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喜歡吃昆蟲?科學家:未來人類將以昆蟲為食

2021-01-07 奇點使者

在雲南生活或者去過雲南旅遊的朋友應該聽過,雲南許多地方的夜市裡會出現「昆蟲宴」。所謂的昆蟲宴就是商販以昆蟲為食材,通過油炸的方法去除昆蟲的異味,進而變成一道美味可口的食物,例如炸蜻蜓和炸蜂蛹。外地人看到這些食物並不敢隨意嘗試,但對於當地人來說,它們都是美味佳餚。

實際上除了雲南地區有昆蟲宴之外,世界上也有很多地區出現人吃昆蟲的現象。曾有美食愛好者對全世界各地區對於昆蟲的食用情況進行不完全的統計,最後驚訝地發現人類竟然將上千種昆蟲都納入了食用清單,就連平日裡我們常見的蟑螂也在清單裡面,這確實讓很多人都無法接受。那麼吃昆蟲到底有什麼益處呢?

許多人對昆蟲形成了刻板印象,例如由於蟑螂出現在家中,就會將所有昆蟲都定義為「髒東西」,又如某種螞蟻能分泌出毒液,就認為昆蟲是毒蟲。不可否認,這些標籤有時候貼得很準,但我們往往沒有意識到許多昆蟲體內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這是人類食用它們的主要原因。其次,昆蟲作為食物鏈底端的成員,它們所消耗的資源更少,碳排放也更少。

因此如果要比較哪類生物更有利於可持續發展,那麼昆蟲應該榜上有名。如今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專門養殖昆蟲的行業,其中一些是為了生產副產品,例如養蜂是為了得到蜂蜜,養蠶是為了得到蠶絲,很少有直接生產食材。那麼未來是否會出現更多將昆蟲作為食物的人呢?科學家表示並不排除這種可能性,因為只要人們放下芥蒂,昆蟲會成為食材之一。

同時科學家表示,目前的昆蟲養殖業還存在許多弊端,這些弊端也成為了昆蟲作為食材的阻礙。首先是昆蟲的食物安全問題,經過調查大多數昆蟲養殖場都是以不健康、不新鮮的魚蝦充當飼料。雖然有些昆蟲的消化能力很強,抵抗病菌病毒的能力也不錯,但仍然無法排除它們成為病菌病毒的傳播媒介。

其次,昆蟲養殖業可能會導致生物入侵或嚴重影響當地生態環境。和養殖其它動物不同的是,養殖昆蟲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因為很難保證它們不會逃到野生環境中。如果是外來物種對當地環境十分適應,那麼這個物種會迅速繁殖開來,進而對當地昆蟲物種的生存和生態環境的完整性造成威脅。

總而言之,目前國內國外都還未出現與昆蟲養殖相關的標準和規範,因此這個產業無法在短時間內擴散開來。不可否認的是,在世界上某些地區,昆蟲養殖確實創造了不錯的經濟發展,同時也降低了環境汙染,但是其它自然生物反而受到了昆蟲的威脅,例如珍稀植物。因此未來是否擴大昆蟲養殖業,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人們會不會接受昆蟲,也是個難題。

相關焦點

  • 大部分人喜歡吃昆蟲,未來人類會不會把昆蟲當作主食?不一定!
    不知道大家在小時候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下午我們時常在田野裡玩耍,玩耍的時候時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蜻蜓、昆蟲,甚至一些昆蟲肉質肥美吃起來特別美味,尤其是在南方他們似乎特別熱愛炸昆蟲、炸蜻蜓等等,對於一些南方人來說,可謂是美味佳餚,可是一些北方人來說卻不敢接觸這些蟲子,不僅僅是我國有吃蟲子的愛好,全球各地都會出現吃昆蟲的情況
  • 為何有人喜歡吃昆蟲,早期人類或是昆蟲狂熱分子,對白蟻情有獨鍾
    從中也可以看出,我國有很多人對於昆蟲有一種特殊的愛好。事實上,我國很多城市都有吃昆蟲的習慣,螞蚱、蝗蟲、知了等等都是餐桌上常見的昆蟲,那麼人們為何會對昆蟲有食慾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要追溯到一百八十萬年前,當時在坦尚尼亞,早期人類在這個地方生活著。有研究表明,當時的人類食物構成中幾乎有一半都是昆蟲。
  • 昆蟲是未來人類的主要動物蛋白來源?澳大利亞倡導全民「吃蟲」
    為何不吃昆蟲?這個問題聽起來很奇怪,很多的人可能更想反問回去:「為什麼要吃昆蟲」?近年來澳大利亞昆蟲蛋白協會的創始人亞傑女士和眾多學者、專家,一直在致力於倡導當地人吃昆蟲,將昆蟲視為一種主要的「蛋白質食物」來源。
  • 可食昆蟲有潛力成人類新食物 吃昆蟲都有啥好處?
    中新網5月15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15日報導,由於全球食物短缺和尋找更營養、更生態食物的目標,消費者和科學家將目光投向了非傳統食物來源,可食昆蟲最有潛力成為人類的新食物。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資深專家朱莉婭·繆爾表示,對於20多億人來說,吃昆蟲並不是新聞,而是日常行為。資料圖:2017年6月,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家小食品公司開發了一種新型餅乾,這種餅乾由蟋蟀製成。該公司在自己所有的農場裡定期培育蟋蟀,為餅乾提供所需的原料來源。
  • 有些人喜歡吃蠕蟲和昆蟲 這是他們的科學原因
    根據一些科學家的說法,吃可食昆蟲既健康又有益於環境(Pixabay)2021年1月6日一些科學家認為可食昆蟲是下一個可持續的食品革命。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2019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英國近三分之一的人認為可食昆蟲最終將成為他們飲食的一部分。
  • 科學家敦促你食用昆蟲
    他說:「儘管人類在歷史上吃過昆蟲,現在全球約有20億人也經常吃昆蟲,但對這一課題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如何以可持續的方式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食用昆蟲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首先,埃爾南德斯-阿爾瓦雷斯(Hernandez-Alvarez)表示:首先人們需要克服對昆蟲厭惡的因素,而昆蟲的商業化生產需要加快步伐。
  • 其實昆蟲也很美麗,儘管很少有人喜歡它們
    蘭花螳螂喜歡潮溼和溫暖的環境,如雨林,年輕時看起來是黑色和橙色的。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它的顏色會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褪色。它通常會有一個粉紅色的白色圖案,這使得它和蘭花混合在一起,給它起了名字。它們如此美麗,它們的偽裝如此迷人,以至於它們作為寵物在北美非常受歡迎。但是主人應該小心:就像螳螂家族的所有成員一樣,它們是非常好鬥的捕食者,應該小心處理。
  • 明星因「吃蟲子」爆紅!昆蟲真的可以吃?蟲子怎樣吃才安全?
    近一段時間,一檔「美食品鑑節目」火了起來,特別是近期節目中某明星食用「昆蟲料理」的片段;昆蟲,似乎是一種經常有人吃的東西,但是,昆蟲真的可以放心吃嗎?關於「昆蟲」,想要食用,該注意些什麼呢?隨著時代的更迭和發展,「食物」的「多樣性」總是在無線延伸,您可能也總是發現:以前不能吃的東西現在好像都可以吃了;可食用食物的範圍好像變得越來越廣。就像我們今兒個要聊到的「昆蟲」。各大美食街、旅遊景區,不免總是會見到「炸昆蟲」、「烤昆蟲」的美食檔口,看起來不那麼像美食的東西聞起來還挺香;昆蟲,真的可以放心吃嗎?為何很多人偏愛食用「蟲子」?
  • 盤點昆蟲世界的十大「巨人昆蟲」
    直到現在,人類發現的昆蟲種類有100多萬種,但是地球上仍然有很多昆蟲未被人類發現,有的昆蟲非常小,甚至肉眼都難以察覺,有的昆蟲體型卻非常巨大,這些體型巨大的昆蟲,甚至可以和小型齧齒動物老鼠媲美,可以想像昆蟲世界有多奇特,下面來盤點世界上10種,體型最大的昆蟲。巨型甲蟲巨型甲蟲是甲蟲家族的一員。
  • 27年下降75%,飛行昆蟲數量驟減為哪般
    科學家們對沙丘、草原以及森林等地區進行了調查,在27年的時間裡,他們利用帳篷收集了超過53.5公斤飛蟲。儘管在得出結論之前,他們預想到飛行昆蟲數量會有所減少,但如此極端的減少量「令人感到擔憂」。並且為何飛行昆蟲會如此大幅度的減少,依然不得而知。
  • 1億歲琥珀中發現一種新昆蟲 以恐龍羽毛為食
    1億歲琥珀中發現一種新昆蟲與現代蝨類似,以恐龍羽毛為食科技日報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1日公開的一項研究,中國科學家領導的小組新發現一種吃恐龍羽毛的昆蟲。這是帶羽毛的恐龍身上寄生的一種與現代蝨類似的昆蟲,該物種被命名為恩氏中生食毛蟲(Mesophthirus engeli),其與部分受損的恐龍羽毛同時保存在有著約1億年歷史的琥珀中。由於中生代化石記錄(2.5億年前至6500萬年前)存在空白,研究人員對昆蟲取食羽毛行為的起源和演化一直不甚了解。
  • 百年後地球上恐無昆蟲?
    終於,裡斯有些驚慌地意識到,這種昆蟲的缺席似乎無處不在。那些昆蟲到哪裡去了?為什麼他沒有注意到呢?裡斯看著兒子在燦爛的陽光裡飛來飛去,一想到兒子的童年將缺少他自己這種吃蟲子的特殊經歷,他就感到很難過。他承認懷舊是件奇怪的事,但他無法擺脫這種失落感。「也許我不喜歡騎自行車的時候吃蟲子,但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這是每個人都應該經歷的事情。」他說。
  • 未來昆蟲會成為人類主要食物?會帶來什麼好處?優缺點明顯!
    未來昆蟲會成為人類主要食物?會帶來什麼好處?優缺點明顯!「昆蟲宴」可能在南方很多地區比較常見,在北方昆蟲雖然被端上了餐桌,但是不會出現大面積以昆蟲為主要食材的情況。在去除昆蟲的內臟之後,通過油炸的方式,把昆蟲變成餐桌上的一道美味,比如炸蠶蛹就是比較常見的,咬開之後肥美的湯汁在嘴裡迸發,滿滿的都是蛋白質,但是對於一些膽子小的人看到這些美食之後卻不敢輕易嘗試,對於喜歡吃昆蟲的來說,它們就是餐桌上最美味的那道菜。
  • 昆蟲蛋白含量高營養豐富 但易過敏者應慎吃
    核心提示:昆蟲被譽為「高蛋白的美食」,讓許多專家也連連稱讚。但對於吃昆蟲,有人十分喜愛,有人卻十分排斥。那麼昆蟲的營養如何呢?請河南省人民醫院營養科營養醫師王雯為大家講講。
  • 27年來累積少了75%,會飛的昆蟲為何會越來越少?
    報告稱,研究的目的是測算所有飛行昆蟲的重量,並以此來衡量「飛行昆蟲生物量」。科學家們對沙丘、草原以及森林等地區進行了調查,在27年的時間裡,他們利用帳篷收集了超過53.5公斤飛蟲。儘管在得出結論之前,他們預想到飛行昆蟲數量會有所減少,但如此極端的減少量「令人感到擔憂」。並且為何飛行昆蟲會如此大幅度的減少,依然不得而知。
  • 平凡的茅膏草,怎麼喜歡「食」肉?在家這樣養,昆蟲來無蹤
    平凡的茅膏草,怎麼喜歡"食"肉?在家這樣養,昆蟲來無蹤在自然界中存在著物競天擇的競爭模式,許多的花卉經常被各種昆蟲作為食物儲備,但是總有那麼些個性獨特的植物能夠驅趕昆蟲,甚至以捕獵昆蟲為生。今天小編就跟你說一下,哪些花草是昆蟲的剋星?
  • 昆蟲或將成人類新食物?雲南人:我們早已贏在起跑線
    作者:繆超  據外媒報導,由於全球食物短缺和尋找更營養、更生態食物的目標,科學家們已經將目光投向了昆蟲。    圖為全國各地膽大的遊客集聚雲南,在巨型餐桌前品嘗重達1噸的昆蟲宴。 陳超 攝  科學家們認為,可食昆蟲最有潛力成為人類的新食物。
  • 爬行動物裡的兇猛品種,卻喜歡吃昆蟲
    澳洲鹹水鱷是世界十大最恐怖動物之一,它呈現褐色,其腹部會呈現淡黃色,一般而言,這一物種是喜歡在有水的地方棲息的,因此很喜歡將自己的家放在湖泊或則還是河流的附近,因為是一種熱帶的物種
  • 新知|中國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吃恐龍羽毛的昆蟲 1億年前食毛類昆蟲...
    2016年,這一顆來自緬甸的琥珀和另一顆琥珀被送往中國,一段被埋沒了億年的遠古昆蟲即將被科學家揭曉。  含有昆蟲的琥珀被人們成為「蟲珀」,特別是來自緬甸白堊系地層的琥珀,因為質地透亮、雜質少,近些年成為古昆蟲學研究的重點。  從2014年起,高太平和任東教授團隊開始了對於來自緬甸白堊系地層琥珀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通過在顯微鏡下仔細查看不同的含有羽毛的琥珀。
  • 大千世界的小昆蟲:給昆蟲畫像
    它們的胸部,由前向後,依次為前胸、中胸和後胸。每個體節,都帶有一對被人稱為附肢的胸足。胸部是運動的中心,有足3對。 腹是昆蟲的重要部位。有管狀的心臟、呈梯形的神經系統、胃腸系統和生殖器官。在軀體中還藏著分支的氣管,可將氧氣,直接輸送到各個器官。體側壁,還有與外界接觸的氣孔,通過肌肉的收縮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