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昆蟲會成為人類主要食物?會帶來什麼好處?優缺點明顯!

2021-01-07 科技爆發點

未來昆蟲會成為人類主要食物?會帶來什麼好處?優缺點明顯!

「昆蟲宴」可能在南方很多地區比較常見,在北方昆蟲雖然被端上了餐桌,但是不會出現大面積以昆蟲為主要食材的情況。在去除昆蟲的內臟之後,通過油炸的方式,把昆蟲變成餐桌上的一道美味,比如炸蠶蛹就是比較常見的,咬開之後肥美的湯汁在嘴裡迸發,滿滿的都是蛋白質,但是對於一些膽子小的人看到這些美食之後卻不敢輕易嘗試,對於喜歡吃昆蟲的來說,它們就是餐桌上最美味的那道菜。

除了我國之外,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現吃昆蟲的情況,在自然界當中已經有上千種昆蟲被列入了食物清單,它們已經被人類端上餐桌成為了日常享用的佳餚,甚至連人人都喊打的蟑螂也在人類的食物清單之內。不敢想像還有什麼東西是人類不敢吃的。蟑螂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就是一種非常骯髒的生物,它們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的角落當中,尤其是南方潮溼的環境中更是蟑螂的天堂。膽子小的女生在看到螳螂之後,毫不誇張地說,可以跳出一段完整的霹靂舞。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蟑螂就是一種很讓人噁心的生物。那麼吃昆蟲究竟對人體有什麼益處呢?只是因為好吃嗎?其實昆蟲體內富含非常豐富的蛋白質,再加上獨特的味道,這也成為了它被端上餐桌的最主要原因,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昆蟲的體型非常少,作為食物鏈底端的生物,成本相對會更低一些,浪費的資源會更少。

有經商頭腦的人就已經看中了這條產業鏈,搞起了昆蟲養殖。養蒼蠅養蚊子的情況都出現過,像我們養殖蜜蜂這種昆蟲就是為了得到它的蜂蜜,養殖蠶寶寶是為了得到它的蠶絲,這些生物的出生給我們帶來了高額的利益。既然昆蟲的優點那麼多,那麼在未來的某一天昆蟲會不會成為人類最主要的食材之一呢?

其實這種可能性並不大,因為昆蟲養殖業在目前還有很多的缺點,比如最主要的安全問題。昆蟲是最主要的病毒傳播媒介,因為在很多昆蟲養殖場當中,飼養它們的食材大多都是一些不新鮮的魚蝦,如果這些魚蝦身體不健康,含有病毒,那麼在昆蟲吃掉之後將會成為最主要的傳播方式。

還有一點就是昆蟲在養殖的過程當中,如果稍有操作不當,就很有可能會導致生態入侵,大面積的昆蟲被釋放,會導致當地生態環境失衡的情況。雖然有些人在養殖昆蟲的過程當中確實獲得了很高的經濟效益,但是昆蟲早真正的端上人類的餐桌,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就像前面說到的生態環境問題衛生安全問題都是需要解決的,最重要的是有很多的人看到昆蟲的樣子之後,從心裡並不願意接受昆蟲。你覺得昆蟲在未來會成為人類餐桌上的主要食物嗎?

相關焦點

  • 未來的昆蟲食物:在未來,可能會成為常規食物的10種昆蟲
    根據專家的預測,在未來,地球上的人們可能會開始普遍接受昆蟲作為食物。這與地球環境的破壞,人們接受能力的提升有很大關係。更為重要的是,昆蟲營養豐富,而且具有可持續性。富含蛋白質的蟲子是完美的肉類替代品,只要我們能克服它的味道。這不禁讓人開始思考,蟲子的味道究竟如何呢?在未來的肯德基或麥當勞裡,會不會出現炸蟑螂?接下來,讓我們來聊聊未來的昆蟲食物:在未來,可能會成為常規食物的10種昆蟲。
  • 如果昆蟲作為食物,你會吃嗎?在未來這一切會變成現實
    網上傳聞廣東人什麼都吃,甚至還吃福建人,福建人表示瑟瑟發抖。當然這是在開玩笑,廣東人的食譜確實很廣,天上飛的、水中遊的、地上跑的,很多都可以被捉進廚房變成一道菜餚。但是有一類生物相信大多數廣東人不會很痴迷,那就是昆蟲,因為昆蟲給廣東人留下了「髒」、「不衛生」、「噁心」等印象。
  • 大部分人喜歡吃昆蟲,未來人類會不會把昆蟲當作主食?不一定!
    曾經有一位科學家進行了統計,據不完全統計,人類將千百種蟲子都納入了食用清單,就來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蟑螂,對於一些人來說都是可以吃的食物,這聽起來似乎有一點反胃,讓很多人難以接受,這難道說真的會有人吃炸蟑螂嗎?讓很多人不了解的是吃炸蟑螂等其他食物對我們來說有什麼好處呢?
  • 與人類息息相關的浮遊動物:浮遊動物會成為人類未來的食物嗎?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人類從未停止進軍藍色牧場的腳步,逐漸研究開發了多種多樣的水母。很早就有人提出:浮遊動物或將成為人類未來的日常食物。會有那麼一天嗎?有時候水母的數量會突然增多,科學家將這一現象稱為「水母旺發」。水母旺發本身沒有什麼危害,但是水母旺發往往伴隨著魚類減少。有時候漁網會被數量眾多的水母撐破,因此,水母旺發被視為社會問題,各國都非常重視。在我國,黃海和東海近年來都出現了水母數量增加的現象。在黃海(包括膠州灣)主要為沙海蜇。
  • 昆蟲是未來人類的主要動物蛋白來源?澳大利亞倡導全民「吃蟲」
    為何不吃昆蟲?這個問題聽起來很奇怪,很多的人可能更想反問回去:「為什麼要吃昆蟲」?近年來澳大利亞昆蟲蛋白協會的創始人亞傑女士和眾多學者、專家,一直在致力於倡導當地人吃昆蟲,將昆蟲視為一種主要的「蛋白質食物」來源。
  • 如果地球上的昆蟲都消失了,會發生什麼?
    你會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快樂和舒適,世界仿佛變得更加美好了,畢竟這些蟲子除了傳播疾病和惹人反感之外,對這個星球又有什麼貢獻呢?所有昆蟲消失1個星期後,農民再也不用擔心莊稼被蝗蟲侵害了,一個叫農藥的東西,自此從地球上消失了,而更加值得慶幸的是那些被昆蟲叮咬傳播的傳染性疾病,如瘧疾和登革熱的傳播也將就此受到極大遏制,在此之前全世界每年都有數十萬人因此類疾病被奪取了生命,所有昆蟲消失1個月後,你會發現,那些以昆蟲為食的小鳥、青蛙、等動物因為昆蟲從消失的原因,陸續被餓死,從而走向了滅絕,生態食物鏈從此陷入混亂
  • 為何有人喜歡吃昆蟲?科學家:未來人類將以昆蟲為食
    實際上除了雲南地區有昆蟲宴之外,世界上也有很多地區出現人吃昆蟲的現象。曾有美食愛好者對全世界各地區對於昆蟲的食用情況進行不完全的統計,最後驚訝地發現人類竟然將上千種昆蟲都納入了食用清單,就連平日裡我們常見的蟑螂也在清單裡面,這確實讓很多人都無法接受。那麼吃昆蟲到底有什麼益處呢?
  • 尋找外星人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這3個好處,可能對人類有幫助!
    找到之後,或給我們帶來3個好處!自從外星人被發現之後,科學家們從來都沒有停下過尋找外星人的腳步,可是在近一個世紀的尋找過程當中,並沒有得到我們所期待的結果。在影視作品當中,關於外星人的形象都如出一轍,這樣的形象也在我們的腦海當中根深蒂固,那麼真正的外星人究竟長什麼樣子呢?
  • 尋找外星人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這3個好處,可能對人類有幫助
    找到之後,或給我們帶來3個好處!自從外星人被發現之後,科學家們從來都沒有停下過尋找外星人的腳步,可是在近一個世紀的尋找過程當中,並沒有得到我們所期待的結果。在影視作品當中,關於外星人的形象都如出一轍,這樣的形象也在我們的腦海當中根深蒂固,那麼真正的外星人究竟長什麼樣子呢?
  • 深度| 昆蟲薯片、人造食品、辣味番茄……未來你PICK哪一種食物?
    2019年,「人造肉 」的熱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全球,顛覆了人類對「肉」的定義。如此所見,我們的食物系統一直在更新變化。有沒有想過,今後我們還會吃些什麼?各式各樣新的食物也許會「顛覆」我們的餐桌。還記不記得今年大熱的科幻災難片《流浪地球》中,2075年,蚯蚓幹成了當時居民的主要蛋白質來源?《雪國列車》中,人們為了活下來竟然吃了十多年的蟑螂?
  • 未來食物:隨著人類的發展,未來人類社會可能出現的6種特別食物
    如今我們的飲食文化非常多樣,我們甚至會吃一些看起來非常瘋狂的東西,這對於1000年前的人來說,可能會顯得非常怪異和不可理解。但是,如果讓我們去想像未來的食物,是不是也可能會出現一些讓我們感到陌生和奇怪的食物呢?這種情況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因為如今世界人口正在不斷增長,而我們正在尋找具有可持續的食物來源。所以,讓我們幻想一下,在三十年後,甚至五十年後,這個星球上可能會出現什麼食物吧。
  • 未來食物:隨著人類的發展,未來人類社會可能出現的6種特別食物
    這種情況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因為如今世界人口正在不斷增長,而我們正在尋找具有可持續的食物來源。所以,讓我們幻想一下,在三十年後,甚至五十年後,這個星球上可能會出現什麼食物吧。今天,小編就要和你談談,隨著人類的發展,未來人類社會可能出現的6種特別食物。
  • 2050年海鮮會成為人類主要食物?糧食報告:人口飢餓問題或解決!
    2050年海鮮會成為人類主要食物?糧食報告:人口飢餓問題或解決!今年疫情在出現之後,一個問題引起了中國網友的關注,那就是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卻時時刻刻都面臨著糧食短缺的問題,甚至很多都需要通過進口的方式來滿足需求。
  • 為什麼地球的含氧量要維持在21%左右高含氧量會帶來什麼後果?
    可能有人會說了,為什麼地球的含氧量要維持在21%左右?更高的含氧量會帶來什麼後果? 氧氣含量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沒有這個漫長的穩定期,基本就不會有人類的誕生。要知道在地球漫長的數十億年生命歲月裡,出現過很多霸主級的生命時期。可是那些生物都沒有進化演化為智慧生物,可為什麼唯獨人類做到了?
  • 全球變暖對我們的食物會有什麼影響
    而現今,全世界的農民們卻要面對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危機,他們的生計和我們的食物供應或許都會受到影響。為了弄清楚氣候變化究竟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上周我在愛荷華主持博洛格論壇的圓桌會議時採訪了 Catherine Woteki 博士。Woteki 是美國農業部(USDA)有關這項研究的副秘書長,同時也是該部門的首席科學家。我們的採訪記錄如下(稍有改動)。
  • 什麼是太陽帆,太空太陽能電站給人類會帶來哪些好處!
    什麼是太陽帆,太空太陽能電站給人類會帶來哪些好處!今天已經升空的人造天體如此改變了地球的面貌,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科技和經濟效益,那麼科學家正在研製試驗中未來才能升空的其他人造天體,就必將進一步改變地球的面貌,給人類帶來更大的科技和經濟效益。這些研製中的未來新型人造天體,其中之一便是已經試驗升空的太陽帆。
  • 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昆蟲都消失了,會發生什麼?
    首先,如果所有昆蟲都消失後,野餐會更愉快,沒有小蟲子刺激你柔軟的皮膚,睡在柔軟的草床上是一個非常愜意的休息;晚上在最喜歡的樹下打盹,不用擔心突然有個軟軟的,毛茸茸的傢伙掉到我們頭上。如果所有的昆蟲都消失了,世界會變得更美好嗎?除了寨卡病毒和瘧疾,這些蟲子對這個星球還有什麼貢獻嗎?
  • 高含氧量會帶來什麼後果?
    高含氧量的環境,直接影響著地球生物的進化演化,最明顯的就是當時的生物都非常巨大,不管是海洋生物還是陸地生物,都是巨無霸的存在。早期地球有一個巨蟲時代,也就是昆蟲稱霸地球的時期。在現代人的眼裡,昆蟲可以說是生物鏈底端的生命,它們基本都非常渺小,可是在數億年前的巨蟲時代,昆蟲那是非常大的,普通的蜻蜓身長也能達到一米,而蜈蚣的身體更是達到了三米長。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還會進化嗎?未來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
    生物的進化論是一直存在的,人也是一步步經過變化然後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那麼人類在幾千年後是否之後還是現在固定的樣子?有科學家推測,人類在存在幾千年內似乎變化不大,讓我們來遐想一下,假設在一百萬年內,人類會發生什麼變化?這個問題看起來非常遙遠,但是對於人類生命的遐想卻是非常有趣的。
  • 下雨的時候,蒼蠅和其他昆蟲會躲到哪裡?
    我們人類應對雨天的方式有很多種:雨傘、雨衣、待在室內或者屋簷底下,但地球上其他的大多數生物都沒有這些「奢侈品」。那麼,昆蟲是如何應對雨天的呢?在暴風雨期間蒼蠅和蟲子會去哪裡? 身材嬌小、動作敏捷以及善於飛行是一些昆蟲的普遍優勢,但在暴風雨或嚴寒等惡劣的天氣條件下,這些優勢並不能帶來什麼好處。昆蟲是放熱的,這意味著它們的小身體的溫度會對外界環境產生反應。