食物鏈中流通的「通用貨幣」。

為了評估洛斯佩泰尼斯的環境狀況,研究人員連續九個月在保護區內的十多個果園裡蹲下,監測土壤、蚯蚓和肉雞的排洩物中的物質含量。

在這次研究中蚯蚓在反映當地土壤汙染方面表現良好

經過長達9個月的蹲點調查,研究者們排除了其它幹擾因素,最終確定在當地的土壤、蚯蚓和母雞體內都含有少量塑料,而雞正是人類食物中的重要肉食物質,因此,這種物質對人類健康具有極大的威脅。


研究者說,當地居民在進行簡單的塑料加工時,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行為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這些塑料被蚯蚓吃進土裡並壓碎,然後被以蚯蚓為食的動物帶到其他各種各樣的食物鏈中,同時動物的糞便把一部分塑料帶回土裡,這樣塑料就完成了一個循環。


白色汙染

並且科學家強調,這個調查地區屬於自然保護區,人口較少,居民有一定的環境保護意識,所以在人口密集、環境保護意識落後的其他地區,白色汙染的情況將是何等糟糕?我們不敢想像!

許多人認為焚化可以解決「塑料不能降解」的問題,但無數的無脊椎動物活躍在土壤中,他們可以食用焚化後殘留的塑料,使其繼續進入食物鏈,而焚化產生的有害物質加劇了環境汙染。

沒有仔細清洗雞胸肉,你很可能會吃到含有塑料成分的雞肉,當然,群集飼養的肉雞不用擔心,因為飼料中沒有塑料成分,真正要注意的是那些所謂安全的「放養雞」。


塑料的的確確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但是忽視塑料帶來的威脅將會給人類造成意想不到的危害。人類應該重視並趕緊找到替代品!

相關焦點

  • 嬰兒出生就受到塑料威脅?研究者:人類一周吃下一張信用卡
    塑料製品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一個水瓶、一個收納袋、一張椅子等等,都有可能是由塑料製成的。塑料是一類塑造性極強的材料,這也決定了它們會有廣泛的應用場景並給人類帶來眾多便利,但不可降解的塑料以及塑料微粒的出現也意味著給人類和自然動物造成健康風險,如今這一問題似乎越來越明顯了。
  • 塑料垃圾威脅海洋食物鏈
    圖片說明2:兩條沙蠋 據環境新聞網站mongabay.com報導,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普利茅斯大學的科學家們最近在《當代生物學》上發表論文稱,廢棄塑料的微小碎片損害了在海洋中生活的蠕蟲沙蠋(又稱海蚯蚓)的健康,從而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了威脅。
  • 未來全球塑料排放量將達5300萬噸,科學家:人體糞便發現塑料
    在這期間產生的塑料垃圾,包括食物外賣的塑料包裝、送貨上門的日用品包裝袋等,在8周時間內,造成了整個城市共計 1400 噸塑料垃圾增量。塑料汙染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危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們對覓食的海洋動物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其中包括許多鳥類、海龜、魚類、海洋哺乳動物和無脊椎動物。2017年,海洋環境保護科學方面的聯合專家小組Gesamp發表了他們評估全球微塑料的最新報告,結果證實,已有數萬種生物和100多種物種受到塑料汙染。
  • 科學家將塑料轉化為氫氣,未來將成為新能源
    過去的200多年時間裡,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發展迅速,不過,一些負面影響也出現了,比方說塑料製品的廣泛應用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根據預計,2050年,全球廢棄塑料量或可達到120億噸,面對如此觸目驚心的數字,科學家們已經開始研究將廢棄塑料變成氫氣,讓它「變廢為寶」。
  • 南極跳蟲體內發現塑料垃圾,食物鏈已被汙染,人類警鐘被敲響
    科學家表示,南極跳蟲主要以苔蘚等植物為食,這些塑料垃圾應該是最早進入到南極陸地上,然後汙染了苔蘚等植物,之後再被南極跳蟲吞進肚子裡。科學家擔心,未來如果塑料垃圾的汙染範圍進一步擴大,可能會危害南極的生態系統。什麼是塑料垃圾?
  • 無處不在的塑料:微塑料已進入南極陸地食物鏈
    科學家們最近才開始著手研究土壤和陸地食物網絡中的微塑料汙染問題,此項研究提供了微塑料滲透進南極陸地食物鏈的首個證據。早在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們就已在南極洲觀察到漂浮或擱淺的大塑料碎片(大於1釐米)。最近,在南緯60°以北的地表水和沉積物中發現了中塑料碎片(1–10 毫米)和微塑料碎片(1–1000微米)。在南極群島的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鳥曾被塑料纏繞,或誤食塑料碎片。
  • 塑料正反噬人類?科學家在93%的飲用水樣品中,發現了微塑料
    塑料正反噬人類?科學家在93%的飲用水樣品中,發現了微塑料在1分鐘內,全球就能賣出100 萬個塑料瓶,200萬個塑膠袋,人類平均每年製造800萬噸塑料廢物。這些急速增加的塑料要等1000多年才能降解。儘管人類知道塑料對於地球的危害,卻不知道微塑料也在侵蝕地球。
  • 1400萬噸微塑碎片 食物鏈擴散威脅人類
    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的一項研究顯示,排除樣本中水的重量,平均每克海底沉積物含有1.26塊微型塑料碎片。結合這一估算和其他科研機構研究成果,研究人員推斷,全球海洋底部大約沉積著逾 1400 萬噸微型塑料碎片,從大量進入海洋的垃圾中分解而來。比海面漂浮的塑料垃圾多30倍。
  • 1400萬噸微塑碎片 食物鏈擴散威脅人類
    進入海洋的塑料汙染物破裂、分解,最終變成微型塑料。而這一研究結果顯示,微型塑料碎片確實正在沉澱到海底。根據公開數據,大約5.25萬億塑料顆粒,重約269000毫克,漂浮在海洋表面,而每平方公裡的塑料碎片濃度高達580000個。鑑於塑料生產的未來預測和缺乏有效的處理策略,預計到2050年,自然環境中的塑料廢物數量將翻一番。
  • 科學家在人類糞便中,發現殘存的塑料微粒
    海洋中的動物從最小的富有生物到最大的鯨魚,它們在進食的過程中難免就會將這些塑料微粒吃進體內,然後這些塑料進入地球食物圈。一層一層的向上傳遞,直到人類自己。我們這算是自食苦果,所以科學家在人類的糞便中發現了塑料微粒,其實一點也不奇怪。你覺得奇怪嗎?
  • 科學家指出人類未來將面臨的4個難題,科技能解決這些問題嗎?
    人類文明進入到現代文明以後,科技讓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益,同時高速發展也帶來了許多值得讓人深思的憂慮,如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依賴科技產品帶來的便利,那麼在未來人類會面臨什麼樣的威脅呢?科學家根據目前科技的發展方向對未來提出了四條預言,下面來看看未來的人類會遇到哪些困難。
  • 珠穆朗瑪峰被微塑料入侵,未來人類要面臨多大的危險?
    未來人類還會面臨什麼危險呢?>有人說塑料真的是人類發明中最糟糕的一項,當初19世紀塑料橫空出世的時候,許多人都認為它是一個便利的新發明,然而當時的人們卻沒有意識到這個發明是人為製造,並且這個新發明將影響了地球的環境。
  • 外媒:太平洋垃圾面積大於法德西總和 嚴重威脅人類食物鏈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22日指出,在太平洋漂浮的巨型「垃圾島」所包含的塑料垃圾是原先估計的16倍,對人類的食物鏈構成嚴重威脅。據報導,研究人員派出船隻進入太平洋「垃圾帶」,並在空中拍攝畫面後發現,太平洋垃圾帶所累積的垃圾估計達1.8萬億件塑料,重7.9萬公噸,足以填滿500架大型噴氣式客機,整個面積大於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的總和,而且數量還在急劇增加。
  • 塑料入侵海洋食物鏈 奔向餐桌
    ,塑料由此已經進入海洋食物鏈。他說,人們對鯨、海豹和海鳥吞食塑料的情況比較熟悉,但很少人知道,連微小的浮遊生物都受到如此嚴重的影響。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英國西北野生動物基金會的水生動物保護專家艾米麗·巴克斯特說,箭蟲是海洋食物鏈中的重要一環,它們吃其他的浮遊生物,同時也是魚類、烏賊和其他動物的重要食物來源。她說,箭蟲吞食塑料的現象很令人憂心。「即使我們現在就停止生產塑料,問題仍然會持續很久。
  • 科學家:廢舊塑料纖維進入海洋食物鏈
    科學家:廢舊塑料纖維進入海洋食物鏈 2017-03-13 14:06,海水中的浮遊生物吞食廢棄塑料的纖維,塑料由此已經進入海洋食物鏈。
  • 即便人類滅絕,塑料會證明我們來過
    而科學家們的研究已證實,George的話不僅僅是段子,而且在現實中正在發生——塑料已經在地層中沉積,成為獨特的地層組分,和地質學上關鍵的指示物。通過地層中塑料的種類,乃至塑料上的文字等等,可以判斷地層形成的時間。
  • 科學家:未來人類將以昆蟲為食
    曾有美食愛好者對全世界各地區對於昆蟲的食用情況進行不完全的統計,最後驚訝地發現人類竟然將上千種昆蟲都納入了食用清單,就連平日裡我們常見的蟑螂也在清單裡面,這確實讓很多人都無法接受。那麼吃昆蟲到底有什麼益處呢?許多人對昆蟲形成了刻板印象,例如由於蟑螂出現在家中,就會將所有昆蟲都定義為「髒東西」,又如某種螞蟻能分泌出毒液,就認為昆蟲是毒蟲。
  • 科學家發現類似龍蝦新物種,體內現塑料垃圾,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當然,人類產生的塑料垃圾對海洋的汙染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並且如今隨著塑料垃圾的急增,科學家們也在不斷呼籲「綠色」塑膠袋等等,但是很多生活用品還是離不開塑料垃圾,所以就形成了惡性循環,科學家們發現這似乎永遠都控制不了一樣,完全是在不斷增加,每年約800萬噸塑料垃圾入海,可以現象下。
  • 科學家在人體糞便中發現塑料,難度霍金預言要印證?
    在這期間產生的塑料垃圾,包括食物外賣的塑料包裝、送貨上門的日用品包裝袋等,在8周時間內,造成了整個城市共計 1400 噸塑料垃圾增量。塑料汙染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危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們對覓食的海洋動物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其中包括許多鳥類、海龜、魚類、海洋哺乳動物和無脊椎動物。2017年,海洋環境保護科學方面的聯合專家小組Gesamp發表了他們評估全球微塑料的最新報告,結果證實,已有數萬種生物和100多種物種受到塑料汙染。
  • 科學家發現浮遊生物吞食塑料纖維 塑料已進入海洋食物鏈
    參考消息網3月13日報導 外媒稱,科學家發現,海水中的浮遊生物吞食廢棄塑料的纖維,塑料由此已經進入海洋食物鏈。據BBC中文網3月13日報導,研究浮遊生物的專家理察·科比(Richard Kirby)博士拍攝的一段視頻顯示,一種叫"箭蟲"的浮遊生物吞食了一些極微小的廢舊塑料纖維。科比說,塑料纖維在箭蟲的腹中結成環狀,使食物無法通過消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